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药动学模型计算氟甲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帆 杨芳 +2 位作者 赵振升 周变华 郝雪琴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8,共5页
为阐明氟甲喹(FLU)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为家兔疾病治疗中应用FLU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了家兔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之后建立了一个包含10个隔室在内的血流限速型生理药动学模型。模型中包含了FLU的... 为阐明氟甲喹(FLU)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为家兔疾病治疗中应用FLU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了家兔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之后建立了一个包含10个隔室在内的血流限速型生理药动学模型。模型中包含了FLU的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及肝脏代谢模块。利用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家兔单次灌胃FLU(15mg/kg)后各组织中的浓度,预测了FLU的血浆浓度。通过对该血浆浓度-时间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房室分析和非房室分析),获得了灌胃给药后FLU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FLU在家兔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甲喹 生理药动学模型 参数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生理药动学模型种间类推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显阳 远立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7,共4页
本研究应用磺胺二甲嘧啶在猪的生理药动学模型来预测其在绵羊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利用文献中已经建立的猪的生理模型,采用动物种间类推原理,将模型外推至绵羊,模拟磺胺二甲嘧啶在绵羊体内的血药和组织浓度,并估算可食性组织残留休药期。... 本研究应用磺胺二甲嘧啶在猪的生理药动学模型来预测其在绵羊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利用文献中已经建立的猪的生理模型,采用动物种间类推原理,将模型外推至绵羊,模拟磺胺二甲嘧啶在绵羊体内的血药和组织浓度,并估算可食性组织残留休药期。结果模拟休药期和文献休药期基本趋于一致,表明生理药动学模型种间类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 生理药动学模型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及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罗显阳 廖晓萍 刘雅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4-47,共4页
生理药动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机体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向,将各器官或组织相互联结起来而建立的整体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兽药在动物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消除规律,并可预测休药期。就生理药动学模型及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残留 残留消除规律 生理药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定量预测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对茶碱/咖啡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小贝 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4,共8页
将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在混合人肝微粒体中与非那西丁共温孵,以非那西丁的去乙基反应表示CYP1A2的活性,估算相应的酶动力学参数,并建立基于机制性抑制生理药动学模型,定量预测依诺沙星/环丙沙星与茶碱/咖啡因的体内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依... 将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在混合人肝微粒体中与非那西丁共温孵,以非那西丁的去乙基反应表示CYP1A2的活性,估算相应的酶动力学参数,并建立基于机制性抑制生理药动学模型,定量预测依诺沙星/环丙沙星与茶碱/咖啡因的体内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依诺沙星/环丙沙星为弱的CYP1A2可逆性抑制剂,但在与NADPH预温孵的条件下,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明显抑制非那西丁代谢,且抑制呈NADPH、预温孵时间、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浓度依赖性,符合机制性抑制的特征,进一步用建立的基于机制性抑制生理药动学能较好的模型预测依诺沙星/环丙沙星与茶碱/咖啡因的相互作用,预测值与观察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A2 生理药动学模型 机制性抑制 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药动学模型预测氯雷他定片在儿童体内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坤 王克非 +4 位作者 刘晶晶 何仲贵 刘洪卓 李玉兰 王铁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通过氯雷他定片的体外溶出曲线数据,建立生理药动学模型,预测氯雷他定的儿童药代动力学数据,并对不同氯雷他定片在2~5岁儿童群体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溶出方法,测定了1批氯雷他定片参比制剂和11批... 目的通过氯雷他定片的体外溶出曲线数据,建立生理药动学模型,预测氯雷他定的儿童药代动力学数据,并对不同氯雷他定片在2~5岁儿童群体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溶出方法,测定了1批氯雷他定片参比制剂和11批受试制剂的溶出曲线。利用体外溶出数据建立成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模型,并外推至2~5岁儿童,预测药动学参数,与参比制剂比较,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达峰浓度(ρ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相差在±20%之内,其均值的90%置信区间也落在参比制剂的80%~125%内。结论所建立的生理药动学模型能够成功预测氯雷他定片在2~5岁儿童体内的药动学行为,11种受试制剂在2~5岁儿童体内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 儿童 氯雷他定片 体外溶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PK模型预测不同晶型利福平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其霖 黎文星 +1 位作者 严真 尹莉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7-214,共8页
通过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建模策略预测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判断两者是否生物等效。对两种晶型利福平进行体外研究后,以大鼠静脉给药的药动学数据为基础,构建大鼠PBP... 通过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建模策略预测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判断两者是否生物等效。对两种晶型利福平进行体外研究后,以大鼠静脉给药的药动学数据为基础,构建大鼠PBPK模型,再通过大鼠口服给药的药动学数据进行模型优化,种属外推至健康人体,利用外推模型预测两种晶型的利福平在健康人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部位及吸收量等药动学行为。健康人体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的c_(max)分别为8.42和10.35μg/mL,t_(max)分别为0.40和0.32 h,AUC_(0-t)均为62.90μg·h/mL。根据吸收情况预测结果,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在胃部均不被吸收,但在肠道被完全吸收,两者吸收部位及吸收量基本一致。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的药动学参数十分接近,预测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晶型 GastroPlus 基于生理模型 种属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