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菜蛾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入侵的生理防御反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雷妍圆 何余容 吕利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7-893,共7页
为了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的防御机制,利用吉姆萨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了小菜蛾4龄幼虫血细胞感染不同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后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的入侵可导致小菜蛾血细胞... 为了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的防御机制,利用吉姆萨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了小菜蛾4龄幼虫血细胞感染不同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后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的入侵可导致小菜蛾血细胞数量发生改变,表现为入侵初期血细胞总数增加,不同类型血细胞比例改变等。体表接种后8-45h,高致病力菌株PFCF-001处理的幼虫血细胞总数在24h出现最高值6250个/mm3,而低致病力菌株PFCF-D58处理在36h达到最高值3000个/mm3,比高致病力菌株处理滞后12h。不同菌株处理下虫体参与防御反应的主要血细胞类型为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小菜蛾幼虫血细胞在感菌初期能够产生粘附、吞噬、包被及形成结节等一系列防卫反应,但最终无法抵挡高致病力菌株PFCF-001的侵染。结果说明小菜蛾幼虫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的防御反应只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清除、消灭玫烟色棒束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小菜蛾 血淋巴 生理防御反应 致病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筛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4 位作者 杨硕知 陈明皋 程勇 李志辉 杨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共6页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外源Spd多浓度预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试验,并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外源Spd多浓度预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试验,并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的观测数据和最佳浓度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种外源亚精胺溶液对6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防御效果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 <0.01)。2)1 mmol/L和2 mmol/L外源Spd预处理对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的防御效果更好,且均遵守干旱胁迫程度越轻则生理损伤防御效果越好的规律;而不同浓度外源Spd预处理对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防御影响并未发现明显规律。3)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外源Spd浓度进行筛选,发现2 mmol/L外源Spd溶液的综合评价值最大,为4种参试浓度中的最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干旱胁迫 生理损伤 外源亚精胺 生理防御 最佳浓度 湖南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外源亚精胺浓度对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修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5 位作者 杨硕知 陈明皋 程勇 龚玉子 李志辉 杨柳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修复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旱胁迫+外源Spd多浓度修复处理"试验。通过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的观测分...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修复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旱胁迫+外源Spd多浓度修复处理"试验。通过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的观测分析和最佳浓度的综合筛选。结果表明:(1) 4种外源亚精胺溶液对4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修复效果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 <0. 01)。(2) 4种外源亚精胺溶液对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的修复效果分别为2 mmol·L^(-1)>1 mmol·L^(-1)> 0. 5 mmol·L^(-1)> 0. 1 mmol·L^(-1)、1 mmol·L^(-1)> 2 mmol·L^(-1)> 0. 5 mmol·L^(-1)> 0. 1 mmol·L^(-1)、0. 5 mmol·L^(-1)> 0. 1 mmol·L^(-1)> 1 mmol·L^(-1)> 2 mmol·L^(-1)和1 mmol·L^(-1)> 2 mmol·L^(-1)> 0. 5 mmol·L^(-1)>0. 1 mmol·L^(-1)。(3)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外源Spd浓度进行筛选,发现1mmol·L^(-1)外源Spd溶液的综合评价值最大,为4种参试浓度中的最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亚精胺 红椿 生理防御 浓度 模糊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盐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耿广琴 谢晓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166-2173,共8页
以一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旱盐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生长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原生质体DNA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旱盐双重胁迫下,乌拉尔甘草株高... 以一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旱盐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生长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原生质体DNA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旱盐双重胁迫下,乌拉尔甘草株高、鲜重、干重下降。在NaCl浓度小于400mmol·L-1时,乌拉尔甘草生长量在轻度与中度干旱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随盐分含量增加,甘草幼苗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幼苗叶片SOD活力与MDA含量持续上升,幼苗原生质体DNA尾长、尾矩、Olive尾矩持续升高(P<0.05)。测定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具有适应一定程度旱盐双重胁迫的能力,其适宜的胁迫条件为NaCl浓度小于400mmol·L-1,中度干旱胁迫。与干旱相比,盐分是影响甘草生长量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境胁迫 生长量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 DNA损伤 生理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