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贫地区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的共同富裕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丽 杨乐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62,共14页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从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及其对农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视角,探讨了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并利用2021年甘肃省16村1302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脱贫地区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促进了家庭资...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从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及其对农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视角,探讨了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并利用2021年甘肃省16村1302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脱贫地区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促进了家庭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配置,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并抑制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通过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证实,非农化生计转型对收入差距的抑制是通过提高低收入家庭资源配置水平和收入水平、改善农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的;通过细分生计类型发现,务工生计对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兼业和非农经营生计;进一步分析发现脱贫地区农户非农化生计转型对农业转型的带动作用不强,以传统农业生计为主的农户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是当前农村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以上结论从农户生计转型视角提出了脱贫地区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捕渔民生计转型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2
作者 旷茹心 吴丽萍 +1 位作者 李鑫霞 彭欣怡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6期196-198,共3页
在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背景下,退捕渔民维持基本生计存在一定困难。促进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渔民幸福感的需要。针对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政策精准度有待提高、生计转型渠道有待拓宽、渔民观念有待转变等现状,应当着... 在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背景下,退捕渔民维持基本生计存在一定困难。促进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渔民幸福感的需要。针对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政策精准度有待提高、生计转型渠道有待拓宽、渔民观念有待转变等现状,应当着力从提高退捕渔民生计转型帮扶深度、广度、温度等方面帮助退捕渔民进行生计转型。引导渔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措并举推进渔民生计转型“造血式”发展,筑牢渔民生计转型政策基础,对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捕渔民 生计转型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被引量:47
3
作者 信桂新 阎建忠 杨庆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户 家庭资产 生计转型 多样化 邛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农户生计转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滇西南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亦有助于农户调整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力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同时,台地面积少、健康水平高、参与合作社、现金或存款金额较大、海拔较低也有助于农户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而劳动力比重大、现金或存款金额少则有助于农户提高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力比例,由此促进山区农户生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计 山区农户 生计转型 生计资本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74
5
作者 张芳芳 赵雪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57-3164,共8页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在阐释农户生计转型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分析框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主要进展,指出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农户的生计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评估与监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方式塑建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计转型 土地利用模式 能源利用模式 生态效应 可持续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农户生计转型中生计资本整合特征及效益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仕超 郑栋升 蒋佳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4-281,共8页
为了揭示土地流转下异质性农户的生计资本整合特征,该文基于267户流转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划分为稳定型纯农户、非农化纯农户、稳定型兼业户、非农化兼业户和稳定型弃农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质性农户生计资本差异,并采用雷达图、生计... 为了揭示土地流转下异质性农户的生计资本整合特征,该文基于267户流转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划分为稳定型纯农户、非农化纯农户、稳定型兼业户、非农化兼业户和稳定型弃农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质性农户生计资本差异,并采用雷达图、生计资本扰动指数与生计资本增长指数,剖析了异质性农户生计资本整合的方向、强度及效益。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前,非农化纯农户和非农化兼业户在人力资本、生活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上占优势,稳定型纯农户和稳定型兼业户在自然资本和生产资本上占优势;2)土地流转后,非农化纯农户和非农化兼业户侧重整合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而稳定型纯农户和稳定型兼业户侧重整合生产资本,稳定型弃农户整合方向不明显。3)生计资本扰动指数非农化纯农户(0.169)>非农化兼业户(0.144)>稳定型纯农户(0.124)>稳定型兼业户(0.105)>稳定型弃农户(0.098),生计资本整合强度非农化农户高于稳定型农户;4)生计资本增长指数非农化兼业户(0.135)>非农化纯农户(0.120)>稳定型兼业户(0.094)>稳定型弃农户(0.093)>稳定型纯农户(0.088),生计资本整合效益非农化农户亦显著优于稳定型农户。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农户生计资本整合与土地流转互动机制的认识,以期为促进土地顺畅流转实现"失地/得地"农户的生计可持续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土地流转 农户生计 生计资本 生计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转型和文化适应研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伯华 易韵 窦银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量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和生计多样化指数,将农户分为均衡经营型、其他商贸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规模种植型和传统纯农型等6大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农户的生计转型,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传统规则、民族认同和民族节庆等角度进行了文化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多样化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越高,农户的生计转型情况越好,生计结果也越可观.2)生计转型程度越高,农户的文化适应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农户失权现象的影响以及文化适应的反作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传统村落 农户 生计转型 文化适应 兰溪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计转型视野下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以广西石丰村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秦红增 银河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3,共7页
石丰村个案表明,乡村生计转型与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互为关联。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类型的多样化,促进了乡村生计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乡村生计方式的良性变迁也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协会等方面的支持。资金仍是制约农民... 石丰村个案表明,乡村生计转型与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互为关联。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类型的多样化,促进了乡村生计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乡村生计方式的良性变迁也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协会等方面的支持。资金仍是制约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政府和社会应在这方面着力并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再就业 乡村生计转型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 被引量:21
9
作者 彭文龙 吕晓 牛善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0-277,共8页
借鉴国际可持续集约化思想理念,从思想缘起、概念内涵、目标设定和理论推演等4个方面厘清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科学问题;基于农户微观视角,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结果演替等4个方面解构生计转型的客观规律;进而探究耕地利... 借鉴国际可持续集约化思想理念,从思想缘起、概念内涵、目标设定和理论推演等4个方面厘清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科学问题;基于农户微观视角,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结果演替等4个方面解构生计转型的客观规律;进而探究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之间的互馈关系。研究发现:1)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具有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和社会可持续五方面内涵,彼此之间存在制衡与协同;通过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的最优解,使耕地利用的复合效益达到最佳状态。2)农户生计转型是生计环境、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共同作用,渐次演变的结果,生计环境影响早期生计资本的积累,生计资本影响生计策略的选择,生计策略决定生计转型的方向。3)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在耕地依存关系和土地意识、耕地利用水平和行为响应等方面存在互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可持续集约化 农户 生计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转型背景下的顾渚紫笋茶与文化符号建构
10
作者 张倩 《福建茶叶》 2022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顾渚紫笋是中国历史名茶,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同时一直是顾渚村的传统生计来源。随着社会进程加快,出现了许多生计转型现象。本文考察顾渚紫笋在生计转型背景下的发展与功能转变过程,并从民俗叙事角度去探究顾渚紫笋的文化符号建... 顾渚紫笋是中国历史名茶,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同时一直是顾渚村的传统生计来源。随着社会进程加快,出现了许多生计转型现象。本文考察顾渚紫笋在生计转型背景下的发展与功能转变过程,并从民俗叙事角度去探究顾渚紫笋的文化符号建构逻辑。在民众的生活空间与思想文化受到新型生计方式的冲击时,民众面临自我认同的文化危机,人们需要文化符号来加强对地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顾渚紫笋承载着民众的历史记忆与思想情感,对于它的文化符号建构同样也是对当地人们的认同感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渚紫笋茶 生计转型 民俗叙事 文化符号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工业村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性研究——以南昌市新洲村、西江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大杰 郑林 +1 位作者 杨贤房 郑慧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6-433,共8页
为研究乡村工业化对农户生计转型及可持续性的影响,该文选取南昌市新洲村和西江村2个典型城郊工业村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工业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对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 为研究乡村工业化对农户生计转型及可持续性的影响,该文选取南昌市新洲村和西江村2个典型城郊工业村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工业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对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工业化导致农户生计由单一趋于多元,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工业化、兼业化和返村化特点;2)乡村工业化对农户回流吸引力较强,超过40%的农户受工厂建设吸引回村就业,但回流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均衡;3)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偏低,各类型资本存在差异,农户间资本指数和资本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4)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总体上较强,在农户间表现为纯工农户<非工农户<外出农户<主工农户<兼工农户.因此,农户在参与乡村工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要保障生计多样性,提高生计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可持续性 乡村工业化 生计资本 城郊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牲畜饲养行为的影响——基于生计转型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道艳 周洪 +1 位作者 林妮 刘秀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140,共13页
牲畜饲养关系到农户生计与肉类供给,明确不同劳动力转移程度下农户牲畜饲养行为演变规律,有助于促进农户生计精准转型和农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往研究鲜有细化农户的牲畜饲养行为,并缺乏对不同劳动力转移程度农户牲畜饲养行为的探讨.... 牲畜饲养关系到农户生计与肉类供给,明确不同劳动力转移程度下农户牲畜饲养行为演变规律,有助于促进农户生计精准转型和农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往研究鲜有细化农户的牲畜饲养行为,并缺乏对不同劳动力转移程度农户牲畜饲养行为的探讨.本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51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无序Logit模型,从生计转型的角度深入分析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牲畜饲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76.02%的农户和53.61%的劳动力发生了转移.②农户的牲畜饲养行为分化明显,保留饲养自食和商品牲畜的农户占30.95%,32.30%的农户仅饲养自食牲畜,36.75%的农户退出了牲畜饲养活动.③农户的牲畜饲养行为随劳动力转移程度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变规律,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加深促使农户从饲养自食和商品牲畜转为仅饲养自食牲畜或退出饲养,这是农户基于生计目标从维持生计到追求利润转变而做出的生计策略选择,并带来农户的生计转型.④劳动力转移到较高程度后,农户是退出还是保留自食牲畜的饲养主要由家庭是否有剩余劳动力决定.农户的过渡小农性质使得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户家庭仍保留自食牲畜的饲养以保障生计安全.基于此,提出不同劳动力转移程度农户生计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程度 牲畜饲养行为 生计转型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从异质性农户地权安全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何文剑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65,共13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业投资约束,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是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农民生计普遍存在非农化转型趋势,在理论分析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业投资约束,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是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农民生计普遍存在非农化转型趋势,在理论分析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的基础上,将CHFS两期农户数据相匹配,运用K-medians聚类分析法,建立生计转型矩阵,采取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和调节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及产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计转型可以提升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产权安全会强化这一正向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生计转型会通过降低土地依赖度、增加劳动节约型投资正向影响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另一方面,生计转型可提升农户非农收入、降低违约概率,刺激抵押贷款供给。此外,土地产权安全可通过差异化农户经营行为调节上述影响大小。基于此,提出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充分激活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权能;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程序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 土地产权安全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脱贫户生计转型:优势、机制与进路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金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脱贫户从外力帮扶框架中提升自生发展能力,实现生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脱贫户”面临的生计资本和政策框架...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脱贫户从外力帮扶框架中提升自生发展能力,实现生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脱贫户”面临的生计资本和政策框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脱贫户生计逐渐从以务农为主的“单一型”生计向以拥有抗风险冲击能力的“多元型”生计转型,从以解决温饱为核心的“生存型”生计向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的“发展型”生计转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的,通过“财产联合”或“劳动联合”实现“再合作”的经济形态,能够把包含脱贫户在内的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对接“大国家”和“大市场”。通过构建“赋权-增能-包容”的分析框架,识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脱贫户生计转型的理论机制,即通过赋予脱贫户更充分的农地产权、自由择业权和市场参与权,将国家资源和政策内化为可量化、可折算的经济利益,走出“集体产权模糊论”的困局,让脱贫户能够公平分享集体经济收益;通过在赋权中增能,有效拓展了脱贫户的发展机会和生计空间,提升了脱贫户生计转型能力;加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包容性在党的领导下能够赋予脱贫户机会更加公平、参与权更加保障的制度环境,推动脱贫户生计转型。为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后扶贫时代,只有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宣传示范、制度供给、要素投入、生产经营、动力培育、联合管理等“七大”体系,才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赋能脱贫户生计转型,把脱贫户完整纳入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脱贫户 生计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转型与生态环境变迁——基于云南省Y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包智明 曾文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4,F0003,共8页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计转型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计转型既可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拟通过对云南山区某彝族村寨——Y村5个阶段生计转型和生态环境...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计转型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计转型既可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拟通过对云南山区某彝族村寨——Y村5个阶段生计转型和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阐释生计转型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逻辑关联。Y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度依赖开发自然资源来推动生计转型,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和村民参与,村寨生计方式逐渐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型,正在实现“生态—生计”的互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生态环境变迁 可持续生计 生态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测度与分析
16
作者 陈宇达 黄利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42-246,共5页
基于西南民族地区1529户生计转型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生... 基于西南民族地区1529户生计转型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总体偏弱,不同融入阶段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发展不均衡,离开农村能力相对较强,进入和融入城镇能力相对较弱;在四类农户中,外出经商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最强,就近多元型农户次之,外出务工型农户第三,就地多元型农户最弱,且这种差异体现在农户城镇化融入的全过程。鉴于此,提出了从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深化户籍制度、城市住房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生计转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 农户生计转型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捕渔民生计转型的内生动力与影响因素——基于洞庭湖区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宁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0期46-49,83,共5页
为了激发退捕渔民生计转型的内生动力,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笔者以洞庭湖区渔民为研究对象,基于内生动力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剖析退捕渔民内生动力的现实表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退捕渔民内生动力存在认知上对政策了解不够、思想... 为了激发退捕渔民生计转型的内生动力,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笔者以洞庭湖区渔民为研究对象,基于内生动力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剖析退捕渔民内生动力的现实表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退捕渔民内生动力存在认知上对政策了解不够、思想上“等靠要”想法明显、行为上就业层次不高、结果上家庭收入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动力不足的内在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匮乏、职业技能单一、生活节奏加快、心理障碍困扰,外部因素有就业岗位不足、配套保障不够、帮扶方式影响。基于此,笔者从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深度帮扶、拓展生计方式和完善服务保障四方面提出了内生动力的激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捕渔民 生计转型 内生动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资源型乡村农户生计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以五莲县D村为例
18
作者 厉昌晓 刘学武 《村委主任》 2023年第9期138-140,共3页
资源型乡村借助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建厂,拥有一套完整的产业组织结构,继而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矿石资源不断消耗,农户生计问题日益显现,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严重。文章以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D村为例,采用... 资源型乡村借助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建厂,拥有一套完整的产业组织结构,继而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矿石资源不断消耗,农户生计问题日益显现,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严重。文章以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D村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就本村资源开发、资源消耗、资源升级及转型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究D村生计实现科学合理转型的可行性,以期通过个案研究找寻资源型乡村农户生计转型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村 矿石工业 资源型乡村 农户生计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转型影响实证调查——以宁夏中部干旱区为例
19
作者 何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235-237,258,共4页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宁夏回族聚居区4个县区的8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宁夏回族聚居区4个县区的8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区差异明显,农户不同生计资本的拥有量对其生计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户生计转型,致使呈现出不同的生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农户生计的快速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可持续生计 生计转型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公园社区生计转型研究进展与启示
20
作者 刘洋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发展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国家公园社区生计转型研究的概况。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生计转型的概念、社区生计转型意愿、生计困境、生计风险、社区替代生计、生计转型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发展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国家公园社区生计转型研究的概况。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生计转型的概念、社区生计转型意愿、生计困境、生计风险、社区替代生计、生计转型的影响效应等。基于现有研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社区生计转型综合性研究、生计转型阶段性规律及驱动力、文化的影响机制等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计转型 可持续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