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雪莲菌酸奶中菌株的分离及生理生化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周龙霞 郑学云 +1 位作者 薛锋 朱九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7963-7964,共2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学鉴定。[结果]经过分离和鉴定,获得了干酪乳杆菌、过氧化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克鲁维酵母属酵母菌株各1株。[结论]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微生物可产生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优良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雪莲菌 微生物分离 生理生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结合生理生化鉴定对冷藏带鱼主要细菌菌相组成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7,共7页
将传统的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的主要细菌组成比例进行研究。样品在(4±1)℃贮藏,分别于不同贮藏时间取样,对各个阶段的微生物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形态观... 将传统的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的主要细菌组成比例进行研究。样品在(4±1)℃贮藏,分别于不同贮藏时间取样,对各个阶段的微生物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鉴定,对最终得到的细菌纯培养物直接提取DNA,作16SrDNA 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后于NCBI与已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最终得到13株具有典型特征的纯菌株。结果得出,冷藏带鱼在货架期终点时,其主要微生物的种类与所占比例依次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34.7%)、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14.5%)、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 10.2%)、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8.2%)、弧菌(Vibrio rumoiensis 6.1%)、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6.1%)、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 4.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4.1%)、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4.0%)、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2.0%)、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2.0%)、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2.0%)、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 2.0%),其中腐败希瓦氏菌为带鱼冷藏期间的主要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在带鱼冷藏过程中的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冷藏 聚合酶链反应(PCR) 生理生化鉴定 菌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链球菌的分离、生理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车南青 梁前才 +1 位作者 李民 冯伟彬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5,共2页
2010年8月份,茂名市部分养殖场同时暴发了一种流行病,病鱼症状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在塘边、水面无方向性地缓慢游动;病鱼眼球突出,眼球浑浊发白,停止摄食;下颚及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腹部体表具有点状或斑块出血;肝脏、胆囊、脾脏肿... 2010年8月份,茂名市部分养殖场同时暴发了一种流行病,病鱼症状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在塘边、水面无方向性地缓慢游动;病鱼眼球突出,眼球浑浊发白,停止摄食;下颚及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腹部体表具有点状或斑块出血;肝脏、胆囊、脾脏肿大,该病主要危害100g以上的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生理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链球菌 分离 眼球突出 流行病 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粪肠球菌分离鉴定
4
作者 刘斌 《农业装备技术》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为丰富粪肠球菌菌种来源和探究菌种益生性,文章从鸡肠道内容物中分离获得5株疑似肠球菌的细菌,并对它们进行了单独编号。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5株菌株,进行K-B药敏试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r... 为丰富粪肠球菌菌种来源和探究菌种益生性,文章从鸡肠道内容物中分离获得5株疑似肠球菌的细菌,并对它们进行了单独编号。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5株菌株,进行K-B药敏试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鉴定结果符合粪肠球菌标准菌株结果,药敏试验说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有较强的抗药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株为粪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分离鉴定 生理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致腐菌灰葡萄孢及其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萍 牛新湘 +10 位作者 管力慧 杨红梅 楚敏 包慧芳 王宁 詹发强 林青 杨蓉 龙宣杞 娄恺 史应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4-153,共10页
分离筛选出对葡萄致腐菌灰葡萄孢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丰富葡萄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以期为葡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应用基础。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葡萄果实中分离得到灰葡萄孢,梯度稀释法从葡萄园土壤中分离得... 分离筛选出对葡萄致腐菌灰葡萄孢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丰富葡萄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以期为葡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应用基础。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葡萄果实中分离得到灰葡萄孢,梯度稀释法从葡萄园土壤中分离得到潜力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及琼脂扩散法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通过对拮抗菌进行溶血性测定初步探索其是否对人体有溶血作用。分离得到的葡萄致腐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PH-23菌丝初期呈灰白色,继续培养会逐渐转变为淡淡的青灰褐色,菌丝繁盛,孢子众多。对病原菌PH-23进行ITS、β-tub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其为灰葡萄孢。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PH-23接种后葡萄症状与葡萄灰霉病症状相符,腐烂严重。筛选得到对葡萄致腐菌PH-23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TP-1,抑菌圈直径为22.49 mm。通过形态学观察,菌体为杆状,芽孢呈椭圆形,大小为0.62μm×2.35μm。TP-1革兰氏染色阳性。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初步认为TP-1为芽孢杆菌。基于16S rDNA基因、rpoB基因、gyrB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拮抗菌TP-1的溶血性测定显示其对人体无溶血作用。拮抗菌TP-1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葡萄采后贮藏及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灰葡萄孢 生物防治 生理生化鉴定 拮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双酶梭菌的鉴定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秋晨 单春乔 +5 位作者 王效禹 陆继爽 张英雪 林洋 杨乔乔 刘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Lxiao,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Lxiao鉴定为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在大分子水解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水解蛋白质。在药敏试验中,Lxia... 采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Lxiao,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Lxiao鉴定为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在大分子水解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水解蛋白质。在药敏试验中,Lxiao对头孢他啶、链霉素和黏杆菌素具有耐受性。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试验中,Lxiao在3 h后存活率分别为74.6%和78.2%。在胆盐耐受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在胆盐浓度为0.4%的培养基上生长。该研究可为双酶梭菌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梭菌 生理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谱 耐受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结合表型鉴定对超高压处理后的冷藏带鱼细菌菌相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晶 刘骁 +2 位作者 杨茜 钱韵芳 张新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7-314,共8页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带鱼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该文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分别分析290 MPa、6 min超高压处理前后于4℃冷藏12 d内的带鱼菌相变化,最终分离筛选到24株不同特征的纯...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带鱼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该文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分别分析290 MPa、6 min超高压处理前后于4℃冷藏12 d内的带鱼菌相变化,最终分离筛选到24株不同特征的纯化菌株。结果显示,带鱼初始菌相中出现的布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enneri)、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faecalis)菌株,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样品中未能筛选到;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等微生物在超高压处理后的贮藏期间数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另有一些微生物在贮藏期间逐渐恢复生长,如Rhizobium larrymoorei、Microbacterium halimionae、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而奥斯陆莫拉菌(Moraxella osloensis)、藤黄微球菌(Kocuria rhizophila)、产乳酸菌素的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西宫皮肤球菌(Dermacoccus nishinomiyaensis)等受超高压的影响较小,尤其是产乳酸菌素的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占好氧菌和厌氧菌菌落总数的比例均较高;Leucobacter aerolatus、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结肠炎耶尔森杆菌palearctica亚种(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ubsp.palearctica)、Chryseobacterium vrystaatense、鼠李糖短杆菌(Brachybacterium rhamnosum)在贮藏末期出现。从带鱼冷藏过程中细菌的组成与变化分析可见,超高压处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革兰氏阳性菌对超高压处理的耐受性较强。在超高压技术的影响下,致腐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被抑制,腐败能力稍弱的微生物成为优势菌,这可能是超高压技术能够有效延长带鱼货架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冷藏 杀菌 超高压技术 带鱼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生理生化鉴定 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柱状黄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礼辉 李宁求 +3 位作者 石存斌 潘厚军 付小哲 吴淑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124-7126,共3页
[目的]对从斑点叉尾鮰烂鳃病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学地位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感染确定其病原性,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滑行运动,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0.5)μm×(... [目的]对从斑点叉尾鮰烂鳃病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学地位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感染确定其病原性,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滑行运动,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0.5)μm×(5~10)μm,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不能发酵和利用葡萄糖等多糖,不水解酪氨酸,不产生吲哚。所测16SrRNA基因序列经BLAST分析表明,与GeneBank上登录的柱状黄杆菌的16S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达98.2%。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菌株GHS061212与柱状黄杆菌(AY841899)聚为1个分支,且置信度较高,为71.0%。[结论]菌株GHS061212被鉴定为柱状黄杆菌,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鲴 烂鳃病 柱状黄杆菌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段传人 暴佳芳 +5 位作者 石轶松 夏晓华 聂磊 冯永芬 马云霞 尚亚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以重庆云阳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菌种探究。分离蜂粮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2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枇杷花中分离... 以重庆云阳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菌种探究。分离蜂粮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2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枇杷花中分离的酵母菌菌株与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strain(KC146358.1)高度同源,确定该菌株为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并利用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枇杷花蜂粮及油菜花蜂粮中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枇杷花蜂粮中分离出5株菌株,其中MRS2、MC1、LB1这3株鉴定为乳酸球菌属Lactococcus lactis subsp.1actis,另外2株MRS1、LB2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durans。油菜花蜂粮中分离出7株菌株,经鉴定其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中菌株MRS3、MC2、LB3、LB4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MRS4、MRS5、LB5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cacillus rhamnosus。这些菌种的分离为云阳地区的蜂粮微生物研究提供了科学内容,为蜂粮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粮 生理生化鉴定 酵母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生香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鲁云风 刘智兴 +4 位作者 张四普 牛佳佳 胡瑞英 田龙 杨永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6-173,共8页
从多年野生猕猴桃树叶、枝干、果皮及树下土壤中分离猕猴桃生香酵母,研究其发酵特性,旨在开发猕猴桃酒发酵菌株。通过CO2失重比较、香气嗅闻、猕猴桃果汁发酵等分离出1株生香酵母,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2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从多年野生猕猴桃树叶、枝干、果皮及树下土壤中分离猕猴桃生香酵母,研究其发酵特性,旨在开发猕猴桃酒发酵菌株。通过CO2失重比较、香气嗅闻、猕猴桃果汁发酵等分离出1株生香酵母,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2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葡萄园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命名为X-5。随后进行SO_(2)、酒精和糖耐受性试验及发酵试验。结果显示,X-5菌株生香能力强,可耐受12%的酒精度、300 g/L的糖和0.20 g/L SO_(2),发酵后酒液澄清透明,色泽微黄带绿,酒香浓郁,酒精度9.6%,维生素C含量可达0.3277 g/L,感官品质高,可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专用菌种或选育驯化的出发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香酵母 形态鉴定 生理生化鉴定 26S rDNA 耐受性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段蕾 高润池 +2 位作者 许波 孟艳芬 黄遵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11-10314,10323,共5页
[目的]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酶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运用单因子分析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到的产β甘露聚糖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cillus subtilis)。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目的]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酶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运用单因子分析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到的产β甘露聚糖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cillus subtilis)。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和5.5。在45—70℃内酶活稳定,65℃保温15min,残留酶活仍有70%左右;在pH值4.5—6.5内酶活相对稳定,pH值5.0条件下保存3h,残留酶活仍有75%以上。低浓度的Co^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强烈的激活作用,提高浓度后则对酶活有抑制作用。[结论]该酶具有良好的酶学特性,有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生理生化鉴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制剂猪肠源乳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军 刘淑英 +1 位作者 黄丽红 张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64株菌株。通过对这6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9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这9株属于乳球菌属(La... 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64株菌株。通过对这6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9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这9株属于乳球菌属(Lactococcus)。再通过糖醇类发酵产酸鉴定,确定2株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lactissubsplactis),3株为植物乳球菌(L.plantarum),4株为棉籽糖乳球菌(L.raffi-nolactis)。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乳球菌属和相应种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球菌 生理生化鉴定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花美 龚志伟 +1 位作者 潘熙萍 施曼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8-451,共4页
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4株纤维素分解细菌菌1、菌2、菌3、菌4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4种菌株都能分解稻草和滤纸,其中菌1对稻草和滤纸的分解能力最强,分解效率分别为35.11%和26.15%。4种菌株在NaNO3、(NH4)2SO4作为氮源时生长缓慢且酶活力... 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4株纤维素分解细菌菌1、菌2、菌3、菌4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4种菌株都能分解稻草和滤纸,其中菌1对稻草和滤纸的分解能力最强,分解效率分别为35.11%和26.15%。4种菌株在NaNO3、(NH4)2SO4作为氮源时生长缓慢且酶活力低,而在蛋白胨作为氮源时酶活力则达到较高水平。菌1、菌2、菌3、菌4产生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8、20、28、40℃。4株纤维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6~7。菌1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nomas fluorescens)16S rDNA核苷酸同源率为99.2%。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 rDNA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菌1是荧光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荧光假单胞菌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DNA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商婷婷 张日俊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1-34,共4页
试验以生牛奶、自制泡菜水、青贮料、市售奶酪为样品,进行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培养基中菌落形态观察和镜检细胞形态观察,共筛得6株疑似乳酸球菌(分别命名为ST1、ST2、ST6、ST7、ST8、ST9)。经生理生化、耐盐性、耐... 试验以生牛奶、自制泡菜水、青贮料、市售奶酪为样品,进行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培养基中菌落形态观察和镜检细胞形态观察,共筛得6株疑似乳酸球菌(分别命名为ST1、ST2、ST6、ST7、ST8、ST9)。经生理生化、耐盐性、耐热性试验以及16S rD NA序列分析鉴定,这6株菌分属两个属:ST1、ST2、ST7、ST9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 tis),其中ST2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ST7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ST6、ST8属于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其中ST6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研究表明,生牛奶和泡菜水分别是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优良生活环境,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可更准确快速地分离及鉴定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魏斯氏菌 形态观察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益生菌菌种的分离及属种的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董燕 季海峰 +2 位作者 赵国先 王雅民 黄建国 《饲料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试验从北京油鸡的盲肠和粪便中分离出65株菌种,通过对菌种菌落形态的观察及染色油镜观察,并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和糖发酵试验,确定M1和M2为盲肠肠球菌;F5、F8和F11为粪肠球菌;M3、M4和M5为短乳杆菌;M8为戊糖乳杆菌;F2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北京油鸡 益生菌 分离 生理生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烃降解菌C6的鉴定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立君 王光华 +3 位作者 李文兵 卢露露 刘念汝 陈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从含油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长链烷烃降解菌C6,进行了菌种鉴定,考察了该菌对正十六烷及柴油和石蜡的混合物的降解能力,并对由菌株C6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对液体... 从含油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长链烷烃降解菌C6,进行了菌种鉴定,考察了该菌对正十六烷及柴油和石蜡的混合物的降解能力,并对由菌株C6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正十六烷降解48 h后,降解率接近100%,降解动力学曲线的拟合结果符合Monod模型;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柴油和石蜡的混合物降解96 h后,降解率达93%;菌株C6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经FTIR分析鉴定为磷脂类表面活性剂,排油圈直径为60 mm,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约为25 mg/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7.09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烃 含油活性污泥 菌种筛选 生理生化鉴定 降解动力学 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制剂猪肠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军 黄丽红 +1 位作者 刘淑英 付鑫 《农业科学研究》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28株菌株.通过对这28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进行了生理化学鉴定,其...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28株菌株.通过对这28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进行了生理化学鉴定,其中有11株分属于芽孢杆菌的3个种.确定8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芽孢杆菌(B.brevis).这11株菌株的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芽孢杆菌属和相应种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特征以及生理生化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理生化鉴定 动物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制剂菌种的分离与鉴定——猪肠源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军 黄丽红 +1 位作者 刘淑英 刘莉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半自然状态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64株菌株.通过对这6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14株进行了乳杆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这14株杆菌属于...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半自然状态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64株菌株.通过对这6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14株进行了乳杆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这14株杆菌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再通过糖醇类发酵产酸鉴定,确定4株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yum),3株为短乳杆菌(L.brevis),2株为小鼠乳杆菌(L.murinus),3株为类布氏乳杆菌(L.parabuchneri),1株为丘状乳杆菌(L.collinoides),1株为玉米乳杆菌(L.zeae).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乳杆菌属和相应种的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生理生化鉴定 动物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制剂鸡肠源乳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军 刘淑英 万海霞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30-33,共4页
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固原山区完全自然生长的土种健康产蛋母鸡的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44株菌株.通过对这4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12株菌株属于乳球菌属(Lact... 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固原山区完全自然生长的土种健康产蛋母鸡的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44株菌株.通过对这4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12株菌株属于乳球菌属(Lactococcus).通过糖醇类发酵产酸鉴定,确定8株为植物乳球菌(L.plantarum),4株为棉籽糖乳球菌(L.raffinolactis).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乳球菌属和相应种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球菌 生理生化鉴定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磷降解菌MAP-K5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20
作者 郑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5-337,共3页
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的甲胺磷降解菌MAP-K5,发酵培养72 h时,气相色谱测定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率可达89.3%。通过对该菌株16S rDNA的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假单胞菌属有99%以上的同源性,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MA... 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的甲胺磷降解菌MAP-K5,发酵培养72 h时,气相色谱测定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率可达89.3%。通过对该菌株16S rDNA的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假单胞菌属有99%以上的同源性,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MAP-K5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降解菌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