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因素对濒危植物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明远 范晶 +2 位作者 唐梅 刘忠和 李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819-823,835,共6页
对影响绶草生长与繁殖的主要因素(不同土壤及施用绶草益生菌、温度与光照、遮光度、湿度及施肥、地栽与草坪混栽及植保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绶草栽培以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为佳,其植株与土壤中的绶草益生菌有共生关系;绶草... 对影响绶草生长与繁殖的主要因素(不同土壤及施用绶草益生菌、温度与光照、遮光度、湿度及施肥、地栽与草坪混栽及植保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绶草栽培以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为佳,其植株与土壤中的绶草益生菌有共生关系;绶草在不同的生长与繁殖阶段所需温度与光照是不同的,绶草春季初苗至成苗期遮光度以10%~20%为佳,孕果期遮光度以小于或等于10%为佳,夏眠后秋季出苗时,遮光度以30%为佳;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阶段的初期施肥,植株的产量提高显著;栽植于草坪中的绶草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绶草 栽培因素 生长与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志宇 李锋瑞 +3 位作者 陈亚明 吴彩霞 傅华 李雪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5-899,共5页
研究了阿拉善荒漠飞播建植的不同密度人工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种群的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主要结果是 :(1)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的生长与繁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它反映在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根量、生殖枝数... 研究了阿拉善荒漠飞播建植的不同密度人工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种群的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主要结果是 :(1)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的生长与繁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它反映在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根量、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2 )不同密度白沙蒿种群的存活率明显不同 ,当种群密度超过 3.1株 /m2时 ,个体植物生长发育不良 ,并出现密度制约死亡 (自疏 )现象 ,植株死亡率急剧上升。(3)不同密度白沙蒿草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特别是 0~ 2 0和 2 0~ 4 0 cm两个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 ,与水资源容量相适应的白沙蒿种群密度约为 2 .1株 /m2 ,在该密度下土壤水分含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白沙蒿的生理生态需水。 (4 )回归分析显示 ,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与0~ 2 0和 2 0~ 4 0 cm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 4 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 ,表明白沙蒿种群的生长主要受 0~ 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荒漠草地 生长与繁殖 种群密度 灌木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濒危藏药独一味生长繁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田朋 崔治家 +1 位作者 张建旭 张文广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6-1353,共8页
为探讨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在玛曲三种草地类型和三个海拔梯度下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收集,并对独一味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草地类型中,独一味地上部特... 为探讨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在玛曲三种草地类型和三个海拔梯度下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收集,并对独一味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草地类型中,独一味地上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山坡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地下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山坡草甸;(2)独一味生长繁殖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3)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有性繁殖结构的投入与植株大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无性繁殖投入与植株大小间不存在相关性;(4)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两种繁殖方式间不存在相关性。综上结果表明:独一味资源分配方式受到草地类型影响,是与环境长期适应后的结果;有性繁殖的发生需要植株一定量的营养生长积累,而无性繁殖投入可能是植株固有特性,与植株大小无关;根茎芽无性繁殖可能发生在地上部破坏之后而非主动行为,两种繁殖方式间的无相关性是否会受到除草地类型和海拔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高寒草地类型 海拔 生长与繁殖特征 根茎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高温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嘉锐 张森哲 +2 位作者 司兴旺 胡平 张箫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6,119,共10页
昆虫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种群,气候变暖引起的高温胁迫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地理分布、体内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等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作为生存能力超强的昆虫,也会通过身体构造上的优势、调整生活史、改变栖息地等策略来规避或... 昆虫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种群,气候变暖引起的高温胁迫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地理分布、体内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等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作为生存能力超强的昆虫,也会通过身体构造上的优势、调整生活史、改变栖息地等策略来规避或减少高温损伤。本研究从高温胁迫对昆虫生长的影响及昆虫对高温胁迫的应对策略两个方面,梳理了昆虫对高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为昆虫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性研究及昆虫种群分布和种群变化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农林害虫的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昆虫 生长与繁殖 热休克蛋白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