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能力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师尚礼 曹致中 刘建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对甘肃庆阳、天水、定西、武威和甘南5个不同生态区域栽培的陇东苜蓿和阿尔冈金苜蓿根瘤菌资源进行调查、分离和纯化,获得730多个分离物。分离物回接到原宿主植物检测其促生能力,筛选出29个较好的根瘤菌株,对其溶磷、分泌植物生长素能... 对甘肃庆阳、天水、定西、武威和甘南5个不同生态区域栽培的陇东苜蓿和阿尔冈金苜蓿根瘤菌资源进行调查、分离和纯化,获得730多个分离物。分离物回接到原宿主植物检测其促生能力,筛选出29个较好的根瘤菌株,对其溶磷、分泌植物生长素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都能够溶解有机磷(蛋黄卵磷脂EYPC),而不能溶解无机磷[Ca3(PO4)2];均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IAA),其中34.5%分泌能力较强,55.2%分泌能力中强,10.3%分泌能力较弱,分泌IAA的菌株数量比率高于禾本科根际分泌IAA菌株数量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溶磷 分泌植物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根瘤菌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冀玉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34-37,41,共5页
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对分离自陕西6个区(县)的25株刺槐根瘤菌菌株进行了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在溶磷能力的定性测定中,菌株SLCH171对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解能力均最强;在定量测定中... 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对分离自陕西6个区(县)的25株刺槐根瘤菌菌株进行了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在溶磷能力的定性测定中,菌株SLCH171对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解能力均最强;在定量测定中,菌株SLCH171对有机磷的溶解能力最强,SLCH184对无机磷的溶解能力最强,有10株菌既能溶解无机磷又能溶解有机磷。分泌IAA测定显示,有21个菌株具有分泌IAA的能力,以SLCH184的分泌能力最强;各菌株分泌IAA能力的定量测定结果与定性测定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根瘤菌 溶磷 分泌植物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刺槐耐酸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冀玉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186,共5页
以从豆科植物刺槐中分离的3株耐酸根瘤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溶磷圈和Salkowski比色法,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重金属铜胁迫对3株根瘤菌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耐酸刺槐根瘤菌都具有较强的溶磷和分泌IAA的能力,相对来... 以从豆科植物刺槐中分离的3株耐酸根瘤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溶磷圈和Salkowski比色法,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重金属铜胁迫对3株根瘤菌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耐酸刺槐根瘤菌都具有较强的溶磷和分泌IAA的能力,相对来说,溶解无机磷的能力均强于溶解有机磷的能力。铜胁迫对3株菌溶磷和分泌IAA均产生抑制,且抑制作用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浓度的Cu2+抑制下,菌株CHR009较其余2株菌CHR006和CHR011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性能更优,对Cu2+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性,在重金属尾矿区植被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胁迫 刺槐根瘤菌 溶磷 分泌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Al^(3+)对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张媚佳 欧冰雷 +2 位作者 徐苏凌 方勇 徐根娣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60-62,共3页
采用溶磷圈和Salkowski比色法,对酸性条件下铝对耐酸性能极优的两种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都具有较强的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且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更强。在铝毒胁迫下,两菌株均表现出了一... 采用溶磷圈和Salkowski比色法,对酸性条件下铝对耐酸性能极优的两种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都具有较强的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且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更强。在铝毒胁迫下,两菌株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耐受性,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增加,铝对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抑制作用增强,相同条件下,菌株S1007较S1002具有更好的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 苜蓿根瘤菌 溶磷 分泌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杂交饲用大豆的根瘤菌生物功能与共生匹配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舒宁 王明玖 +5 位作者 杜雨芊 刘嘉伟 常雅迪 曹克璠 提忠慧 程庆尧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杂交饲用大豆根瘤菌具有潜在的生物功能和共生匹配性,为综合评价并筛选出最具匹配性的菌株,以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杂交后代品种“蒙农S006饲用大豆”(简称S006)和品系“8-4-1棕”(简称8-4-1)为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试验种植区,于... 杂交饲用大豆根瘤菌具有潜在的生物功能和共生匹配性,为综合评价并筛选出最具匹配性的菌株,以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杂交后代品种“蒙农S006饲用大豆”(简称S006)和品系“8-4-1棕”(简称8-4-1)为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试验种植区,于分枝期对根瘤菌进行分离纯化,经BOX-PCR分类与16S rDNA扩增测序鉴定,共得到14株根瘤菌,分别予以命名,归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菌属(Rhizobium)和新根瘤菌属(Neorhizobium)。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对所得菌株进行溶磷能力和生长素分泌能力测定,表明14株根瘤菌均具有溶磷能力和生长素分泌能力。其中,溶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Z8,溶磷量为4.55 mg·L^(-1);生长素分泌最高的菌株是S133,分泌量为224.16 mg·L^(-1)。在室内盆栽条件下,将所得菌株分别与试验材料进行接种,观测其共生匹配状况,以不接菌为对照。接种根瘤菌25 d后,对杂交饲用大豆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株高、根瘤数、根瘤鲜重、叶片数、固氮酶活性和植株全氮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S006共生匹配效果排序前三的菌株是Z8、Z2和S134;8-4-1排序前三的菌株是Z75、S134和Z2。本研究筛选出与2个杂交饲用大豆共生匹配效果优良的菌株。后期研究中可制成根瘤菌接种菌剂,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2个杂交饲用大豆时进行接种,以充分发挥优良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少化肥施用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溶磷性 分泌生长素 共生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固氮菌的生物效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沛冬 赵艳 +1 位作者 张晓波 李新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利用乙炔还原法、比色法等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分离得到的21个固氮菌株进行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的研究测定,在固氮酶活性测定中,21个菌株还原C2H2产生的C2H4在39.9-227.5nmol·mL-1·h-1,大... 利用乙炔还原法、比色法等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分离得到的21个固氮菌株进行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的研究测定,在固氮酶活性测定中,21个菌株还原C2H2产生的C2H4在39.9-227.5nmol·mL-1·h-1,大于100nmol·mL-1·h-1的有14株,占所分离固氮菌株的67%;菌株的溶磷强度在13.38-58.21μg·mL-1,其中菌株N4、N16及N20溶磷能力较强;菌株N2、N4、N5、N10、N14、N16、N17及N20具有较强的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溶磷能力 生长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盐碱地紫花苜蓿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星月 姚红丽 +5 位作者 王北南 鲍雪银 刘朋飞 刘忠宽 曹卫东 刘晓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11-2217,共7页
本研究以河北省沧州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对采自黄骅地区常郭乡赵子札村、羊二庄镇张八寨村及旧城镇云庄村等10个地点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134株根际细菌。进而将其接种到紫花苜蓿植物... 本研究以河北省沧州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对采自黄骅地区常郭乡赵子札村、羊二庄镇张八寨村及旧城镇云庄村等10个地点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134株根际细菌。进而将其接种到紫花苜蓿植物种苗,培养60d后,比较分析了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生影响,选择了30株促生细菌优良菌株,并且对30株细菌菌株进行了溶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EF2对植物干重增重影响最为显著(P<0.05),其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也最强;菌株LF13分泌生长素的能力最强,其对株高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最终初步筛选出9株溶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较强并能促进紫花苜蓿显著生长的根际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溶磷 分泌生长素 株高 干重 优良菌株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