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70份糯稻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综合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筛选出适合扬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粳糯稻品种(系)。试验于2021—2023年在江苏省扬中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1)70份糯稻品种(系)2021年全生育...本研究以70份糯稻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综合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筛选出适合扬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粳糯稻品种(系)。试验于2021—2023年在江苏省扬中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1)70份糯稻品种(系)2021年全生育期变幅为137~159 d,2023年变幅为139~158 d。根据全生育期可划分为3个生育类型,其中早熟晚粳17个,中熟中粳18个,迟熟中粳35个。(2)2021年产量变幅为5.19~9.50 t hm^(-2),2023年产量变幅为5.57~9.64 t hm^(-2)。主成分分析表明,每穗粒数与穗数是决定产量性状的主要指标。(3)2021年糙米率变幅为80.45%~87.35%,精米率变幅为59.86%~75.87%,达到优质一级标准的品种有20个,达到优质二级标准的品种有16个;2023年糙米率变幅为81.60%~88.50%,精米率变幅为65.07%~75.59%,达到优质一级标准的品种有15个,达到优质二级标准的品种有18个。2021年蛋白质含量变幅为7.00%~10.77%,总淀粉含量变幅为69.42%~92.73%;2023年蛋白质含量变幅为7.00%~10.79%,总淀粉含量变幅为68.00%~92.68%。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有35个水稻品种携带香味基因badh2。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比较与评价,筛选出4个适宜扬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糯稻品种(系)扬软糯2号、苏糯7132、扬粳糯2号和盐稻93207。展开更多
氮肥是青贮玉米的重要肥料,但施氮量如何通过调控青贮玉米的生理性状和化学特性来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施氮量(尿素)和生育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叶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氮肥是青贮玉米的重要肥料,但施氮量如何通过调控青贮玉米的生理性状和化学特性来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施氮量(尿素)和生育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叶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水平施氮量(0 kg N/hm^(2),N0;160 kg N/hm^(2),N160;240 kg N/hm^(2),N240;320 kg N/hm^(2),N320),于苗期施用60%氮肥(基肥)和拔节期施用40%氮肥(追肥),在开花期和蜡熟期采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趋于增加(P>0.05)。蜡熟期的干物质产量比开花期高70.2%(P<0.05)。在两个生育期中,无论是全叶还是叶内,N320处理的霉菌数量都最高。与开花期相比,蜡熟期叶内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82 lg cfu/g FW(鲜重)和1.36 lg cfu/g FW(P<0.05),霉菌的数量增加了0.71 lg cfu/g FW(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了50%以上(P<0.05)。在不同生育期和施氮量中,叶内好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均比全叶减少了40%~60%(P<0.05)。当仅考虑施肥成本、青贮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品质的潜在需求时,建议在青贮玉米种植中采用160 kg/hm^(2)的施氮量,并在蜡熟期收获。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以70份糯稻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综合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筛选出适合扬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粳糯稻品种(系)。试验于2021—2023年在江苏省扬中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1)70份糯稻品种(系)2021年全生育期变幅为137~159 d,2023年变幅为139~158 d。根据全生育期可划分为3个生育类型,其中早熟晚粳17个,中熟中粳18个,迟熟中粳35个。(2)2021年产量变幅为5.19~9.50 t hm^(-2),2023年产量变幅为5.57~9.64 t hm^(-2)。主成分分析表明,每穗粒数与穗数是决定产量性状的主要指标。(3)2021年糙米率变幅为80.45%~87.35%,精米率变幅为59.86%~75.87%,达到优质一级标准的品种有20个,达到优质二级标准的品种有16个;2023年糙米率变幅为81.60%~88.50%,精米率变幅为65.07%~75.59%,达到优质一级标准的品种有15个,达到优质二级标准的品种有18个。2021年蛋白质含量变幅为7.00%~10.77%,总淀粉含量变幅为69.42%~92.73%;2023年蛋白质含量变幅为7.00%~10.79%,总淀粉含量变幅为68.00%~92.68%。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有35个水稻品种携带香味基因badh2。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比较与评价,筛选出4个适宜扬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糯稻品种(系)扬软糯2号、苏糯7132、扬粳糯2号和盐稻93207。
文摘氮肥是青贮玉米的重要肥料,但施氮量如何通过调控青贮玉米的生理性状和化学特性来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施氮量(尿素)和生育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叶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水平施氮量(0 kg N/hm^(2),N0;160 kg N/hm^(2),N160;240 kg N/hm^(2),N240;320 kg N/hm^(2),N320),于苗期施用60%氮肥(基肥)和拔节期施用40%氮肥(追肥),在开花期和蜡熟期采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趋于增加(P>0.05)。蜡熟期的干物质产量比开花期高70.2%(P<0.05)。在两个生育期中,无论是全叶还是叶内,N320处理的霉菌数量都最高。与开花期相比,蜡熟期叶内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82 lg cfu/g FW(鲜重)和1.36 lg cfu/g FW(P<0.05),霉菌的数量增加了0.71 lg cfu/g FW(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了50%以上(P<0.05)。在不同生育期和施氮量中,叶内好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均比全叶减少了40%~60%(P<0.05)。当仅考虑施肥成本、青贮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品质的潜在需求时,建议在青贮玉米种植中采用160 kg/hm^(2)的施氮量,并在蜡熟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