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康‘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大培 李生萍 +3 位作者 高向倩 赵婷婷 张芳芳 杨桂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深入了解‘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综合能力,选取安康地区培育的‘紫仁’核桃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试验。对‘紫仁1’和‘紫仁2’分别进行PEG6000处理0、3、6、9、15 d后测定电导率、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等... 为深入了解‘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综合能力,选取安康地区培育的‘紫仁’核桃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试验。对‘紫仁1’和‘紫仁2’分别进行PEG6000处理0、3、6、9、15 d后测定电导率、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分析‘紫仁’核桃干旱响应生理。结果表明:‘紫仁1’和‘紫仁2’在干旱胁迫后二者生理响应趋势相似,即相对电导率变大、MDA含量增多、SOD和POD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增加;‘紫仁1’在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显著高于‘紫仁2’,而‘紫仁1’的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却又低于‘紫仁2’,说明在相同PEG处理下,‘紫仁1’的综合抗旱能力低于‘紫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响应 干旱胁迫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触压的心理与生理评价指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珊珊 王鸿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1,共6页
服装触压舒适性是服装工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评价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首先对服装触压舒适性评价心理指标(ERP)和生理指标(SPF)进行介绍总结,即ERP在触压方面的研究方法早年间主要以单一触觉刺激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 服装触压舒适性是服装工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评价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首先对服装触压舒适性评价心理指标(ERP)和生理指标(SPF)进行介绍总结,即ERP在触压方面的研究方法早年间主要以单一触觉刺激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元化,视听触觉交叉刺激逐渐出现;SPF研究多关注肢端末梢和施压处,探讨生理活动并推测其相关控制机制。最后对两种指标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服装触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触压 事件相关电位 皮肤血流量 服装舒适性 生理评价 心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运动病的生理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喻永伟建 周荣刚 《工业工程》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针对运动病生理评价方法实验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方法探究得到一种新的虚拟现实运动病的生理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情境会显著影响心率指标(P<0.05)与皮电指标(P<0.05),非虚拟现实因素会显... 针对运动病生理评价方法实验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方法探究得到一种新的虚拟现实运动病的生理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情境会显著影响心率指标(P<0.05)与皮电指标(P<0.05),非虚拟现实因素会显著影响皮电指标(P<0.05);心率适宜作为评价虚拟现实运动病的生理指标而皮电与呼吸频率不适宜,且患者的心率在其产生症状后会显著增加;心率、呼吸频率、皮电均无法评价虚拟现实运动病的病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运动病 生理评价方法 实验情境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生理指标敏感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孙佳琳 冯国会 +1 位作者 臧艳 李兆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工况下,各项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敏感性生理指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疲劳症状、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耳道温度,对相对湿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热感觉、疲劳症状、心率、耳道温度、皮肤温度;提出了人体生理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小样本试验得出了耳道温度、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以及疲劳症状为敏感性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 热应激 敏感性生理参数 生理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体力活动时饮用几种高温饮料的生理生化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邱仞之 胡德泉 +4 位作者 朱受成 叶卓明 王会民 万为人 罗海吉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95年第2期94-99,共6页
健康男子34人,分别轮流饮用吉夫饮料G,中外著名运动饮料J、C和lg/L盐甜水S1500ml或1000ml,进行两种不同高温(WBGT35.6℃和37.0℃)背负12.5kg行军试验2h,结果表明,G饮料与J、C、S... 健康男子34人,分别轮流饮用吉夫饮料G,中外著名运动饮料J、C和lg/L盐甜水S1500ml或1000ml,进行两种不同高温(WBGT35.6℃和37.0℃)背负12.5kg行军试验2h,结果表明,G饮料与J、C、S饮料相比,具有一定的抗热,抗疲劳效应,它有利于保持机体水和无机元素平衡、血液酸碱和血气于正常水平,并可提供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速效能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高温 生理生化评价 抗热 抗疲劳 水和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状态下内衣舒适性的评价
6
作者 田莉 田伟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6-519,共4页
综合着装后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对睡衣的舒适性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睡衣材质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睡衣既起到导热去湿作用,又有隔热、隔湿作用,人体感受最明显的当属睡衣的热湿性能,睡衣的服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
关键词 睡衣舒适性 心理评价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世君 尹继亮 张一心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36-39,共4页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很多,如简单物理指标评价、衣内微气候参数评价、出汗假人评价、真人生理学评价、真人心理学评价等.本文主要从人体生理学、衣内微气候参数方面对夏季服装热湿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中利用人工气候仓、高精...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很多,如简单物理指标评价、衣内微气候参数评价、出汗假人评价、真人生理学评价、真人心理学评价等.本文主要从人体生理学、衣内微气候参数方面对夏季服装热湿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中利用人工气候仓、高精度农内微气候测量仪对穿着不同服装的人体生理参数进行了测量;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各种面料的物理性能、各受试者生理参数的差异;同时对人体主观感觉与服装物理参数、人体生理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服装 穿着实验 热湿舒适性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服的热性能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庄梅玲 张晓枫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2期54-58,共5页
对积极产热式保暖服电热服,通过实验室穿着试验,从生理学和心理学2个方面挑选大量指标进行测试,对其热性能评价,并选定电热服后腰微气候温度作为电热服的热性能评价指标,采用曲线回归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本试验采用的方法及选用... 对积极产热式保暖服电热服,通过实验室穿着试验,从生理学和心理学2个方面挑选大量指标进行测试,对其热性能评价,并选定电热服后腰微气候温度作为电热服的热性能评价指标,采用曲线回归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本试验采用的方法及选用的指标,是通过中衣实现的,由于接近于实用温度(32.98~37.91℃),对于评价保暖服的热性能提供了一种接近实用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服 热性能 生理评价 心理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人体头部着装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芳 李晓英 牛宏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9-62,共4页
针对夏季高温气候条件,选择麦秸杆、Coolplus两种试验材料、3种帽子款式作为试样,通过暖体假人试验和人体试验,对人体头部不同着装状态下的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夏季头部配戴帽子之后,一方面对体温调节系统具有正面影响,但同时... 针对夏季高温气候条件,选择麦秸杆、Coolplus两种试验材料、3种帽子款式作为试样,通过暖体假人试验和人体试验,对人体头部不同着装状态下的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夏季头部配戴帽子之后,一方面对体温调节系统具有正面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存在着负面影响;夏季所使用的帽子应当选用帽体为白色或淡色、表面光滑的材料,且材料热传导率适中,透气、吸湿、透湿、干燥性良好,如针织面料;并在帽体上配有适当的换气孔,保持头部与帽子之间留有适当的空隙,确保人体头部热量的蒸发散热,避免头部经常性的持续高温、高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头部着装 暖体假人 舒适性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代谢酶相对活力评价大菱鲆卵质
10
作者 肖永双 马道远 +3 位作者 肖志忠 刘清华 徐世宏 李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共7页
采用卵径形态比较和能量代谢关键酶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卵径平均值为(1.053±0.020)mm,不同批次的受精卵卵径间无显著差异。双变量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 采用卵径形态比较和能量代谢关键酶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卵径平均值为(1.053±0.020)mm,不同批次的受精卵卵径间无显著差异。双变量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卵径与悬浮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间相关性皆不显著。基于能量代谢关键酶统计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孵化率与参与蛋白代谢关键酶谷草转氨酶(AST)相对活力存在显著相关性[EAST≥(15.159±3.300)U.mg-1,HHatchingrate>20%,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675,P=0.003],悬浮率和受精率与AST显著相关;大菱鲆受精卵悬浮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与参与糖代谢关键酶丙酮酸激酶(PK)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该研究表明,AST相对活力可以作为用于评价大菱鲆卵质的生理生化参数,蛋白质在大菱鲆受精卵能量代谢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卵质 形态 生理生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重症脑卒中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霁纹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计算其APACHEⅡ,比较生存患者和死亡患...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计算其APACHEⅡ,比较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的APACHEⅡ量表评分,以及由APACHEⅡ预测患者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APACHEⅡ比较,死亡患者为(22.3±5.9)分,生存患者为(9.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APACHEⅡ计算的预期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比较,预测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APACHEⅡ对神经科监护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重症监护 死亡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老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伟炜 宋以信 关有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价老年重症监护室(GICU)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GICU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77例年龄≥65周岁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入... 目的比较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价老年重症监护室(GICU)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GICU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77例年龄≥65周岁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入GICU当日的资料,计算APACHEⅡ评分和预期死亡风险。随机抽取117例患者的资料作为ANN的训练集,其余6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ANN的检验集。根据APACHEⅡ的22个变量建立ANN22,根据单个变量对于预后预测的影响大小,去除影响较小的变量,分别利用10个和8个变量建立ANN10和ANN8。应用APACHEⅡ和ANN22、ANN10、ANN8预测检验集患者的死亡风险。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OC)判断ANN和APACHEⅡ的预测能力。结果ANN22和APACHEⅡ的aROC分别为0.943和0.94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29)。ANN10和ANN8的aROC分别为0.968和0.926。结论应用ANN预测GICU患者的死亡率与应用以Logistic回归为基础的APACHEⅡ相比,结果相当。应用较少的变量所建立的ANN预测准确性仍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老年 重症监护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的触觉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静 杜剑侠 《服装设计师》 2021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为了研究织物触觉性能评价标准,对影响织物触觉性能的因素即织物自身、外界环境和感受体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文献查阅法,详细介绍了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生理指标评价法的发展现状,对比三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得出:主观评价法适... 为了研究织物触觉性能评价标准,对影响织物触觉性能的因素即织物自身、外界环境和感受体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文献查阅法,详细介绍了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生理指标评价法的发展现状,对比三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得出:主观评价法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且存在较大的主观误差;客观测量评价法偏重织物物理性能分析,缺乏对触觉产生机制原因的分析;生理测试法以触觉形成的生理反应信号为主,可有效减少主观误差。通过将三种评价方法综合使用,扩大织物测试范围,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方式,能够形成科学统一的织物触觉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触觉性能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生理指标评价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的传热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鄢瑛 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22,共6页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未配有和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时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的变化;结合人体产热...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未配有和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时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的变化;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发现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建模计算分析表明,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的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相变材料 制冷背心 生理评价 隔绝式防护服 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常用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江 王大力 +3 位作者 彭延波 赵晓晶 常莉莎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441...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4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并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预后分为生存组279例和死亡组162例,对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评定分析6个量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和伴发疾病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ESS评分低于生存组(P<0.01)。2组既往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6个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58、0.896、0.876、0.886和0.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预测界值分别为12、31、15、26、33和10分。结论 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准确度在7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危险性评估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按摩效应的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玮 《家具》 2021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科学评价机械按摩产品的按摩效应,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从医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方向,对近年来按摩效应及其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从心理评价方法和生理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主观量表评价、脑电测试与评价、常用生理评价指... 为科学评价机械按摩产品的按摩效应,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从医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方向,对近年来按摩效应及其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从心理评价方法和生理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主观量表评价、脑电测试与评价、常用生理评价指标等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心理与生理相结合,可行、可靠的按摩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研究、按摩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按摩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按摩对象的个体差异性特征对按摩效应的影响研究是从人体工程学领域开展机械按摩后续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按摩效应 人体工程学 心理评价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在严重创伤致MOD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赤 任天成 +3 位作者 戚晓庄 毛荣 茅志成 盛祥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在严重创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7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MODS组和脏器功能正常组(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患者伤后6 h内及第1、3、5、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WB...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在严重创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7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MODS组和脏器功能正常组(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患者伤后6 h内及第1、3、5、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计数;评定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并与23例健康人群(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MODS组伤后6 h内及第1、3、5、7天血清PCT明显升高(P均<0.05);伤后24 h内两患者组的CRP、WBC计数和N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T对严重创伤致MODS有早期诊断价值,且比ISS、APACHEⅡ等评分系统更方便快捷,也明显优于传统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创伤严重度评分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 传统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低磷血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春涛 李辉林 +1 位作者 方明星 王智勇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2期1069-1070,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病 低磷血症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华杰 宋诗铎 刘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结果对照组HMGB1(44.8±16.2)μg/L,脓毒症组HMGB1(83.7±25.6)μg/L,严重脓毒症组HMGB1(146.0±32.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未显示相关性(P>0.05),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小板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HMGB1水平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艳慧 李宁 闫丽静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5期564-566,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易感于中老年人群,患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本院107例重症 COPD 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易感于中老年人群,患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本院107例重症 COPD 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对其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乳酸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