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球根海棠M_3代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丁金玲 温永琴 +1 位作者 强继业 陈宗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球根海棠根茎后,在连续2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种植的M3代开花期分别测定其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0Gy,40Gy,50Gy处理均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50Gy处...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球根海棠根茎后,在连续2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种植的M3代开花期分别测定其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0Gy,40Gy,50Gy处理均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50Gy处理增幅最大,40Gy处理叶绿素b增加较大,20Gy处理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大。60Co-γ射线急性辐射诱导提高了球根海棠SOD,CAT活性,但高剂量(40Gy,50Gy)的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导致了球根海棠MDA增加,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均可增加类黄酮含量,其中尤以较低剂量处理的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射处理 球根海棠 M3代 生理活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相思心材形成中细胞生理活性及其次生代谢物变化
2
作者 邓云涛 韦鹏练 符韵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目的】黑木相思的心材具有优美的木纹和独特的美丽图案。作为特色速生树种,研究其心材形成机制,有助于提升心材的利用价值。然而,当前关于黑木相思心材形成的关键生理和化学机制仍不清晰。本研究旨在探究黑木相思心材形成的生理和化... 【目的】黑木相思的心材具有优美的木纹和独特的美丽图案。作为特色速生树种,研究其心材形成机制,有助于提升心材的利用价值。然而,当前关于黑木相思心材形成的关键生理和化学机制仍不清晰。本研究旨在探究黑木相思心材形成的生理和化学基础,以深入理解其心材化过程。【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黑木相思木质部不同部位薄壁细胞中细胞核、淀粉粒和还原糖的形态及数量变化。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鉴定心材、过渡材和边材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其化学组成特征。通过这些方法,系统探究黑木相思心材形成的生理和化学基础,揭示其在心材化过程中的关键变化。【结果】在从边材到心材的过渡过程中,细胞核数量逐渐减少,长宽比变小,形态从长梭形变为圆形,并在第3生长轮完全消失。淀粉粒和还原糖主要分布在射线薄壁细胞周围的轴向薄壁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在第3生长轮消失。第4生长轮细胞核形态由椭圆形变成圆形,淀粉粒几乎消失,推测此区域为过渡区内侧。这些变化反映了心材化过程中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逐步调整。在化学成分方面,黑木相思心材的总酚(45.80 mg/g)和总黄酮(16.13 mg/g)含量显著高于边材(总酚3.25 mg/g,总黄酮0.50 mg/g)。利用UPLC-MS/MS,鉴定出黑木相思心边材提取物中的21种酚类成分,涵盖黄酮类、酚酸类、单宁类、二苯乙烯类和香豆素类。其中,二氢槲皮素、圣草酚、伞形酮和3-甲氧基木犀草素等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黑木相思在生理活性和代谢产物方面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其木质部化学组成特征的关键部分。这些发现为黑木相思心材形成和颜色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黑木相思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更深入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相思 心材化过程 生理活性变化 提取物成分 化学组成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