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生之生命美学的现代阐释——寻根文学新论 |
陈啸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儒家仁道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
李霞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7 |
5
|
|
3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易传》道德哲学 |
罗炽
|
《湖湘论坛》
|
1998 |
0 |
|
4
|
“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漫议毕淑敏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描写 |
刘乐群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5
|
关于“这一代”的女性立言──张欣与毕淑敏中篇小说创作精神四题 |
万莲子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6
|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 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 |
叶嘉莹
|
《当代文坛》
|
1984 |
2
|
|
7
|
由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跨越──毕淑敏作品的社会导向 |
顾凤威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8
|
北京文学季评 |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9
|
五月蜀乡 |
曲言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0
|
康熙皇帝与贡米 |
岳树明
|
《农村农业农民》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