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指数与断层落差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陈刚 戴俊生 +2 位作者 叶兴树 荣磊 梁颖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对断层落差与生长指数法对比研究,分析了二者应用的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及研究断层活动特征时的优缺点,认为在准确地层对比的基础之上,断层生长指数法要求凹陷内不同部位、各时代的沉积速率一致,断层上下盘没有大的沉积间断,而断层... 通过对断层落差与生长指数法对比研究,分析了二者应用的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及研究断层活动特征时的优缺点,认为在准确地层对比的基础之上,断层生长指数法要求凹陷内不同部位、各时代的沉积速率一致,断层上下盘没有大的沉积间断,而断层落差法则假设剥蚀区内断层上下盘的被剥蚀厚度保持一致,不必考虑沉积间断。生长指数法、断层落差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挤压和断陷盆地中研究反转断层和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和活动历史;而断层落差法在分析断陷盆地中的生长断层时更为直观、可靠,尤其是上升盘地层缺失及具有相对升降幅度差的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开展了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期更好地探讨研究区的断层演化或活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落差 生长指数 断陷盆地 生长断层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高社 李茹 +2 位作者 毕景豪 徐光明 邢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57,共7页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乌东断裂生长指数一般在1.5左右,红盆断裂多小于1.3,喀拉萨依断裂多小于1.2;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乌东断裂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_1b)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红盆断裂在中侏罗统三工河组(J_1s)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喀拉萨依断裂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在断裂走向方向上,红盆和喀拉萨依断裂具有最南东端(或东端)生长指数较小,并接近于1,然后向北西(或西)方向生长指数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至生长指数等于1的变化规律;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乌东断裂、红盆断裂和喀拉萨依断裂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均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的前展式迁移特征,说明当时的构造动力是从北东方向发起的。在断裂走向上生长指数的变化规律既与断裂构造的不同归属有关,又与不同方向断裂之间的距离有关。喀拉萨依断裂的生长指数沿走向表现出更大的变化特点,这与其他方向断裂构造的叠加所造成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指数 构造迁移 乌伦古坳陷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生长指数在层序地层单元中应用的局限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肖英玉 郝雪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1-2,5,共3页
生长指数是分析生长断层演化史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也应用于评价陆相盆地各级层序地层格架中断层的活动性。通过对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成因机制的探讨,认为三级层序格架中可容纳空间形成与沉积充填事件不等时,生长指数不适用于评价体... 生长指数是分析生长断层演化史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也应用于评价陆相盆地各级层序地层格架中断层的活动性。通过对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成因机制的探讨,认为三级层序格架中可容纳空间形成与沉积充填事件不等时,生长指数不适用于评价体系域级别地层格架内的断层活动性,其最小适用单元为三级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生长指数 层序地层单元 应用 局限性 陆相盆地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肥育性能及瘦肉生长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立彬 李德发 +2 位作者 杨飞云 刘作华 钟正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饲粮 营养水平 生长 肥育性能 瘦肉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12,共3页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铃数。结合样本概率水平、典型性和精确度原则 ,通过 2 0 0 3年的实践表明 ,CCGI可以用来表述全国棉花生长状况 ,评估棉花生长产量和预测趋势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生长指数 CCGI 产量 农艺性状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海生 陈仲新 赵雨兴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位于鄂尔多...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a(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生态过渡带 气候 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产预测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亚兵 毛树春 王香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利用 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的 6个特定向量进行分析模拟 ,结果表明 ,1 994—2 0 0 2年 9年样本模拟结果的所有误差均小于 5 % ,采用训练好的 BP模型对 2 0 0 3年单产进行预测 ,所获结果与中国棉花生长指数估产结果和实收产... 利用 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的 6个特定向量进行分析模拟 ,结果表明 ,1 994—2 0 0 2年 9年样本模拟结果的所有误差均小于 5 % ,采用训练好的 BP模型对 2 0 0 3年单产进行预测 ,所获结果与中国棉花生长指数估产结果和实收产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生长指数 BP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研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王庆喜 毛树春 +6 位作者 李亚兵 雷亚平 韩迎春 王国平 芦建华 杨北方 杜文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6,共4页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模型是一种表述棉花生长和过程产量形成变化的数量指标,为评价棉花生产、生长和产量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了推广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和数据的使用,制定了数据标准,构建了棉花生长指数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了中国棉花...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模型是一种表述棉花生长和过程产量形成变化的数量指标,为评价棉花生产、生长和产量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了推广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和数据的使用,制定了数据标准,构建了棉花生长指数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了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研究与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JAVA、JSP和S2SH框架技术,运行在TOMCAT服务器上,具有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使用范围广、系统界面友好、安全性高和可移植性好等特点,为政府、企业、协会和植棉者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棉花生长指数的使用和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提高了我国棉花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 监测预警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生长指数探讨 被引量:37
9
作者 赵孟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0-254,共5页
断层生长指数不仅与断层活动速率有关,而且还与沉积速率有关,而后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确定沉积速率得先求出沉积时间,然而已知沉积时间可直接得到断层活动速率并定量地反应断层活动强度.因此,“断层生长指教”一词已无实用价值.
关键词 断层 生长指数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雨兴 吕荣 +3 位作者 杨美良 谢海生 陈仲新 徐占平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年(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生态过渡带 气候 植物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长大后备种公猪体尺与生长指数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文学 段晓红 +6 位作者 骆菲 王贵江 张军辉 倪俊卿 郭彦军 解冰辉 王拴柱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11-12,共2页
为了研究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后备种公猪的体长、体高、胸围与生长指数的相关分析,试验随机选取388头杜洛克、162头长白、182头大约克夏后备种公猪的生长指数、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杜长大后备种公猪的体... 为了研究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后备种公猪的体长、体高、胸围与生长指数的相关分析,试验随机选取388头杜洛克、162头长白、182头大约克夏后备种公猪的生长指数、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杜长大后备种公猪的体长、体高、胸围与生长指数均呈正相关,说明生长指数与体尺性状相关,大约克夏生长指数与体长胸围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与体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白生长指数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体高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与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杜洛克生长指数与体长体高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与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大约克夏生长指数相关的主要体尺性状是体高,其次体长、胸围;长白生长指数相关主要性状是胸围,其次体长、体高;杜洛克与生长指数相关的主要体尺性状是胸围,其次体高、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猪 体长 体高 胸围 生长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棘豆生物碱中毒对小白鼠免疫器官脏器生长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军 牟文慧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1期8-10,共3页
试验将80只小白鼠随机分组,分别将苦马豆素(SW)、黄花碱(Ts)和两类生物碱混合物的稀释液胃内灌服小白鼠,并在第7、14、21、28和35天,每组随机取4只小白鼠脱颈致死,检测胸腺(脾脏)生长指数,研究小花棘豆生物碱SW、Ts及两类生物碱的混合... 试验将80只小白鼠随机分组,分别将苦马豆素(SW)、黄花碱(Ts)和两类生物碱混合物的稀释液胃内灌服小白鼠,并在第7、14、21、28和35天,每组随机取4只小白鼠脱颈致死,检测胸腺(脾脏)生长指数,研究小花棘豆生物碱SW、Ts及两类生物碱的混合物对小白鼠免疫器官脏器生长指数的影响,探讨小花棘豆的中毒机理。试验结果显示:短时间(7 d)内,SW能够提高小白鼠胸腺(脾脏)生长指数,但差异不显著;长时间(28 d),SW能极显著降低胸腺(脾脏)生长指数;整个试验周期,Ts和两类生物碱的混合物均能降低胸腺(脾脏)生长指数,但Ts在第35天差异极显著,两类生物碱的混合物在第28天差异极显著。说明小花棘豆生物碱SW和Ts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白鼠的免疫器官脏器生长指数,从而损害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黄花碱 脏器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生物炭施加对东方杉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陆颖 韩玉洁 张文文 《园林》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为系统解析林木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东方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5年生东方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生物炭(B)、林木废弃物(W)、林木废弃物与生物炭混合物(WB)4组处理,通过连续360天的定位观测,... 为系统解析林木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东方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5年生东方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生物炭(B)、林木废弃物(W)、林木废弃物与生物炭混合物(WB)4组处理,通过连续360天的定位观测,定量分析不同处理对东方杉地上部生长指标(地径、株高、冠幅)和根系形态指标(数量、总长、表面积、体积)的差异化影响。综合运用植物生长指数法(Plant Growth Index,PGI)与根系参数修正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法(Biomass Expansion Factor,BEF),构建多维评估体系。试验结果显示:B组地径生长量较CK组显著提升24.86%(p<0.05),株高与冠幅虽呈增长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WB组未显现显著促生效应。根系发育对生物炭的响应较地上部更为敏感,其中B组根表面积与体积分别较CK组显著增加287.16%和376.75%,WB组对应增幅为76.01%和97.19%,W组增幅分别为54.82%和58.12%。PGI评估表明,B组综合生长指数(4.28)显著高于WB组(2.34)、W组(2.15)及CK组(2.09)(p<0.05)。经根系体积比校正后,BEF模型测算显示B组单株生物量达1.05±0.35 kg,较CK组提升133.05%(p<0.05),与PGI评估结论形成互证。以上结果表明林木生物炭对东方杉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增益效应,并创新性提出基于根系形态参数的BEF修正模型,为土壤改良措施背景下林木碳汇计量提供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生物炭 东方杉 生物量 植物生长指数 生物量扩展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3)掺杂UO_(2)芯块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郑新海 吴学志 尹邦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10,共6页
本工作采用恒速升温和等温烧结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r_(2)O_(3)掺杂量UO_(2)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掺杂少量Cr_(2)O_(3)可以提高UO_(2)烧结速度,降低烧结温度。1500~1750℃下烧结,添加0.1wt%、0.5wt%Cr_(2)O_(3)均可以加速芯... 本工作采用恒速升温和等温烧结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r_(2)O_(3)掺杂量UO_(2)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掺杂少量Cr_(2)O_(3)可以提高UO_(2)烧结速度,降低烧结温度。1500~1750℃下烧结,添加0.1wt%、0.5wt%Cr_(2)O_(3)均可以加速芯块致密化进程,添加Cr_(2)O_(3)后,烧结温度可以降低至1600℃,而标准UO_(2)烧结温度需在1700℃以上。掺杂Cr_(2)O_(3)可以明显促进UO_(2)晶粒生长,Cr_(2)O_(3)掺杂量越多,温度越高,UO_(2)晶粒生长速度越快。掺杂0.1wt%Cr_(2)O_(3)的UO_(2)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符合3次方模型,晶粒生长指数n=3,激活能Q=454.2 kJ/mol,掺杂0.5wt%Cr_(2)O_(3)的UO_(2)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符合2.2次方模型,晶粒生长指数n=2.2,激活能Q=371.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Cr_(2)O_(3) UO_(2)芯块 晶粒尺寸 晶粒生长动力学 晶粒生长指数 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及其在油松、侧柏种内竞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马履一 王希群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研究林木个体之间的竞争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基础,林木竞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并先后提出了20多种衡量竞争程度的竞争指数系统,但有关学者研究后认为,这些竞争指数都没有较好地解决了定量分析中树冠变化的问题... 研究林木个体之间的竞争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基础,林木竞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并先后提出了20多种衡量竞争程度的竞争指数系统,但有关学者研究后认为,这些竞争指数都没有较好地解决了定量分析中树冠变化的问题。论文首次提出生长空间竞争指数(Growthspacecompetitionindex,GSCI),系树冠表面积与胸高断面积之比,由于树冠外围面积代表树冠接受光照最强的部分并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群体和群落的竞争中作为反映竞争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定量分析中树冠变化的问题,为树冠覆盖程度的无量纲度量。本文还在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林种内个体竞争中得到应用,与常用的简单竞争指数(Competitionindex,CI)和空间竞争指数(Growthspaceindex,GSI)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争指数 生长空间竞争指数(GSCI) 简单竞争指数(CI) 空间竞争指数(GSI) 油松林 侧柏林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长综合指数来表征藻类的生长特性
16
作者 王溪森 张红岩 《河北渔业》 2010年第7期1-1,11,共2页
采用生长综合指数指标来描述藻类的生长特性。通过培养纤维藻和栅藻,测定两种藻类的细胞密度和质量密度等参数,并计算出两种藻的生长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生长综合指数能较客观地综合反映出藻类的生长特性。
关键词 生长综合指数 藻类 生长特性 健康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点篮子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邹雄 章龙珍 +2 位作者 张涛 侯俊利 王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研究了水温25~27℃下,4种养殖密度(2.48 kg/m3、4.95 kg/m3、7.80 kg/m3、10.20 kg/m3)对平均体质量(31.30±1.63) g的点篮子鱼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为2.48~4.95 kg/m3时,点篮子鱼生长... 研究了水温25~27℃下,4种养殖密度(2.48 kg/m3、4.95 kg/m3、7.80 kg/m3、10.20 kg/m3)对平均体质量(31.30±1.63) g的点篮子鱼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为2.48~4.95 kg/m3时,点篮子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超过其范围,呈负相关。不同养殖密度的生长参数显示,4.95 kg/m3组显著高于2.48 kg/m3、7.80 kg/m3、10.20 kg/m3组( P<0.05)。4.95 kg/m3组生长最快,体质量和体长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11±2.52) g和(12.80±0.98) cm ;10.20 kg/m3组生长最慢,体质量、体长分别为(50.73±4.53) g和(11.90±1.03) cm。点蓝子鱼摄食率随养殖密度增大而降低,2.48 kg/m3组摄食率最高,为1.53%,10.20 kg/m3组摄食率最低,为1.32%。4.95 kg/m3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48 kg/m3、7.80 kg/m3、10.20 kg/m3组( P<0.05)。点篮子鱼的放养密度为4.95 kg/m3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篮子鱼 养殖密度 生长指数 饲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大花蕙兰组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大成 刘晓砚 +3 位作者 曹伟 徐英男 刘铁安 陆庆轩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KC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及KT +NAA组合 ,对大花蕙兰初代培养已分化出的原球茎进行了继代培养。结果发现 :①BA可加快原球茎的增殖速度 ,但浓度超过0 .5mg/L后增殖速度有所下降 ,且原球茎变小呈暗绿色。②KT的促进... 采用KC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及KT +NAA组合 ,对大花蕙兰初代培养已分化出的原球茎进行了继代培养。结果发现 :①BA可加快原球茎的增殖速度 ,但浓度超过0 .5mg/L后增殖速度有所下降 ,且原球茎变小呈暗绿色。②KT的促进增殖效果好于BA ,但浓度超过 1 .0mg/L时 ,增殖速度也有所下降 ,原球茎变小。③NAA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明显好于BA、和KT ,但浓度大于 1 .0mg/L后增殖不再加快 ,而且部分原球茎有变褐现象。④在KT 0 .5~ 0 .7mg+NAA 0 .7~ 1 .0mg/L范围组合的KC培养基上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速度和质量是比较理想的。考虑到较低的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有利于植物增殖过程中遗传性的稳定 ,选择KT0 .5mg+NAA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 大花蕙兰 原球茎 组织培养 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落差分析研究生长断层 被引量:136
19
作者 赵勇 戴俊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 ,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生长断层落差可以根据对构造演化剖面或地质剖面的直接测量而计算 ,也可以对经时深转换的地震剖面进行测量而计算 ,还能够通过某地层顶、底构... 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 ,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生长断层落差可以根据对构造演化剖面或地质剖面的直接测量而计算 ,也可以对经时深转换的地震剖面进行测量而计算 ,还能够通过某地层顶、底构造图的深度计算。与断层生长指数分析相比 ,落差分析不受上升盘地层是否缺失的限制 ,不受盆地整体沉降幅度的影响 ,地质含义明确 ,容易对比断层的活动强度 ,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方法分析东营凹陷始新世中期沙三下亚段沉积期明显活动的断层有 45条 ,当时断陷最深的地区位于陈南断层西段、胜永断层中段和中央主断层之间。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断层 断层落差 断层生长指数 地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被引量:84
20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8,共11页
类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准噶尔荒漠是类短命植物在中亚干旱区分布的最东端。目前关于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较少。选择了百合科的小山蒜、棱叶韭、粗柄独尾草、黑鳞顶冰花、伊犁郁金... 类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准噶尔荒漠是类短命植物在中亚干旱区分布的最东端。目前关于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较少。选择了百合科的小山蒜、棱叶韭、粗柄独尾草、黑鳞顶冰花、伊犁郁金香以及菊科的细叶鸦葱共6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6种类短命植物单株总生物量在0.628~21.144g之间,根冠比在0.355~3.066之间,叶片生物量比例在0.092~0.289之间,繁殖分配比例在0.111~0.649之间。6种植物用于繁殖器官和光合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各不相同,表明不同科、不同属及同属不同种之间的生物量大小及器官分配比例无一致规律。大部分物种根冠比随个体增大而显著下降,而繁殖分配则呈显著的异速增加的趋势。6种植物器官生物量间(共45对)大部分(40对)表现为等速生长关系(即异速生长指数为1),而且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及叶片与地下生物量间还各自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8764和0.8585),表现出强烈的功能趋同性。但6个物种间没有出现完全一致的相关生长关系,这可能归因于由系统分类地位决定的遗传特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类短命植物 生物量 异速生长指数 繁殖分配 准噶尔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