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蚯蚓生理生态适应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悦 徐春霖 +2 位作者 陈巧燕 陆志波 杨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0,共3页
实验室单因素试验设置4个平行处理,温度分别为5、15、25、35℃,分析不同温度下蚯蚓生存状况,研究温度对蚯蚓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5、35℃时,蚯蚓不能正常生活,发生死亡或逃逸;温度在15、25℃时,蚯蚓表现出较好的... 实验室单因素试验设置4个平行处理,温度分别为5、15、25、35℃,分析不同温度下蚯蚓生存状况,研究温度对蚯蚓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5、35℃时,蚯蚓不能正常生活,发生死亡或逃逸;温度在15、25℃时,蚯蚓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呼吸强度增强,新陈代谢加快,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大,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可见,如果将蚯蚓的生存环境保持在15~25℃,蚯蚓可以高效发挥其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蚯蚓 生理生态适应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对热带珊瑚岛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童升洪 刘楠 +5 位作者 王俊 任海 蔡洪月 黄耀 刘念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394,共11页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是夹竹桃科的一种亚灌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前期的试验性种植中,发现长春花对热带珊瑚岛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讨长春花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文以移植到热带珊瑚岛...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是夹竹桃科的一种亚灌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前期的试验性种植中,发现长春花对热带珊瑚岛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讨长春花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文以移植到热带珊瑚岛的长春花和生长于海南省文昌市苗圃的长春花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学特征、营养元素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与苗圃生长的长春花和其他耐胁迫的植物相比,移植到热带珊瑚岛上的长春花具有叶片厚、栅栏组织发达、比叶面积小等形态解剖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其光能吸收、水分储存和对环境资源的利用。(2)长春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抗胁迫能力。(3)长春花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低,可以减少过多的光能进入叶绿体光合系统,防止过剩的光能对光合系统产生伤害。(4)热带珊瑚岛土壤养分含量低,但生长在岛上的长春花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高,表现出很强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因此,长春花对干旱、贫瘠等恶劣生境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可以作为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工具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生理生态适应性 热带珊瑚岛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叶桐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婉敏 刘楠 +3 位作者 蔡洪月 王俊 陈平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7-904,共8页
为探究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对热带珊瑚岛季节性干旱、强光、盐碱等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文对海南省文昌市试验苗圃(以下简称文昌苗圃)和移栽到热带珊瑚岛的莲叶桐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抗氧化能力、抗逆渗透物质含量和光... 为探究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对热带珊瑚岛季节性干旱、强光、盐碱等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文对海南省文昌市试验苗圃(以下简称文昌苗圃)和移栽到热带珊瑚岛的莲叶桐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抗氧化能力、抗逆渗透物质含量和光合色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文昌苗圃相比,莲叶桐在移栽到热带珊瑚岛后,比叶面积减小33%,气孔密度下降15%,叶片厚度增加36%,而海绵组织更发达且栅栏组织排列更紧密(厚度分别增加24%和80%),使其能在珊瑚岛环境中更有效地利用光照和水分资源,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2)移栽到热带珊瑚岛后,莲叶桐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86%,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130%、615%、209%和369%),使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光合系统,从而避免岛礁恶劣环境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破坏。以上结果表明,莲叶桐对热带珊瑚岛干旱、强光、盐碱等环境具有良好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可以作为热带珊瑚岛和海滨地区植被恢复的工具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叶桐 生理生态适应性 热带珊瑚岛 形态解剖结构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西部野杏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其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白志强 毛培利 +3 位作者 刘华 刘端 韩燕梁 郭仲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1-2327,共7页
在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野果林资源发展研究中心的野杏林选定野生成年杏树为样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在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野果林资源发展研究中心的野杏林选定野生成年杏树为样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野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2.63和1 389.44μmol.m-2.s-1,属喜光的阳生树种。(2)晴天和多云天气下野杏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最大值和日均值之间差异不显著,晴天Pn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多云为双峰型,具典型的"午休"现象,而且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与叶温(Tl)的降低有关。(3)野杏气孔导度(Gs)与Pn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其Tl的增加,晴天Pn、Gs和Tr为单峰形;多云Pn和Tr呈线性增加,而Gs呈线性降低;Tl增加超过最适值后Gs的降低是晴天野杏产生严重光抑制的重要原因;气孔的快速关闭降低了Tr,造成Tl增加和Pn降低,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水分丢失。(4)晴天和多云天气下影响野杏叶片Pn日变化主导生理因子均为Gs,主要限制因子为胞间CO2浓度(Ci);主导生态因子为空气相对湿度(RH),限制因子为气温(Ta)。研究表明,野杏能够适应高光强环境条件,这是野杏主要分布在较为干旱阳坡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云天气条件对野杏进行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较弱,这为野杏种群天然更新环境条件的人工调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对蚯蚓生物滤池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美燕 陆雨凡 +1 位作者 蔡芦子彧 肖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适用于分散式村镇污水污泥处理的生态型技术.填料是蚯蚓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介质,对蚯蚓与微生物生理生态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可挥发性悬浮物质量浓度有机负荷为2.11kg·m^(-3)·d^(-1)的条件下,考察... 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适用于分散式村镇污水污泥处理的生态型技术.填料是蚯蚓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介质,对蚯蚓与微生物生理生态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可挥发性悬浮物质量浓度有机负荷为2.11kg·m^(-3)·d^(-1)的条件下,考察木珠、瓷球和鲍尔环3种填料对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剩余污泥工艺性能的影响.通过蚯蚓酶活性和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分析3种填料作为蚯蚓生物滤池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种填料的蚯蚓生物滤池均满足有机物(VSS)的减量率大于40%的前提下,与瓷球和鲍尔环相比,木珠蚯蚓生物滤池内,蚯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微生物的脱氢酶(INT-DHA)活性最高.表明蚯蚓在木珠填料的微环境中受到的胁迫最小,且微生物降解能力最高,因此,木珠填料利于蚯蚓生物滤池工艺效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生物滤池 高效填料 蚯蚓和微生物酶活性 生理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