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生物采油菌种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效果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文守成
李秀生
何顺利
王银珍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
文摘
实验菌种为针对安塞油田(地温40~50℃,地层水矿化度30~40g/L)优选的可产气、产酸、产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的7种菌,每种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一种或两种。给出了培养基组成。考察了7种菌的繁殖能力:50℃下以长庆采油一厂一种原油为碳源进行培养,6~8小时进入对数期,12~14小时进入稳定期;矿化度≤60g/L不影响其生长繁殖,90℃繁殖能力大幅降低。确定了7种菌的最佳配比,用最佳配比混合菌液在50℃驱替饱和原油的岩心,驱出的原油含蜡、黏度、界面张力分别由2.2%、72.8mPa.s、33.7mN/m降至1.8%、61.7mPa.s、18.9mN/m,饱和烃碳数分布移向低碳数方向。该混合菌已用于7口采油井的解堵增产处理,每口井注入菌液1t,培养基1t,7种菌液按最佳配比分7个段塞注入,注菌后有5口井在3~9个月内含水降低,产油量增加,近井地带表皮系数降低,2口井无效。介绍了效果最好的潭15-7井的情况。
-
关键词
采油菌
混合菌
生长繁殖条件
采油井
微生物处理
解堵
表皮系数
长庆安塞油田
微生物采油
-
Keywords
microbes for MEOR
multiple bacterial strains
growth conditions
oil production wells
microbial treatment
reservoir blockage release
skin factor
Ansai oil field in Changqing
MEOR
-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Q935
[生物学—微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