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防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对香蕉枯萎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磊 梁昌聪 +4 位作者 杨腊英 薛玉潇 郭立佳 王国芬 黄俊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2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C10-1和A5-6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的平板抑制效果以及对化学杀菌剂的适应性;并将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复配,研究其对枯萎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 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2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C10-1和A5-6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的平板抑制效果以及对化学杀菌剂的适应性;并将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复配,研究其对枯萎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10-1菌株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杀菌剂的适应性均优于A5-6菌株,与咪鲜胺0.1mg/L复配后,其抑菌效果显著增强,可达9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杀菌剂 混配 香蕉枯萎病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筛选及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景旭 张辉 +1 位作者 李子钦 包玉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8-602,共5页
为筛选拮抗胡麻枯萎病菌的生防微生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细菌分离和拮抗菌筛选。根据土样中151株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FOL)]对峙培养获得21株拮抗芽孢杆菌,其中XJ2-20拮抗效果最好,盆栽... 为筛选拮抗胡麻枯萎病菌的生防微生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细菌分离和拮抗菌筛选。根据土样中151株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FOL)]对峙培养获得21株拮抗芽孢杆菌,其中XJ2-20拮抗效果最好,盆栽实验的胡麻枯萎病防效可达56.3%,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J2-20对151株镰刀菌株的抑菌率最高可达64.5%,其发酵滤液可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及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菌株XJ2-20的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硫酸铵沉淀浓度为70%,活性物质对热和胰蛋白酶敏感,最适pH为7。其最佳发酵条件为LB液体培养基(初始pH 7.2)、每300mL三角瓶装液量50~100mL,29℃培养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枯萎病 生防芽孢杆菌 治效果 发酵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对3种杧果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康浩 张焱能 +5 位作者 张贺 梅志栋 刘晓妹 喻群芳 谢艺贤 蒲金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开展了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杧果镰刀菌的平板对峙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防菌发酵液对杧果镰刀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FCK抑菌活性较强,对菌丝抑制率可达66.10%,菌株5a-9、6c-5次之;菌株FCK对分... 开展了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杧果镰刀菌的平板对峙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防菌发酵液对杧果镰刀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FCK抑菌活性较强,对菌丝抑制率可达66.10%,菌株5a-9、6c-5次之;菌株FCK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达56.80%,菌株6a-3次之,菌株6c-5最低;生防菌的发酵灭菌液热稳定性差,高温灭菌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对部分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生作用;发酵灭菌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促生作用强于发酵滤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镰刀菌 抑菌评价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全胜 武冬梅 +2 位作者 陈云 王国栋 梁飞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119-124,共6页
通过优化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发酵条件,以提高其摇瓶水平上发酵液中芽孢产量,为其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在摇瓶水平上,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的发酵时间、初始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生防芽孢杆... 通过优化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发酵条件,以提高其摇瓶水平上发酵液中芽孢产量,为其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在摇瓶水平上,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的发酵时间、初始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生防芽孢杆菌S12芽孢数量、菌体数量和产率的影响,随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各发酵条件的最佳组合。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mL/250mL、接种量3%、初始pH值7.0、温度35℃、转速160r/min、时间84h。发酵条件优化后,摇瓶水平上S12菌株的芽孢数量、菌体数量分别达到5.721×109、5.822×109CFU/mL,芽孢产率为98.28%。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提高了S12菌株的芽孢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其进一步生防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芽孢产量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特性与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邹晓威 夏蕾 +3 位作者 王娜 姜兆远 李莉 郑岩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3期39-41,共3页
芽孢杆菌(Bacillus)在自然界分布广,生理特性丰富多样,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优势种群之一。介绍了近几年来对生防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抗菌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高效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洋子 邱慧珍 +4 位作者 董莉 魏茹云 董爱菊 王友玲 王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9-266,共8页
利用已鉴定的5株拮抗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筛选其对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生防菌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其生防机制。对峙试验结果表明,5株生防菌中以QHZ-3对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抑制效... 利用已鉴定的5株拮抗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筛选其对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生防菌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其生防机制。对峙试验结果表明,5株生防菌中以QHZ-3对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菌率为44%;抗生素合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QHZ-1和QHZ-2具有丰原素(Fengycin)和伊枯草菌素(Iturin)合成酶基因;QHZ-4仅具有Fengycin合成酶基因;而QHZ-3与QHZ-5菌株同时具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和丰原素(fengycin)3种脂肽类抗生素合成酶基因。选择最具生防潜力的QHZ-3进行进一步试验,发现该菌株发酵滤液对疮痂链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0.4 mm,且在高温、紫外照射以及强酸强碱的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仍然可保持在27 mm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每瓶(250 mL)装液量60 mL,接种量6%,摇床转速180 r·min^-1,发酵时间60 h的条件下,菌株QHZ-3的生长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装液量每瓶40 mL、摇床转速170 r·min^-1、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的组合下,QHZ-3生长状态最佳,活菌数可达到1.31×10^10 cfu·mL^-1。二次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显示,以腐熟的牛粪有机肥为载体,在接种量为15%时,活菌数最高,达到1.14×10^9 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抑制 马铃薯疮痂病 脂肽类抗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对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闫杨 刘月静 +5 位作者 王帅珂 曲辉 范治平 韩军 程文静 陈芳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08-111,共4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3株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579、Bacillus subtilis 2-1、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9-2对黄瓜根际土壤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的施入能明显提高黄瓜根...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3株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579、Bacillus subtilis 2-1、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9-2对黄瓜根际土壤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的施入能明显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几丁质酶和脲酶等4种与土壤肥力相关酶的活性。其中,生防菌处理的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拮抗处理和空白对照处理,病原菌处理的酶活性最低。因此,生防菌处理不仅对黄瓜具有防病促生长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增加土壤肥力,为今后生态环保型生防菌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土壤酶活性 黄瓜枯萎病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蕊 王腾 李二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1-77,共7页
生防芽孢杆菌具有抑菌谱广、抗逆性强、可分泌多种抗菌物质等优点,在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生防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抑菌机制、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的应用4个方面来阐述,旨在为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研究和应... 生防芽孢杆菌具有抑菌谱广、抗逆性强、可分泌多种抗菌物质等优点,在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生防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抑菌机制、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的应用4个方面来阐述,旨在为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生防芽孢杆菌碳源代谢表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之矾 王开宇 +2 位作者 孟源 刘明竞 汪汉成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了解芽孢杆菌类生防细菌的碳源代谢表型特征,以5种7株生防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及... 为了解芽孢杆菌类生防细菌的碳源代谢表型特征,以5种7株生防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is)]为对象,采用Biolog代谢表型技术测定了它们的190种碳源代谢表型。结果表明,碳源代谢数量最多的是短小芽孢杆菌,为107种,其他依次为:地衣芽孢杆菌(96种)、解淀粉芽孢杆菌(89种)、饲料类芽孢杆菌菌株4(75种),菌株5(78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1(74种)、菌株2(70种)。芽孢杆菌菌株在种间和种内的代谢表型间均存在差异,共同代谢的碳源有54种,其中高效代谢的碳源有24种,包括17种多糖类碳源(L-阿拉伯糖、D-海藻糖、D-甘露醇、甘油、D-木糖、D-核糖、D-果糖、D-葡萄糖、蔗糖等)和7种有机酸类碳源(D,L-苹果酸、L-天冬酰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L-苹果酸、丙酮酸和5-酮基-D-葡萄糖酸)。研究结果为芽孢杆菌类生防菌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碳源 代谢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生防芽孢杆菌的分子鉴定及拮抗活性测定
10
作者 谢永丽 徐志伟 马莉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7,共6页
对两株分离自青海年宝玉泽及玛多高寒草甸根围土壤的拮抗菌株GL18和MD1进行鉴定分析。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群;16SrDNA分子鉴定表明,菌株GL18、MD1与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及Bacillus amyloliquefa... 对两株分离自青海年宝玉泽及玛多高寒草甸根围土壤的拮抗菌株GL18和MD1进行鉴定分析。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群;16SrDNA分子鉴定表明,菌株GL18、MD1与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及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序列相同(或一致)性均为99%;gyrB分子鉴定表明,菌株GL18、MD1与B.methylotrophicus具有最高序列相同(或一致)性;以两株菌株的16SrDNA及gyrB基因序列与模式菌株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均与B.methylotrophicus具有更近亲缘关系;综合几种鉴定结果最终将菌株GL18、MD1鉴定为B.methylotrophicus。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菌株GL18和MD1对油菜菌核菌具有显著拮抗活性;油菜离体叶片接种试验表明,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侵染具有较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分子鉴定 拮抗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79固相发酵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冰冰 杨秀荣 +3 位作者 郝永娟 李伟 魏军 田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提高生防芽孢杆菌的发酵水平,利用响应面法对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79进行固相发酵条件优化,以建立一套适合生防芽孢杆菌的固相发酵技术体系。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发酵产量影响显著的重要因素,然后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逼近... 为提高生防芽孢杆菌的发酵水平,利用响应面法对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79进行固相发酵条件优化,以建立一套适合生防芽孢杆菌的固相发酵技术体系。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发酵产量影响显著的重要因素,然后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菌体产量值区域,通过Box-Behnken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实践验证。结果表明:对发酵产量影响显著的3个重要因素为牛肉膏、玉米粉和可溶性淀粉,当其浓度分别为15.1、10.3 g/kg和9.14 g/kg时,发酵水平达到最高,为1.93×1011cfu/g,比液相发酵水平提高了15倍;经验证该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固相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防治葡萄灰霉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向田 迟军利 +5 位作者 韩星 李廷刚 刘其宝 魏彦锋 杨国伟 袁丽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1,共7页
为了减少防治葡萄灰霉病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防芽孢杆菌防治灰霉病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有效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芽孢杆菌,并对二者进行复配,通过室内离体接种和盆栽试验明确复配药剂对灰... 为了减少防治葡萄灰霉病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防芽孢杆菌防治灰霉病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有效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芽孢杆菌,并对二者进行复配,通过室内离体接种和盆栽试验明确复配药剂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异菌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GSBZ09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异菌脲的EC_(50)值最低,为6.46 mg·L^(-1);贝莱斯芽孢杆菌GSBZ09的拮抗作用最强,且异菌脲对贝莱斯芽孢杆菌GSBZ09的生长无影响。本研究中异菌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GSBZ09的复配体积比为3∶1时,防治效果最好,对葡萄灰霉病离体果实防治效果高达92.93%;对盆栽植株的防效为80.63%,均优于异菌脲单剂和贝莱斯芽孢杆菌GSBZ09单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杀菌剂 生防芽孢杆菌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的研究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玉娟 顾绘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3期13-16,共4页
讨论了生防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的生防机制及研究应用现状,为生物菌剂生产、田间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木霉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分离自高寒草甸根际芽孢杆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晓晖 谢永丽 +4 位作者 Renato D′Ovidio 张英 芦光新 辛总秀 Stefania Masci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4-2463,共10页
为青海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高地上生物量筛选优良的生防芽孢杆菌菌源,采用16S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自青海省黄南州高寒草甸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根围的3株芽孢杆菌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检测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活性;菌... 为青海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高地上生物量筛选优良的生防芽孢杆菌菌源,采用16S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自青海省黄南州高寒草甸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根围的3株芽孢杆菌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检测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活性;菌悬液(细胞浓度为106 cfu·mL-1)浸种以检测菌株对植物催芽及促生效果;CMC、Gram染色法及DNS法检测菌株降解纤维素活性,并扩增菌株降解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结果表明,菌株HNC3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菌株HNC8、HNC11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瓜类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均≥11mm);3株菌株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具有明显的催芽及促生效果;小麦种子经菌株HNC3菌悬液处理后,芽长、根长增加率分别达55%、80%;菌株HNC3降解纤维素酶活高达367.51U·mL-1,并在该菌株中扩增到地衣聚糖酶(Lichenase,blg1S)、甘露糖苷酶(mannosidase,ManSig)、木聚糖酶(xylanase,xynD、xynB)4个纤维素酶编码基因。分离自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根围的3株芽孢杆菌兼具拮抗、催芽、促生及降解纤维素活性,在高原草地植被恢复、生态农牧业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防芽孢杆菌 分子鉴定 催芽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土壤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及其抑制茶树炭疽病原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春玲 韩姝祯 张政雄 《福建茶叶》 2023年第9期18-20,共3页
从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管阳河山茶园的福鼎白茶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开发一株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分离株ppx-13,其于50℃培养时较25℃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微生物活性。此菌有溶解无机和有机磷源活性,分别为可... 从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管阳河山茶园的福鼎白茶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开发一株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分离株ppx-13,其于50℃培养时较25℃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微生物活性。此菌有溶解无机和有机磷源活性,分别为可溶解磷酸钙和磷矿石及表现植酸酶活性;展示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果胶质酶、木聚糖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性;拥有抑制多种茶树炭疽病原活性,以抑制茶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ZN81的活性最高(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6-2.1),茶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胶孢炭疽菌N425次之(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5-1.9),而油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DH9最低(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5-1.6)。因此此菌可应用于制备茶树多功能生防生物肥料或微生物制剂,深具有机农业、资源回收、环境保护、绿色有机茶产业及茶树种植和生物防治等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根际土壤 耐高温多功能溶磷凝结芽孢杆菌 茶树炭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防菌筛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超楠 李洪涛 +4 位作者 李运朝 李俊花 及华 章丽 王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24-2830,共7页
为明确导致北苍术根腐病的病原菌,本实验从承德市感病北苍术块茎中分离病原微生物,并对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进行回接验证。研究分离获得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健康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94株... 为明确导致北苍术根腐病的病原菌,本实验从承德市感病北苍术块茎中分离病原微生物,并对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进行回接验证。研究分离获得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健康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94株根际微生物,通过平板拮抗筛选获得2株生防菌,分别为菌株SFJ-27和菌株SFJ-41,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2株生防菌抑菌率均在50%以上。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2株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SFJ-27与菌株SFJ-41对北苍术根腐病具有明显的生防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52.27%和68.19%。研究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可以导致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北苍术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生防芽孢杆菌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防治第26卷总目次
17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7-512,共6页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中国治学报 球孢白僵菌 生防芽孢杆菌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霉病拮抗菌LRS-1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抑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亮 张周 +3 位作者 谭丽 盛浩 袁红 邓立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生防型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以LRS-1固体发酵活菌数为指标,研究了麦麸和草炭基本基质配比、碳源、氮源、初始含水量以及发酵时间、接种量、种龄等条件对LRS-1菌株固体发酵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平板抑菌率为指标,研究... 为了生防型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以LRS-1固体发酵活菌数为指标,研究了麦麸和草炭基本基质配比、碳源、氮源、初始含水量以及发酵时间、接种量、种龄等条件对LRS-1菌株固体发酵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平板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LRS-1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RS-1的最优固体发酵条件为麦麸与草炭的比例为30∶20,大米添加量12%,小米添加量25%,初始含水量80%,发酵时间6 d,接种量30%,种龄72 h;LRS-1在30℃左右与中碱性环境中可以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 固体发酵 抑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