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鲜鸡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苗云 张建威 +3 位作者 樊静 田玮 赵改名 黄现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0-63,共4页
为了建立生鲜鸡肉货架期的动力学模型,将自然污染的生鲜鸡肉经PS/PE托盘包装后,置于0、5、10、15、20、25℃贮藏,分别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假单胞菌数量,同时对5℃贮藏的生鲜鸡肉进行品质分析,确定腐败限控量。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用来预测... 为了建立生鲜鸡肉货架期的动力学模型,将自然污染的生鲜鸡肉经PS/PE托盘包装后,置于0、5、10、15、20、25℃贮藏,分别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假单胞菌数量,同时对5℃贮藏的生鲜鸡肉进行品质分析,确定腐败限控量。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用来预测生鲜鸡肉时的腐败限控量为5.39(lg(CFU/g)),Gompertz函数能很好的描述假单胞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动态,建立6种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在生鲜鸡肉中的生长模型。采用Belehradek方程描述温度对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时间的影响,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模型残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0.07,表明该模型描述的温度与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时间是可信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鲜鸡肉贮藏过程中货架期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鸡肉 假单胞菌 货架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波近红外光谱构建生鲜鸡肉胆固醇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辉 田寒友 +6 位作者 张顺亮 邹昊 刘飞 李文采 李家鹏 陈文华 乔晓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4-140,共7页
通过采集市售生鲜鸡肉样品在中波近红外区的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胆固醇定量分析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建模过程中,讨论异常样品剔除与组合预处理方法等优化措施对模型的影响.参模样品经2 次异常样本剔除并以SG(Savi... 通过采集市售生鲜鸡肉样品在中波近红外区的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胆固醇定量分析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建模过程中,讨论异常样品剔除与组合预处理方法等优化措施对模型的影响.参模样品经2 次异常样本剔除并以SG(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SG平滑及去趋势校正进行预处理后,获得了最佳生鲜鸡肉胆固醇定量分析模型,其中:校正标准差(standard error of calibration,SEC)为4.534 8、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19 7、预测标准差(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SEP)为7.437 5、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12 0、范围误差比为2.844 7、相对预测标准差为9.44%、主因子数为5、SEP/SEC为1.640 1.对检验集样品预测的结果表明,基于中波近红外光谱构建的胆固醇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P〉0.05),特别是在60~100 mg/100 g含量区间,可应用于对市售生鲜鸡肉及产品胆固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中波区 生鲜鸡肉 胆固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滚揉对生鲜鸡肉腌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婷 孙京新 +3 位作者 邢新涛 徐幸莲 黄明 刘晓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98-100,105,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滚揉对生鲜鸡肉腌制效果的影响。取宰后4h剔除筋腱修整之后的新鲜鸡肉(鸡胸肉,每份(150±1)g),随机分成6组,分别进行超声波以及滚揉处理,对应累积处理时间为10、20、30、40、50、60min,然后测定剪切力、腌制吸...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滚揉对生鲜鸡肉腌制效果的影响。取宰后4h剔除筋腱修整之后的新鲜鸡肉(鸡胸肉,每份(150±1)g),随机分成6组,分别进行超声波以及滚揉处理,对应累积处理时间为10、20、30、40、50、60min,然后测定剪切力、腌制吸收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辅助滚揉累积处理时间的延长,样品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腌制吸收率显著增加(p〈0.05),处理60min组剪切力降至5.37N,腌制吸收率为3.34%;MFI随累积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处理30min组达到最大值57.04;由电泳图谱看出,超声波辅助滚揉可以促进大分子量蛋白(45.0-116.0ku)的降解,同时产生较多的小分子量蛋白(18.4-45.0ku)。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滚揉可促进生鲜鸡肉腌制,改善其腌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滚揉 生鲜鸡肉 腌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鸡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磊 谢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0-315,共6页
随着H7N9的持续爆发,消费者逐渐选择购买生鲜鸡肉,且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由于保鲜技术的相对滞后,屠宰后的生鲜鸡肉易腐败、损失严重,因此研究生鲜鸡肉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文章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介绍了生鲜鸡肉的主要保鲜方... 随着H7N9的持续爆发,消费者逐渐选择购买生鲜鸡肉,且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由于保鲜技术的相对滞后,屠宰后的生鲜鸡肉易腐败、损失严重,因此研究生鲜鸡肉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文章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介绍了生鲜鸡肉的主要保鲜方法、原理及其特点;概述了生鲜鸡肉保鲜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将栅栏技术应用于生鲜鸡肉保鲜中,其中采用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技术于低温下贮藏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指出目前生鲜鸡肉保鲜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其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鸡肉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栅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生鲜鸡肉胆固醇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辉 田寒友 +5 位作者 邹昊 刘飞 李家鹏 陈文华 狄艳全 乔晓玲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短波近红外光谱对生鲜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在近红外光谱短波区域采集236份生鲜鸡肉的光谱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法建立鸡肉胆固醇的偏最小二乘法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标准化和... 采用短波近红外光谱对生鲜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在近红外光谱短波区域采集236份生鲜鸡肉的光谱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法建立鸡肉胆固醇的偏最小二乘法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标准化和基线校正,并通过剔除两次异常值对模型进行校正,所建定标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c=0.801 1,校正标准差(s_(EC))=6.699 8,验证集相关系数R_p=0.803 4,预测标准差(s_(EP))=7.529 6,主因子数MF=4,s_(EP)/s_(EC)=1.12,说明模型可靠性、稳健性和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短波近红外光谱 快速无损检测 生鲜鸡肉 胆固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信息的生鲜鸡肉离心损失率快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何鸿举 王洋洋 +8 位作者 王魏 蒋圣启 朱亚东 马汉军 陈复生 王玉玲 朱明明 赵圣明 潘润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8-243,共6页
本文旨在挖掘900~1700 nm波长范围内的高光谱信息构建生鲜鸡肉离心损失率的快速预测模型。通过采集生鲜鸡肉样品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光谱信息,经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BC)、高斯滤波平滑(Gaussian Filter Smoot... 本文旨在挖掘900~1700 nm波长范围内的高光谱信息构建生鲜鸡肉离心损失率的快速预测模型。通过采集生鲜鸡肉样品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光谱信息,经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BC)、高斯滤波平滑(Gaussian Filter Smoothing,GFS)、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移动平均值平滑(Moving Average Smoothing,MAS)、中值滤波平滑(Median Filtering Smoothing,MFS)5种光谱预处理后,建立全波段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并利用回归系数法(Regression Coefficient,RC)、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逐步回归法(Stepwise)筛选特征波长,优化全波段模型。结果显示,基于Stepwise法从原始光谱中筛选的16个最优波长(900.6、915.4、1024.0、1089.8、1111.2、1155.6、1165.5、1288.9、1305.4、1433.9、1442.1、1486.7、1493.3、1541.1、1690.1和1693.4 nm)构建的PLS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其中,rC为0.94,RMSEC(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为1.43%,rP为0.94,RMSEP(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为1.60%。本文表明,基于高光谱信息构建的PLS模型可快速预测生鲜鸡肉离心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生鲜鸡肉 逐步回归法 偏最小二乘 离心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安全可靠性的生鲜鸡肉物流系统优化决策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洪根 《物流技术》 2015年第5期121-123,共3页
针对生鲜鸡肉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安全可靠性控制和冷链成本经济优化问题,综合利用可靠性理论和微生物生长模型,在提出生鲜鸡肉物流系统安全可靠性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整个物流系统的单位时间冷链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产品安全可靠... 针对生鲜鸡肉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安全可靠性控制和冷链成本经济优化问题,综合利用可靠性理论和微生物生长模型,在提出生鲜鸡肉物流系统安全可靠性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整个物流系统的单位时间冷链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产品安全可靠性的生鲜鸡肉物流系统优化决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有效,能为生鲜鸡肉物流系统在保证产品安全可靠性基础上实现单位时间冷链成本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鸡肉 安全可靠性 物流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生鲜鸡肉5种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及分布概率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蒲承君 崔兴博 +5 位作者 杜兰兰 雷娅 张宏宇 刘芳 董庆利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05,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上海市52个市场的208份鸡腿、鸡爪、鸡翅、鸡胗、鸡胸肉中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以了解不同鸡肉食用部位各种致病菌的分布规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上海市52个市场的208份鸡腿、鸡爪、鸡翅、鸡胗、鸡胸肉中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以了解不同鸡肉食用部位各种致病菌的分布规律,并根据β概率分布确立最具代表性的部位作为评估靶点。结果显示:在208份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氏菌未检出;阪崎肠杆菌在鸡翅中检出1株;志贺氏菌检出2株,分布于鸡翅、鸡胗;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1株,检出率达5.29%,且在鸡翅中检出率最高(4株),鸡腿(3株)、鸡爪(3株)部位检出率相当,鸡胗检出率最低(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致病菌 生鲜鸡肉 β概率分布 评估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CO_2对生鲜调理鸡肉杀菌动力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饶伟丽 刘琳 +4 位作者 张德权 杨扬 王振宇 陈丽 高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0-324,329,共6页
研究不同压力、温度和时间的高密度CO2对生鲜调理鸡肉中细菌的杀菌效果,并采用Weibull、Modified Gompertz、Logistic模型来拟合高密度CO2杀菌的动力学过程,以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方和(SS),根平方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 研究不同压力、温度和时间的高密度CO2对生鲜调理鸡肉中细菌的杀菌效果,并采用Weibull、Modified Gompertz、Logistic模型来拟合高密度CO2杀菌的动力学过程,以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方和(SS),根平方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作为模型拟合度优劣的评判指标,旨在找出最能拟合高密度CO2处理下微生物失活曲线的数学模型,为高密度CO2杀菌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温度、时间的增加,高密度CO2杀菌效果逐渐增强;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决定系数R2表明三种模型都能较好的拟合生鲜调理鸡肉中细菌的失活曲线,其中Logistic模型较拟合度最好,Modified Gompertz其次,Weibull最差。本结果可为高密度CO2新型非热力杀菌技术在肉品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CO2 生鲜调理鸡肉 杀菌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生鲜调理鸡肉保水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景球 《食品工程》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G)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生鲜调理鸡肉保水性的影响进行筛选,进而优选出对生鲜调理鸡肉保水性控制的最佳TG作用参数(添加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当TG添加量0.4%,反应温...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G)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生鲜调理鸡肉保水性的影响进行筛选,进而优选出对生鲜调理鸡肉保水性控制的最佳TG作用参数(添加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当TG添加量0.4%,反应温度35℃,保温时间1.5 h时,生鲜调理鸡的保水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生鲜调理鸡肉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鸡胸肉特征腐败菌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莉 尹德凤 +1 位作者 张大文 罗林广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以宁都黄鸡新鲜鸡胸肉为对象,对4℃真空贮藏、4℃托盘贮藏和25℃托盘贮藏3种方式下生鲜鸡肉菌落总数变化、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和鸡肉表面细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托盘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在第7天超过标准... 以宁都黄鸡新鲜鸡胸肉为对象,对4℃真空贮藏、4℃托盘贮藏和25℃托盘贮藏3种方式下生鲜鸡肉菌落总数变化、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和鸡肉表面细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托盘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在第7天超过标准要求,4℃真空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在11 d的试验期内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25℃托盘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第2天就超过标准要求。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托盘贮藏7 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99.45%)为主;4℃真空贮藏11 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81.08%)和乳酸菌(6.93%)为主;25℃托盘贮藏3 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60.23%)和肠杆菌(28.54%)为主。结合理化特征和表面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分析,确定4℃托盘贮藏和4℃真空贮藏鸡肉中的特征腐败菌均为嗜冷细菌假单胞菌,25℃托盘贮藏的特征腐败菌包括肠杆菌、芽孢杆菌、梭菌和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鸡肉 贮藏条件 细菌多样性 特征腐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