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的现代化:乡村振兴视域下海洋渔村的生计方式转型研究
1
作者 吴曼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作为巩固海疆安全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场域,海洋渔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渔村传统生计方式的形成基于悠久的海洋发展史,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则推动了海洋渔村从传统生计方式到新型生计方式的转型。通过对海洋渔村生计... 作为巩固海疆安全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场域,海洋渔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渔村传统生计方式的形成基于悠久的海洋发展史,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则推动了海洋渔村从传统生计方式到新型生计方式的转型。通过对海洋渔村生计方式转型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家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2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海洋渔村围绕海洋,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载体,通过平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海洋文化的“乡土性”与现代海洋文化的“现代性”,实现渔村生计方式的转型与创新,推进了海洋渔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海洋渔村 生计方式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生计方式转型与传统文化适应:基于个人建构理论视角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相军 孙九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8,共13页
近年来,旅游与生计方式的话题受到学者关注,但较少从"人"的角度关注旅游社区的生计方式转型。文章结合个人建构和文化适应理论视角,运用积贮网格分析方法,以雨崩藏族村寨为案例地,构建了"宗教信仰-传统规则-日常生活&qu... 近年来,旅游与生计方式的话题受到学者关注,但较少从"人"的角度关注旅游社区的生计方式转型。文章结合个人建构和文化适应理论视角,运用积贮网格分析方法,以雨崩藏族村寨为案例地,构建了"宗教信仰-传统规则-日常生活"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民族旅游社区居民在生计方式转型中的传统文化适应。研究发现:(1)相比现代旅游业,传统农牧业生计方式与神山信仰亲和度高,本地人内心更加安定。(2)传统规则在传统农牧业生计方式下对社区治理成效显著,但在旅游治理中失灵,当地人为此焦虑但却无能为力。(3)旅游社区日常生活失去了农牧业时期的节律性,闲暇时间被挤压。这一系列文化不适与族群"文化恢复力"的强弱和旅游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文章最后还探讨引入"文化资本"以完善旅游可持续生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方式转型 传统文化适应 个人建构理论 积贮网格分析 民族旅游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