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内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的支持作用
1
作者 翟洪江 陈平 +1 位作者 胡振帮 石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2,共6页
实验室内研究生之间发生频繁互动,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类型、强度及其对研究生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生生互动可以分为科研互动、生活情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差序格局,按照亲疏关... 实验室内研究生之间发生频繁互动,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类型、强度及其对研究生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生生互动可以分为科研互动、生活情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差序格局,按照亲疏关系的顺序由强变弱;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支持研究生科研开展、给予研究生社交支持。此研究加深了对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理论认识,为创建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发挥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研究生 生生互动 研究生发展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组织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子房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32,共7页
聚焦写作教学的实质是为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供各种需要的支持。这些支持主要来自教师、教学材料和学习伙伴三个方面。相对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关注教师和教学材料作用的发挥,而学习伙伴的价值却遭到一定程度的忽视。
关键词 写作教学 组织策略 生生互动 教学材料 写作任务 教学实践 教师 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生生互动”融合式写作反馈模式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骆北刚 赵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8,共6页
基于数字技术的自动反馈是数字化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的重要趋势,自动反馈功能的最大化是语言教学评价领域探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反馈理论和过程性写作教学理论,提出“自动+生生互动”融合式英语写作反馈模式,阐释了该模式的内涵、... 基于数字技术的自动反馈是数字化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的重要趋势,自动反馈功能的最大化是语言教学评价领域探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反馈理论和过程性写作教学理论,提出“自动+生生互动”融合式英语写作反馈模式,阐释了该模式的内涵、操作原则和操作流程,并通过教学案例呈现了该模式的操作及其效果,期望为英语写作自动化反馈功能的最大化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自动+生生互动 融合式反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生生互动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蔡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3期70-70,124,共2页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生生互动正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重点探讨生生互动在高校思想道德教...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生生互动正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重点探讨生生互动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实施的过程及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生生互动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远工程模式一生生互动形态与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秋霞 杨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4,共6页
模式一课堂教学形态主要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笔者归纳出"生生互比激励法"和"生生互助引导法"两种主要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并基于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模式一的应用必须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结合,要落... 模式一课堂教学形态主要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笔者归纳出"生生互比激励法"和"生生互助引导法"两种主要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并基于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模式一的应用必须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结合,要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育思想,让农村教师在做中学,在运用中改进,在运用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操作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一 生生互动形态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促进主题探究活动中生生互动的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兵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1-52,共2页
生生互动作为课堂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学观、学习氛围、教学设计、教学艺术等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生生互动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 主题探究 生生互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堂中“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雪清 《地理教学》 2000年第8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课堂教学 生生互动 教学模式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互动研究的主题、方法与趋势 被引量:29
8
作者 左璜 黄甫全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6,共6页
课堂互动研究是人们为走进有效教学而开辟的一条文化途径。文献分析显示,已有的课堂互动研究在课题上分别聚焦于描述性主题、关联性主题和价值性主题,在方法论上提出了多元化的视角、整合化的取向和多样性的工具,在发展上隐约呈现出从... 课堂互动研究是人们为走进有效教学而开辟的一条文化途径。文献分析显示,已有的课堂互动研究在课题上分别聚焦于描述性主题、关联性主题和价值性主题,在方法论上提出了多元化的视角、整合化的取向和多样性的工具,在发展上隐约呈现出从本体视域到方法视域、从行为研究到语言认知研究、从聚焦学业到关注公平、从一般教学到具体科目教学以及从传统课堂到现代课堂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互动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互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盘资源进行互动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筱兰 张丽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1,共4页
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光盘资源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多角度表征知识内容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利用光盘资源开展互动教学的设计,可以从情境与... 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光盘资源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多角度表征知识内容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利用光盘资源开展互动教学的设计,可以从情境与学生互动、人际之间的互动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深化认知。本文从光盘资源应用的实践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光盘资源,实现生境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结合具体案例对基于光盘资源的互动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结合案例的研究方式,可使理论联系实践,再现互动的课堂情境,使文中探讨的教学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盘资源 互动教学 生境互动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琳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61,共12页
人际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SOTL-T课题组通过对8850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23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互动媒介方面,文字互动占比最大,其留存性和可见性强,可以通过字... 人际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SOTL-T课题组通过对8850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23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互动媒介方面,文字互动占比最大,其留存性和可见性强,可以通过字斟句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但出现了表情包辅助和表述简短化的趋势;音视频互动对网速和深层表演有较高要求,出于后台前台化的形象整饰压力,教师打开摄像头的频率不高。(2)在互动时间方面,同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强、间隔短、边界清晰、节奏匀速且方向单一,时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异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弱、间隔长、边界模糊、节奏可控且能撤销和剪辑,时间效率更低。(3)在互动空间方面,分割的空间限制了在线教学互动的多样性与充分性,但同时也能通过匿名保护形成人际安全距离;在有特殊空间需求的课程中,在线教学展现出了独有的优势或劣势。(4)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频率和效果较线下教学都有所下降,平台设计只是更多地满足了教师一方的符号输出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高校、教师和平台开发者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时空特征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水星 费建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6,共4页
计算机网络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越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互动式"... 计算机网络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越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环境,并经过课堂教学形式的重新组合,课堂教学策略的重新调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境互动,生本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生境互动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生本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学习模式的态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淑珍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102,共5页
随着交际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外语学习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在教师传统讲授、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机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模式中交替学习。但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对这些学习模式究竟持什么态度才... 随着交际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外语学习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在教师传统讲授、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机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模式中交替学习。但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对这些学习模式究竟持什么态度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本文对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各种互动学习模式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对比研究,并讨论了其结果对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互动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人机互动 讲解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中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互动式笔译教学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晓杨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笔译教学方法并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于是在分析了翻译能力成分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远程开放教育的翻译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互动式笔译教学方式。该方式以多媒体... 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笔译教学方法并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于是在分析了翻译能力成分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远程开放教育的翻译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互动式笔译教学方式。该方式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平台,以现代教学为理念,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内部动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笔译教学 翻译能力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教学中的互动何以影响大学生能力发展——院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建林 张亮亮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2,共8页
教育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对学生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和内在作用规律尚不清晰。基于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2018年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影响大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与差异。结果表明:生... 教育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对学生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和内在作用规律尚不清晰。基于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2018年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影响大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与差异。结果表明: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均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能力发展,且生师互动的预测系数更高;院校归属感在两者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且在生师互动的影响中效应更强。大学应提升教学效果,要注重巩固生师互动质量,拓展途径;引导生生互动方向,关注学生发展;增强学生院校归属感,让学生在互动式参与中实现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师互动 生生互动 院校归属感 大学生能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生持续投入何以可能:多维互动的模型与机制阐释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丽君 邓启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79-89,共11页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投入程度较低的现象,这严重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职学生克服原有惯习并主动投入学习的改变,成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改变的关键是学生能否调整行为...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投入程度较低的现象,这严重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职学生克服原有惯习并主动投入学习的改变,成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改变的关键是学生能否调整行为并持续投入。而行为的调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和生境互动共同作用下,学生不断修改解读意义的结果。行动和意义的持续调整、修改源于动态的作用机制,即实践—理性—自我的螺旋上升和个体群体的实践互构机制,中职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有效多维互动实践中逐渐提升理性和自我,提升的理性和自我又会促进更深层次的互动实践,从而实现从不学、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实现持续学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生境互动 自我互动 象征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
16
作者 袁婧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15,共4页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育部,2012:121)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相比而言,最普遍、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然而,近几年来,师生互动还存在着认识不清、虚假互动、互动形式化等现象.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这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和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 课堂互动 人机互动 师生互动行为 生生互动 语言实践机会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热门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引论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建鲲 庞学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13,共5页
从教学论研究对"教学交往"理论把握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看,对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的重视,构成了合作学习的核心特色。而"合作—协同"式的合作学习所致力于创设的"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的&... 从教学论研究对"教学交往"理论把握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看,对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的重视,构成了合作学习的核心特色。而"合作—协同"式的合作学习所致力于创设的"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的"合作性生生互动"学习情境,则使其成为合作学习理想的生成机制。因而,将"合作—协同"学习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彼此合作中掌握职业理论和养成职业技能,更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 被引量:76
18
作者 周俊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8,共4页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求、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含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如简单模仿,盲目套用国外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交往 学生主体性发展 集体教学 课堂教学 目标结构 生生互动 班级教学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曲 付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08,共2页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最初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own和Palincsar为改善传统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的意识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倡导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无障碍的师生、生生互动沟...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最初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own和Palincsar为改善传统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的意识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倡导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无障碍的师生、生生互动沟通,达到共享教学资源和辅助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目的。在西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法 教学模式研究 阅读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 教学策略 生生互动 综合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管理中弱势群体生成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艳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0,共2页
班级弱势群体是指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对班级资源的占有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班级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因素(如生理缺陷),也有后天因素(主要是教育)。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大都是通... 班级弱势群体是指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对班级资源的占有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班级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因素(如生理缺陷),也有后天因素(主要是教育)。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大都是通过相同的标准筛选进来的,他们享受着相同的教育资源。那么,班级弱势群体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初一年级MX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个案分析 课堂管理 学生群体 教育资源 生生互动 弱势地位 生理缺陷 先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