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白光比例对植物工厂十字花科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剑富 李雅 刘厚诚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9期64-67,共4页
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红白比为1:1(LR)和3:1(HR)的光质处理对3种十字花科蔬菜(‘广府1号’油菜心、‘千宝菜’和‘黄叶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R处理下‘黄叶白菜’根系鲜重显著高于LR处理;‘黄叶白菜’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 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红白比为1:1(LR)和3:1(HR)的光质处理对3种十字花科蔬菜(‘广府1号’油菜心、‘千宝菜’和‘黄叶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R处理下‘黄叶白菜’根系鲜重显著高于LR处理;‘黄叶白菜’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DPPH清除率在HR处理下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25.0%、38.2%和25.0%;其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增幅25.3%。然而,‘黄叶白菜’的类黄酮含量在LR处理下显著提高115.6%。‘广府1号’油菜心和‘千宝菜’的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改变红白比例对‘广府1号’油菜心和‘千宝菜’的生长、品质和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黄叶白菜’在高红光比处理下其品质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十字花科蔬菜 千宝菜 黄叶 生长及品质 硝酸盐含量 油菜心 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芹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卢树昌 王小波 +2 位作者 翁福军 王瑞 肖建中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8-11,共4页
研究了传统施肥、优化施肥对设施芹菜土壤硝态氮运移、芹菜生长及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够减少硝态氮向土壤中下部运移,从而减轻环境风险。在优化施肥处理时,芹菜各时期长势指标、生物量、经济产量、品质指标均优于传统处... 研究了传统施肥、优化施肥对设施芹菜土壤硝态氮运移、芹菜生长及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够减少硝态氮向土壤中下部运移,从而减轻环境风险。在优化施肥处理时,芹菜各时期长势指标、生物量、经济产量、品质指标均优于传统处理,其中产量提高了11.4%,Vc含量提高了65.6%,可溶性总糖提高了48.8%,糖酸比提高了82.1%,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2%,总酸度降低了18.4%。优化施肥能够降低施肥环境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果,对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芹菜 优化施肥 硝态氮 生长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人参根区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人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乐 孙海 +2 位作者 刘政波 张春阁 张亚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70,共8页
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是吉林省对外交往中的代名词。吉林参畦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但大量施用磷肥又会导致人参品质的下降,因此,本研究从人参根区土壤中筛选高效解磷细菌,接种到人参根部,研究其对人参生长、品质、土壤速效养分、土... 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是吉林省对外交往中的代名词。吉林参畦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但大量施用磷肥又会导致人参品质的下降,因此,本研究从人参根区土壤中筛选高效解磷细菌,接种到人参根部,研究其对人参生长、品质、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人参解磷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菌株,从而促进人参产业绿色发展。采用PKO平板初筛及摇瓶复筛从野山参根区土壤筛选高效解磷细菌。盆栽试验以3年生人参种苗为材料,每盆种植6棵单株重相同的人参种苗,设对照(CK)和处理组,待完全展叶后间苗,留取4棵长势一致的人参苗,采用滴灌的方式将菌液接种在人参苗根部附近,生长至红果期(90 d)取样,测定植物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参根和参叶中NPK的含量、土壤酶活性、参根中微量元素和8种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P1、P7菌株,摇瓶培养中,P1可溶性磷为472.85μg/m L,P7可溶性磷为437.33μg/m L。2)P1处理的人参参根鲜重、干重显著高于P7、BM、CK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P7、BM、CK(P<0.05)。3)P1处理促进人参对土壤钾元素的吸收,提高磷素在参根中的积累量。4)接种菌剂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酶活性,以P1处理的效果最显著,P1处理人参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为最高。5)P1处理显著提高了人参根中Fe、Mn、Cu的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2.74%、127.03%、28.96%,P1处理Zn与对照相比增加19.96%;人参根中8种单体皂苷P1处理均显著高于P7、BM、CK。6)经16S rRNA分析结合P1形态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解磷细菌 土壤酶活 土壤速效养分 人参生长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道承 庞艳萍 +1 位作者 田湘 王凌晖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0,共7页
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如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的吸收存在偏好,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有关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吸收及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本文从各类氮素形态的... 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如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的吸收存在偏好,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有关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吸收及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本文从各类氮素形态的特点入手,归纳总结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对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植物响应不同氮素形态单施或配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喜好存在差异,而植物中关于氮吸收及代谢关键基因的作用及调控网络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生产实践层面,应对硝化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氮高效利用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及遗传、环境、季节等因素对氮素形态吸收及利用方面进行系统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氮素吸收偏好 植物生长及品质 氮吸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