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混交比对闽楠生长形质和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新华 孙韵 +4 位作者 王丽云 沈丽丽 易宜萍 阳武 厉月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分析混交比例对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中闽楠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明确珍贵用材树种闽楠的经营方向,以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6年生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和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比例处理对闽楠生长、干形形... 为了分析混交比例对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中闽楠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明确珍贵用材树种闽楠的经营方向,以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6年生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和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比例处理对闽楠生长、干形形质、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混交比例的闽楠生长表现,筛选出最佳混交模式。结果表明:(1)混交处理促进了闽楠生长,改善了闽楠干形形质。2楠1杉混交处理中,闽楠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枝下高比例均为最大,分别比闽楠纯林增加了21.44%、31.78%、79.41%、48.00%、30.23%(P<0.05);但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均小于闽楠纯林,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分别降低了24.43%、7.20%。(2)混交处理提升了闽楠的空间利用能力。混交林的平均冠幅、冠高、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均显著高于闽楠纯林,各指标分别提高了6.49%~10.27%、11.28%~27.89%、45.36%~86.09%、27.56%~44.39%、13.24%~36.76%;但混交林的树冠圆满度均低于闽楠纯林。(3)混交处理能够改善闽楠的生长特征和空间利用能力,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楠1杉(2.282)、1楠1杉(1.479)、3楠1杉(0.973)、纯林(-1.365),2楠1杉混交处理为最优混交比例。因此,营建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可提升闽楠的生长形质和空间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杉木 混交比例 生长形质 空间利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的关系及间伐与修枝对其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邢鸿林 赵彩鸿 +3 位作者 沈忱 杨蕾 沈海龙 杨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202,共7页
为了解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的关系,分析不同间伐与修枝组合对红皮云杉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影响规律,明确抚育管理措施强度,为红皮云杉大径材培育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 为了解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的关系,分析不同间伐与修枝组合对红皮云杉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影响规律,明确抚育管理措施强度,为红皮云杉大径材培育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7 a红皮云杉人工中龄林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目标一维比较法对林木生长形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及综合评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间伐与修枝组合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幅、冠形率对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活枝下高与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冠长率对其具有显著负向作用(P<0.05);冠幅、冠形率对胸高形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冠长率对其有显著正向作用(P<0.05);树冠特征因子对红皮云杉生长形质性状影响作用与重要性不尽相同,对生长形质综合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由大到小顺序为冠幅、冠长率、冠形率。不同间伐与修枝组合对树冠特征、活枝下高、胸高形数、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及修枝强度的降低,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加,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对红皮云杉生长形质性状因子具有显著直接作用。培育红皮云杉大径材首先要有宽大的冠幅,其次要有狭长的冠形和较小的冠长率。高强度间伐低强度修枝(30%间伐,1/5树高修枝)的管理方式可促进红皮云杉中龄林树高、胸径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树冠特征 生长形质 间伐 修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树冠形态因子与生长形质通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利利 谭新建 +3 位作者 司芳芳 张华聪 李翱翔 潘文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杉木树冠形态因子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影响,确定杉木在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调控的重点和方向,为培育速生丰产杉木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大岗山3个不同龄级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相...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杉木树冠形态因子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影响,确定杉木在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调控的重点和方向,为培育速生丰产杉木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大岗山3个不同龄级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杉木树冠形态因子与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因子与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在中龄林阶段时相关性最为显著。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直接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冠幅、冠形率对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冠长率对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极显著的负效应,随着林分的生长,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影响逐渐减弱,杉木树冠形态调控的最佳时间为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不同的林分生长阶段,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呈现不同的排序,培育速生丰产杉木理想冠形的调控重点和方向有所差异。幼龄林阶段,树冠形态因子对3个生长形质性状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形率、冠幅;中龄林阶段,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指数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幅、冠形率,对无节材长度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形率、冠幅;近熟林阶段,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和无节材长度影响最重要的树冠形态因子分别为冠形率、冠幅、冠长率。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整体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幼龄林阶段为冠长率第1、冠形率第2、冠幅第3;中龄林阶段冠长率第1、冠幅第2、冠形率第3;近熟林阶段为冠幅第1、冠长率第2、冠形率第3。【结论】促进杉木速生丰产树冠调控的重点方向,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均为降低冠长率;近熟林阶段,促进单株材积生长的调控方向为增加冠形狭长度,增加林木胸径的调控方向为增加冠幅宽度,促进无节材长度增长的调控方向为降低冠长率。不同龄级阶段的理想冠形,幼龄林阶段为低冠长率,冠形狭长和在此基础上较为宽大的冠幅;中龄林阶段为低冠长率和宽大的冠幅,以及在该基础上狭长的冠形;近熟林阶段为宽大的冠幅,低冠长率和在该基础上狭长的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冠态因子 生长形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峦大杉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和空间利用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1,共5页
以福建省来舟国有林场31年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峦大杉和杉木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显著高于杉木;树种间分级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峦大杉分化略大;... 以福建省来舟国有林场31年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峦大杉和杉木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显著高于杉木;树种间分级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峦大杉分化略大;峦大杉胸高形数显著高于杉木,枝下高比例显著低于杉木,但树种间的枝下高无显著差异;应用改进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两个树种的干形曲线与干形形状,峦大杉比杉木有着更小的削度、更优的干形和更好的干材品质;峦大杉的平均冠幅、冠长、冠长率、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和竞争指数等显著大于杉木,但峦大杉的树冠圆满度显著小于杉木,树冠更狭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杉木 林木生长形质 林分分化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树冠形态与生长形质通径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解乳源木莲人工林分树冠形态特征对生长形质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生长形质综合表现评价,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福建32年生乳源木莲人工林的冠幅、冠形率和树冠率与单株材积、胸径、枝下高、尖削度、胸高形数以及生长形质... 为了解乳源木莲人工林分树冠形态特征对生长形质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生长形质综合表现评价,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福建32年生乳源木莲人工林的冠幅、冠形率和树冠率与单株材积、胸径、枝下高、尖削度、胸高形数以及生长形质综合得分6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幅、冠形率对单株材积、胸径、枝下高等生长形质特征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树冠率对其有显著性负向作用。冠形率对胸高形数等形质特征有极显著负向作用,对树干尖削度无显著性作用。树冠率对树干尖削度有极显著正向作用,对胸高形数无显著性作用。冠幅对树干尖削度有极显著正向作用,对胸高形数有极显著负向作用。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对乳源木莲生长形质性状影响作用与重要性排序不尽相同,其中冠幅、冠形率对生长形质综合表现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树冠率对生长形质综合表现有极显著的负向作用,因子相对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冠幅>树冠率>冠形率。乳源木莲理想冠形应为宽大冠幅、具有较小树冠率,以及在此前提下形成狭长冠形的树冠结构,树冠形态调控的重点与方向是促进冠幅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树冠 生长形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及空间利用能力的混交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欧建德 康永武 吴志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研究了福建沙县32年生乳源木莲纯林和杉木乳源木莲混交的乳源木莲系列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及空间利用能力特征。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枝下高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尖削度... 研究了福建沙县32年生乳源木莲纯林和杉木乳源木莲混交的乳源木莲系列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及空间利用能力特征。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枝下高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尖削度有显著抑制混交效应,但混交林培育对乳源木莲胸高形数、枝下高比例和树干圆满度无显著性影响。乳源木莲相对胸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有显著抑制混交效应。乳源木莲冠长、冠幅、冠形率、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等性状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研究结论认为,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培育可显著促进乳源木莲生长,提高干形形质,缓解林木竞争与分化,提高空间利用能力,模式在同类生境条件地区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生长形质 林分分化 空间利用能力 混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人工林树冠形态与林木生长形质的关系及其对修枝的响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肖伟伟 李海瑜 +3 位作者 杨振景 王珂 尹昀洲 王树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54,158,共9页
【目的】分析水曲柳树冠形态特征与生长形质性状的关系,探讨两者对修枝措施的响应规律,明确树冠形态的经营方向并选择适宜的修枝强度,为培育以大径材为目标的水曲柳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16年生水曲柳人工... 【目的】分析水曲柳树冠形态特征与生长形质性状的关系,探讨两者对修枝措施的响应规律,明确树冠形态的经营方向并选择适宜的修枝强度,为培育以大径材为目标的水曲柳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16年生水曲柳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冠幅、冠形率和冠长率与林木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和胸高形数的关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林木生长形质,采用方差分析法及多重比较法确定树冠形态特征和生长形质对修枝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冠幅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和无节材长度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185、1.122和0.530,对胸高形数具有直接显著负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为-0.965;冠形率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和无节材长度具有直接显著正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46、0.701和0.511,对胸高形数具有直接显著负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为-1.305;冠长率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和无节材长度均具有直接显著负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52、-0.245和-1.224,对胸高形数具有直接显著正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为0.591;生长形质综合评价值的主导因子为冠幅(1.223);不同修枝强度下树冠形态特征和生长形质差异显著(P<0.05),60%修枝强度的冠长率(0.500)最小,无节材长度(3.90 m)最大,50%修枝强度的单株材积指数增长量(262.53)和胸径生长量(1.26 cm)最大,40%修枝强度的冠幅(2.12 m)和胸高形数减少的值最小(-0.037),不修枝的冠形率(3.428)最大。【结论】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对水曲柳生长形质性状因子具有显著直接作用。培育水曲柳大径材首先要有宽大的冠幅,其次要有狭长的冠形和较小的冠长率。树冠形态特征和生长形质对修枝强度的响应明显且规律相似,对于林分密度为1896株/hm^(2)的幼龄水曲柳人工林,40%修枝强度和50%修枝强度具有较好的树冠形态和生长形质表现,适用于水曲柳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人工林 树冠 生长形质 修枝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杈干对幼龄期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及树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欧建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7,82,共7页
以福建省明溪县马尾松林下10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于人工林内设置50 m×40 m的标准地,调查样木306株(其中杈干木70株,未杈干木236株);按分杈高度(H)将杈干木划分为低位类型(H≤1.0 m)、中位类型(1.0 m2.0 m)3种类型,... 以福建省明溪县马尾松林下10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于人工林内设置50 m×40 m的标准地,调查样木306株(其中杈干木70株,未杈干木236株);按分杈高度(H)将杈干木划分为低位类型(H≤1.0 m)、中位类型(1.0 m2.0 m)3种类型,按常规方法逐株测定胸径、地径、树干中央直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杈干发生与否等系列测树因子。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杈干影响生长形质的树冠结构机制;统计分析杈干木的分杈高度、生长形质变化与相关性,分析类型间生长形质差异;明确红豆杉树冠结构调控技术。结果表明:红豆杉杈干发生率为22.88%,杈干木的分杈高度和生长形质变异丰富。杈干对幼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尖削度、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综合得分值)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胸高形数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枝下高无显著影响;杈干,对冠高、树冠比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树冠圆满度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冠幅无显著影响。幼树分杈高度,与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胸高形数、尖削度呈显著负相关;分杈高度对幼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尖削度、胸高形数、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有显著影响;分杈高度3个类型的红豆杉幼树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高位类型、中位类型、低位类型。冠高是杈干对红豆杉幼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胸高形数、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影响的主要因素;树冠圆满度是杈干对红豆杉幼树尖削度影响的主要因素。红豆杉幼树杈干木具有速生性能和良好的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分杈高度显著影响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增大冠幅宽度,可提高杈干木、未杈干木类型红豆杉幼树生长形质综合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杈干 杈干高度 生长形质 树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条件对闽楠生长形质和林木分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婷铃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9期92-94,共3页
为探明立地条件对闽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胸高形数、实验形数和胸高圆锥系数为干形指标,对闽中山地2种立地条件上闽楠人工林树干生长形质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单木竞争指标进行了林木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下坡位闽楠的生长显著优于上坡位;... 为探明立地条件对闽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胸高形数、实验形数和胸高圆锥系数为干形指标,对闽中山地2种立地条件上闽楠人工林树干生长形质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单木竞争指标进行了林木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下坡位闽楠的生长显著优于上坡位;随着胸径的增大,2种立地上闽楠的胸高形数均显著减小,呈现明显的反J形曲线。实验形数虽然随着胸径和树高的变化而变动,但总体幅度很小,胸高圆锥系数也随胸径和树高的变化而变动,其变化幅度高于实验形数;上坡位闽楠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下坡位。2种立地上Ⅱ级木以下株数比例无显著差异,而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显著差异,下坡位林木均为Ⅲ级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生长形质 林分分化 立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桉家系在粤北山地的生长表现与优树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8 位作者 吴国辉 龙成 许伟杰 李威威 傅克文 胡可新 黄明桥 许亦雄 曾远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0,共9页
【目的】比较3个时间节点桉杂种亲本特点和评价子代生长及形质指标的变化,选择不同时间节点的优良家系/单株。【方法】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家系/单株坐标综合法,分析连山林场测定林112杂种家系和2个对照无性系在3个时间节点的性状... 【目的】比较3个时间节点桉杂种亲本特点和评价子代生长及形质指标的变化,选择不同时间节点的优良家系/单株。【方法】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家系/单株坐标综合法,分析连山林场测定林112杂种家系和2个对照无性系在3个时间节点的性状变化,评价树种、家系及单株的性状变化及差异。【结果】各个节点不同性状在杂种家系、家系与区组交互效应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11年生平均单株蓄积加1或2倍标准差为选择指标筛选生长优良家系,分别20个和3个家系入选,入选家系与5年生时不同;不同林龄生长性状存在相关关系,干形与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早期耐寒性与3年生生长存在极显著相关;以11年生生长和形质指标进行坐标综合法家系分类,优、中和差各有22、68和22个家系入选,其中22个优良家系中以尾叶桉、邓恩桉和巨桉为母本分别有14、5和3个家系,优良家系以巨桉和赤桉为父本分别8和4个;杂种家系单株选择中小于DH3229最优单株得分值(0.2032)的共有46株,其中54号尾巨桉家系有3株入选,另有9个家系各有2株入选,入选46株优树分属10个家系,其中7个家系属于巨桉子代。【结论】通过性状选择可以获得不同时间节点下的优良家系/单株;不同家系生长存在早晚快慢差异,11年生生长最优家系60号尾巨赤、42号尾巨桉和95号邓巨桉家系,适合开发胶合板材无性系,5年生选择的优良家系适合开发纸浆材无性系;尾叶桉和邓恩桉为母本、巨桉和赤桉为父本的杂交子代易选择到形质和生长优良的家系;该立地巨桉亲本是值得关注的优良桉树,适合持续开发优良无性系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性状相关 生长指标 坐标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29年生柚木种源/家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11
作者 梁坤南 张荣贵 +3 位作者 黄桂华 楚永兴 王先棒 石文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滇西南柚木种源/家系试验林早期与29年生的适应性、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当地选出适应性强、速生、形质优良的柚木种源/家系。[方法]从国内外收集了34个柚木种源和家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2)株小... [目的]通过对滇西南柚木种源/家系试验林早期与29年生的适应性、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当地选出适应性强、速生、形质优良的柚木种源/家系。[方法]从国内外收集了34个柚木种源和家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2)株小区,8次重复,调查、分析和比较试验林早期2~8年生与29年生的保存率和生长差异,对29年生种源/家系的保存率和优势木生长与形质性状采用主分量分析,综合评价出优良种源/家系。[结果]早期2~8年生柚木种源/家系间的保存率差异均不显著,而29年生保存率种源/家系间差异呈极显著;但2~8年生和29年生种源/家系间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2~8年生最好种源/家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是生长最差的1.38~1.91倍、1.63~2.18倍和3.82~5.17倍,而29年生最好种源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树干通直度和主干材高分别是最差种源的1.81倍、1.87倍、4.84倍、2.18倍和12.89倍,通过优良种源/家系选择可获得较大的增产效益。29年生种源/家系的保存率和优势木生长性状与4~8年生优势木的生长性状均呈显著至极显著相关;29年生种源/家系的优势木树干通直度与优势木各生长性状、优势木主干材高与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相关显著至极显著。29年生种源/家系保存率、生长和形质性状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分量累积贡献率达97.63%,根据种源/家系在前三个主分量的综合得分,按20%的入选率评选出7个优良种源/家系:种源8410、8603、8407、8602、85131、1007和家系7564#。[结论]29年生入选的7个种源/家系的优势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通直度和主干材高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92%、9.39%、14.74%、7.06%和12.29%,其中来自云南陇川林场种源8410和海南尖峰岭种源8603更适宜当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种源/家系 适应性 生长性状 多性状综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家系试验初报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邹寿明 晏姝 +10 位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韦如萍 梁仕威 张庆华 郭刚 柳丽杰 黄越茂 黄章平 何汉波 赖植添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0-15,共6页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而形质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所有指标在地点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早期树高和地径遗传力在0.60~0.86之间,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九曲水林场试验点所有参试家系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90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23cm,是林分树高、地径年生长量最高的试验点,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和乐九5;大坑山林场试验点稍次之,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乐九3、乐两15和乐两12;增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年生长量较高的家系为乐两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家系 生长指标年生长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