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盈江县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1
作者 汤明华 罗恒春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1)^(2))、胸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D_(1)+1))以及胸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2)-D_(1)^(2)+1))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模型比较、评价以及交叉验证的方法对7个树种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预估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筛选出不同树种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盈江县7个树种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栎类、西南桦、青冈、木荷、旱冬瓜、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因变量分别为ln(D_(2)^(2)-D_(1)^(2)+1)、D_(2)-D_(1)、D_(2)-D_(1)、ln(D_(2)^(2)-D_(1)^(2)+1)、ln(D_(2)-D_(1)+1)、ln(D_(2)^(2)-D_(1)^(2)+1)、ln(D_(2)^(2)-D_(1)^(2)+1);基于模型拟合结果、结果检验及残差分析,7个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皮桉早期生长模型拟合以及生长节律研究
2
作者 赵海文 周长品 +3 位作者 刘一贞 樊小丽 汤道平 李发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目的】利用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9个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种源的试验林材料开展生长节律研究,为粗皮桉良种选育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利用巢氏方差分析法分析粗皮桉9个种源共9... 【目的】利用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9个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种源的试验林材料开展生长节律研究,为粗皮桉良种选育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利用巢氏方差分析法分析粗皮桉9个种源共98个家系的生长节律变异规律。获取各种源地气候环境因子信息,运用Pearson法分析生长性状与地理及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对比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选择最佳模型计算粗皮桉的生长节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开展优良家系筛选。【结果】2.5年生粗皮桉树高和胸径在种源、家系水平差异显著(P<0.05)。种源树高与等温性呈显著正相关,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Logistic模型对粗皮桉树高和胸径的拟合效果最佳,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生长节律得出树高的最大加速时期(T_(1))、最大减速时期(T_(2))和线性生长时期(L)平均值分别为96、636和540 d,胸径的T_(1)、T_(2)和L平均值分别为165、681和516 d。利用2.5年生粗皮桉的生长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98个家系中筛选出一般家系29个、中等家系30个、优秀家系39个;结合生长节律T_(1)的聚类分析,将3个等级的家系均再划分为Ⅰ、Ⅱ、Ⅲ3类。【结论】2.5年生粗皮桉在种源、家系水平上生长性状与生长节律变异丰富,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的生长节律可以为粗皮桉早期抚育管理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皮桉 种源 家系 生长模型 生长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与立地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生长模型
3
作者 赵海燕 朱光玉 +1 位作者 吕勇 刘恩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8,77,共11页
【目的】探索平均木树高生长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为区域性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决策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以9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406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和年龄为研究对象,利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显著影响平均木树高... 【目的】探索平均木树高生长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为区域性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决策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以9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406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和年龄为研究对象,利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显著影响平均木树高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按照标准分别聚类成气候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组,基于气候因子和立地因子等级划分与筛选结果,选取6种常用的树高生长模型,将聚类后的最优组合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应用混合效应的方法探索气候因子和立地因子对平均木树高生长模型的影响。【结果】立地因子显著性顺序为坡向>土壤类型>海拔>坡位,气候因子显著性顺序为平均气温差>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最优基础模型为舒马克式,R^(2)为0.699 9;构建含林分气候因子、含林分立地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方程R^(2)分别为0.823 0、0.934 7;而含立地和气候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混合效应模型R^(2)为0.936 9,相对基础模型提升33.86%,说明含气候和立地因子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树高生长模型为区域性的立地质量评价以及为树高生长模型中考虑气候和立地因子提供了合理的支撑,同时对于林分的预估和经营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生长模型 杉木人工林 混合效应 立地因子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机载LiDAR和星载多光谱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构建方法
4
作者 丁相元 陈尔学 +3 位作者 赵磊 范亚雄 徐昆鹏 马云梅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森林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简单且具有物理意义的森林AGB估测模型对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机载LiDA...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森林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简单且具有物理意义的森林AGB估测模型对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机载LiDAR提取的高度特征、森林郁闭度以及星载多光谱植被指数的森林AGB异速生长模型估测方法。以内蒙古根河市为试验区,基于2022年获取的LiDAR数据、哨兵2A多光谱数据以及邻近时间获得的样地数据,对比分析了LiDAR高度特征和多种植被指数与森林AGB的相关性,选择最优LiDAR高度特征与植被指数应用于所提出的模型(ModelB_(N)),并与仅利用高度特征(ModelB)、高度特征与植被指数联合(ModelB_(Y))、高度特征与郁闭度联合(ModelB_(HC))3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iDAR高度特征中,90%高度分位数(H90)与研究区森林AGB的相关性最高;所用植被指数中,核函数植被指数KNDVI_(rel)与森林AGB的相关性最高。4种模型中,ModelB_(N)模型具有最高的R_(adj^(2))值(0.78)和估测精度(83.25%)、最低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15.87 t/hm^(2));ModelB_(N)模型估测结果精度优于ModelB_(HC)(R_(adj^(2))和EA分别提高0.05和1.75百分点,RMSE降低1.66 t/hm^(2)),ModelB_(Y)模型估测结果精度优于ModelB(R_(adj^(2))和EA分别提高0.03和1.19百分点,RMSE降低1.12 t/hm^(2)),说明植被指数作为指数幂的合理性;虽然ModelB_(N)模型并非所有像元的不确定性最低,但整体最优。总体来看,ModelB_(N)模型精度最高,简单高效,且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可作为一种新的森林AGB估测技术手段,为森林资源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AGB 多源数据 异速生长模型 遥感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丁玥 程伟伟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究可食膜的保鲜性能,建立猪肉中微生物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2%(质量分数)TP膜液处理的猪肉pH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发现2%TP膜液处理的猪肉蛋白质变性温度最高,分别为58.16、81.17℃,热稳定性最好;色差与核磁测定结果说明2%TP膜液处理使猪肉具有最佳的保水性;2%TP膜液处理使得猪肉的质构特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且微观结构最佳。膜液处理组的菌落总数相较于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TP处理组的微生物最大生长速率最小,说明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TP添加量为2%膜液的抗氧化抑菌性能最佳,以期为开发天然高效的新型肉品包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卵白蛋白 可食膜 猪肉保鲜 微生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米源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米饭中生长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褚冲 郦娟 +4 位作者 刘萍 高家昊 晏涛 戴小芳 付诗慧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6,共9页
从市售大米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gyrB基因和毒力基因PCR鉴定。分别在4、10、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对该菌分别采用修正Gompe... 从市售大米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gyrB基因和毒力基因PCR鉴定。分别在4、10、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对该菌分别采用修正Gompertz方程、Ratkowsky方程建立初级生长模型和次级生长模型,并对其产毒时间和产毒菌落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标明,该蜡样芽胞杆菌携带腹泻型毒力基因(hblA、hblC、hblD、nheA、nheB、nheC、cytK、bceT、entFM),未被检测出呕吐型毒力基因(ces、NRPS)。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YLM-3达到稳定期的时间越短,均达到产肠毒素的菌落数阈值,为5.5~6.0 lg(CFU/g);4℃下,其菌落数维持在1.5 lg(CFU/g)左右。该蜡样芽胞杆菌在10~35℃范围内的生长模型构建良好,可用于预测米饭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毒力基因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包激光雷达数据的胡杨生长模型研究
7
作者 闫宸擘 魏建新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背包激光雷达(BLS)扫描系统操作简便、高效,但目前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还不广泛。利用BLS点云数据提取胡杨林单木的胸径和树高,探讨其精度,并构建相关模型。采用LiBackpack DGC50背包激光雷达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的35块样地进行数据采集,... 背包激光雷达(BLS)扫描系统操作简便、高效,但目前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还不广泛。利用BLS点云数据提取胡杨林单木的胸径和树高,探讨其精度,并构建相关模型。采用LiBackpack DGC50背包激光雷达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的35块样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归一化、去噪及单木分割等操作,提取出单木的胸径和树高。结果表明,提取的胸径和树高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8539~0.9880。基于这些数据构建的最佳模型为逻辑斯蒂模型,其模型检验指标R^(2)值为0.7194。验证了BLS在数据采集及模型构建方面的准确性,为其在天然林单木生长建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式激光雷达 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 点云数据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不同生境下青海云杉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浩 陈科屹 +3 位作者 徐干君 党禹杰 何友均 王建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压力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为有效保护、合理经营青海云杉林提供经验模型。[方法]利用青海地区青海云杉的树轮数据,计算单木胸径生长量,分析不同起源、不同坡位条件下胸径生长规律,构建单木胸径生...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压力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为有效保护、合理经营青海云杉林提供经验模型。[方法]利用青海地区青海云杉的树轮数据,计算单木胸径生长量,分析不同起源、不同坡位条件下胸径生长规律,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对比与评价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随后选取基础模型,建立考虑起源和坡位的青海云杉单木胸径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全部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总体来看,青海云杉生长到胸高位置后,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后平缓变化趋势;青海云杉天然林、人工林单木生长的速生期分别为29—44 a、29—39 a,连年生长量(CAI)和平均生长量(MAI)均在0.40 cm以上,随后天然林单木CAI和MAI的变化平缓,人工林的变化幅度较大。不同坡位的单木胸径生长趋势具有差异。生长模型结果显示,不同起源、坡位条件下各树种最优胸径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13以上,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在±2%以内,平均预估误差(MPE)大多在5%以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在35%以内。以Gompertz模型为基础模型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的R^(2)为0.702,拟合效果优于基础模型;检验指标TRE为0.03%,MSE为-0.30%,MPE为4.23%,MPSE为29.54%,较基础模型分别下降89.3%、83.5%、20.6%、15.1%。[结论]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胸径生长规律具有差异,天然林的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所构建的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可以用于估算青海省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径生长 生长规律 单木生长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模型及营养沉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勾丹 赵昀杰 +5 位作者 常棋 卓新雄 肖健 张海涵 贺喜 宋泽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00-4516,共17页
旨在研究0~56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湘佳黄鸡2号的生长规律及营养物质动态沉积规律,构建体重、日增重的生长曲线以及能量、体蛋白、体脂肪、总氨基酸等养分的沉积模型,为快速型黄羽肉鸡的精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同批次出雏、健康... 旨在研究0~56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湘佳黄鸡2号的生长规律及营养物质动态沉积规律,构建体重、日增重的生长曲线以及能量、体蛋白、体脂肪、总氨基酸等养分的沉积模型,为快速型黄羽肉鸡的精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同批次出雏、健康的0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湘佳黄鸡2号672只(公母各半),于第0、7、14、21、28、35、42、49、56日龄分别对公鸡和母鸡进行生长性能及体成分测定。结果发现,随日龄增加,湘佳黄鸡2号公鸡和母鸡的体重、空体重、羽毛重、日增重、能量沉积量、体蛋白沉积量、体脂肪沉积量和总氨基酸沉积量均显著升高(P<0.001)。分别采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函数对体重、日增重和能量、体蛋白、体脂肪及总氨基酸等养分的重量进行拟合,根据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残差平方和、均方误差和赤池信息准则的值判断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各项指标的拟合准确性最高。利用Gompertz函数公式,拟合并建立了湘佳黄鸡2号体重和日增重的生长曲线,同时构建了能量、体蛋白、体脂肪及总氨基酸的重量的生长或沉积模型。本研究发现,Gompertz模型能精准预测湘佳黄鸡2号的体重、日增重及体成分的需要量增长规律,这为湘佳黄鸡2号的能量、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动态需要量研究和精准饲养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黄羽肉鸡 生长曲线 体成分 非线性拟合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光泽 韩曈曈 +2 位作者 孔维府 南松剑 陈晓峰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37-44,共8页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向精准化、智能化,而作物生长模型是发展精准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作物的生长过程数字化、精确化,分析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生长模型为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作...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向精准化、智能化,而作物生长模型是发展精准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作物的生长过程数字化、精确化,分析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生长模型为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现状,分析作物生长模型目前发展中的局限性,并对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6.1.6 Advanced,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研究。以生长模型为主要关键词进行初级分析,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关键词进行二级分析,分别分析发文机构、关键词,计算中心度。作物生长模型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方面运用广泛,但两方面研究分析的重点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精准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菇(花菇)子实体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燕 王成晨 +4 位作者 张健 黄天骥 何娟 边银丙 肖扬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对花菇品质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影响花菇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后,以花菇子实体4个形态特征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子实体高度)为因变量,以花菇棚内4个环境参数...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对花菇品质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影响花菇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后,以花菇子实体4个形态特征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子实体高度)为因变量,以花菇棚内4个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有效积温的花菇子实体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花菇品质与棚内的湿差、温差、光照强度的关联度最大;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子实体高度与有效积温间分别符合Gauss模型、Cubisc Ratio模型、韦布尔函数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为花菇的工厂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数据,通过对花菇不同时期的表型特征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产量并增加生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菇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有效积温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12
作者 蒙继华 王亚楠 +1 位作者 林圳鑫 方慧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27,共16页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因子和人为因子驱动3类并分别进行了归纳阐述;然后对典型的模型分别从模型模块、时空尺度、可模拟的作物类型等方面进行列表式对比;并对作物生长模型在气候变化评估、生产管理决策支持、资源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极端条件、复杂农业景观和模型复杂度等挑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认为遥感数据同化和孪生农场是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长势监测 作物估产 驱动因子 遥感 孪生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贝叶斯优化的设施黄瓜生长模型研究
13
作者 杨合飞 李杰 +3 位作者 于双 吴勇 柳平增 张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1,共8页
为解决当前设施黄瓜生产水平不高,设施环境难以精准调控、智能化应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园园艺实验站日光温室内的环境数据和黄瓜生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贝叶斯优化算法(RF-BO)构建设施黄瓜定植期、伸蔓期、初... 为解决当前设施黄瓜生产水平不高,设施环境难以精准调控、智能化应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园园艺实验站日光温室内的环境数据和黄瓜生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贝叶斯优化算法(RF-BO)构建设施黄瓜定植期、伸蔓期、初花期及采收期生长模拟模型,并与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的生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F-BO构建的设施黄瓜生长模型在设施黄瓜各发育期的模拟效果均优于RF算法构建的设施黄瓜生长模型,各发育期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范围在0.121~0.317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AE范围在0.096~0.221之间,可较为准确模拟设施黄瓜的生长动态过程。本研究所构建的设施黄瓜生长模型亦可为其他园艺蔬菜或作物的生长预测提供参考,从而为环境精准调控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生长模型 RF-B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长模型及肥满度比较研究
14
作者 方增冰 梅泊承 +3 位作者 赵淳朴 徐继林 王丹丽 徐善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6-745,共10页
春季播苗和秋季播苗是缢蛏养殖的两种播苗方式,因养殖过程的水温和饵料不同,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生长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春、秋季播苗缢蛏的生长过程,选取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Brody四种生长模型拟合春、... 春季播苗和秋季播苗是缢蛏养殖的两种播苗方式,因养殖过程的水温和饵料不同,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生长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春、秋季播苗缢蛏的生长过程,选取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Brody四种生长模型拟合春、秋季播苗缢蛏壳长、湿重生长,分别确定春、秋季播苗缢蛏最适生长模型。同时观察了其肥满度的周年变化。研究表明:春季播苗缢蛏壳长和湿重生长的最适拟合模型是Logistic模型;秋季播苗缢蛏壳长和湿重生长的最适拟合模型则分别是Logistic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两季节的生长特征都是壳长生长拐点时间早于湿重生长拐点,春、秋季播苗缢蛏的壳长生长拐点分别是51.95 d(壳长24.32 mm)、76.25 d(壳长29.30 mm);湿重生长拐点分别是108.09 d(湿重2.75 g)、147.98 d(湿重5.64 g)。春、秋季播苗缢蛏周年肥满度变化均出现两个峰值。结合实测生长数据,秋季播苗缢蛏在翌年5月(247 d)个体规格可达到100 ind./kg以下;而春季播苗缢蛏需要养殖327 d才能达到100 ind./kg左右,秋季播苗比春季播苗可缩短养殖时间3个月左右,既减少成本也降低了养殖风险。研究结果为缢蛏秋季播苗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可有效缩短养殖周期,提前收获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播苗季节 生长模型 生长拐点 肥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
15
作者 吕洁 童茜坪 +1 位作者 金星姬 Timo Pukkala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74,共8页
为了提高不完备数据集下红松人工林直径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980—2022年黑龙江省75块红松林不同复测间隔期的样地数据(林木胸径、竞争因子和立地等),利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寻求模拟和实... 为了提高不完备数据集下红松人工林直径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980—2022年黑龙江省75块红松林不同复测间隔期的样地数据(林木胸径、竞争因子和立地等),利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寻求模拟和实测直径分布差异最小下的模型参数,并利用自举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建模法损失函数的初始参数a=1、b=0.003、c1=c2=1.5时,预测期末林分断面积偏差为0.02 m^(2)·hm^(-2),显著优于由传统归回建模法的精度(林分断面积偏差为0.44 m^(2)·hm^(-2));结合实测数据与视图分析,验证了优化建模法的优势和可靠性,揭示了优化法损失函数与传统回归法构建的直径生长模型之间的差异。因此,优化法损失函数构建的红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在模拟自然生长中表现优越,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单木生长模型 单纯形优化方法 自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生长模型的钦蜜9号百香果成熟阶段判别
16
作者 林钒 陈登捷 +1 位作者 张德晖 何金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5-793,共9页
【目的】探究夏季百香果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规律,并对百香果成熟阶段进行判别。【方法】采用钦蜜9号百香果作为试材,测定其横径、纵径、固酸比、可食率、果皮厚度、硬度等理化指标,利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理化指标随有效积温增长的... 【目的】探究夏季百香果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规律,并对百香果成熟阶段进行判别。【方法】采用钦蜜9号百香果作为试材,测定其横径、纵径、固酸比、可食率、果皮厚度、硬度等理化指标,利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理化指标随有效积温增长的变化规律,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百香果成熟度进行定量评价,最终划分成熟阶段。【结果】通过观测并记录百香果生长过程,发现其纵径、横径变化趋势符合“慢-快-慢”的生长曲线,分析得出百香果在有效积温达到440℃·d时,基本完成果实膨大。随后以固酸比、可食率、果皮厚度、硬度为品质指标,其中固酸比与可食率指标呈现S型增长趋势,果皮厚度与硬度呈现三次函数下降趋势,并且品质指标与有效积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百香果成熟度评价指标I_(M),采用Logistic生长函数建立百香果成熟度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达99.25%,计算得出t1、t2、t3等3个生长分界点。最终确定有效积温为475~736℃·d时,果实处于果肉增重阶段;有效积温为736~997℃·d时,果实处于转色阶段;有效积温为997~1200℃·d时,果实处于成熟阶段。【结论】本研究量化分析了百香果成熟度,能够较好划分果肉增重期、转色期、成熟期三个成熟阶段,为百香果适时机械化采摘与贮藏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积温 理化指标 成熟阶段 Logistic生长模型 钦蜜9号百香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立地质量评价的天然林生长模型构建方法
17
作者 张月莹 符利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35,共11页
【目的】F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立地生产潜力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结合环境和林分因子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主要围绕该方法中的林分生长模型开展研究,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 【目的】F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立地生产潜力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结合环境和林分因子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主要围绕该方法中的林分生长模型开展研究,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给出生长模型的建模方法,例如模型选型标准、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和模型评价等。【方法】假定林分为等株生长,利用数学理论推导出林分断面积模型中直接或间接含有年龄情形时林分断面积连年生长量计算公式,并给出断面积连年生长量与林分断面积指数是否为单调函数的判别准则;基于哑变量方法分析不同分类变量对断面积生长的影响,即模型参数化;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化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以吉林省3634个面积为0.06 hm^(2)的固定样地的4次连续观测数据为实例,构建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判断断面积连年生长量与林分密度指数是否为单调函数,从而为断面积模型选型提供捷径;建模时考虑模型参数化既能有效解释变量各等级之间的差异程度,又能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的改进最小二乘法能有效求解含哑变量的模型参数。【结论】本研究所给出的生长模型构建方法可为Fu等提出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立地质量评价 生长模型 单调函数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潜沔”地区杨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布凡 颜润芝 +3 位作者 何志杰 刘扬 刘伟 盛涛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10,65,共6页
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022年在该地区选取48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共测量731株杨树的生长量情况,作为建模数据。利用R软件对胸径-树高模型进行拟合,选用9个常用的胸径-树高模型。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 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022年在该地区选取48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共测量731株杨树的生长量情况,作为建模数据。利用R软件对胸径-树高模型进行拟合,选用9个常用的胸径-树高模型。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均和(S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和Akaike信息量准则(AIC)6个评价指标来确定最优模型,同时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2021年立地条件、初植密度基本一致的10个杨树人工林固定样地的胸径、树高数据为检验数据,检验最优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1~9号模型中,4号拟合效果最佳,其模型表达式为H=1.0410D-0.0122D^(2),可以作为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胸径 树高 生长模型 天潜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几何信息的遮荫条件下茄衣烟叶形态特征分析与叶面积生长模型构建
19
作者 王灿 陈一鑫 +6 位作者 安然 母婷婷 邢卓冉 丁松爽 刘勇军 时向东 肖志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9-2430,共12页
【目的】筛选遮荫影响茄衣烟叶的关键形态特征指标,建立茄衣烟叶叶面积生长模型,明确遮荫条件下茄衣烟叶动态发育规律,以期为国产茄衣烟叶精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雪茄烟品种CX81为试验材料,设3个遮荫处理,分别为透光率60%(T1... 【目的】筛选遮荫影响茄衣烟叶的关键形态特征指标,建立茄衣烟叶叶面积生长模型,明确遮荫条件下茄衣烟叶动态发育规律,以期为国产茄衣烟叶精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雪茄烟品种CX81为试验材料,设3个遮荫处理,分别为透光率60%(T1)、透光率70%(T2)和透光率100%不遮荫对照(CK)。基于图像几何信息提取烟叶形态特征,测定上、中、下3个叶位叶片的动态生长指标,对不同透光率下茄衣烟叶的形态特征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并建立叶面积生长模型。【结果】OPLS-DA结果表明,上、中、下部烟叶在不同透光率处理下的形态特征参数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叶位提高,受遮荫影响的形态指标逐渐减少,3个部位的共同指标有叶面积生长速率、叶面积、叶周长和茎叶夹角。遮荫条件下,叶面积与遮荫时间的关系符合Richards模型,其方程为y=a/(1+e^(b-cx))^(1/d),模型稳定性好,拟合程度高,具备生物学意义。随着透光率增加,叶面积先增大后减小,T2处理叶面积最大,遮荫45 d时,T2处理的叶面积较CK增加4.7%~17.4%;同一部位烟叶平均生长速率呈慢—快—慢的变化规律,T2处理叶面积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较CK提高5.5%~13.4%。【结论】叶面积生长速率、叶面积、叶周长和茎叶夹角是影响遮荫条件下茄衣烟叶叶片形态的关键指标,Richards模型可有效预测遮荫条件下茄衣烟叶叶面积生长,70%透光率可加快叶面积生长速率,有效提高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几何信息 遮荫 雪茄烟 烟叶形态特征 叶面积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戎建涛 何友均 +2 位作者 应苗苗 梁文杰 权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的主要次生森林类型为对象,基于小班调查数据,利用Richards、Mistcherlich、Logistic、Gompertz和Schumacher 5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采用模型拟合统计量、误差及残差分布对模型进行评...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的主要次生森林类型为对象,基于小班调查数据,利用Richards、Mistcherlich、Logistic、Gompertz和Schumacher 5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采用模型拟合统计量、误差及残差分布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白桦林、柞木林Richards模拟结果最好;人工落叶松林、天然阔叶林、天然针叶混交林Logistic模拟最好,天然针叶林Schumacher模拟最好。为该地区森林生长预测和经营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班调查数据 理论生长模型 蓄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