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及其动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孙晗霖 刘新智 张鹏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精准脱贫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已成为后扶贫时期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选择生计资本和代际可持续性两个关键属性构建了生计可持续性框架,将生计资本划分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五类,将后代教育作为代际... 精准脱贫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已成为后扶贫时期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选择生计资本和代际可持续性两个关键属性构建了生计可持续性框架,将生计资本划分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五类,将后代教育作为代际可持续性评估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国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组于2016—2017年分三次进行的大规模微观农户入户调查数据,构建BP神经网筛选计算出可持续生计24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各贫困地区可持续生计指数的预测结果表明:甘肃、山西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较强,可持续生计指数分别为4. 288和4. 161;云南、江西、重庆精准脱贫户生计较稳定,可持续生计指数差别较小且均超过3. 6;四川、湖南精准脱贫户可持续生计指数为3. 377和3. 135,生计水平较低;贵州地区可持续生计指数为2. 953,精准脱贫户生计脆弱。基于生计动态转换视角,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了影响精准脱贫户家庭生计可持续风险率的关键因素:因能力、教育、环境致贫的精准脱贫户在脱贫后生计稳定性较好,分别为3. 423、2. 750、2. 642 a,心理因素致贫的可持续生计的生存时间较短,生理因素致贫的生计稳定的生存时间最短,仅为1. 876 a。女性户主生计稳定持续时间(1. 841 a)明显低于男性户主(2. 792 a)。对生计稳定的精准脱贫户生计动荡的比例风险模型估计结果,与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直观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对于精准脱贫可持续生计的重要程度最强,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对生计稳定有较大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的2年应成为脱贫保障的重点"观察期",在这个期间应重点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积累视角对生计尚欠稳定的精准脱贫户实施后帮扶和追踪支持,帮助精准脱贫户稳步实现可持续生计,让脱贫成效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精准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 动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对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的影响——基于贫困地区2660个脱贫家庭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晗霖 刘芮伶 刘新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7,共12页
基于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双重视角,采用跨层线性模型从家庭层面和村级层面综合探讨影响精准脱贫户家庭生计可持续的关键因素,并明确了两个层级之间内在的效应联系。结果表明,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的生计平稳有赖于自身五类生计资本的优化及生... 基于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双重视角,采用跨层线性模型从家庭层面和村级层面综合探讨影响精准脱贫户家庭生计可持续的关键因素,并明确了两个层级之间内在的效应联系。结果表明,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的生计平稳有赖于自身五类生计资本的优化及生计风险的降低,而当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提升皆有助于促进脱贫家庭生计资本增殖并降低风险脆弱性,从而保障脱贫效果的持久性,其中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精准脱贫户生计稳定作用尤为显著。因此,应将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未来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的核心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精准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 跨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欠发达地区脱贫群体生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效应与非货币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晗霖 王倩茹 刘新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3,258,共14页
教育作为脱贫巩固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在增产增收、阻隔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各类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各收入层级脱贫群众的生计稳定作用还未得到证实。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探索中国减贫战略前... 教育作为脱贫巩固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在增产增收、阻隔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各类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各收入层级脱贫群众的生计稳定作用还未得到证实。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探索中国减贫战略前瞻,基于已有教育减贫研究,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逻辑回归方法,从货币效应和非货币效应角度探讨教育对增加脱贫家庭生计来源以及降低其生计风险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对拓展脱贫户生计来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对所有收入层次的脱贫户家庭增收均具有正向作用,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对较低收入水平的脱贫户家庭的生计贡献更为显著;受教育程度提高可抵消年龄增长对生计稳定的负面影响,并使得脱贫户从事风险预防活动和使用卫生设施的倾向性显著增加,进而降低生计脆弱性。这将为中国后2020时代减贫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 货币效应 非货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合作机制下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与脱贫政策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建洪 李伶俐 +1 位作者 夏诗涵 毛小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6,192,共10页
基于我国政府、社会和脱贫户间形成的制度性合作机制,在经典SLA基础上改进了生计资本评价体系,并利用2017年秦巴山区大规模入户调查数据和熵权TOPSIS方法对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据此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现行主要脱... 基于我国政府、社会和脱贫户间形成的制度性合作机制,在经典SLA基础上改进了生计资本评价体系,并利用2017年秦巴山区大规模入户调查数据和熵权TOPSIS方法对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据此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现行主要脱贫政策对维护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的生计效应。结果发现,自身能力较弱且得不到特殊保障的“两不靠”脱贫户,在现行机制下生计可持续性最差,返贫风险最高,而这类脱贫户在务农型和60岁以上高龄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在政策效应上,务工增收政策显著促进了脱贫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兼业型与务农型脱贫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但对社区资本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发展政策对脱贫户金融资本,以及兼业型与务农型脱贫户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提升作用,而社会保障政策则对脱贫户所有生计资本的影响均不显著;相较其他类型脱贫户,现行政策对务工型脱贫户的影响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 政策效应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估及建议——以陕西省石泉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艺晋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选择陕西省石泉县152户安置移民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构建“生计资本-可持续”框架对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泉县移民在人力资本方面表现出老龄化和低技术水平特征,自然资本不能保障移民农业生计收入,物质资本基... 选择陕西省石泉县152户安置移民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构建“生计资本-可持续”框架对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泉县移民在人力资本方面表现出老龄化和低技术水平特征,自然资本不能保障移民农业生计收入,物质资本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但群体维护意识不强,金融资本下的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对生计起到收入支撑作用但家庭资本存量较低,社会资本囿于村内交往,内生动力充足但高等教育普及不足。由此提出政府引导移民参与合作社,培育特色产业并形成“品牌培育-推广-规模化”链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搭建平台,推动深化地区教育产业发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可持续生计评估 代际可持续 石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冲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6
作者 申津羽 岑映 +1 位作者 张涵 段伟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保护与发展冲突在自然保护地治理中普遍存在,寻求两者和谐共存的路径尤为重要。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通过对四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地的2001户农户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生态保护过程中社区发展冲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冲突主要... 保护与发展冲突在自然保护地治理中普遍存在,寻求两者和谐共存的路径尤为重要。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通过对四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地的2001户农户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生态保护过程中社区发展冲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冲突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受限、限制农业生产方式和野生动物致害,且不同保护地冲突强度存在差异。在生计资本方面,武夷山国家公园生计资本最高,其他保护地生计资本相近。在生计策略上,兼业型农户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倾向于多元化生计方式应对冲突。此外,资源利用受限和农业生产方式限制对农户家庭人均工资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健全冲突管理机制、制定差异化社区发展政策、提升农户发展能力等策略,以推动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 社区发展 冲突 农户可持续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返贫致贫的差异化治理
7
作者 田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返贫致贫治理是一个涉及治理空间、治理主体、治理要素和治理机制的辩证互构和动态演化的过程,兼具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其本质是生计能力和生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返贫致贫治理是一个涉及治理空间、治理主体、治理要素和治理机制的辩证互构和动态演化的过程,兼具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其本质是生计能力和生计权利的系统性重建。可持续生计理论重视人的能力和权利,不仅关注物质资源和生计环境,还聚焦人的主体选择和生计权利,能够系统揭示返贫致贫治理机制创新与可持续生计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以易地搬迁为例,采用可持续生计理论视角,基于治理导向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考察返贫致贫不同类型的差异化治理机制。研究表明,易地搬迁返贫致贫治理要聚焦次生属性及其实践特征,精准识别生计能力提升和生计权利保障面临的结构性制约;还必须分类摸清返贫致贫群体的能力结构、资源禀赋和主体诉求,要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助力搬迁户生计能力提升和生计权利保障协同推进。从脆弱性治理到可持续发展,巩固拓展返贫致贫治理成果同后续扶持有效衔接,应当以区域融合发展及生计可持续为导向,遵循返贫致贫治理机制创新与可持续生计制度变迁协同演化的应然规律,助力后搬迁时代返贫致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贫致贫 易地搬迁 可持续生计 生计权利 生计能力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的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
作者 王玉婷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3期68-70,共3页
可持续生计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研究以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3年间“可持续生计”主题下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热点集中于农户生计资本及... 可持续生计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研究以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3年间“可持续生计”主题下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热点集中于农户生计资本及生计策略分析,通过生计资本组成揭示农户生计状态,比较不同生计策略对农户生计的影响;2)研究对象由退耕农户和被征地农户逐渐转向至移民群体,探索政策影响下农户生计的发展及保障问题;3)研究方法以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为主,以生计资本为核心,但旅游、文化、心理等新兴生计资本开始逐步被纳入研究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可视化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与自觉: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研究——基于鄱阳湖区的调研数据
9
作者 龚梦玲 朱顺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5,共11页
当前,长江禁渔正处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探讨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对于提升长江全流域禁捕退捕实效、共抓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综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制度变革... 当前,长江禁渔正处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探讨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对于提升长江全流域禁捕退捕实效、共抓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综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制度变革与文化自觉多重视角,测量退捕渔民生计资本结构及其对生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态认知资本均对生计资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长期主义来看,制度资本的作用不显著,生计资本对生计可持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有序稳步开展渔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渔村、深化金融政策协调联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强化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等建议,保障退捕渔民生计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十年禁渔 退捕渔民 生计资本 可持续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18,共21页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户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生计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志龙 李雨臻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乡村振兴面临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挑战,同时也肩负着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脱贫群众精神风貌有了很大改观,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目前一些农户仍面临生计脆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 乡村振兴面临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挑战,同时也肩负着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脱贫群众精神风貌有了很大改观,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目前一些农户仍面临生计脆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注重提升其自主、自助、自为的可持续生计能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也是提升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看,提升农户自身抗逆能力和发展能力,一要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为可持续生计提供动力源泉;二要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为可持续生计提供智力源泉;三要加大乡村文化的供给力度,为可持续性生计提供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农户可持续生计 生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研究——以成都市幸福村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文斌 楚雪莲 刘阳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6,共15页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典型乡村旅游地幸福村的农户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以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背后更为深刻的效应机理。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受经济、社会、生态等外因与内因的组态影响,单一因素难以构成影响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条件,内生动力、旅游产业、土地利用、政策制度、社区治理和自然环境是组态路径中的6大核心影响因素;2)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路径包括4类正向驱动路径和3类负向抑制路径,同向组态路径彼此等价且条件之间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异向组态路径间具有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3)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多重并发路径的形成受旅游区位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管理启示,旨在为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制研究提供复杂组态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地 组态效应 复杂视角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水库移民后期帮扶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海兵 李智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55,263,共8页
基于广西岩滩水电移民的调研数据,运用组合赋权法、Topsis模型对由3种能力构成的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后期帮扶及其具体措施对移民户整体和3种类型移民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以此来评价帮扶效果。结果表明:移民户可持续... 基于广西岩滩水电移民的调研数据,运用组合赋权法、Topsis模型对由3种能力构成的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后期帮扶及其具体措施对移民户整体和3种类型移民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以此来评价帮扶效果。结果表明:移民户可持续生计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非贫困户、一般脱贫户和低保脱贫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依次降低;综合帮扶对整体移民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显著,具体措施是否参与对不同移民户可持续生计的作用不同,其中教育培训对3种类型移民户提升可持续生计均显著;参与帮扶措施多寡对非贫困户和低保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显著,但对一般脱贫户影响不显著。拓展了移民后期帮扶效果评估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精准高效推进移民扶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帮扶 可持续生计 移民 效果评估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边缘农户生计帮扶满意度评价及返贫预防策略研究——基于G县调查数据的分析
14
作者 邢占军 林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9,共15页
基于G县调研所得的数据,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农户生计帮扶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对其影响路径传递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生存环境、人文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对农户帮扶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 基于G县调研所得的数据,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农户生计帮扶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对其影响路径传递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生存环境、人文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对农户帮扶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应从生计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转变和帮扶满意度提升等方面入手,实施多维提升策略以防范边缘户返贫。一是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产业兴旺”衔接,通过“社会输入型干预+农户内源式发展”机制有效结合驱动可持续生计发展策略,提振产业振兴功能。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保障+风险预警”协同,加强对脱贫农户返贫诱因精准识别并分类施策,搭建以风险与可持续生计为中心的返贫监测预警框架,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信息动态管理机制。三是推动实施“组织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重建村落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和关系秩序,有效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多元协同参与动力,以多方协同合力推动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可持续生计能力 相对贫困治理 帮扶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村妇女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基于芜湖市田野调查的实证
15
作者 何丹 吴九兴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采用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4个市(县、区)农村妇女的问卷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农村妇女的人口学、生计资本、农地细碎化等方面的特征,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和二分Logit模型分析农户家庭收入变化及妇女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 采用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4个市(县、区)农村妇女的问卷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农村妇女的人口学、生计资本、农地细碎化等方面的特征,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和二分Logit模型分析农户家庭收入变化及妇女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力资本较弱,家庭承包地面积较小,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受教育程度、妇女的职业、就业培训、工作经验等是影响家庭收入变化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妇女的职业、生育情况、就业培训、工作经验等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意愿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需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失,提升农村妇女的就业能力;推动资本下乡发展非农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积极促进农村妇女进城务工,采取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村妇女 可持续生计 调查 实证 安徽省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域下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梦晗 王亚楠 +2 位作者 董航宇 张梦真 苏明明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7期465-474,共10页
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生计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为基础数据库,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与社区发展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可持续生计视域下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 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生计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为基础数据库,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与社区发展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可持续生计视域下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研究历程与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议题。研究发现:(1)在国家公园建设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上,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建设对社区传统生计和替代生计的影响。(2)在社区发展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撑作用上,现有研究关注社区居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多样性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影响以及社区参与模式等方面。(3)未来应深化与拓展研究内容,挖掘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议题;注重从双向互动的研究视角切入,拓宽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研究尺度;强化多学科交叉与方法集成,以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社区发展 可持续生计 生态保护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农业国家多维度可持续生计评估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丽雯 杜剑卿 +4 位作者 胡正义 杨雅茜 马丽媛 崔骁勇 王艳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427-10441,共15页
生计主要包括政策保障、能力和资产三个维度。生计是人类生存之本,了解生计状况是评估人类福祉、开展社会治理的基础,特别是在人类生产生活受环境影响强烈的农业国家。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可持续生计、恢复力生计和脆弱性生计等评估框架... 生计主要包括政策保障、能力和资产三个维度。生计是人类生存之本,了解生计状况是评估人类福祉、开展社会治理的基础,特别是在人类生产生活受环境影响强烈的农业国家。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可持续生计、恢复力生计和脆弱性生计等评估框架,时常将不同维度的生计指标混淆在一起,制约了对生计问题的全面认识以及针对性的政策制定。研究借鉴了Carney对生计的定义,以“生计”和“对生计的保障”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新的多层级、多维度的可持续生计评估框架,包括政策保障(国家层面的可持续性)、能力(个体层面的可持续性)和资产三个维度,共计16个指标,开展全球农业国家多维度可持续生计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全球农业国家可持续生计状况整体良好,但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大,政策维度平均(57.72±14.68)分,能力维度平均(76.67±20.32)分,资产维度平均(18.41±13.01)分;(2)从2001至2019年的进展来看,能力维度的进展相对突出(平均增加17.46分),政策和资产维度的进展几乎停滞(平均增加0.97分和1.77分);(3)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可持续生计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欧洲等高收入国家的生计状况显著优于其它地区((65.77±7.70)分,P<0.001),非洲等低收入国家的生计状况较差((37.24±9.10)分,P<0.001);(4)中低收入国家应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居民生计能力,低收入国家应加强政策保障,具体包括完善公共设施、改善公共卫生、降低失业率、提供技能培训等。多数非洲国家的政策维度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影响居民的能力发展和资产积累,进而严重制约其生计的可持续性,决策者应予以重视。通过区分生计的不同维度,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具体挑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全球可持续生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多维度 农业国家 区域差异 地理位置 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生计变化的区域生态修复社会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庆 苏香燕 +5 位作者 周妍 李付全 张永帅 胡自远 李凯 孙然好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01-5112,共12页
区域生态修复工程能够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居民福祉,促进区域内生式发展,但当前对于社会效益的量化缺乏具体标准。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居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指标体系,量化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内居民... 区域生态修复工程能够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居民福祉,促进区域内生式发展,但当前对于社会效益的量化缺乏具体标准。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居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指标体系,量化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内居民生计活动的变化,从而分析不同修复单元之间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影响居民生计策略转变。居民收入结构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兼业多项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人力密集型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经营转变,乡村产业结构由传统农耕向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等生态衍生产业转变;(2)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居民综合生计具有明显提升作用。整体工程区内居民综合生计水平几乎增长了一半,但不同生计类型的变化程度略有差异,由高到低为生计环境>生计结果>生计资本;(3)尽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同修复单元的差异较为显著。如森林提质主体修复单元等多元化收入来源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指数最高;发展生态产业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可持续性最高,如水质提升与污染防治单元;生计模式单一且资源匮乏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水平偏低,如废弃矿山主体修复单元。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和修复单元的变化差异性,有助于制订精准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生态修复事业向着更高标准、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可持续生计 效益评估 生态贫困陷阱 沂蒙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吗?——基于贫困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视角
19
作者 郜飞 杨俊孝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
发挥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新疆和田地区1271份微观调查数据,基于贫困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双重视角,探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果表明:第... 发挥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新疆和田地区1271份微观调查数据,基于贫困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双重视角,探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果表明:第一,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起到巩固脱贫成果的作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拓展脱贫成果。第二,按照政策目标群体分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够巩固拓展稳定脱贫户的脱贫成果,能够巩固但不能拓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脱贫成果,不能巩固拓展突发重大风险户的脱贫成果。第三,按照收入水平分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够巩固拓展高收入农户的脱贫成果,但对低收入农户的可持续生计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贫困脆弱性 可持续生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及防控——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例
20
作者 姚昊彤 张晔 孙萌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24-230,共7页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对返贫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县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返贫风险的评价值分别为2.784 4、1.965 5、2.540 5...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对返贫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县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返贫风险的评价值分别为2.784 4、1.965 5、2.540 5、3.559 0、1.861 2,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风险是造成脱贫户返贫的主要风险;脱贫户的返贫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返贫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2.588 3;研究发现,C县存在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主导产业发展不成熟、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充分、帮扶责任人的管理不够精准、帮扶工作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有待提升、脱贫户社会融入不足、返贫监测预警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是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提升产业后续帮扶力;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引导发挥先锋作用;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帮助农户融入社会;五是落实预警机制,完善返贫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返贫风险 脱贫户 熵权法 和田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