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璞 段劼 +3 位作者 马履一 公宁宁 何远洋 杨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73-177,共5页
以因变量作为分类依据,综述了4种常用因子的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胸径生长模型、树高生长模型、树冠模型和材积模型。在介绍每种生长收获模型时,分别总结了模型建立方法及国内研究使用情况,以期在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模拟时快速找到相应的... 以因变量作为分类依据,综述了4种常用因子的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胸径生长模型、树高生长模型、树冠模型和材积模型。在介绍每种生长收获模型时,分别总结了模型建立方法及国内研究使用情况,以期在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模拟时快速找到相应的拟合方法。此外,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长与收获模型 因变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南部天然次生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彪 戴福 +4 位作者 殷霈瑶 刘影 金虎 陆莹 赵禹宁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根据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次生林资源状况,对其中立地条件好、经营价值大的3种次生林(天然杨桦混交次生林、天然云杉混交次生林、天然冷杉混交次生林)采用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调查法,进行生长特性调查,对舒马克相容性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参... 根据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次生林资源状况,对其中立地条件好、经营价值大的3种次生林(天然杨桦混交次生林、天然云杉混交次生林、天然冷杉混交次生林)采用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调查法,进行生长特性调查,对舒马克相容性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建立3种林分类型的生长与收获模型。研究及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型的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为:■,舒马克相容性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检验精度较高,可以科学地预估3种林分的收获量和未来林分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次生林经营效果预估和资源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生长与收获模型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数据库及模型解析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海占广 吴保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9-210,229,共3页
在分析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以及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的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数据库和模型解析器。模型解析器利用XML作为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表达形式,运用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语法分... 在分析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以及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的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数据库和模型解析器。模型解析器利用XML作为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表达形式,运用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理论,实现了生长模型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与收获模型 模型数据库 解析器 可扩展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心艺术的生长与收获:当代儿童诗发展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旭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自“五四”开始,若以“十年”为一代,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诗诗人则经历了整整十代。1949年以来的几代儿童文学作家与诗人是共和国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诗发展的实践者,他们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诗创作,有的是自觉地紧跟时代,... 自“五四”开始,若以“十年”为一代,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诗诗人则经历了整整十代。1949年以来的几代儿童文学作家与诗人是共和国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诗发展的实践者,他们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诗创作,有的是自觉地紧跟时代,有的是热情地拥抱社会,有的是发自内心地崇拜童心、关注儿童,有的是心甘情愿地追求诗艺并表现趣味。当代儿童诗在经历了集体主义与群体代言人、个体主义与个性化多元化、市场经济与文化边缘化、童心主义与世界主义旨向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其特殊的生长特点,也取得了重大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与收获 当代儿童诗 时代语境 艺术转变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黑杨人工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树森 王蒙 董利虎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8期39-41,共3页
基于黑龙江省5期一类调查数据中587个小黑杨人工林样地,建立了小黑杨人工林生长与收获联立方程组预估模型,采用三步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及检验结果良好,确定系数(R2)均在0.96以上,模型检验精度均在96%以上,可用... 基于黑龙江省5期一类调查数据中587个小黑杨人工林样地,建立了小黑杨人工林生长与收获联立方程组预估模型,采用三步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及检验结果良好,确定系数(R2)均在0.96以上,模型检验精度均在96%以上,可用于估计黑龙江省小黑杨人工林断面积和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小黑杨人工林 生长与收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晓梅 李凤日 张阳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6-312,共7页
根据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江山娇林场的固定标准地及吉林省松江河地区的团状枝解析样地调查数据,基于Korf生长方程,导出了落叶松人工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和断面积生长模型,以此为核心构造了满足相容性原则的树高曲线动态预估模型、... 根据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江山娇林场的固定标准地及吉林省松江河地区的团状枝解析样地调查数据,基于Korf生长方程,导出了落叶松人工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和断面积生长模型,以此为核心构造了满足相容性原则的树高曲线动态预估模型、林分收获预估模型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系统。用由这4个模型构成的模型系统可模拟不同林分的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林分断面积及林分蓄积的生长过程,并与实际林分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林分密度 林分断面积 生长与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生长模型的应用分析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倪成才 于福平 +1 位作者 张玉学 魏世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4-292,共9页
差分生长模型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参数模型,通过指定一个随林分而变化的参数来解释不同林分生长曲线间的差异。由于这一特征,差分生长模型在生长收获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一般性地介绍了差分生长模型在林分和单木生长过程中的应用、... 差分生长模型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参数模型,通过指定一个随林分而变化的参数来解释不同林分生长曲线间的差异。由于这一特征,差分生长模型在生长收获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一般性地介绍了差分生长模型在林分和单木生长过程中的应用、差分方程的数学性质及数学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从统计角度详细论述了变量初值y1的统计意义和与y1相关联的随机误差e1对预测的影响作用;由于差分生长模型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在于方程推导、参数估计和预测误差分析等方面,因此详细讨论了模型推导方法中的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主要的参数估计方法和预测误差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 差分生长模型 代数差分法 参数估计 预测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过伐云冷杉恢复林分主要树种径阶生长与枯损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1 位作者 顾丽 杨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7,共6页
以长白山过伐林区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林4个局级固定样地连续12年的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样地内主要针叶树种红松、冷杉和云杉,从1978年到1984年6年内的胸径与定期平均生长量对应值数据,建立林木径阶生长转移概率模型,预估林木径... 以长白山过伐林区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林4个局级固定样地连续12年的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样地内主要针叶树种红松、冷杉和云杉,从1978年到1984年6年内的胸径与定期平均生长量对应值数据,建立林木径阶生长转移概率模型,预估林木径阶平均生长量,并利用1990年观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概率模型实际应用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同时还分析了1978年至1990年12年间云冷杉林的枯损林木株数分布特征,通过模型模拟和检验,表明W e ibu ll分布函数适用于异龄混交林的枯损株数分布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径阶转移模型 转移概率 Weibull分布 枯损模型 云冷杉林 生长与收获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合效应生长模型的拟合、随机效应预测和应变量预测间对应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祖笑锋 李秋实 +2 位作者 倪成才 覃先林 Nigh Gorden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79,共8页
【目的】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随机效应预测和应变量预测3个环节上,常用一阶泰勒近似法将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泰勒近似的基点一般为随机效应参数的数学期望或迭代终值。在林业中,3个环节的基点常常并不完全一致,并可能影响预测精... 【目的】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随机效应预测和应变量预测3个环节上,常用一阶泰勒近似法将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泰勒近似的基点一般为随机效应参数的数学期望或迭代终值。在林业中,3个环节的基点常常并不完全一致,并可能影响预测精度。本研究以树高生长过程为例,分析了不一致的基点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程度。【方法】以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解析木数据为基础,以三参数Logistic为基本模型,随机抽取49株用于拟合,30株用于验证。采用R语言的nlme函数和SAS的nlmixed过程拟合模型。nlme函数以随机效应的数学期望为基点,而nlmixed过程则以迭代终值为基点。利用SAS的IML过程预测随机效应与应变量,并计算预测精度。以预测误差均方(MSPE)、平均相对误差(MP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作为评价预测精度的指标。【结果】预测随机效应与预测应变量的基点不同,预测精度将大幅度下降。【结论】预测随机效应和预测应变量的基点必须一致,且仅需二者一致,与模型拟合的基点基本无关。如果二者一致,以数学期望或迭代终值为基点对预测精度基本上无显著影响;如果预测随机效应和预测应变量的基点不同,将显著降低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生长与收获预测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桥山林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福利 田相林 +1 位作者 党坤良 曹田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4-191,共8页
本研究尝试利用生长过程表分析间伐对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探究抚育间伐后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为森林抚育经营和碳汇造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一条积极的思路。研究选取有5个间伐试验区组设计基础的陕北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结合生... 本研究尝试利用生长过程表分析间伐对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探究抚育间伐后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为森林抚育经营和碳汇造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一条积极的思路。研究选取有5个间伐试验区组设计基础的陕北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结合生长过程表,通过生物学模型链接,初步构建了综合林分生长、生物量和碳储量预估模型的人工林抚育间伐方案评估体系。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并显著降低林分的枯损率,抚育间伐的影响效果在间伐后5~12a比前4a更为显著。在间伐后5~12a间,不同保留密度林分的初级生产力恢复到相似水平。抚育间伐后,林分碳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间伐后林分密度的下降,对于单木和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并不相同。间伐林分的单木碳储量会明显高于未间伐林分,而间伐林分的乔木层碳储量在12a后仍低于未间伐林分。分别以蓄积、经济材和碳固存为目标,得到的最佳经营方案都不同。通过各方案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最优方案以满足林分经营的多目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油松 林分 生长与收获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