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茅松不同种源幼林生长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玉梅 唐红燕 +2 位作者 胥佳 王金仙 陈绍安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对普洱市景谷无性系种子园、思茅区龙溏母树林和景谷商品林3个不同种源的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对生长18个月的幼林进行树高、地径观测,结果表明:3个不同种源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和地径生长最好的均是种子园种子育苗造林的幼林... 对普洱市景谷无性系种子园、思茅区龙溏母树林和景谷商品林3个不同种源的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对生长18个月的幼林进行树高、地径观测,结果表明:3个不同种源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和地径生长最好的均是种子园种子育苗造林的幼林,生长最差的是商品种种源种子育苗造林的幼林,因此建立思茅松种子园成为发展思茅松人工林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种源 幼林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边县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兆国 郭安施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1998年 3月 ,对屏边县滴水乡、玉屏镇、白合乡的人工杉木林 ,随机抽取 1 5块样地 ,实测树高、胸径以进行生长量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证明Ⅰ、Ⅱ、Ⅲ级林分在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原因为土壤因素和管理水... 1998年 3月 ,对屏边县滴水乡、玉屏镇、白合乡的人工杉木林 ,随机抽取 1 5块样地 ,实测树高、胸径以进行生长量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证明Ⅰ、Ⅱ、Ⅲ级林分在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原因为土壤因素和管理水平。并对今后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边县 杉木人工林 生长量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小弟 廖远明 +1 位作者 王勇 黄锦平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针对宜春辖区的红豆杉实际情况,采取实地调查及访问相结合方法,对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群落特征、生长指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调查分析后发现,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群落可以分为南方红豆杉-毛竹混交林,南方红豆杉-针阔叶... 针对宜春辖区的红豆杉实际情况,采取实地调查及访问相结合方法,对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群落特征、生长指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调查分析后发现,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群落可以分为南方红豆杉-毛竹混交林,南方红豆杉-针阔叶树种混交林分等2大类,林分内南方红豆杉种群幼龄立木过少,大龄立木基本占了58%以上。同时根据南方红豆杉胸径、冠幅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方红豆杉适合生长在200~500m的区域范围内。此区域内红豆杉胸径能得到较大的生长速率,冠幅也较大,红豆杉的在群落中的竞争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春 南方红豆杉 生境 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1号杨大垄双行黑地膜覆盖育苗生长量分析
4
作者 庞忠义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2期39-40,共2页
基于在辽宁新民地区选择出的新林1号杨新品种,进行大垄双行黑地膜覆盖育苗试验,观测了新林1号杨的地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并对新品种的叶面积和根系生长量进行不同品种间的比较分析,为考察新品种的苗期生长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林1号杨 大垄双行 黑地膜覆盖育苗 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庄国庆 李斌 +5 位作者 范林洪 邓辉洪 余亚东 汤丹 高继海 罗成荣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95-96,共2页
在松潘县白羊乡不同海拔高度,通过对厚朴各部分的生长量调查研究,分析了海拔高度对厚朴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发现海拔高度对厚朴的冠幅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枝下高和树高的影响,对胸径几乎没有影响。这对厚朴的引种、... 在松潘县白羊乡不同海拔高度,通过对厚朴各部分的生长量调查研究,分析了海拔高度对厚朴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发现海拔高度对厚朴的冠幅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枝下高和树高的影响,对胸径几乎没有影响。这对厚朴的引种、栽培和相关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厚朴 生长量分析 白羊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对思茅松中龄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利华 徐玉梅 +4 位作者 杨德军 邱琼 袁莲珍 陈勇 钟萍 《江苏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以不同密度的思茅松中龄林为材料,开展思茅松的生长量观测,对所调查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与密度成反比,... 以不同密度的思茅松中龄林为材料,开展思茅松的生长量观测,对所调查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成正比,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成规律性;密度对保存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最大,对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次之,对树高的影响最小。综合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最适宜思茅松中龄生长的密度是2 m×3 m,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最不适宜的密度是1 m×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不同密度 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品种‘洋020’无性系生长对比分析
7
作者 杨全西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3-26,44,共5页
基于福建省邵武故县水北管护站13年生‘洋020’无性系和杉木2代实生苗人工试验林,通过对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红心比率、木材基本密度的调查,对不同杉木良种在试验区内的各坡位上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中坡... 基于福建省邵武故县水北管护站13年生‘洋020’无性系和杉木2代实生苗人工试验林,通过对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红心比率、木材基本密度的调查,对不同杉木良种在试验区内的各坡位上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中坡位及下坡位的生长量均优于上坡位,但2代实生苗大部分性状在坡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洋020’无性系在中坡位生长表现显著优于上坡位。在中坡位,‘洋020’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可达18.4 m,平均胸径达15.1 cm,单株立木材积为0.2157 m^(3);2代实生苗平均树高为17.1 m,平均胸径为16.5 cm,单株立木材积为0.2158 m^(3)。总体上‘洋020’无性系平均树高较2代实生苗高,2代实生苗平均胸径高于‘洋020’无性系,两者在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上并无差异。‘洋020’无性系红心比率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20%~30%之间。2代实生苗红心比率分布较为分散,在15%~45%之间均有分布。除了木材基本密度,‘洋020’无性系各主要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均大幅度低于2代实生苗,表现出更优的林分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洋020’无性系 不同坡位 生长量分析 材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桉DH系列无性系生长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孝 欧生 +2 位作者 梁学明 郑日红 赵贵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对雷州林业局 1 997年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的人工杂交桉DH系列 5个无性系与该局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造林的刚果 1 2号桉无性系W 5和雷林、柳州尾叶桉 (实生 )进行对比试验 ,3 9个月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DH系列无性系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 2 ... 对雷州林业局 1 997年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的人工杂交桉DH系列 5个无性系与该局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造林的刚果 1 2号桉无性系W 5和雷林、柳州尾叶桉 (实生 )进行对比试验 ,3 9个月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DH系列无性系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 2 8.3 0~ 3 2 .84m3/hm2 ,比刚果 1 2号桉无性系W 5平均蓄积生长量大 2 8.3 %~ 48.9% ,比柳州尾叶桉和雷林尾叶桉蓄积生长量分别大 81 .1 %~ 1 1 0 .1 %和 69.6%~ 96.8%。方差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和树种间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系列无性系 刚果12号桉无性系 尾叶桉 生长量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95等3个杨树无性系秋栽试验初报
9
作者 严相进 从鹏飞 +1 位作者 施士彬 王玉娟 《江苏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对NL-95(P.×euram ericanaCL‘NL-95’)、NL-895(P.×euram ericanaCL‘NL-895’)、35杨等杨树无性系秋栽及春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秋栽成活率高于春栽:其当年长势也是秋栽比翌年春栽好。因此,从气温、地温、湿度、苗木含水量... 对NL-95(P.×euram ericanaCL‘NL-95’)、NL-895(P.×euram ericanaCL‘NL-895’)、35杨等杨树无性系秋栽及春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秋栽成活率高于春栽:其当年长势也是秋栽比翌年春栽好。因此,从气温、地温、湿度、苗木含水量等因素分析,认为杨树秋栽在苏北是可以推广的一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秋栽 成活率 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家系试验初报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邹寿明 晏姝 +10 位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韦如萍 梁仕威 张庆华 郭刚 柳丽杰 黄越茂 黄章平 何汉波 赖植添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0-15,共6页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而形质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所有指标在地点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早期树高和地径遗传力在0.60~0.86之间,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九曲水林场试验点所有参试家系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90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23cm,是林分树高、地径年生长量最高的试验点,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和乐九5;大坑山林场试验点稍次之,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乐九3、乐两15和乐两12;增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年生长量较高的家系为乐两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家系 生长和形质指标年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树山地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玲 徐玉梅 +2 位作者 胥佳 王金仙 陈绍安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火焰树进行了5种不同密度的山地培育试验。在42月龄观测树高、胸径和冠幅,并作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火焰树树高、胸径和冠幅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此试验中生长表现最好的密度处理是3... 对火焰树进行了5种不同密度的山地培育试验。在42月龄观测树高、胸径和冠幅,并作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火焰树树高、胸径和冠幅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此试验中生长表现最好的密度处理是3m×3m,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最不适宜的密度是1 m×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树 造林密度 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山区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栽培要点及技术优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雪锋 王声淼 +1 位作者 吴剑雄 吴卫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2期270-272,共3页
在庆元县高海拔山区采用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华重楼栽培关键技术探讨和不同遮阳避雨覆盖方法对华重楼根茎生长情况影响的对比调查分析。经试验,总结了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环境选择、... 在庆元县高海拔山区采用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华重楼栽培关键技术探讨和不同遮阳避雨覆盖方法对华重楼根茎生长情况影响的对比调查分析。经试验,总结了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环境选择、种苗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高海拔山区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具有三大优势:避雨防病,延迟倒苗;适度密植遮阳,产量高;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设施栽培 根茎生长量分析 技术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13
作者 陈燕 刘一贞 《绿色科技》 2010年第7期84-86,共3页
对8种桉树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根据植后1年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早期月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37~0.50m,月平均胸径生长量为0.35~0.44cm,年平均冠幅生长量为0.19~0.25cm,干形通直圆满,长势旺盛。方差分析表明桉树不同家系的平均树高... 对8种桉树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根据植后1年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早期月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37~0.50m,月平均胸径生长量为0.35~0.44cm,年平均冠幅生长量为0.19~0.25cm,干形通直圆满,长势旺盛。方差分析表明桉树不同家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间均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生长量分析 早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林场立地条件对油松造林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敦成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3期25-26,共2页
油松是龙门林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同种源、同海拔、同区域,不同坡向、不同土壤厚度、不同坡位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年造油松林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宜油松人工造林的主要生态因子,以期在造林工作中更好地依据"适地适树&qu... 油松是龙门林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同种源、同海拔、同区域,不同坡向、不同土壤厚度、不同坡位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年造油松林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宜油松人工造林的主要生态因子,以期在造林工作中更好地依据"适地适树"原则,提高油松造林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成活率 生长量对比分析 自然状态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晚樱共生树培育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 王珺 +2 位作者 王俊岭 刘聪 张冬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282-284,共3页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科研所在本市用早樱作砧木,利用晚樱芽作接穗进行早晚樱共生树培育,不同的季节在早樱树体上采用不同的晚樱品种接穗、不同嫁接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分析,选择出一种简捷、易于操作、节约成本的培育方法。该技术...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科研所在本市用早樱作砧木,利用晚樱芽作接穗进行早晚樱共生树培育,不同的季节在早樱树体上采用不同的晚樱品种接穗、不同嫁接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分析,选择出一种简捷、易于操作、节约成本的培育方法。该技术在本市进行推广应用,以期达到提高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樱共生树 绯红晚樱 关山晚樱 嵌芽接 “丁”字型芽接 嫁接品种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生长量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