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异速生长法则的油茶树主干自然频率经验公式推导及应用
1
作者
张诗怡
唐乐为
+2 位作者
吴明亮
李正超
张慧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41,共10页
为克服油茶果人工采摘率低,该研究根据油茶树体合轴分枝生长方式,结合树体异速生长法则,建立油茶分形树体理想模型,提取二分叉基本单元。基于经典质量-弹簧分析方法,建立3种不同质点分布的二分叉基本单元动力学模型,推导一阶自然频率计...
为克服油茶果人工采摘率低,该研究根据油茶树体合轴分枝生长方式,结合树体异速生长法则,建立油茶分形树体理想模型,提取二分叉基本单元。基于经典质量-弹簧分析方法,建立3种不同质点分布的二分叉基本单元动力学模型,推导一阶自然频率计算表达式。以湖南省华鑫油茶品种为应用实例,通过测量油茶树形态学参数,辨识面积缩减系数和异速生长系数,采用水浸法和三点弯曲试验分别测量油茶树枝密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计算不同分枝角度下二分叉基本单元的一阶自然频率理论值。创建二分叉基本单元ANSY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自然频率仿真值,质量均分在刚性杆两端的动力学模型的自然频率ANSYS仿真值与理论计算值较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7.3%。基于带端部质点的悬臂梁一阶自然频率计算公式,采用参数辨识方法推导二分叉基本单元一阶自然频率经验公式,自然频率的经验公式计算值与仿真值最大误差仅为0.41%,验证了经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果振动式采摘装置的激振参数设置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振动
油茶
异速
生长法则
经验公式
二分叉基本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夏涛
李召波
+6 位作者
吴国星
李凡
李强
田洋
马春花
曾千春
高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8-2223,共6页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瑙螟
虫龄
头壳宽
Crosby
生长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饲养背摇蚊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雪龙
陈再忠
+3 位作者
高建忠
黄志坚
雷邦雄
王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本文采用了人工饲养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背摇蚊Chironomus dorsalis(Anderson)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长、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头壳宽、颏宽、颏中齿宽、触角长、触角基节长、触角比(触...
本文采用了人工饲养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背摇蚊Chironomus dorsalis(Anderson)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长、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头壳宽、颏宽、颏中齿宽、触角长、触角基节长、触角比(触角基节与其余各节的长度之比)等8项指标,以期得到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8项指标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背摇蚊幼虫可分4龄,触角长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其次是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和颏宽。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32 d、2.00 d、7.51 d和8.39 d,幼虫期共为19.2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摇蚊
形态特征
幼虫龄数
Crosby
生长法则
龄期划分
龄期鉴定
众数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异速生长法则的油茶树主干自然频率经验公式推导及应用
1
作者
张诗怡
唐乐为
吴明亮
李正超
张慧宇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特色油料作物(油茶)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4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305020)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0776)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741142)。
文摘
为克服油茶果人工采摘率低,该研究根据油茶树体合轴分枝生长方式,结合树体异速生长法则,建立油茶分形树体理想模型,提取二分叉基本单元。基于经典质量-弹簧分析方法,建立3种不同质点分布的二分叉基本单元动力学模型,推导一阶自然频率计算表达式。以湖南省华鑫油茶品种为应用实例,通过测量油茶树形态学参数,辨识面积缩减系数和异速生长系数,采用水浸法和三点弯曲试验分别测量油茶树枝密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计算不同分枝角度下二分叉基本单元的一阶自然频率理论值。创建二分叉基本单元ANSY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自然频率仿真值,质量均分在刚性杆两端的动力学模型的自然频率ANSYS仿真值与理论计算值较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7.3%。基于带端部质点的悬臂梁一阶自然频率计算公式,采用参数辨识方法推导二分叉基本单元一阶自然频率经验公式,自然频率的经验公式计算值与仿真值最大误差仅为0.41%,验证了经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果振动式采摘装置的激振参数设置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频率
振动
油茶
异速
生长法则
经验公式
二分叉基本单元
Keywords
frequency
vibration
Camellia oleifera
allometric growth law
empirical formula
bifurcated basic unit
分类号
S718.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夏涛
李召波
吴国星
李凡
李强
田洋
马春花
曾千春
高熹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辣木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8-2223,共6页
基金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ZF00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ARS-11-YNZQC)
云南辣木研究所科研项目(2016NM-02)
文摘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木瑙螟
虫龄
头壳宽
Crosby
生长法则
Keywords
Noorda blitealis Walker
larval instars
head capsule width
Crosby growth rule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饲养背摇蚊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雪龙
陈再忠
高建忠
黄志坚
雷邦雄
王磊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共鳞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基金
高效饲料蛋白与生物饵料培养(D8006-12-0050)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文摘
本文采用了人工饲养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背摇蚊Chironomus dorsalis(Anderson)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长、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头壳宽、颏宽、颏中齿宽、触角长、触角基节长、触角比(触角基节与其余各节的长度之比)等8项指标,以期得到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8项指标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背摇蚊幼虫可分4龄,触角长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其次是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和颏宽。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32 d、2.00 d、7.51 d和8.39 d,幼虫期共为19.22 d。
关键词
背摇蚊
形态特征
幼虫龄数
Crosby
生长法则
龄期划分
龄期鉴定
众数龄期
Keywords
Chironomus dorsali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arval instars
Crosby growth rule
instars separation
instars determination
mode stadia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S89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异速生长法则的油茶树主干自然频率经验公式推导及应用
张诗怡
唐乐为
吴明亮
李正超
张慧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
夏涛
李召波
吴国星
李凡
李强
田洋
马春花
曾千春
高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饲养背摇蚊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王雪龙
陈再忠
高建忠
黄志坚
雷邦雄
王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