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脉散加味对乳腺癌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新峰 乔翠霞 +4 位作者 程旭锋 刘琦 高启龙 王怀璋 杨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探讨生脉散加味对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化疗中出现的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及安全性。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TAC方案化疗,生脉组除给予TAC方案化疗外,还给予生脉散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生脉散加味对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化疗中出现的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及安全性。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TAC方案化疗,生脉组除给予TAC方案化疗外,还给予生脉散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电图(ECG)、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蛋白T(c Tn T)、脑钠肽(BNP)、化疗骨髓抑制和化疗消化道反应的变化。结果: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对照组和生脉组患者的LVEF均呈下降趋势、心电图、c Tn T、BNP的异常改变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生脉组化疗4周期及化疗6周期LVEF均明显升高,生脉组化疗6周期心律失常和ST-T段、c Tn T及BNP异常改变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生脉组患者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可明显降低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TAC)患者的心脏毒性,并可减轻化疗药物的部分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乳腺癌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生脉散加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散加味治疗崩漏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玉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961-96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崩漏 生脉散加味 安神 气短 生津 伤寒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生脉散合牡蛎散治疗肿瘤化疗后自汗盗汗30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智芬 陈强松 +2 位作者 欧武 黎汉忠 张作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化疗后自汗盗汗/中医药疗法 @加味生脉散 @牡蛎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生脉散治疗小尾寒羊产后自汗和盗汗
4
作者 李绪权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小尾寒羊 产后自汗 产后盗汗 加味生脉散 症状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生脉散治疗休克等病证体会
5
作者 房定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7期34-35,共2页
生脉散载于《千金方》。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其后用于治疗中暑、虚脱、劳嗽等。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衰、休克等。笔者以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生脉散治疗内科垂危急症及杂病,收到... 生脉散载于《千金方》。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其后用于治疗中暑、虚脱、劳嗽等。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衰、休克等。笔者以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生脉散治疗内科垂危急症及杂病,收到效益。尽管治疗病种不同,但根据辨证分析都有气虚或气阴两虚的机制,紧紧抓住这个特点,临床应用多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加味 气阴两虚 气阴两伤 虚证 心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屈营 张明谦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5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中医药疗法 生脉散加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痹(胸痛、真心痛)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仲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6期41-42,共2页
概说胸痹,胸中阳气失于流布,痹着不通,或胸痛彻背,或卒然胸口瞀痛之证。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胸膜炎、大叶性肺炎等疾病。由各种原因所引起,肝肺升降失司,胸中阳气痹阻,脉络不通,瘀血停滞,皆可导致本证。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冠心病心绞痛 加味生脉散 瓜萎 胸痛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