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化生长转化因子β3促进软骨前体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东 杨述华 +3 位作者 冯勇 唐欣 梅荣成 徐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1,572,F0002,共6页
目的:构建LAP(l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 in TGF-beta,LAP)为潜伏作用,MMP(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酶切位点为导向作用,TGF-β3活性部分为治疗作用的具有靶向治疗功能的工程化TGF-β3蛋白,并转染软骨膜来源的软骨前体细胞(chon... 目的:构建LAP(l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 in TGF-beta,LAP)为潜伏作用,MMP(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酶切位点为导向作用,TGF-β3活性部分为治疗作用的具有靶向治疗功能的工程化TGF-β3蛋白,并转染软骨膜来源的软骨前体细胞(chondrogenic progenitor cells,CPCs),检验其特异性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MMP酶切位点氨基酸的正反义DNA序列经基因重组定向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中,之后将大鼠的TGF-β3的LAP段和TGF-β3的活性片断(mature TGF-β3,mTGF-β3),分别插入到MMP的上游和下游,获pIRES-EGFP-LAP-MMP-mTGF-β3重组质粒。然后将其转染入软骨膜来源的CPCs,将转染后的CPCs在有MMP-1和无MMP-1的条件下进行球团培养,并分别检测胶原Ⅱ(COLⅡ),Aggrecan(Agc)和TIMP的表达。结果:经过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pIRES-EGFP-LAP-MMP-mTGF-β3质粒,转染CPCs后,只有MMP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促进CPCs向软骨分化和软骨基质的合成。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工程化TGF-β3具有靶向性促进软骨前体细胞修复软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蛋白 软骨前体细胞 基因克隆 生长转化因子β3 软骨分化 软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_3基因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亚东 苏志坚 +6 位作者 郑青 赵文 许华 吴晓萍 胡晓辉 李校堃 刘丙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构建能高效表达人转化生长因子 β3 (TGF β3 )的基因工程菌。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人转化生长因子 β3 的cDNA ,将该cDNA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c的表达框架中 ,构建了表达菌株BL2 1/pET TGF β3 。IPTG诱导表达。通过阳离子交换、... 目的 :构建能高效表达人转化生长因子 β3 (TGF β3 )的基因工程菌。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人转化生长因子 β3 的cDNA ,将该cDNA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c的表达框架中 ,构建了表达菌株BL2 1/pET TGF β3 。IPTG诱导表达。通过阳离子交换、变性分子筛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用Western blot杂交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所构建的表达菌株 ,其TGF β3 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 2 5 %以上。经纯化获得了银染一条带的重组蛋白。免疫学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结论 :人转化生长因子 β3 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TGF β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3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玲 彭英铭 +1 位作者 沈鸿彬 安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0-1191,共2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各成分合成与降解的失衡而致纤维组织在肝内过量沉积的结果,属可逆性病变。若进一步发展则致不可逆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肝...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各成分合成与降解的失衡而致纤维组织在肝内过量沉积的结果,属可逆性病变。若进一步发展则致不可逆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肝硬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肝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慢性肝损伤 可逆性病变 纤维组织 病理转归 结节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受体激动剂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_3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王毛毛 毛伟 +2 位作者 曹金山 董至恒 刘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3-1339,共7页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butaprost和雌激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0h作用组相比,雌激素作用16、24和48h时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4h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且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和雌激素有协同调控TGFβ3的效应;加入吲哚美辛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对TGFβ3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可调控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 雌激素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3联合肝素在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任飞 周慧 +4 位作者 刘建平 章锦才 徐平平 杨勤 陈晓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将人乳牙牙髓分离培养,获得SHED;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分别单独加入25 ng/mL的重组TGF-β3,或与肝素联合进行培养;通过Q-...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将人乳牙牙髓分离培养,获得SHED;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分别单独加入25 ng/mL的重组TGF-β3,或与肝素联合进行培养;通过Q-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观察SHED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及其基因表达产物-牙本质涎蛋白(DSP)的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KP)试剂盒检测SHED的AKP活性的改变;细胞爬片行免疫化学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SHED在诱导体系中生长状态良好。25 ng/mL TGF-β3联合10 U/mL肝素作用组的AKP活性明显增强,与TGF-β3单独作用组、肝素单独作用组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3联合肝素作用组的茜素红染色呈强阳性,Q-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均显示,该组的DSPP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明显升高。结论:在TGF-β3与肝素联合作用的诱导下,可促进SHED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肝素 成牙本质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科 熊雁 +2 位作者 余江 王子明 王爱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探讨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水结合率及孔隙率。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壳聚糖微球,检测负载微球的体外缓释情况及吸水膨... 目的探讨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水结合率及孔隙率。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壳聚糖微球,检测负载微球的体外缓释情况及吸水膨胀率。制作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态特征。结果壳聚糖三维支架孔隙较为一致,孔隙直径(180.4±35.3)μm,孔隙率(83.2±0.6)%,与水的结合能力为(123±5)%。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28.5±5.1)μm。对壳聚糖微球体外缓慢释放TGF-β3连续监测7 d,总释放率为(46.2±0.3)%。负载TGF1-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观察见微球在支架中分布均匀。结论负载TGF-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技术成熟,理化性质稳定,微球缓释TGF-β3效果理想,可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转化生长因子β3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邱林 吴清华 +1 位作者 肖军 李明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8-672,共5页
目的:构建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腺病毒载体,使其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在细胞内得到表... 目的:构建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腺病毒载体,使其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在细胞内得到表达。方法:将含有TGF-β3基因克隆至含有EGFP的穿梭质粒,通过在感受态菌DH5α内同源重组,构建pAdxsi-EGFP-TGF-β3。PacⅠ酶切线性化pAdxsi-EGFP-TGF-β3转染HEK293细胞,多轮"乒乓感染法"扩增收集pAdxsi-EGFP-TGF-β3病毒液,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PCR和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检测重组腺病毒液的滴度。测定重组腺病毒液转染MSCs细胞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TGF-β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携带TGF-β3和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EGFP-TGF-β3,PCR和绿色荧光证实病毒包装成功,并具有感染力,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Western blot检测表明Adxsi-EGFP-TGF-β3感染的兔骨髓MSCs细胞有效表达TGF-β3。结论:含有TGF-β3和EGFP的腺病毒载体pAdxsi-EGFP-TGF-β3构建成功和TGF-β3蛋白在兔骨髓MSCs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转染TGF-β3基因的兔骨髓MSCs减轻创面愈合后瘢痕组织增生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中的表达和分布
8
作者 阙国鹰 李恒 +2 位作者 张磊 邹莉 吴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中的表达分布,探讨其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近交系BALB/C小鼠出生后4 d(4 days postnatal,4dpn)、11 d(11dpn)及18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中的表达分布,探讨其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近交系BALB/C小鼠出生后4 d(4 days postnatal,4dpn)、11 d(11dpn)及18 d(18dpn)的牙胚,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切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GF-β3在各牙胚中的表达。结果:4dpn牙胚成釉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呈强阳性表达,牙乳头周边区域细胞呈阳性表达,中间区域呈弱阳性表达;11dpn牙胚成釉细胞层呈弱阳性表达,成牙本质细胞层、牙乳头细胞呈阴性表达;18dpn牙胚牙周膜中的血管壁及周围呈强阳性表达,牙本质、牙骨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呈阴性表达。结论:TGF-β3在小鼠牙胚钟状晚期以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性,可能在牙胚发育中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随着牙胚的发育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 转化生长因子β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3促进兔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张晓莉 +2 位作者 卡米力江·买买提明 日孜瓦古力·阿木提 木合塔尔·霍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体外诱导兔牙髓干细胞(rDPSCs)骨向分化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酶解组织块法分离的rDPSCs分为实验组(rDPSCs+80 ng/ml TGF-β3),对照组(rDPSCs+矿化液)和空白组(rDP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行COL-I...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体外诱导兔牙髓干细胞(rDPSCs)骨向分化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酶解组织块法分离的rDPSCs分为实验组(rDPSCs+80 ng/ml TGF-β3),对照组(rDPSCs+矿化液)和空白组(rDP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行COL-I、OCN, Runx-2染色;RT-qPCR检测各组ALP、COL-I、OCN、Runx-2表达水平;茜素红(ARS)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成骨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其余2 组;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成骨基因的表达均高于其余2 组(P<0.05);实验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TGF-β3能促进rDPSCs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兔牙髓干细胞(rDPSCs) 成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影响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10
作者 刘小转 张军喜 +4 位作者 余增丽 王国旭 何志东 宋帅星 李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69,共7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3组(10μg/L TGF-β3)处理48 h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3组Meg3的定位和相对表达量。利用EdU实验检测Meg3 siRNA转染前后atRA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RA处理48 h可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TGF-β3处理48 h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atRA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中Meg3的表达,TGF-β3可抑制Meg3的表达(P<0.05)。Meg3基因沉默后,与对照组相比,Meg3 siRNA组、atRA和TGF-β3处理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P<0.05)。结论:atRA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Meg3介导,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Meg3基因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腭裂 腭突间充质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3诱导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及其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中的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凯 游洪波 +4 位作者 陈安民 郭风劲 祁军 徐志刚 丁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中修复软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新生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分别采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三维培养(实验组)和普通培养瓶平面培养(对照组),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 目的探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中修复软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新生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分别采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三维培养(实验组)和普通培养瓶平面培养(对照组),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两组PSCs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利用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其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过程中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表达的情况。结果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组细胞在诱导7、14 d后均有collagenⅡ和aggrecan表达,且RT-PCR检测结果表明KLD-12自组装肽凝胶组细胞的collagen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Fβ-3诱导后的PSCs可向成软骨方向分化,诱导后的PSCs与KLD-12自组装肽凝胶复合有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是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软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细胞外基质 自组装肽纳米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3对体外培养的羊驼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彧 石占全 +2 位作者 姬凯元 杨姗姗 范瑞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6-751,共6页
为了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表型的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TGF-β3(6.25、12.5、25、50ng·mL-1),通过实时监测和检测... 为了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表型的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TGF-β3(6.25、12.5、25、50ng·mL-1),通过实时监测和检测细胞增殖、毛色相关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t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表达以及黑色素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50ng·mL-1浓度的TGF-β3后,在前30h内对细胞增殖有抑制效果,30h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长时程维持细胞数量作用,但对TGF-β3添加的剂量没有依赖性;(2)添加TGF-β3后,黑色素细胞内MITF、TYR和TYRP2的表达量均被下调,而且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量也被下调,主要以添加50ng·mL-1时下调最为显著。结果揭示,TGF-β3通过对羊驼黑色素细胞内MITF、TYR和TYRP2的表达的影响,并调控黑色素的产生,对黑色素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羊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GF-β3的构建及其在前软骨干细胞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铁 游洪波 +2 位作者 陈安民 许永涛 李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3-626,702,共5页
目的为骺板损伤的基因治疗创造条件,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以获得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重组构建pcDNA3.1(+)-hTGF-β3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大鼠前软... 目的为骺板损伤的基因治疗创造条件,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以获得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重组构建pcDNA3.1(+)-hTGF-β3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后,用纳米级的高分子聚合物线性化的聚乙烯亚胺共转染pcDNA3.1(+)-hTGF-β3与pcDNA3.1-EGFP,观察和检测瞬时转染后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过酶切电泳和测序鉴定证实构建成功,共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RT-PCR和ELISA可以检测到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后培养液上清中TGF-β3蛋白含量开始上升,在72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真核表达载体hTGF-β3的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成功转染PSCs,为骺板损伤的组织工程学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前软骨干细胞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V-TGFβ3的构建及其与AV-TGFβ1表达系统对反分化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赛佳明 胡有谷 王德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6-950,I0024,共6页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3腺相关病毒(AAV-TGFβ3)与TGFβ1腺病毒(AV-TGFβ1)表达系统对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制备具有感染活性的AAV-TGFβ3并采用酶切电泳和免疫荧光对其进行鉴定。将AAV-TGFβ3...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3腺相关病毒(AAV-TGFβ3)与TGFβ1腺病毒(AV-TGFβ1)表达系统对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制备具有感染活性的AAV-TGFβ3并采用酶切电泳和免疫荧光对其进行鉴定。将AAV-TGFβ3和AV-TGFβ1分别转染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并通过Antonopulos法分别检测AAV-TGFβ3和AV-TGFβ1对蛋白多糖合成的生物学效应。结果:AAV-TGFβ3转染可提高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TGFβ3蛋白的表达,并促进其蛋白多糖的合成。转染后第12天,蛋白多糖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0.399±0.029和0.152±0.011,此后蛋白多糖含量缓慢降低;于转染后第2个月,蛋白多糖含量稳定在较高水平,分别为0.309±0.021和0.115±0.009。AV-TGFβ1转染亦可提高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TGFβ1蛋白的表达,但其仅促进反分化早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转染后第10天蛋白多糖含量达到峰值(0.413±0.041),此后蛋白多糖含量快速降低,转染后第2个月时蛋白多糖含量降至较低水平(0.198±0.013);对于反分化晚期髓核细胞,AV-TGFβ1则抑制其蛋白多糖的合成。结论:AAV-TGFβ3可稳定地促进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AV-TGFβ1仅一过性地促进反分化早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而且抑制反分化晚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腺病毒 转化生长因子β3 转化生长因子β1 髓核 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3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成软骨分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展松 陈亮 +3 位作者 何少茹 刘玉梅 姚植业 冯博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BMSCs细胞,用含抗坏血酸培养基构建干细胞膜片,添加TGF-β3对干细胞膜片成软骨诱导分化。光镜、HE染色和Masso...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BMSCs细胞,用含抗坏血酸培养基构建干细胞膜片,添加TGF-β3对干细胞膜片成软骨诱导分化。光镜、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大体结构及组织学改变,阿利新蓝染色、Ⅱ型胶原(ColⅡ)免疫组化染色和RT-qPCR检测成软骨标志物ColⅡ和蛋白聚糖(PG)的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情况。结果:TGF-β3诱导成软骨分化14 d,镜下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可用镊子钳夹起膜片状结构,可卷缩成团再展开成膜。HE染色显示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均被染成粉红色,其胞核为蓝色,细胞间呈分层状排列结构。Masson染色可见胞核染成蓝黑色,其细胞质染成粉红色,周围包绕着大量染成蓝色的胶原成分。阿利新蓝染色与ColⅡ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实验组高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ColⅡ和PG的mRNA(P<0.05)。结论:抗坏血酸诱导构建的干细胞膜片经TGF-β3诱导,能成功向软骨分化及构建软骨细胞膜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膜片 转化生长因子β3 抗坏血酸 成软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对单层培养和微球培养的人脂肪干细胞成软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庆贺 曲戎梅 +5 位作者 张国炜 李鑫 仇显帅 欧阳钧 戴景兴 闵少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比较3种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对单层培养和微球培养的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效果。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hASCs,分别采用单层培养和微球培养,加入3种不同成分的成软骨诱导培养基,A... 目的比较3种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对单层培养和微球培养的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效果。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hASCs,分别采用单层培养和微球培养,加入3种不同成分的成软骨诱导培养基,A组:胎牛血清(FBS)+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3(TGF-β3);B组: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ITS)+1 ng/ml TGF-β3;C组:ITS+10 ng/mL TGF-β3。3周后提取单层培养的细胞蛋白进行成软骨相关标志物检测,并对细胞微球进行阿尔新蓝、甲苯胺蓝、天狼星红染色,比较成软骨效果。结果3周后单层培养体系C组的软骨标志物表达最高,微球培养阿尔新蓝、甲苯胺蓝、天狼星红染色C组着色最深。结论作为培养基添加物,ITS在诱导hASCs成软骨分化时的效果优于FBS,而作为刺激hASCs成软骨的重要生长因子TGF-β3,10 ng/ml的浓度比1 ng/ml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hASCs) 成软骨分化 胎牛血清(FBS) 转化生长因子3(TGF-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伸调节TGF-β3/CREB抗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帅峰 邱洪九 +2 位作者 谢川江 廖世亮 熊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50-1757,共8页
目的观察机械牵伸促大鼠肌腱愈合、抗肌腱粘连的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 目的观察机械牵伸促大鼠肌腱愈合、抗肌腱粘连的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双侧后趾建立屈趾肌腱损伤修复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牵伸组术后予以持续1周的被动机械牵伸,损伤组术后不予以牵引,假手术组仅在手术中暴露肌腱,不损伤肌腱即关闭伤口。术后第1、2、4、8周通过解剖学观察、组织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免疫组化观察肌腱愈合情况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牵伸组肌腱较损伤组瘢痕粘连程度减轻,肉芽组织生成减少,细胞排列更加有序(P<0.05)。愈合过程中牵伸组TGF-β3与CREB的mRNA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损伤组,TGF-β1 mRNA的表达在术后早期(术后1周内)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1周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牵伸组术后TGF-β3与CREB阳性表达强于损伤组,而TGF-β1阳性表达在术后1周时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牵伸可促进屈趾肌腱愈合并减少术后粘连,与TGF-β3和CREB表达的增加及TGF-β1表达的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组织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3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18
作者 邹馨颖 高爽 +5 位作者 赵红 刘新 赵远航 宋嘉卓 闫琳琳 张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4-961,共8页
目的: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合成光固化HepMA水凝胶,利用... 目的: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合成光固化HepMA水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特征。合成载不同浓度(20、40、60、80和100μg·L^(-1))TGF-β3的HepMA(TGF-β3-HepMA),采用其浸提液分别培养hDPSCs 1、3和5 d,同时设对照组,采用CCK-8法筛选出载TGF-β3的最适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TGF-β3-HepMA中TGF-β3的累积释放量并绘制药物释放曲线。hDPSCs分为对照组、HepMA组和载最适浓度TGF-β3的HepMA(TGF-β3-HepMA)组,加入含有相对应浸提液的培养基培养24 h,配制成骨诱导液分别诱导hDPSCs 7、14和21 d,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染色及钙结节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hDPSCs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长梭形;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hDPSCs中CD105和CD90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验证本研究中分离培养的细胞为hDPSC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epMA平均孔径为50~70μm。ELISA法检测,TGF-β3在7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21 d左右达到平衡。CCK-8法检测,与0μg·L^(-1) TGF-β3-HepMA组比较,20、40和60μg·L^(-1) TGF-β3-HepMA组hDPSCs增殖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故载TGF-β3的最适浓度为60μg∙L^(-1)。成骨诱导7和14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ALP染色面积最大且染色颜色最深,14 d时细胞中ALP染色较7 d时更加明显;成骨诱导21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茜素红染色的矿化钙结节面积最大。RT-qPCR法检测,培养7和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HepMA组和TGF-β3-HepMA组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骨钙桥素(OC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Runx2、ALP、OCN和COL-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载TGF-β3的HepMA能够提高hDPSCs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牙髓干细胞 甲基丙烯酰化肝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J小鼠腭发育过程中电信号的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世均 董书侠 +1 位作者 郑谦 伍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腭发育过程中生物电信号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膜电位变化对腭发育的影响。方法:在E12.5、E13.5、E14.5、E15.5断颈处死孕鼠获取腭胚突,使用DiBAC4(3)进行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中电信号的变化。然后进行体外培养,10μ...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腭发育过程中生物电信号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膜电位变化对腭发育的影响。方法:在E12.5、E13.5、E14.5、E15.5断颈处死孕鼠获取腭胚突,使用DiBAC4(3)进行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中电信号的变化。然后进行体外培养,10μmol/L HMR1098连续培养24、48、72 h后,观察腭融合的形态改变,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GF-β3的表达。结果:腭胚突的口腔上皮、鼻腔上皮、中嵴上皮在腭发育的4个时期中均存在电信号;中嵴上皮的电信号强度随着腭形成逐渐减弱,上抬期最强,至融合期最终消失。除上抬期外,口腔上皮的电信号强度始终强于鼻腔上皮。HMR1098处理组的腭胚突仍能接触融合,但其形态较其余两组细长、尖锐;处理24 h后,腭胚突TGF-β3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TGF-β3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论:腭发育过程中存在电信号的时空变化,内源性电场的改变可以影响腭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电场 腭发育 DiBAC4(3) HRM1098 转化生长因子-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u-circRNA_01690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军华 文贤慧 +3 位作者 黄蓉 陈赛 刘凤霞 桂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探索mmu-circ RNA016901对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放射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用不同剂量X射线辐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不同剂量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mmu-circ RNA016901表达水平,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 RNA124... 目的:探索mmu-circ RNA016901对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放射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用不同剂量X射线辐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不同剂量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mmu-circ RNA016901表达水平,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 RNA1249-5p为mmu-circ RNA016901的靶点,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mi RNA1249-5p为TGF-β3的靶点,调节mmu-circRNA01690表达水平后,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当辐照剂量<6 Gy时,不同辐照剂量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u-circ RNA016901表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mmu-circ RNA016901可特异性结合mi RNA1249-5p,过表达mmu-circ RNA016901可以负性调节mi RNA1249-5p,可导致TGF-β3表达明显升高,且促进细胞增殖。结论:mmu-circRNA016901通过miRNA1249-5p影响TGF-β3的表达,从而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放射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u-circRNA_016901 miRNA1249-5p 转化生长因子-β3 辐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