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赖爱如 周玉嫦 +2 位作者 苏凤笑 袁笑玲 叶惠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护理在防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抚触护理。比较两组粪便排泄次数、经皮胆红素(TCB)值以...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护理在防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抚触护理。比较两组粪便排泄次数、经皮胆红素(TCB)值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SB)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第2、3天时粪便排泄次数为(4.3±1.1)、(6.1±1.5)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第1、4天时两组粪便排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第48、72、96小时TC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第24小时TC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96 h的TSB值为(197.65±49.23)μmol/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9.26±29.4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触护理有利于新生儿尽早排出胎粪,加速新陈代谢,控制体内胆红素值,有效预防生理性黄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抚触护理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 防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钱爱玉 艾雅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91-392,403,共3页
目的观察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体质量及胎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每天进行抚触按摩1次,对照组新生儿给予产后常规处置,不进行抚触按摩。对比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生理性黄疸消退时... 目的观察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体质量及胎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每天进行抚触按摩1次,对照组新生儿给予产后常规处置,不进行抚触按摩。对比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记录2组新生儿出生1、2周及1个月时体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5天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开始退黄时间、安全退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各时间点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摩抚触可有效刺激新生儿消化及循环系统,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对新生儿发育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疗法 抚触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鸟巢式护理联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促进效果及对血清PON1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倩 师海玲 马小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鸟巢式护理联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促进效果及对血清对氧磷酶(Phosphorus enzyme for oxygen,PON1)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分析改良鸟巢式护理联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促进效果及对血清对氧磷酶(Phosphorus enzyme for oxygen,PON1)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鸟巢式护理,观察组增加腹部环形按摩。对比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氧化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应用改良鸟巢式护理联合腹部环形按摩效果确切,能够有效促使黄疸消退,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清PON1、MDA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腹部按摩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消退促进效果 对氧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凤文 周惠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476-477,共2页
为了观察母乳喂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情况 ,将 32 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 (人工喂养 )和观察组 (母乳喂养 ) ,观察记录两组的皮肤黄染情况 ,首次胎便和黄便排出时间 ,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皮肤黄染发生时间延迟 (P<0 .0 5 ... 为了观察母乳喂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情况 ,将 32 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 (人工喂养 )和观察组 (母乳喂养 ) ,观察记录两组的皮肤黄染情况 ,首次胎便和黄便排出时间 ,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皮肤黄染发生时间延迟 (P<0 .0 5 ) ;首次胎便和黄便排出时间提前 (P<0 .0 5 ) ;血清总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提示正确的母乳喂养能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对低体质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娟 卢军芳 江瑞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814-3815,共2页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低体质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收诊的90例低体质量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胃管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低体质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收诊的90例低体质量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胃管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抚触+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喂养后统计对比两组患儿日均排便次数、日均排便量、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护理前后经皮胆红素(TC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喂养后,观察组日均排便次数、日均排便量高于对照组,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喂养前,两组TC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后,观察组TC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喂养低体质量黄疸新生儿,可改善患儿肠胃功能,缓解生理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非营养性吮吸 低体质量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联合抚触对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颖艳 殷爱青 李亚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抚触 游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APGAR评分 减轻 剖宫产新生儿 母婴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和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宇 张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0期71-71,73,共2页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和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收治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混合喂养,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理性体重下降变化及生理性黄疸变化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和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收治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混合喂养,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理性体重下降变化及生理性黄疸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合理给予母乳喂养干预,能改善生理性体重下降变化及生理性黄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新生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哪些因素有关?
8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42-1942,共1页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环...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环内非酯型胆红素增高;(3)新生儿肝内BCT(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成熟,不能对胆红素进行充分的结合,故使血中非酯型胆红素浓度增高;(4)新生儿出生后肠道的正常菌丛尚未建立,缺乏使酯化胆红素变为尿(粪)胆原的菌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发病机理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增高 红细胞数量 胆红素浓度 相对缺氧 细胞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哪些因素有关?
9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9-719,共1页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环内非酯型胆红素增高;(3)新生儿肝内BO(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成熟,不能对胆红素进行充分的结合,故使血中非酯型胆红素浓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发病机理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增高 红细胞数量 胆红素浓度 相对缺氧 细胞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哪些因素有关?
10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39,共1页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环内... 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与三方面因素有关。(1)胎儿在母体内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出生后细胞大量破坏使胆红素来源增加;(2)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缺乏,故不能及时将大量生成的非酯型胆红素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血循环内非酯型胆红素增高;(3)新生儿肝内BGT(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成熟,不能对胆红素进行充分的结合,故使血中非酯型胆红素浓度增高;(4)新生儿出生后肠道的正常菌丛尚未建立,缺乏使酯型胆红素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非酯型胆红素极易从肠道吸收入血,从而增加了体内胆红素的来源,促进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发病机理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胆红素增高 红细胞数量 胆红素浓度 新生儿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11
作者 李春昌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17期M0001-M0001,共1页
为什么50%~60%的足月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直接原因是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高(成人3.8mg/kg,新生儿8.8mg/kg),造成体内积聚。
关键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 足月儿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临床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玉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185-186,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设为对照组(n=40),将其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设...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设为对照组(n=40),将其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设为观察组(n=80)。将观察组患儿中日龄≤7 d的患儿设为观察Ⅰ组(n=54),将观察组患儿中日龄>7 d的患儿设为观察Ⅱ组(n=26)。然后,比较这些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ɑ-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其乳酸脱氢酶水平异常、ɑ-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异常、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Ⅱ组患儿与观察Ⅰ组患儿总胆红素的水平相比,P>0.05;观察Ⅱ组患儿乳酸脱氢酶、ɑ-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均低于观察Ⅰ组患儿,P<0.05。结论: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相比,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ɑ-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均较高。与日龄>7 d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相比,日龄≤7 d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乳酸脱氢酶、ɑ-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海渊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0期1354-1354,共1页
关键词 经络穴位按摩 新生儿黄疸 临床观察 生理性黄疸 理性黄疸 早期干预治疗 胆红素脑病 正常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华娟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目的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游泳 水温 黄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茵栀黄颗粒高位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友国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症状之一.生理性黄疸发生于大多数新生儿,生后2~3 d出现黄疸,婴儿一般情况好,无需干预,可自行消退,预后较好.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在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症状之一.生理性黄疸发生于大多数新生儿,生后2~3 d出现黄疸,婴儿一般情况好,无需干预,可自行消退,预后较好.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在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胆红素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而发生胆红素脑病,即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甚至惊厥、发热、颅内压升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菌栀黄颗粒 灌肠治疗 酪酸梭菌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活菌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鉴别
16
作者 张崔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鉴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治疗方法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误诊分析
17
作者 许冬冬 崔何晴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儿出生后1 d因皮肤黄疸半天入院,入...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儿出生后1 d因皮肤黄疸半天入院,入院后查溶血三项不支持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查C反应蛋白升高,初步考虑黄疸原因为感染所致,予蓝光照射退黄及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患儿总胆红素及炎性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但3 d后黄疸反复再次入院,查感染指标无异常、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异常,遂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复发性病理性黄疸,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和中药药浴治疗,退黄效果显著,上级医院黄疸基因检测结果亦支持诊断。误诊时间1月余。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黄疸未再复发。另1例患儿出生后第9天出现皮肤黄疸,初诊为生理性黄疸,予蓝光照射治疗后好转出院,但出院3 d后再次出现皮肤黄疸,行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异常,遂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复发性病理性黄疸,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和中药药浴治疗,患儿痊愈出院,预后良好。误诊时间1个月。结论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胆红素升高在临床较少见,临床医生需加强对此类黄疸病因的认识,以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误诊 感染 生理性黄疸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的应急处理
18
作者 郭秀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8期9-9,共1页
病历简介患儿,男,胎龄37周,正常分娩。出生体重2200g。母乳喂养。生后第5天,发现婴儿皮肤黄染。持续半月有余,黄疸一直没有消退,3~4天前似乎略有缓解,今日又重复加重。开始误认为新生儿正常出现的"生理性黄疸",未予重视,至今已经4周... 病历简介患儿,男,胎龄37周,正常分娩。出生体重2200g。母乳喂养。生后第5天,发现婴儿皮肤黄染。持续半月有余,黄疸一直没有消退,3~4天前似乎略有缓解,今日又重复加重。开始误认为新生儿正常出现的"生理性黄疸",未予重视,至今已经4周黄疸不消,惧怕为先天性疾病,特来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应急处理 生理性黄疸 先天性疾病 正常分娩 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皮肤黄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华 聂青松 邸春阳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01-201,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生理性及病理性黄疸时胆汁淤积情况。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对照组37例,生理性黄疸组36例,病理性黄疸组156例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结果对照组TBA低于病理性黄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TBA与生理性... 目的探讨新生儿生理性及病理性黄疸时胆汁淤积情况。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对照组37例,生理性黄疸组36例,病理性黄疸组156例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结果对照组TBA低于病理性黄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TBA与生理性黄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存在胆汁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汁酸 生理性黄疸 理性黄疸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新生儿黄疸80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雅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4期51-52,共2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多见,有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留有后遗症。笔者2008年3月~2012年3月以茵陈小柴胡汤加减...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多见,有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留有后遗症。笔者2008年3月~2012年3月以茵陈小柴胡汤加减为主,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加减 新生儿黄疸 加减治疗 茵陈 生理性黄疸 理性黄疸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