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管调控NLRP3转运探讨生骨再造丸对BMSCs焦亡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康一 曹林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2,共7页
目的探讨生骨再造丸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焦亡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对微管调控NLRP3炎性小体组装的影响。方法将BMS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组+紫杉醇组、模型组+诺考达唑组、模型组+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组。制备生骨再造... 目的探讨生骨再造丸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焦亡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对微管调控NLRP3炎性小体组装的影响。方法将BMS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组+紫杉醇组、模型组+诺考达唑组、模型组+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组。制备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使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B检测AC-α-tubulin、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SC炎性大斑点表达,α-tubulin与NLRP3共定位表达;ELISA检测IL-1β和IL-18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凋亡水平上升,AC-α-tubulin、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上升,ASC炎性斑点的荧光强度上升,α-tubulin与NLRP3共定位的荧光强度上升(P<0.01),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紫杉醇组细胞活力下降、凋亡水平上升、AC-α-tubulin、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上升(P<0.01),ASC炎性斑点的荧光强度上升(P<0.05),α-tubulin与NLRP3共定位的荧光强度上升(P<0.01),IL-1β和IL-18含量增加(P<0.01,P<0.05);诺考达唑和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组的细胞活力上升、凋亡水平下降,AC-α-tubulin、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ASC炎性斑点的荧光强度下降(P<0.05),α-tubulin与NLRP3共定位的荧光强度下降(P<0.01,P<0.05),IL-1β和IL-18含量减少(P<0.01,P<0.05)。结论生骨再造丸能抑制α-tubulin乙酰化,破坏微管结构,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组装,从而减少BMSCs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焦亡 NLRP3 微管 生骨再造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骨再造丸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VEGF及FL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林忠 汪小敏 +3 位作者 张虎林 郭成龙 苏亮磊 刘新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874-880,共7页
目的: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VEGFR-1/FL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干预机制。方法:从80只日本大耳白兔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A组),其余70只采... 目的: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VEGFR-1/FL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干预机制。方法:从80只日本大耳白兔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A组),其余70只采用小剂量内毒素(LPS)联合大剂量激素的方法建立SANFH模型,造模过程死亡共计4只,造模后两周,随机抽取6只,应用空气注射栓塞法处死并取出股骨头标本制作病理切片,经HE染色处理在高倍(×4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证实早期SANFH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早期SANFH模型日本大耳白兔再次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组)、生骨再造丸低剂量组(C组)、生骨再造丸中剂量组(D组)以及生骨再造丸高剂量组(E组),每组15只,依照实验设计进行药物灌胃处理,分别在用药第2、4、8周末取出股骨头标本,经HE染色观察股骨头的病理变化,并且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蛋白表达。结果:HE病理切片显示:同一取材时间条件下,B组骨细胞空骨陷窝数量较多,C、D、E组较B组空骨陷窝明显减少;随着时间推移,C、D及E组骨细胞空骨陷窝数量较前期各组有不同程度减少,E组减少最为显著。免疫组化检测:C、D及E组阳性颗粒较B组多,E组阳性颗粒增加最为显著(P<0.05);随着时间推移,C、D及E各组阳性颗粒较前期各组也存在不同程度增加,E组增加最显著(P<0.05)。结论:生骨再造丸通过上调VEGF及受体FLT-1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改善骨微循环,进而促进坏死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骨再造丸 激素性股头坏死 血管内皮长因子 FMS样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骨再造丸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学强 曹林忠 +3 位作者 蒋玮 张琪 刘孟初 王多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5-561,共7页
目的 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兔模型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及骨计量学相关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骨再造丸组和阳性对照药... 目的 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兔模型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及骨计量学相关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骨再造丸组和阳性对照药物仙灵骨葆胶囊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进行内毒素联合甲泼尼龙注射液造模。28 d后,生骨再造丸组以2.4 g/kg生骨再造丸灌胃,仙灵骨葆胶囊组以0.4g/kg仙灵骨葆胶囊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10 mL生理盐水灌胃,1次/d。28 d后取各组兔双侧股骨头,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计量学参数分析,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icro-CT扫描分析显示模型组兔股骨头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连接密度等骨计量学参数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05);HE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细胞面积明显增加,骨骺变形,骨小梁增生、变窄或断裂。与模型组比较,生骨再造丸组和仙灵骨葆胶囊组兔股骨头的骨计量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好转(P<0.05),且生骨再造丸组与仙灵骨葆胶囊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生骨再造丸可显著提升兔SONFH骨计量学指标水平,改善组织病理形态,从而达到治疗SONF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头坏死 生骨再造丸 组织形态 计量 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