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期大鼠的骨生长促进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颜恒 陈嫣 +4 位作者 梅欣瑶 王旭堂 冯凤琴 蔡海莺 赵敏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7-156,共10页
为了研究兼具优良乳化性能和抗菌性能的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开发成为促进成骨、预防骨质疏松膳食补充剂的潜力,本实验以生长期大鼠为模型,通过分析GML干预后生长指标和骨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评... 为了研究兼具优良乳化性能和抗菌性能的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开发成为促进成骨、预防骨质疏松膳食补充剂的潜力,本实验以生长期大鼠为模型,通过分析GML干预后生长指标和骨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评价膳食补充750 mg/kg GML对大鼠骨生长的影响;结合生化指标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菌群相关代谢物分析,探究GML促进大鼠骨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膳食补充750 mg/kg的GML不会显著影响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及脏器系数等基础生长指标,但可以显著增加胫骨长度、胫骨指数等骨生长指标,增强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且不会使松质骨和皮质骨发生结构退变。GML膳食补充可以使大鼠血清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具有促进骨形成作用的骨代谢指标极显著增加。相较于对照组,GML处理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提高Prevotellaceae_UCG-001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含量。综上,GML可以通过增加血清中骨形成有关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促进成骨,或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间接改善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GML作为膳食补充剂应用于改善骨骼生长的食品开发中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生长期大鼠 生长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生长期大鼠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许宝华 钱晓明 +1 位作者 李幼生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 :观察添加谷氨酰胺 (Gln)二肽的全肠外营养 (TPN)对生长期大鼠氮平衡的影响。 方法 :30只Wistar大鼠 (体重 1 4 0~ 1 80g) ,根据TPN配液采用的复方氨基酸品种不同 ,随机分成三组 :Glamin组 (G组 )、Vamin组 (V组 )和Novamin组 (N... 目的 :观察添加谷氨酰胺 (Gln)二肽的全肠外营养 (TPN)对生长期大鼠氮平衡的影响。 方法 :30只Wistar大鼠 (体重 1 4 0~ 1 80g) ,根据TPN配液采用的复方氨基酸品种不同 ,随机分成三组 :Glamin组 (G组 )、Vamin组 (V组 )和Novamin组 (N组 ) ,每组 1 0只大鼠。其中复方氨基酸Glamin内含有Gln二肽。经颈内静脉置管于上腔静脉。所有动物均给予TPN支持 7天 ,其中非蛋白热量为 6 2 7.6kJ/ (kg·d) ;氮量为 1 .0g/ (kg·d) ;糖∶脂比例为 6∶4。 结果 :TPN支持结束时 ,三组动物体重分别略有下降 ,但组间对比显示 ,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G组在氮潴留率、净氮利用率和累积氮平衡方面明显优于V组和N组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二肽 全肠外营养 氮平衡 生长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房冬梅 张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4-656,6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两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组织...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两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两运动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侵蚀表面积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跑台运动组的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的生长板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骨小梁体积和类骨质厚度非常显著高于持续跑台运动组,骨小梁平均宽度、类骨质面积和生长板厚度显著高于持续跑台运动组,骨小梁分离度和侵蚀表面积显著低于持续跑台运动组。结论:两种运动模式均能够通过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生长期大鼠胫骨骨量的积累,并且间歇跑台运动对骨量积累和骨纵向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持续跑台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生长期大鼠 胫骨 骨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的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骨矿含量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房冬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为少年儿童的健身运动处方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为少年儿童的健身运动处方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矿含量和三点弯屈实验;结果:持续跑台运动组大鼠胫骨湿重、干重、骨灰分重量及表观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组的灰分密度值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跑台运动大鼠的弹性载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持续跑台运动组的最大挠度和弹性挠度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和间歇跑台运动组;结论:经过9周的运动,中等强度的持续跑台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大鼠胫骨的BMD和BMC,而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促进大鼠胫骨骨量累积的作用小于持续跑台运动。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骨的韧性和刚性的改善作用显著小于中等强度的持续跑台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生长期大鼠 骨矿含量 生物力学特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代谢及其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房冬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方式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以为少年儿童的健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将4周龄SD大鼠24只,根据体重随机搭配分成对照组、间歇运动组和持续运动组,每组8只,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和...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方式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以为少年儿童的健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将4周龄SD大鼠24只,根据体重随机搭配分成对照组、间歇运动组和持续运动组,每组8只,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测定血浆骨代谢指标和血浆GH、IGF-Ⅰ和E2及肝组织中IGF-Ⅰ的含量。研究结果:两运动组大鼠血浆ALP水平、肝脏IGF-Ⅰ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间歇运动组和持续运动组的血浆IGF-Ⅰ水平分别极显著和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间歇运动组血浆GH和E2水平分别显著和非常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并皆显著高于持续运动组。研究结论:9周间歇运动和持续运动运动皆可促进长骨的骨生成作用,提高肝组织中IGF-Ⅰ的生成和血浆IGF-Ⅰ的水平。间歇跑台运动对和青春生长发育相关的骨代谢系统调节因子的作用大于持续跑台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运动 间歇运动 生长期大鼠 骨代谢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生产脱脂花生蛋白粉对调节生长期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丛涛 赵霖 +2 位作者 鲍善芬 李珍 邹海民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5期70-72,共3页
观察不同脱脂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对生长期大鼠血脂调节的影响。应用大鼠全塑代谢笼,以酪蛋白为对照,分别采用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和传统高温(HG)三种不同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粉作为饲料的蛋白质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 观察不同脱脂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对生长期大鼠血脂调节的影响。应用大鼠全塑代谢笼,以酪蛋白为对照,分别采用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和传统高温(HG)三种不同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粉作为饲料的蛋白质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三种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粉都能够提高大鼠血清HDL-C及降低LDL-C水平,提高HDL-C/LDL-C比值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其中低温脱脂生制花生蛋白粉的作用最为显著,并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粉 脱脂工艺 血脂 生长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生长期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nt途径相关骨重塑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永杰 高丽 +5 位作者 章岚 陈万 李向东 陈岩 王朝晖 沈东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研究水平跑台训练后生长期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wnt信号途径的Jun、Mmp9、Cox2、Tnf和Msx2 m RNA表达水平,揭示其与骨重塑的关系。方法:24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运动组(n=12),运动组以25 m/min,50 min/d... 目的:研究水平跑台训练后生长期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wnt信号途径的Jun、Mmp9、Cox2、Tnf和Msx2 m RNA表达水平,揭示其与骨重塑的关系。方法:24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运动组(n=12),运动组以25 m/min,50 min/d,5 d/w水平跑台运动12 w;训练结束进行大鼠体重、全身肌肉含量、整体BMD和BMC检测,股骨BMD和骨形态学测量,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远端松质骨骨微结构;分离PBMC,QRT-PCR检测其Jun、Mmp9、Cox2、Tnf和Msx2 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除了体重显著下降外,全身肌肉含量、整体BMD、BMC和股骨BMD增加,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长度、厚度和宽度均无显著性变化;股骨远端松质骨骨微结构参数除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无显著性变化外,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增加(P<0.05),骨表面积和体积比(BS/BV)及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显著降低(P<0.05);股骨远端松质骨骨小梁数量增多,小梁间隔小、断裂少;大鼠PBMC中Msx2 m RNA表达上调,Jun、Mmp9和Cox-2 m RNA表达下调,Tnf无表达差异。结论:运动后PBMC中Jun、Mmp9、Cox2、Tnf和Msx2 m RNA表达变化与骨重塑变化一致,提示上述基因可作为反映运动对骨重塑影响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大鼠 跑台运动 PBMC 骨重塑 W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小梁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永杰 高丽 +5 位作者 章岚 陈万 李向东 陈岩 王朝晖 沈东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坡度的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骨超微结构的影响,为运动健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水平跑组、下坡跑组(坡度-8°)和上坡跑组(坡度8°)。运动组大鼠以25 m/min运动,50 min/d,每周... 目的:探讨三种坡度的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骨超微结构的影响,为运动健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水平跑组、下坡跑组(坡度-8°)和上坡跑组(坡度8°)。运动组大鼠以25 m/min运动,50 min/d,每周5 d,共12周。训练结束后剥离大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对骨松质骨微结构相关参数定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运动组大鼠股骨松质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小梁数量(Tb.N)均增加;骨表面积和骨体积比(BS/BV)、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均下降;骨小梁分离度(Tb.Sp)除上坡组略升高之外,其他各组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运动时间和跑速相同的情况下,水平跑利于增加骨小梁数量;下坡跑比上坡跑利于增加骨小梁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 生长期大鼠 股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棕色脂肪重量及PGC-1α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白胜超 安楠 +1 位作者 尚画雨 赵晓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7-981,997,共6页
目的:研究8周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棕色脂肪重量及棕色脂肪中PGC-1α的影响。方法: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 w^8 w)和运动组(1 w^8 w),运动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两组均分批于每周日取材,称量体重,取肩胛部位的棕色脂肪称... 目的:研究8周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棕色脂肪重量及棕色脂肪中PGC-1α的影响。方法: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 w^8 w)和运动组(1 w^8 w),运动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两组均分批于每周日取材,称量体重,取肩胛部位的棕色脂肪称重,并测其PGC-1αm 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量。结果:1)随着周龄增长,运动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在5~8周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棕色脂肪重量先增加后减少,运动组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两组相比,6~8周有显著性差异;2)PGC-1αm RNA和蛋白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对照组中均表达较低,在运动组中表达较高,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游泳运动能抑制生长期后期大鼠棕色脂肪重量的下降,并促进PGC-1α高表达,导致适应性产热增多,这可能是游泳运动导致生长期大鼠体重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生长期大鼠 棕色脂肪 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房冬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1,共5页
为探讨游泳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运动组,游泳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游泳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指标,发现:游泳运... 为探讨游泳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运动组,游泳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游泳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指标,发现:游泳运动组大鼠胫骨骨量各项指标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厚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侵蚀表面积和骨小梁分离度则极显著小于对照组,最大变形和弹性变形显著高于对照组,弹性载荷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适宜的游泳运动能够通过促进骨形成作用,抑制骨吸收作用促进骨量累积,并能够改善骨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生长期大鼠 骨量 骨形态计量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跑台运动对雌性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房冬梅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持续跑台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 研究目的:为探讨持续跑台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运动组大鼠胫骨长度、胫骨湿重、灰分重量、表观骨密度、灰分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类骨质厚度和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和侵蚀表面积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最大变形和弹性变形、弹性载荷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能够促进胫骨的纵向生长、骨量的增加和骨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增加,能够通过增加骨小梁数目,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小梁骨量,并且能够改善长骨的力学特性,增强长骨对抗骨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跑台运动 生长期大鼠 骨量 骨形态计量学参数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房冬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探讨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间歇跑台运动组。间歇跑台运动组进行每周5天每天两次的9周跑台运动,运动负荷递增,于第四周达到每次15 min,中间间隔30 min的40 m/min跑台运动,取... 为探讨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间歇跑台运动组。间歇跑台运动组进行每周5天每天两次的9周跑台运动,运动负荷递增,于第四周达到每次15 min,中间间隔30 min的40 m/min跑台运动,取大鼠胫骨进行骨量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间歇跑台组大鼠骨灰度密度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大鼠胫骨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骨小梁数目和生长板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和侵蚀表面积却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大鼠 大强度间歇运动 骨量 骨形态计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BMP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运动干预骨重塑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永杰 高丽 +5 位作者 章岚 陈万 李向东 陈岩 王朝晖 沈东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水平跑台训练后生长期大鼠PBMCs中TGFβ/BMPs信号途径的Hes1、Gpnmb、Col1a1、Mmp8、Mitf、Smad7和Klf4mRNA表达水平,探索上述基因表达变化与骨重塑状态的关系。方法:24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各12只。... 目的:研究水平跑台训练后生长期大鼠PBMCs中TGFβ/BMPs信号途径的Hes1、Gpnmb、Col1a1、Mmp8、Mitf、Smad7和Klf4mRNA表达水平,探索上述基因表达变化与骨重塑状态的关系。方法:24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各12只。运动组以25 m/min,50 min/d,5 d/w水平运动12 w。训练结束后测量离体大鼠胫骨BMD及骨形态;用QRT-PCR检测PBMCs中Hes1、Gpnmb、Col1a1、Mmp8、Mitf、Smad7和Klf4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后大鼠胫骨的长度和近端BMD、BMC及厚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BMCs中Hes1、Gpnmb和Col1a1 mRNA表达上调,Mmp8 mRNA表达下调,Mitf、Smad7和Klf4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运动后PBMCs中Hes1、Gpnmb、Col1a1、Mmp8、Mitf、Smad7和Klf4 mRNA表达变化能比较敏感地反映骨重塑状态,提示上述基因可作为反应运动对骨重塑影响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大鼠 跑台运动 PBMCS 骨重塑 TGFβ/B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