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藻类时空变化及生长条件分析
1
作者 李星澄 刘光宇 +2 位作者 刘峰 宗兆星 李冬梅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浮游植物作为湖泊的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状况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对洱海12个月藻类组成的调查分析,发现洱海藻类主要由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组成,其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和硅藻门的脆杆藻属是全年的优势属。...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浮游植物作为湖泊的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状况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对洱海12个月藻类组成的调查分析,发现洱海藻类主要由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组成,其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和硅藻门的脆杆藻属是全年的优势属。藻类丰度和生物量随时间和空间出行显著变化,其中以秋季和南部区域最为丰富,这种时空变化特征与季节、地表径流、人口分布等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并对藻类的生长条件以及过生长后发生的水华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针对洱海藻类的恢复提出了详细复现方案。这为进一步认识洱海生态系统,实施湖泊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藻类 时空变化 生长条件 复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劲峰 郑树松 +2 位作者 蒋海玉 张美华 符明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以甘蓝型油幕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荆种类厦不同消毒时间、浓度等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影响无菌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pH值厦生长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幕无菌苗的最佳生长条件为:70%酒精... 以甘蓝型油幕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荆种类厦不同消毒时间、浓度等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影响无菌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pH值厦生长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幕无菌苗的最佳生长条件为:70%酒精表面消毒1~2min后,用15%H202消毒35min,无菌水冲洗3~5次,无菌水浸泡种4~15h,接种至1/2MS培养基+20g/L蔗糖+7.5g/L琼脂,pH值为5.8,25℃,生长4~6d即可作为转基因用无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无菌苗 生长条件 最佳生长条件 无菌苗生长 消毒时间 种子消毒 培养基配方 MS培养基 试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萍净化氮磷污水生长条件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沈根祥 胡宏 +1 位作者 沈东升 朱荫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4-287,共4页
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个浮萍品种,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氮磷模拟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5个浮萍品种在氮磷污水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筛选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效净化氮磷污水... 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个浮萍品种,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氮磷模拟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5个浮萍品种在氮磷污水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筛选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及其氮磷污水净化技术革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氮磷污水 生长条件 正交试验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菌丝体的营养生长条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谦 尹红芳 +2 位作者 蔡喜存 白彦坤 李满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麸皮、豆饼粉作为氮源均适合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均抑制菌丝的生长.
关键词 毛木耳 菌丝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燕娥 吴霞 +2 位作者 张惠君 李淑君 陈志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StudiesontheBestGrowingConditionsforSterileCotonSeedling棉花组培无菌苗发育的壮与否,直接影响到转基因与其它组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StudiesontheBestGrowingConditionsforSterileCotonSeedling棉花组培无菌苗发育的壮与否,直接影响到转基因与其它组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对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探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无菌苗 组织培养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黑痣病生防菌的筛选和鉴定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关小敏 孟品品 +6 位作者 刘星 邱慧珍 张文明 海龙 张俊莲 王蒂 沈其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5,共6页
从甘肃省景泰县条山农场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地块中取根际土样品,分离筛选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菌。采用土壤平板稀释、对峙法筛选拮抗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采用单因素... 从甘肃省景泰县条山农场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地块中取根际土样品,分离筛选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菌。采用土壤平板稀释、对峙法筛选拮抗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G1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初步试验。通过初筛和复筛,从108株细菌中获得1株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效果稳定、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G1。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拮抗作用,抑菌带宽度达6mm,抑菌圈直径〉2.5 cm,抑菌率为66.7%。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G1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G1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1在4℃~45℃,pH5~10,盐浓度0~50 g.L-1都能生长,碳源、氮源利用广泛,最适条件为:温度37℃,pH 7,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盐浓度为10 g.L-1。拮抗菌G1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该菌株抑菌带较宽、抑菌效果稳定,生长条件与马铃薯生长的大田环境基本相符,具有作为一株优良生防菌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痣病 拮抗菌 筛选鉴定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PDG杜仲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和分类鉴定及生长条件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超 师俊玲 +2 位作者 周小娟 杨保伟 窦兴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09,共7页
【目的】分离筛选杜仲(Eucommia ul moides Oliv.)树皮中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的内生真菌,为PDG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表面灭菌法分离杜仲内生真菌,摇瓶培养分析各菌株产PDG的能力,结合形态学... 【目的】分离筛选杜仲(Eucommia ul moides Oliv.)树皮中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的内生真菌,为PDG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表面灭菌法分离杜仲内生真菌,摇瓶培养分析各菌株产PDG的能力,结合形态学特征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对高产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培养温度、pH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情况。【结果】共分离得到18株内生真菌,有3株具有产PDG能力,其中以菌株XP-8的PDG产量最高(11.65 mg/L),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菌株XP-8在20~35℃、pH4~8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生长,在28℃、pH=5时生长最快;菌株XP-8对麦芽糖和葡萄糖的利用能力较强,不能利用苹果酸;对硝酸钠的利用能力较强,但不能利用天门冬氨酸。【结论】获得了高产PDG的菌株XP-8,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并研究了其生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拟茎点霉属 分类鉴定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生产菌的筛选及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平 傅雪琳 +3 位作者 赵亚华 高向阳 陈海涛 徐凤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从单胃动物的粪便垃圾堆中分离出一种可分泌植酸酶的青霉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青霉培养液最佳的淀粉含量为 40g·L-1.青霉生长与其分泌植酸酶之间存在矛盾 .青霉生长旺盛时产酶少 ,测出的酶活性低 .青霉生长缓慢时产酶多 ,测出的... 从单胃动物的粪便垃圾堆中分离出一种可分泌植酸酶的青霉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青霉培养液最佳的淀粉含量为 40g·L-1.青霉生长与其分泌植酸酶之间存在矛盾 .青霉生长旺盛时产酶少 ,测出的酶活性低 .青霉生长缓慢时产酶多 ,测出的酶活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植酸 植酸酶 生产菌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成文 黄晓武 +2 位作者 胡勇有 刘晖 周康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淀粉、酵母膏、pH值3种因素对菌株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得出了各菌株培养的优化比,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在该优化配比的条件下,各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都很高,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淀粉、酵母膏、pH值3种因素对菌株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得出了各菌株培养的优化比,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在该优化配比的条件下,各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都很高,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最佳生长条件 菌种培养 生物大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蒙古栎在3种生长条件下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国伟 黄秦军 李文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4-10,共7页
试验选用蒙古栎的5个种源,分3种处理,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采集,对不同种源的生长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源间生物量、地径、叶片数、单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大小等形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n、Yield和qN等生理特... 试验选用蒙古栎的5个种源,分3种处理,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采集,对不同种源的生长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源间生物量、地径、叶片数、单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大小等形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n、Yield和qN等生理特征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各种源中J种源生物量最大,达16.37 g;B种源最小,为11.46 g。处理2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其生物量比最小值处理3的大22%;但处理3苗高最大,说明光照对蒙古栎生物量的增加影响较大,但弱光可能诱导了幼苗叶片数和苗高的增加。处理间差异表明,蒙古栎生长除了受遗传物质控制之外,与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互作。5个种源的综合评价结果为:J>P>S>B>H,总的来说蒙古栎遗传资源丰富,J种源具备较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种源 生长条件 生理特征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生长条件甘蔗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丽涛 陈超君 李杨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69-74,共6页
在田间正常生长条件下 ,测定了 4个甘蔗品种ROC16、ROC2 0、GT11和F172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和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GT11和F172光合速率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响应及ROC2 0和GT11叶片 ψW (脉势 )的日变化。结... 在田间正常生长条件下 ,测定了 4个甘蔗品种ROC16、ROC2 0、GT11和F172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和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GT11和F172光合速率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响应及ROC2 0和GT11叶片 ψW (脉势 )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叶序的气体交换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上位叶高于下位叶 ,其强弱趋势为 :1~ 3>0 >4 >5>6~ 8。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叶序间的气体交换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量子转化效率 (a)、最高净光合速率 (Pm)和呼吸速率 (Rd)等光合能力和生理活性上存在差异。在田间条件下 ,甘蔗叶片的光合速率 (Pn)随PAR增强而提高 ,没有明显的光饱和现象。叶片的Pn、气孔导度 ( gs)和蒸腾速率 (E)的日变化趋势相似 ,气体交换率随PAR的变化而变化。在高PAR下 ,Pn 主要受到胞间CO2 浓度 (Ci)的限制 ;而在低PAR下 ,Pn 受到气孔和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叶片的Pn、gs 和E对PAR反应的敏感性表现为Pn>E >gs。甘蔗叶片 ψw的日变化在清晨达最高值 ,午后最低。 4个甘蔗品种中GT11具有较高的同化效率和气体交换率 ,这与其叶片较高的 ψw有关 ,而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对Pn 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光合特性 气体交换 田间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在餐厨垃圾废水中生长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新愿 王攀 +1 位作者 任连海 贺艳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0,共7页
为了探讨餐厨垃圾废水用作发酵基质生产液态解钾菌肥的可行性,选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作为试验菌种,采用正交和单因素方法对相关生长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餐厨垃圾废水中培养胶质芽孢杆菌经过3 d的调整期后进... 为了探讨餐厨垃圾废水用作发酵基质生产液态解钾菌肥的可行性,选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作为试验菌种,采用正交和单因素方法对相关生长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餐厨垃圾废水中培养胶质芽孢杆菌经过3 d的调整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6~7 d时活菌数达到最大,Ⅰ类废水活菌数为1.55×10^(10)CFU/m L,Ⅱ类废水活菌数为6.60×10^(10)CFU/m L.以Ⅱ类废水为基质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的较优培养条件为pH=7、温度30℃、摇床转速160 r/min、接种量2.0%(V/V).废水的pH和盐分对胶质芽孢杆菌的生长代谢影响极为显著:最适初始pH为7(活菌数为3.80×10^(10)CFU/m L和9.20×10^(10)CFU/m L);随着ρ(NaCl)的增加,活菌数先升高后快速降低,最适ρ(NaCl)为4 g/L.Ⅰ类和Ⅱ类废水的最佳接种量分别为1.5%(活菌数为1.60×10^(10)CFU/m L)和2.0%(活菌数为6.40×10^(10)CFU/m L).研究显示,胶质芽孢杆菌在餐厨垃圾废水中经过培养后可达到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中液态菌肥的活菌数(2.0×10~8CFU/m L),经湿热处理后的Ⅱ类废水对胶质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废水 液态菌肥 胶质芽孢杆菌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DP晶体快速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克从 宋有庭 +1 位作者 常新安 王希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0-118,共9页
研究了DKDP溶液的性质,测定了四方相与单斜相各自溶解度曲线及溶液中两相平衡相变点温度,测定了四方相与单斜相的稳定区.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溶液稳定性、溶液pD值、温度、焦磷酸根等因素对DKDP晶体生长的影响,快速地生长... 研究了DKDP溶液的性质,测定了四方相与单斜相各自溶解度曲线及溶液中两相平衡相变点温度,测定了四方相与单斜相的稳定区.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溶液稳定性、溶液pD值、温度、焦磷酸根等因素对DKDP晶体生长的影响,快速地生长出DKDP晶体.晶体消光比的测定结果表明,快速生长的DMP晶体的光学均匀性并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DP晶体 生长条件 快速生长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体形貌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英哲 毕福强 +3 位作者 来蔚鹏 尉涛 马义丁 葛忠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7,共8页
为了准确预测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形,对PCFF力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验证与修正。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HATO晶面的附着能,获得了HATO在真空、7种溶剂(水、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酸乙酯... 为了准确预测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形,对PCFF力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验证与修正。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HATO晶面的附着能,获得了HATO在真空、7种溶剂(水、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和3种添加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糊精)中的晶形。结果表明:HATO在真空中的晶形为长片状,由(020),(11-1),(011),(110)和(100)五个晶面构成。其中,(020)晶面最为重要,占据了总表面积的53.97%。在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极性溶剂中,(020)晶面的形态学重要性降低,HATO晶形得到改善。在3种添加剂中,HATO晶形仍呈长片状。晶形预测结构与实验吻合较好,可为HATO的晶形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联四唑-1 1′-二氧二羟铵(HATO) 力场参数 附着能 生长条件 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反硝化除磷菌驯X菌的筛选与生长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晖 孙彦富 +2 位作者 周康群 年跃刚 顾雪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以SBR强化生物除磷装置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反硝化除磷菌的筛选,并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手段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进行菌的生长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驯X菌的生理生化指标显示其具有缺氧反硝化除磷功能,根据细菌... 以SBR强化生物除磷装置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反硝化除磷菌的筛选,并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手段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进行菌的生长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驯X菌的生理生化指标显示其具有缺氧反硝化除磷功能,根据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测序结果,驯X菌与Escherichia coli最相似,同源性高达99.9%,因此驯X菌(Escherichia coli)是缺氧反硝化除磷菌.由响应面分析可知,影响驯X菌生长的关键因素次序为ρ(碳源)>pH>ρ(氮源),二次项中ρ(碳源)2也是唯一的显著因素,ρ(碳源)对菌的生长具有决定作用;其中碳源采用乙酸钠+葡萄糖,氮源采用硫酸铵+蛋白胨.驯X菌的最优化生长条件:ρ(碳源)为3.48 g/L,ρ(氮源)为1.22 g/L,pH为8.00,此时实测的菌浊平均值为0.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菌 生理生化特征 16S RDNA序列 生长条件 菌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香1号香菇最佳营养生长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新 王增信 +2 位作者 秦清军 曹燕 钟雪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对秦香 1号香菇营养生长研究结果表明 ,其最佳生长温度为 2 5℃ ;适宜 p H为 5~ 1 0 ,最佳培养料含水量为 60 % ,最佳碳源为麦芽糖 ,最佳氮源为酵母膏 ;耐高温 3 8℃ 48h;与 90 1 5香菇、1 3 5香菇、93 9香菇、2 41
关键词 秦香1号香菇 生长条件 碳源 氮源 营养生长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沁沁 曹旭霞 +4 位作者 罗雯 李佳 雍彬 袁向华 王一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
六价铬C(rⅥ)具有较强溶解性、迁移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被人体吸收,且毒性很大。铬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土壤中分离的抗铬细菌可以用于去除受污染环境中的六价铬。自重庆市秀山县某矿厂铬渣堆放场周围... 六价铬C(rⅥ)具有较强溶解性、迁移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被人体吸收,且毒性很大。铬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土壤中分离的抗铬细菌可以用于去除受污染环境中的六价铬。自重庆市秀山县某矿厂铬渣堆放场周围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5株抗铬菌株,其中菌株C-10对C(rⅥ)有较高抗性和去除率,C(rⅥ)对菌株C-10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 800 mg/L;在C(rⅥ)浓度为200 mg/L时,C-10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70.4%。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C-10被鉴定为一株纤维化纤维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研究pH和温度在铬环境下对抗铬菌株C-10生长的影响,发现在C(rⅥ)浓度为200mg/L时,C-10菌株在pH 8.0、温度30℃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C-10菌株为微生物修复C(rⅥ)污染提供了可能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抗铬细菌 纤维化纤维菌 分离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红丽 庞保平 +1 位作者 樊明寿 刘双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氮菌的分布表现为离根系越近,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越多。从14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出4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以及碳源、pH值、温度等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碳源中,4个菌株能很好地利用蔗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利用纤维素;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8;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其中分离自原土体土壤的2个菌株耐受温度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细菌 分离 形态学特征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糖蜜高产单细胞蛋白菌株的筛选及其生长条件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玉荣 刘洋 +1 位作者 李大鹏 周川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6,共4页
以大豆糖蜜为底物,通过平板初筛和三角瓶摇瓶发酵复筛,从8株单细胞蛋白生产常用的酵母菌中筛选出在10%大豆糖蜜中生物量和总蛋白产量最高的热带假丝酵母CGMCC2.587,其细胞生物量为8.4125g/L,总蛋白产量为4.4696g/L。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 以大豆糖蜜为底物,通过平板初筛和三角瓶摇瓶发酵复筛,从8株单细胞蛋白生产常用的酵母菌中筛选出在10%大豆糖蜜中生物量和总蛋白产量最高的热带假丝酵母CGMCC2.587,其细胞生物量为8.4125g/L,总蛋白产量为4.4696g/L。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株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5%麦芽汁培养基;培养条件为初始pH5.0、装液量50mL/250mL、转速160r/min、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糖蜜 热带假丝酵母 单细胞蛋白 筛选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霉发酵大豆食品的研究——菌种生长条件及发酵初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立群 刘慧 +1 位作者 朱祥春 孙志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研究了少孢根霉 (Rhizopusoliqosporus Saito)的生长繁殖特性。该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37℃ ;最适 p H为 4 .0~ 4 .5。用其发酵大豆制得的天培性状良好 ,适口性强 。
关键词 少孢根霉 天培 发酵大豆食品 生长条件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