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惊跳反射的生理心理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卢宁艳 王健 杨红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904,共6页
惊跳反射作为动物及人类在应对意外刺激或遇到险情时的一种避险保护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听觉惊跳反射,在反应指标上多采用眼部及面部表情肌的反应,如眨眼反射。惊跳反射的生理机制为突发性强刺激直接传向杏... 惊跳反射作为动物及人类在应对意外刺激或遇到险情时的一种避险保护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听觉惊跳反射,在反应指标上多采用眼部及面部表情肌的反应,如眨眼反射。惊跳反射的生理机制为突发性强刺激直接传向杏仁核的直接通路所致。惊跳反射增强的心理机制可能为致敏作用或恐惧性条件作用,而惊跳反射衰减的心理机制可能是适应、前脉冲抑制或愉快衰减。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视觉惊跳反射,观察全身躯体姿势维持肌肉群的反应模式,并以先进设备对惊跳反射的信息加工脑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跳反射 反应指标 生理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快感发生的主体生理心理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元者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3期80-82,共3页
悲剧快感发生的主体生理心理机制问题,一向被人们当作一个美学难题。现代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决定论原理: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精神与肉体是互相统一的。这就启发我们,悲剧快感发生也应该可以从人类的生理心... 悲剧快感发生的主体生理心理机制问题,一向被人们当作一个美学难题。现代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决定论原理: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精神与肉体是互相统一的。这就启发我们,悲剧快感发生也应该可以从人类的生理心理机制方面找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快感 现代心理学理论 精神活动 生理机制 大脑皮层 达尔文 情感发生 生理心理机制 心理学家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心理机制及条件浅探
3
作者 刘金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9-51,共3页
关于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但对其科学的含义,发生的过程和本质特征等方面的问题,在学术界则众说纷纭,遍查各家之言,“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探讨,一直处于哲学思辨状态,局限于表... 关于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但对其科学的含义,发生的过程和本质特征等方面的问题,在学术界则众说纷纭,遍查各家之言,“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探讨,一直处于哲学思辨状态,局限于表面现象的描述”。为促使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研究,本文拟运用现代系统论、信息论、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心理机制及有关的条件等,作些初步的粗浅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生理心理机制 浅探 神经元 暂时联系 思维活动 左半球 现代系统论 捕捉灵感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屏幕认知与纸张阅读的心理一生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天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深入剖析了心理———生理机制对电脑屏幕认知与纸张阅读的驱使功能以及给予学生不同的认知感受。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心理-生理机制 电脑屏幕认知 纸张阅读 互补共存关系 电子出版物 纸质出版物 读者工作 馆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是千篇一律和万古不变的吗?——评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
5
作者 李养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国内外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是关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问题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在实际地说明人的心理、意识问题时,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表明:产...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国内外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是关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问题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在实际地说明人的心理、意识问题时,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表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是符合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规律的,从这样的大脑神经活动上说明人的心理、意识必然达到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完全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心理 意识 大脑神经活动 心理生理机制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疼痛表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悦颖 杨海波 +4 位作者 王晓琳 舒婧 王志强 谢敬聃 于生元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1-557,共7页
疼痛表情是人类疼痛表达的行为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和社会交流价值。疼痛表情研究应当遵循行为观察方法,基于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FACS)的表情编码有助于疼痛表情的量化分析。年龄、性别、社会因素、... 疼痛表情是人类疼痛表达的行为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和社会交流价值。疼痛表情研究应当遵循行为观察方法,基于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FACS)的表情编码有助于疼痛表情的量化分析。年龄、性别、社会因素、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会影响疼痛表情表达,使疼痛表情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共性和个性并存的特性。在不断改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未来可对疼痛表情的生理心理机制作出更多阐述,并有望建立完备的人类疼痛表情信息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表情 FACS 社会交流 生理心理机制 疼痛表情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7
作者 牛更枫 孙晓军 +1 位作者 周宗奎 魏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4-1111,共8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注意偏向、认知加工倾向、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以及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 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注意偏向、认知加工倾向、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以及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结果在探究网络成瘾的机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明确网络成瘾与高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整合现有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突出研究成果在网络成瘾鉴别和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广新 李立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7-1286,共10页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是传统的行为疗法的一种转换形式,也是经典的现实情境暴露疗法的替代性治疗形式。虚拟现实整合了即时计算机图形学、身体感觉传感、视觉成像技术,给来访者提供近似真实的、可以沉浸(immersion)和交互作用的虚拟...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是传统的行为疗法的一种转换形式,也是经典的现实情境暴露疗法的替代性治疗形式。虚拟现实整合了即时计算机图形学、身体感觉传感、视觉成像技术,给来访者提供近似真实的、可以沉浸(immersion)和交互作用的虚拟环境。研究者采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幽闭恐怖症、恐高症、飞行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等焦虑障碍,并且关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认知机制以及心理生理机制。实验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在治疗焦虑障碍时是有效的。被试经过治疗之后,对情境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提升,消极自我评价降低,对创伤事件的容忍力提高,重新获得对情境的控制感。与心率指标相比,皮肤电是预测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效果更好的指标。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还处于实验验证阶段,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临床中,需要更加规范的实验设计验证该疗法的认知机制以及心理生理机制。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用于心理治疗,会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 焦虑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机制 心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