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键桥Cys^(2nd)-Cys^(6th)缺失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特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梦 王圆 +2 位作者 张照锋 陈长清 李游山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AmCI,AsATI和AsC/E-1及其突变体在上清中皆有表达.胶内活性染色结果显示,AmCI和AsC/E-1不仅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还能强烈抑制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但对胰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AsATI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却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将Cys^(2nd)和Cys^(6th)分别替换为Asp和Leu后,AmCI,AsATI和AsC/E-1原有的抑制活性皆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AsATI的突变体产生了微弱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至关重要.笔者希望该研究不仅可为AmCI,AsATI和AsC/E-1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还能为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特异性的定向改造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抑制 AmCI AsATI AsC/E-1 二硫键桥 抑制活性 抑制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2
作者 唐怡 王国泰 蒋雨涵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4,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过程。此外,USP的异常表达与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USP在HCC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USP在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深入了解USP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HCC的发病机理,也为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USP在HCC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泛素异性蛋白酶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宛纭 金艳花 朴云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6,共8页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胞核内,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肿瘤的增殖、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过去的研究发现,LSD1在多种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显著过表达,并与患者的生存率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SD1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和免疫监视,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在宫颈癌中,LSD1与HPV16E7存在相互作用,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此外,LSD1抑制剂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特别是在恢复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方面。本文综述了LSD1在妇科肿瘤中的分子机制、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了不同LS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妇科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异性蛋白去甲基化酶1 去甲基化 肿瘤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颖君 欧阳翔英 +2 位作者 王宇光 吕培军 安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过表达和敲低Gas6基因后,用1 mg/L P.g-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3 h和24 h,利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以及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表达。过表达或敲低Gas6基因后,细胞划痕实验检验内皮细胞迁移的生物学功能表型的变化。结果:P.g-LPS刺激3 h后,敲低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81%±0%、47%±3%、76%±3%和26%±6%,P<0.01);P.g-LPS刺激24 h后,敲低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E-selectin、ICAM-1、IL-8和MCP-1上调的倍数分别是2.06±0.07、1.99±0.11、3.14±0.15和1.84±0.03),过表达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29%±1%、62%±3%、69%±1%和41%±2%),实验组与对照组黏附分子及趋化分子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Gas6组细胞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增强,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弱,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下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ICAM-1、E-selectin、IL-8和MCP-1表达作用增强,上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ICAM-1、E-selectin、IL-8和MCP-1表达作用减弱,各细胞因子表达量与Gas6表达趋势相反,提示Gas6在内皮细胞炎症状态下的黏附过程中可能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基因交互作用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峰 陈忠云 +4 位作者 李婧 高永俊 赵晓丽 赵静 杨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09-2713,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CRP和GAS6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0月—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CRP和GAS6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连续收集129例IS患者作为病例组及192例非IS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CRP rs3093059:T>C和rs1130864:C>T、GAS6 rs8191974:G>A和rs7400722:C>T 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并结合DNA测序进行验证。检验4个SNP对IS发生的易患性,同时采用广义的多因素降维法(GMDR)研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病例组及其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MDR分析表明,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发生中,CRP rs3093059:T>C与GAS6rs7400722:C>T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样本一致性=61.29%;交叉验证一致性=10;P=0.0107)。同时携带rs3093059 TC+CC和rs7400722 CT+TT具有较高的LAA发生风险〔OR=2.439,95%CI(1.046,5.687),P=0.041〕。结论 CRP和GAS6基因可能共同参与影响了IS的易患性,二者之间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将有助于为IS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生长停滞异性基因产物6 卒中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水平变化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斌涛 许文貌 +1 位作者 万琦兵 崔天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05-3507,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102例SLE 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Gas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症状患者体内Gas6的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102例SLE 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Gas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症状患者体内Gas6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Gas6表达水平为54.59(2.41~614.93) ng/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9.22(15.06~384.93)ng/mL(P<0.05)。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发现,dsDNA阳性以及出现皮疹、肾脏损害和脉管炎的SLE患者Gas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该种症状者(P<0.05)。且患者体内Gas6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性(r=0.569,P<0.01)。结论:Gas6是一种监测SLE病情活动性的有效临床标记物,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c.834+7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力 张敬蕊 +3 位作者 张含 侯晓琳 李瑶 罗茜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199,205,共6页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基因位点c.834+7G>A多态性,评价其与疾病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及作为生物标志物预警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意义。方法563例育龄妇女纳入本研究,SPE组为21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基因位点c.834+7G>A多态性,评价其与疾病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及作为生物标志物预警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意义。方法563例育龄妇女纳入本研究,SPE组为21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为35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用常规检测收集普通风险指标并比较其在SPE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GAS6 c.834+7G>A的基因型,对GAS6单核苷酸多态性资料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不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SPE组与对照组普通风险指标(如孕周、血小板计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蛋白和D⁃Dimer等)均存在差异。SPE组GAS6 c.834+7G>A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0.651)高于对照组(0.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等位基因A相比,等位基因G患病的风险提高2.2倍(OR=2.157,95%CI:1.683~2.766)。SPE组GAS6 c.834+7G>A位点基因型GG频率(0.512)明显高于对照组(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等位基因AA相比,基因型GG患病的风险提高3.4倍(OR=3.397,95%CI:2.131~5.416),与等位基因AG相比提高4.8倍(OR=4.775,95%CI:3.143~7.256)。结论SPE组GAS6 c.834+7G>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等位基因G及基因型GG与重度子痫前期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该位点的基因分型可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c.834+7G>A位点 重度子痫前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在人牙周膜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胜男 安娜 +2 位作者 欧阳翔英 刘颖君 王雪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AXL受体酪氨酸激酶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迁移及成骨诱导液培养下成骨分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对hPDLCs进行体外培... 目的:探讨AXL受体酪氨酸激酶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迁移及成骨诱导液培养下成骨分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对hPDLCs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人重组Gas6(recombinant human Gas6,rhGas6),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rhGas6对hPDLCs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rhGas6对hPDLCs迁移的影响。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hPDLCs中Gas6基因表达,然后进行成骨诱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基因表达变化,用ALP染色检测其对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rhGas6对24、48、72 h的hPDLCs增殖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后24 h,800μg/L rhGas6组愈合面积百分比(31.06%±13.70%)大于对照组(21.79%±9.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迁移实验中,24 h后800μg/L rhGas6组迁移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加入rhGas6并成骨诱导后,800μg/L组Runx2、AL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60±0.30 vs.0.91±0.10,2.81±0.61 vs.0.86±0.12,P<0.01)。敲低Gas6后,ALP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39±0.07 vs.0.92±0.14,P<0.01),Runx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成骨诱导7 d后Gas6敲低组矿化结节形成显著少于对照组(0.25±0.04 vs.1.00±0.11,P<0.001),14 d后Gas6敲低组矿化结节形成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6±0.04 vs.1.00±0.16,P>0.05)。结论:下调Gas6基因后成骨诱导早期的矿化结节形成减少,ALP表达减少,加入rhGas6后Runx2、ALP表达增多,细胞迁移数量增多,提示Gas6在牙周膜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中可能存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 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细胞分化 骨生成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毒素(Gly_4Ser)_2-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其特异性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国利 吴广谋 +3 位作者 李俊植 岳玉环 李树民 朱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白喉毒素 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 异性细胞毒性 氨基酸 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维甲酸对早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斌 常立文 +6 位作者 容志惠 刘汉楚 张谦慎 陈红兵 祝华平 卢红艳 王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原蛋白-2(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MP-1)和TIMP-2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维甲酸(RA)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氧(FiO285%)暴露早产SD大鼠肺损伤模型,应用RT-PCR法检测MMP-2、MMP-9、TIMP-...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原蛋白-2(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MP-1)和TIMP-2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维甲酸(RA)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氧(FiO285%)暴露早产SD大鼠肺损伤模型,应用RT-PCR法检测MMP-2、MMP-9、TIMP-1和TIMP-2mRNA表达,采用明胶酶谱检测MMP-2和MMP-9酶原及活酶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暴露4、7、14d,MMP-2、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1),MMP-2活酶、MMP-9酶原及活酶和TIM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RA对空气暴露下它们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但不同程度下调高氧暴露后MMP-2、MMP-9、TIMP-1mRNA的表达和MMP-2活酶、MMP-9酶原及活酶的表达,进一步提高TIMP-1蛋白表达;高氧、RA对TI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高氧暴露明显改变MMPs/TIMPs的表达,在肺泡形成关键时期,MMPs/TIMPs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是造成肺发育受阻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协调MMPs/TIMPs之间的表达,改善肺泡结构,降低肺纤维化程度,从而逆转高氧所致肺损伤,是RA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肺损伤 维甲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异性组织抑制物-1 基质金属蛋白异性组织抑制物-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基因筛选及潜在靶标生长停滞特异蛋白6的表达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畅 刘太行 +5 位作者 何帆 池余刚 杨博萍 肖仕全 丁裕斌 李方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7-926,共10页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黏附与迁移,但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的相关功能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从GEO数据库检索并...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黏附与迁移,但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的相关功能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从GEO数据库检索并下载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转录物组数据集,并对其进行GEO在线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聚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10例无内异症且无明确疾病妇女的在位子宫内膜,以及1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病人异位子宫内膜,对3个以上数据集共有的差异基因的mRNA水平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样本中,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关键调控因子GAS6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免疫荧光对GAS6和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进行共标。研究发现:从4个转录物组数据集中共筛选出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等过程以及MAPK、PI3K-AKT、紧密连接等相关信号通路。3个以上数据集所共有的9个差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的mRNA水平均符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GAS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内膜组织中存在EMT现象,EMT的标志物E-钙黏着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上调(P<0.01)。在GAS6高表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cadherin显示低表达,提示GAS6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介导EMT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揭示GAS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高表达,及其可能介导EMT过程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差异基因 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分泌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谢华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A法测定。结果:同时加入扁桃体细胞悬液中的双苯甲脒,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抗IgE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仅1 mg/L(1.54μmol/L)的双苯甲脒,即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达52%,10 mg/L则能抑制76%的释放。将预培养时间延长30 min,对双苯甲脒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在培养到45 min时,双苯甲脒可抑制高达47%的基础类胰蛋白酶释放。与细胞培养15 min后,抗IgE抗体(1g/L)或钙离子导入剂(CI,1 μmol/L)引起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的量,分别为基础分泌量的3.2和2.6倍。但是,当细胞与全HBSS预培养超过10 min后,肥大细胞对抗IgE抗体或CI的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双苯甲脒能够抑制人类扁桃体肥大细胞的IgE依赖性类胰蛋白酶释放。因此,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肥大细胞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类胰蛋白抑制 双苯甲脒 肥大细胞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小鼠狼疮性肾炎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清 甘华 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的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Rofecoxib10·kg-1·d-1)治疗12周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并与未干预组对照。12周后用放射免疫方...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的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Rofecoxib10·kg-1·d-1)治疗12周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并与未干预组对照。12周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和尿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尿血栓索B2(TXB2)的变化;并观察小鼠尿蛋白、血肌酐、肾组织病理改变及CD14+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及肾组织CD14+细胞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治疗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可能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的浸润,降低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从而减轻了MRL/lpr小鼠肾损害,对L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COX-2抑制 TNF-Α IL-6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14
作者 陶璐 张耀东 +2 位作者 邵沈烨 宗前兴 陈妍安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WB法探究USP21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在CCA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01或P<0.000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0.001或P<0.0001)。结论:USP21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胆管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秋梅 张爱文 +3 位作者 金凤表 李博 张英 侯瑞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40例(MV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3例(UA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A组和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P均<0.01);与UA组相比,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低,Vaspin水平高(P均<0.01)。(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组血清Endoca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6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ndocan、Vaspin诊断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6、0.796。结论 :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MVA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异分子-1 脂肪异性丝氨酸蛋白抑制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组织蛋白酶L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基因参与微生物诱导蚕体的免疫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敏敏 占鹏飞 +4 位作者 黄绍华 周燕燕 费建明 王华兵 徐豫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7,共8页
给家蚕5龄第3天幼虫分别注射藤黄微球菌(革兰阳性菌)和球孢白僵菌(真菌)进行诱导处理,利用已登录的家蚕组织蛋白酶L基因Bm Cts L(Gen Bank登录号:S77508.1)和Bm Cts L特异性抑制剂基因Bm Cts LI(Gen Bank登录号:AJ131752)的全长序列设... 给家蚕5龄第3天幼虫分别注射藤黄微球菌(革兰阳性菌)和球孢白僵菌(真菌)进行诱导处理,利用已登录的家蚕组织蛋白酶L基因Bm Cts L(Gen Bank登录号:S77508.1)和Bm Cts L特异性抑制剂基因Bm Cts LI(Gen Bank登录号:AJ131752)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微生物入侵后家蚕组织中Bm Cts L和Bm Cts LI基因的时空表达变化及协同反应,分析Bm Cts L酶活性变化与家蚕对微生物入侵免疫响应的相关性。家蚕的血细胞与脂肪体是微生物入侵后Bm Cts L和Bm CtsLI基因出现表达变化的主要组织,其中经藤黄微球菌诱导后,血细胞中的Bm Cts L基因响应最快,且基因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脂肪体中的Bm Cts LI基因mRNA转录水平也极显著上调。微生物入侵后蚕体组织中Bm Cts L与Bm Cts LI基因的表达变化存在时间差异,其中Bm Cts L基因先于Bm Cts LI基因上调表达,推测Bm Cts LI基因通过对微生物入侵的协同反应调控BmCts L酶活性变化。藤黄微球菌比球孢白僵菌能更快诱导Bm Cts L和Bm Cts LI基因的表达变化;2种微生物诱导下蚕体血细胞中的Bm Cts L酶活性不仅上升快,而且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上述结果提示Bm Cts L和Bm Cts LI可能与家蚕的先天免疫相关,并且佐证了家蚕的血细胞在微生物入侵后能比其他组织更快速地产生免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先天免疫 微生物诱导 组织蛋白酶L 组织蛋白酶L异性抑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新型脂肪因子血清内脏脂肪素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艺欣 张仲迎 +3 位作者 佀思聪 罗鸿宇 赵欢 杨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7-773,共7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新型脂肪因子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的表达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探讨影响T2DM患者发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新型脂肪因子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的表达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探讨影响T2DM患者发生LVH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93例明确诊断为T2DM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LVH组(病例组,n=45)与T2DM不合并LVH组(对照组,n=48),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测生物化学指标、血清vaspin和visfatin等指标。分析vaspin和visfatin在T2DM中表达情况与LVH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病例组的visfatin和vaspin浓度升高[(4.57±2.74)ng/mL vs(3.35±2.05)ng/mL,(417.40±230.71)pg/mL vs(328.07±218.99)pg/mL,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isfatin、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是T2DM合并LV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对visfatin与糖脂代谢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T2DM人群中visfatin浓度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T2DM患者中,随着LVMI的增加,血清visfatin浓度增加。Visfatin可能参与了T2DM发生LVH的病理过程,并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Visfatin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LVH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素 内脏脂肪异性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0e-5p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高俊 蔡捷 +2 位作者 黄健兵 梅举 丁芳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探讨microRNA-30e-5p(miR-30e-5p)是否可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30e-5p、USP22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细... 目的探讨microRNA-30e-5p(miR-30e-5p)是否可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30e-5p、USP22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细胞株H460转染miR-30e-5p模拟物或miR-30e-5p抑制物后,利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iR-30e-5p、USP22的表达。构建USP22突变载体,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0e-5p在USP22基因中的结合位点。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异种移植法检测裸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凋亡情况。结果 MiR-30e-5p、USP2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在H460细胞中过表达miR-30e-5p后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调(P均<0.01),而抑制miR-30e-5p表达后USP22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均<0.01)。NSCLC组织中miR-30e-5p与USP2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miR-30e-5p可通过结合在3′UTR的特异序列负调控USP22的表达。过表达miR-30e-5p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0.05,P<0.01);而抑制miR-30e-5p的表达可促进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P<0.05,P<0.01)。结论 MiR-30e-5p可以下调USP22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发生和发展,提示其可作为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miR-30e-5p 泛素异性蛋白酶22 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特异性蛋白酶1的小分子抑制剂JK043的合成与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颖毅 孙金铃 +2 位作者 李帅 张健 吴英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通过虚拟筛选的方法发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新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体外验证。方法通过对小分子数据库虚拟筛选,得到可能的SENP1小分子抑制剂。化学合成筛选得到的JK043,经SENP1的体外测试体系验证该小分子的... 目的通过虚拟筛选的方法发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新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体外验证。方法通过对小分子数据库虚拟筛选,得到可能的SENP1小分子抑制剂。化学合成筛选得到的JK043,经SENP1的体外测试体系验证该小分子的抑制活性,计算IC50。构建对接模型,观察JK043与SENP1的作用模式。结果通过体外活性测试发现,化学合成的JK043能够抑制SENP1的活性,IC50值为1.339μmol/L。通过对接模型发现,JK043与SENP1蛋白的465W、468D、529H、597Q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发现并合成JK043,其对SENP1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异性蛋白酶1 抑制 虚拟筛选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DO-Me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季艳杰 罗浩 +6 位作者 蔡海燕 刘欣宇 金诗佳 粟深月 徐含章 雷虎 吴英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5-1032,共8页
目的·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中研究筛选得到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a,USP2a)抑制剂甲基巴多索隆(bardoxolone methyl,CDDO-Me)对USP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目的·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中研究筛选得到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a,USP2a)抑制剂甲基巴多索隆(bardoxolone methyl,CDDO-Me)对USP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筛选得到USP2a抑制剂CDDO-Me,采用分子对接分析技术预测CDDO-Me与USP2a的结合情况,采用细胞热迁移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检测CDDO-Me与3种TNBC细胞株内USP2a蛋白的结合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a的底物β连环素(β-catenin)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蛋白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变化。利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DDO-Me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MDA-MB-468细胞瞬时转染pLVX(pLVX组)或pLVX-USP2a(pLVX-USP2a组)质粒,经CDDO-Me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和TRAF6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活细胞数。结果·CDDO-Me在体外可以抑制USP2a活性,50%抑制浓度为3.84μmol/L。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CDDO-Me可以和USP2a的His456残基之间形成氢键,和Phe409、Tyr514残基之间具有疏水相互作用。CETSA实验结果显示,CDDO-Me能够和3种TNBC细胞中的USP2a蛋白结合。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DDO-Me可以下调USP2a底物β-catenin和TRAF6的蛋白水平,而相同浓度的CDDO-Me处理USP2a过表达的MDA-MB-468细胞,发现β-catenin和TRAF6蛋白水平未出现明显降低。CDDO-Me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发生caspase3活化和PARP1的剪切并且导致细胞出现S期和G2/M期阻滞。与pLVX组相比,pLVX-USP2a组活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也未出现周期阻滞。结论·CDDO-Me可以抑制TNBC细胞中USP2a的活性,并且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巴多索隆 泛素异性蛋白酶2a 三阴性乳腺癌 泛素异性蛋白抑制剂筛选系统 Β连环素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