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生计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怀德 李勇进 +1 位作者 冯起 陈文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本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程度和生计资产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分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全流域农户生计均呈多样化趋势,山区、平原区和沙漠绿洲区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别是:2.00,2.74和2.61,说明流域内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各区域差异明显。(2)因子分析表明,受政策影响农户所拥有的各生计资产存量发生了转化,相比其他区域,绿洲区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存量最多,主要反映在自然、物质和社会资产上,平原区次之,山区以较大差距排在末位。(3)政策扰动下各生计资产存量的差异对不同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活动和家庭生计资产存量,探讨了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的关系,从农户生计的视角客观系统地总结和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识别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今后流域治理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建议政府围绕农户生计资产的薄弱环节进行投入,以提高农民的生计资产存量;农户要优化生计组合,利用优势生计资产实现多样化的生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多样性 政策影响 可持续生计框架 因子分析 农村家庭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研究——基于脆弱性与适应性维度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永茂 李树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7-156,共10页
为了观察农户生计活动复杂化过程,分析弹性在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的作用,推动扶贫开发战略从识别贫困人口向防御贫困转变,本文采用曲线拟合、核密度函数非参数估计算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利用陕西省安康农户生计与环境调查数据,基于脆弱性、... 为了观察农户生计活动复杂化过程,分析弹性在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的作用,推动扶贫开发战略从识别贫困人口向防御贫困转变,本文采用曲线拟合、核密度函数非参数估计算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利用陕西省安康农户生计与环境调查数据,基于脆弱性、适应性维度对农户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进行了识别、划分,系统分析了弹性在农户、社区不同尺度上、阶段上对于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性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随尺度有所不同,随着适应性提高,在社区尺度上,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在农户尺度上,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农户生计活动存在高脆弱性、低适应性的尝试阶段,在经历了这个阶段之后,伴随着农户适应性的提高,脆弱性会同时增加;在社区尺度上,弹性作用下伴随着收入提高,脆弱性会逐步降低,在农户尺度上,弹性作用下伴随着收入提高,生计活动脆弱性会提高,形成"高风险、高收益"的情况。研究发现说明农户、社区存在着"多样性尝试"发展阶段,在一定尺度上保持适度脆弱性有利于社区、地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联系不同尺度生计活动脆弱性、适应性的关键,农户在这个阶段完成生计多样性水平专业化过程,社区在这个阶段形成地区特色的生计活动。扶贫开发工作应把握好这一时机,提高工作措施效果和绩效。在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中,在目标制定上不仅需要考虑收入因素,还需要考虑生计活动复杂性因素,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多样性尝试"发展时机,同时主动开展替代生计研究、落实工作,提高贫困防御能力,推动农户、社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多样性 弹性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计资本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滇琼天然橡胶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伍薇 刘锐金 +2 位作者 何长辉 杨琳 占达儒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6-760,共15页
运用海南和云南橡胶主产区615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测算了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设计了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和家庭收入多元化指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生计资本配置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生计资... 运用海南和云南橡胶主产区615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测算了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设计了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和家庭收入多元化指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生计资本配置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生计资本积累有助于丰富农户家庭生计活动和收入来源结构,尤其是金融资本积累有助于提升农户生计活动多样性水平;不同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存在地域性差异;自然资本禀赋对海南产区的收入多元化水平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在云南产区却可能存在“诅咒”效应。2)地域差异、生产决策和农户特性对可持续生计有重要影响。村庄所处的海拔高、距县城距离远对农户开展多样化生计构成挑战;割胶生产规律固化虽然可能会削弱农户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但由于其劳动力调整灵活性强,可更好地稳定家庭收入;土地细碎化具有多元化生计的效果,但不一定有收入效应;虽然贫困户身份可帮助农户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但增强生计能力才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所在。3)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和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生计资本对生计多样性的促进作用,有52.70%是通过提高生计资本统筹能力实现的,家庭就业策略优化有助于增强生计资本对收入多元化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达30.52%。最后,建议通过提高农户家庭生计资本统筹能力、加强生计能力建设、扩展就业信息渠道等来增强农户生计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生计资本 生计多样性 收入多元化 中介效应 海南岛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安置区农户土地利用与生计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业翠 刘桂真 李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6,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移民易地安置区不同类型农户生计多样性及其土地利用变化,为区域土地优化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结果:移民政策实施以来,研究区纯农户比例急剧下降,不同类型... 研究目的:分析移民易地安置区不同类型农户生计多样性及其土地利用变化,为区域土地优化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结果:移民政策实施以来,研究区纯农户比例急剧下降,不同类型农户的兼业行为趋势明显,农业生计多样化指数增加,但非农生计方式单一;移民兼业行为和非农生计行为明显,但原驻民的农业生计多样性指数更高;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农户兼业程度越高,耕地面积减少越快,林地扩张程度越高,农用地面积变化越明显等特点;移民政策实施以来,研究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升,且表现出非农程度越高,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越高的趋势,但因林地大面积扩张导致农用地集约度总体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论:移民安置区不同类型农户面临的生计压力不同,应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帮助农户发展多样化的非农生计活动,提高农户生计多样化和土地集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计多样性 农户 移民安置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羌塘牧民家庭牲畜存出栏权衡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增辉 周荣柱 +4 位作者 孙维 李少伟 张新永 陈林耀 武建双 《草地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591-3601,共11页
本研究以藏北牧民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调查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牧户牲畜存出栏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户均牲畜存/出栏规模(254.8/48.6 SSU)显著高于高寒草甸(191.55/33.22 SSU)和高寒草原(189... 本研究以藏北牧民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调查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牧户牲畜存出栏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户均牲畜存/出栏规模(254.8/48.6 SSU)显著高于高寒草甸(191.55/33.22 SSU)和高寒草原(189.89/33.49 SSU);对牧户牲畜存栏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单位面积产草量(高寒草甸)、家庭规模(高寒草原)和草畜平衡草场面积(荒漠草原),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0.78%,19.40%和15.99%;对牧户牲畜出栏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草畜平衡草场面积(高寒草甸)、家庭规模(高寒草原)和劳动力数量(荒漠草原),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5.01%,11.20%和23.55%。综上所述,藏北高原牧民户均牲畜存/出栏规模和结构在不同草地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在未来制定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资源禀赋和利用方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羌塘 牲畜存出栏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生计多样性 草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