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生计恢复力与福祉的组态模式及影响因素——以沙漠-黄土过渡带为例
1
作者 王菲 史兴民 秦语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6,172,共6页
通过表征农户的生计恢复能力和福祉水平的组态模式,以及不同组态模式下农户的生计策略、收入来源、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恢复力-福祉”组态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阳区农户主要形成“... 通过表征农户的生计恢复能力和福祉水平的组态模式,以及不同组态模式下农户的生计策略、收入来源、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恢复力-福祉”组态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阳区农户主要形成“高恢复力-高福祉”模式,府谷县和神木市农户主要形成“低恢复力-低福祉”模式。(2)“高恢复力-高福祉”为最优组态模式,该类家庭以非农为主的生计策略占比最高,兼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占比高于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3)与“低恢复力-低福祉”模式相比,个人实施改变地形和治沙的水土保持措施、政府组织实施并采取植树种草和生物结皮培育的水土保持技术更容易促进农户实现最优组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黄土过渡带 生计恢复力 福祉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对农民生计恢复力的影响
2
作者 刘安格 夏小梅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保障农民生活基本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也是关乎农村生计恢复力问题的重要影响措施。文章通过列举案例进一步探讨社会保障影响农村生计恢复力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从经济、社会服...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保障农民生活基本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也是关乎农村生计恢复力问题的重要影响措施。文章通过列举案例进一步探讨社会保障影响农村生计恢复力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从经济、社会服务和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提升了农民的生计恢复力。在经济方面,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和促进资产积累;在社会服务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在心理社会方面,增强了农民风险应对信心和稳固了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保障 社会服务 社会保障 农村生计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移民不同生计策略下的生计恢复力研究——以红寺堡区为例
3
作者 马晓花 冯骁 张澳群 《高原农业》 202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基于易地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重构,其生计选择模式直接影响生计恢复力。移民的生计恢复力直接决定移民社区的稳定性与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通过以我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移民区红寺堡为例,从... 基于易地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重构,其生计选择模式直接影响生计恢复力。移民的生计恢复力直接决定移民社区的稳定性与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通过以我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移民区红寺堡为例,从缓冲力、自组织力以及学习力构建以移民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入户300份问卷对不同生计策略选择的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红寺堡区移民生计恢复力的值整体不高,表现为兼业型(0.352)>非农型(0.312)>务农型(0.292);从不同维度看各类农户的自组织能力最高,缓冲能力最低;务农型农户缓冲能力高于其他类型,兼业型农户除了组织能力高,其他能力都是最低。因此,应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延长产业链以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户经营主体带动,提高兼业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移民学习创新能力、引导农户参与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等,保障务工人员收益,增强移民生计风险应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生计策略 生计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22
4
作者 卜诗洁 马金海 +2 位作者 卓玛措 潘昊 刘华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应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生计恢复力研究成为群体或个人应对外界干扰、减少贫困和提高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生计恢复力的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揭示了其对推动生计恢复力创新... 为应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生计恢复力研究成为群体或个人应对外界干扰、减少贫困和提高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生计恢复力的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揭示了其对推动生计恢复力创新研究的重要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生计恢复力的概念上已达成初步共识,但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缺乏普适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缺乏深度融合,研究对象的范围有待拓展。今后应加强生计恢复力理论方法研究,构建国内生计恢复力研究的一般范式;开展空间技术应用与个体福祉研究,拓宽生计恢复力评价内容和方法;加强分析多重干扰下生计恢复力动态演化机制,深化生计恢复力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非农个体生计恢复力(尤其是旅游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是拓宽生计恢复力理论研究和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分析框架 旅游生计恢复力 个体福祉 生计恢复力适应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5
作者 李聪 王磊 +1 位作者 康博纬 高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7,共10页
依据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恢复力理论,建立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利用陕西安康山区入户调查数据测度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而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背景考察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大维度实证... 依据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恢复力理论,建立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利用陕西安康山区入户调查数据测度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而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背景考察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大维度实证分析后发现陕南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整体较低;搬迁户与非搬迁户的生计恢复力有显著差异,教育投入、政府投资、社会网络紧密度、社会网络质量、家庭负担比、家庭规模是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搬迁户群体内,因安置方式、搬迁类型或原居住地不同,其生计恢复力也有显著差异。据此,有针对性提出加强农户生计恢复力、改进后续扶贫搬迁工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 易地扶贫 生计恢复力 缓冲能力 自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 搬迁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片特困地区易地扶贫移民生计恢复力评估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伟 黎洁 徐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3-680,共8页
借鉴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恢复力概念,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基于资本的评估方法,构建易地扶贫移民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陕南安康市3个区县的657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微观农户视角... 借鉴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恢复力概念,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基于资本的评估方法,构建易地扶贫移民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陕南安康市3个区县的657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微观农户视角实证分析和评估易地扶贫移民的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易地搬迁农户物质、社会资本分布不均衡,不同搬迁类型和时间对农户生计资本分化产生作用。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积累水平以及环境、健康服务可及性等均是搬迁户提升生计恢复力的前提和基础,而搬迁类型对移民生计恢复力表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建议政府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针对不同搬迁类型和时间移民进行精准帮扶,着力解决搬迁户生计资本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其生计恢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生计恢复力 农户 因子分析法 连片特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农生计恢复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安溪县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纪金雄 洪小燕 朱永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依据生计恢复力理论,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茶农生计恢复力测度指标体系,选取福建省安溪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茶农生计恢复力并识别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茶农生计恢复力指数由高到低依次... 依据生计恢复力理论,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茶农生计恢复力测度指标体系,选取福建省安溪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茶农生计恢复力并识别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茶农生计恢复力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务工主导型>务农主导型>纯农业型,总体呈现由非农收入主导向纯农业收入逐渐减弱的态势,并且不同生计类型茶农在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属性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2)茶园规模、生计多样性、非农化程度、信贷能力、组织参与、技术培训质量、家庭规模对茶农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交通可达性、户主年龄、劳动力负担对茶农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据此,提出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延长茶产业链、扩大农村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壮大新型茶业经营主体、提高茶农培训有效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茶农 可持续生计 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来自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聪 高梦 +1 位作者 李树茁 雷昊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该研究将社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理论延伸到农户生计系统的研究中,利用在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获得的900多个调研样本,借助系统工程学中的空间向量法从普遍恢复力、特定恢复力两个维度对农户生计系统的恢复力进行量化分析。采用A-F方法... 该研究将社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理论延伸到农户生计系统的研究中,利用在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获得的900多个调研样本,借助系统工程学中的空间向量法从普遍恢复力、特定恢复力两个维度对农户生计系统的恢复力进行量化分析。采用A-F方法从教育、健康以及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测度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在此基础上应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多维贫困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①搬迁户的生计恢复力(0.2075)显著低于本地户(0.2559),处于生计重建过程中的搬迁户存在一定程度的返贫风险。②提升生计多样化程度成为贫困地区农户抵御风险的重要策略,但同时伴随有生计转型风险。③生计恢复力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但其边际效用会随着生计恢复力跨越阈值而进入“瓶颈期”。普遍恢复力的减贫弹性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而特定恢复力在跨越阈值前会削弱普遍恢复力的减贫效用,对多维贫困呈现出正向影响。需要通过正向干预手段避免农户陷入多维贫困陷阱。④尽管易地扶贫搬迁的帮扶措施在生计恢复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搬迁户陷入多维贫困陷阱的门槛值(0.2476)较本地户(0.3215)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建议:充分认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在消灭社会环境不公、完善社会保障、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破除农户生计内卷化的“魔咒”,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恢复力 多维贫困 易地扶贫搬迁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影响的实证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聪 高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9-94,共6页
文章构建了西部山区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陕西入户调研数据进行测算,从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和思想意识四个维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搬迁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提升移民生计恢复力是把双刃剑,就业... 文章构建了西部山区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陕西入户调研数据进行测算,从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和思想意识四个维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搬迁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提升移民生计恢复力是把双刃剑,就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思想意识变革对移民生计恢复力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居住城镇化在当前阶段的起效尚未实现政策的初衷,特别是对于靠产业园区、靠县城的集中安置方式,移民生计恢复力的提高仍需完备的配套措施作支撑。因此,“移民搬迁+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易地扶贫搬迁 生计恢复力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忠县新立镇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尹珂 肖轶 郭蕾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148,共6页
通过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重庆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忠县新立镇197个典型农户生计情况的访谈调查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及障碍度模型,厘清影响农户综合满意度的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探寻田园综合体后续建设中农户参与并受... 通过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重庆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忠县新立镇197个典型农户生计情况的访谈调查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及障碍度模型,厘清影响农户综合满意度的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探寻田园综合体后续建设中农户参与并受益的路径。结果表明:以满意度为表征的田园综合体农户受益机制绩效与生计恢复力呈现出一定相关性,学习能力、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较强的农户受益感受较显著,这主要得益于田园综合体社区构建及“互联网+”产业打造;选择“自我积累学习和邻里交流学习”的农户注重经验积累并依靠“熟人社会”特征获取信息,而选择“农业培训学习与大众媒介学习”的农户利用网络打破地缘限制,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然而,农户集体意识仍需加强,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培育农民合作社,强化互助机制扶持生计恢复力弱势农户群体,从而激发村民内在驱动力,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生计恢复力 熵权TOPSIS 障碍度模型 新立镇 忠县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测度及其障碍因素诊断——基于河南省某深度贫困乡镇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亚红 马道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6-484,共9页
以深度贫困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以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为生计恢复力的分析框架,采取主成分分析、熵值法、障碍度诊断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对不同贫困属性和脱贫属性农户的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不同贫困... 以深度贫困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以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为生计恢复力的分析框架,采取主成分分析、熵值法、障碍度诊断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对不同贫困属性和脱贫属性农户的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不同贫困属性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一般农户、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和五保贫困户,且分化很明显;不同脱贫属性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已脱贫农户、返贫农户、持续贫困农户,脱贫农户生计恢复力明显高于未脱贫农户。在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的诊断中,发现学习能力障碍最为明显,缓冲能力障碍次之,最后是自组织能力障碍。具体影响因素中,是否在外务工、在外务工时间及家庭在校生状况是最突出的3个影响因子。对此,建议把生计恢复力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农户稳定、可持续脱贫的重要着力点,从培养贫困户学习知识技能、鼓励子女接受教育、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完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农户 生计恢复力 障碍因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湿地遗产区周边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随随 李传武 张华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1429,共9页
黄海湿地遗产区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自然遗产,随着湿地生境保护成为发展重心,遗产区周边的农户生计面临诸多挑战,提升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实现湿地保护与周边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海湿地遗产区周边乡村为案例地,从缓冲能力... 黄海湿地遗产区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自然遗产,随着湿地生境保护成为发展重心,遗产区周边的农户生计面临诸多挑战,提升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实现湿地保护与周边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海湿地遗产区周边乡村为案例地,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障碍度模型识别其关键影响因子,并据此提出农户生计恢复力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黄海湿地遗产区周边乡村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整体偏低,其中缓冲能力最高,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均较低,不同类型农户间生计恢复力差异显著;(2)住房条件、公共服务覆盖度、人均农业用地面积、家庭生计类型总数、金融支持度和风险感知能力是不同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共同影响因子;(3)应当按照“分类优化、多业协同、政策扶持、农户自觉”的思路系统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化黄海湿地遗产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计恢复力 影响因子 优化路径 黄海湿地遗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山区脱贫户的生计恢复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彦 赵雪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60-2169,共10页
生计恢复力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判断贫困地区的脱贫成效,更有助于理解新时期脱贫群体的生计状况,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以地处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在综合评估脱贫户生计恢复力的基础上,探析影... 生计恢复力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判断贫困地区的脱贫成效,更有助于理解新时期脱贫群体的生计状况,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以地处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在综合评估脱贫户生计恢复力的基础上,探析影响其演变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①陇南山区脱贫户的生计恢复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高生计恢复力脱贫户仅占27.73%;②不同类型脱贫户的生计恢复力存在分化特征,海拔低、脱贫时间早、劳动力禀赋强、抚养比低的脱贫户生计恢复力较高;③2014—2019年脱贫户生计恢复力主要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演变,除受政策干预、区域条件和生计风险的影响外,还受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户 政策干预 生计恢复力 陇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生计恢复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陕北米脂县石沟镇为例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行 陈海 +2 位作者 耿甜伟 史琴琴 刘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农户生计问题成为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恢复力思维为乡村农户生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文以陕北米脂县石沟镇为例,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 农户生计问题成为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恢复力思维为乡村农户生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文以陕北米脂县石沟镇为例,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和ArcGIS方法分析农户生计恢复力空间分异,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总生计恢复力指数为0.36,处于中等水平,呈现"高值集中、低值分散"的空间格局;2)各子维度能力空间分布各具特色,缓冲能力各等级分布较分散,自组织能力高值区集聚度高,学习能力高值区集中于西部和东部两大带状区域;3)子维度能力与总生计恢复力空间分布相关性显著,完全耦合协调乡村占比为73.81%、不完全耦合协调乡村占比为9.52%、不耦合协调乡村占比为16.67%;4)路网密度、农业总产值、老年人口占比和坡度是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因子交互作用均强于单因子作用,且主要以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类型为主。基于恢复力视角探究农户生计可为可持续生计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为制定乡村地区生计提升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农户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恢复力对比分析:以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安置点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季天妮 周忠发 +1 位作者 牛子浩 张家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6-1414,共9页
探究喀斯特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生计恢复潜力及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9—2021年126户搬迁农户的持续跟踪问卷调查数据,引入生计可持续思想建立生计恢复力框架,对易地扶贫... 探究喀斯特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生计恢复潜力及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9—2021年126户搬迁农户的持续跟踪问卷调查数据,引入生计可持续思想建立生计恢复力框架,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测度,对比搬迁前后农户生计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生计建设路径。结果表明,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安置点搬迁后农户生计恢复力呈上升趋势,2021年生计恢复力比搬迁前提升25.24%;搬迁前后各维度变化量表现为学习能力>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和风险应对能力等因子是影响搬迁农户生计恢复水平的核心因素。者相镇安置点搬迁前后农户生计恢复潜力差异明显,各维度增长趋势不同,提高搬迁农户收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可帮助搬迁农户进一步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农户 生计恢复力 生计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与农户风险投资行为 被引量:14
16
作者 管睿 余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8,180,181,共12页
脱贫地区农户面对公共政策的响应程度不足严重削弱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率。基于2018年秦巴山脱贫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及风险实验数据,通过Holt-Laury受控激励实验机制模拟农户风险投资行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厘清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 脱贫地区农户面对公共政策的响应程度不足严重削弱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率。基于2018年秦巴山脱贫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及风险实验数据,通过Holt-Laury受控激励实验机制模拟农户风险投资行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厘清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与农户风险投资行为三者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缓冲能力、自组织及学习能力是构成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重要维度;第二,农户生计恢复力是其抱负水平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中尤以缓冲能力的影响最大;第三,农户自组织与学习能力的培育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安全投资型项目,而缓冲能力的培育则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机会驱动型项目。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实现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长效性培育,并积极引导农户形成合理、有效的抱负水平。同时,针对安全投资型项目,充分利用乡村社会中的互动效应并通过基层组织及村干部的积极走访与政策解读,进而促进农户形成清晰正确的预期收益;针对机会驱动型项目,需重视事前管理、事中监管及事后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抱负水平 风险投资行为 Holt-Laury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恢复力视角下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川 漆雁斌 +1 位作者 何仁伟 邓鑫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1,129,共9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贫困人口搬迁后生计恢复力影响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该文从生计恢复力视角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对易地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贫困人口搬迁后生计恢复力影响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该文从生计恢复力视角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对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生计资本是促进农户转变生计策略、恢复可持续生计的关键;以外力帮扶提升农户的自组织能力、以激发内在动力提升农户的学习能力是促进生计资本积累和生计策略转型的有效手段。今后应从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系统研究、个体差异化的生计恢复力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动态观测与增强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易地扶贫搬迁 缓冲能力 自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江易华 黄桀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7,共6页
文章依据恢复力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湖北武汉市、广东揭阳市、浙江杭州市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文章依据恢复力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湖北武汉市、广东揭阳市、浙江杭州市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影响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2)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规模、社交网络质量、社交网络紧密度、家庭教育支出、政策认同度均对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拥有不同生计策略的家庭之间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失地农户 生计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恢复力、价值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郁玲 谢锐莹 于亿亿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8,共10页
明晰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引导农户积极自主参与宅基地退出、提高宅基地退出政策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生计恢复力—宅基地价值认知—行为响应的基本逻辑,基于安徽金寨、湖北宜城和江西余江三地375份农... 明晰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引导农户积极自主参与宅基地退出、提高宅基地退出政策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生计恢复力—宅基地价值认知—行为响应的基本逻辑,基于安徽金寨、湖北宜城和江西余江三地37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Bootstrap法实证检验宅基地价值认知对生计恢复力与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间关系的多重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生计恢复力显著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宅基地价值认知是生计恢复力提升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响应的深层原因;其中,宅基地生产性价值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实际转化的推动作用更明显。因此,宅基地退出实践中应注重农户生计恢复力积累,引导农户形成合理、有效的宅基地价值认知水平,解决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的内在动力问题,提高宅基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宅基地退出 行为响应 宅基地价值认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飞 朱晓倩 +3 位作者 刘江玉 童磊 郑珂 傅嘉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从生计质量、生计促进、生计供给及灾害压力4个维度构建气象灾害影响下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评估模型,运用结构动力学方法测度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水平,并识别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水平... 从生计质量、生计促进、生计供给及灾害压力4个维度构建气象灾害影响下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评估模型,运用结构动力学方法测度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水平,并识别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水平呈现周期性变化,与生计质量、生计促进、生计供给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灾害压力存在较强的负相关,重大气象灾害对农村居民生计恢复力的影响作用仍然较为显著;(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教育支出、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节水灌溉面积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对生计恢复力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影响最为显著;(3)政府宜优先从生计保障、生计促进以及抗灾应对3个维度,优化广东省农村居民生计水平,并且着重提升抗灾应对能力。既要注重临时性救助扶持措施,也要注重农村地区长期实力提升,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居民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增强广东省农村居民的生计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恢复力 气象灾害 结构动力学 农村居民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