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其病理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屠伟峰 戴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病理生理学效应 适应证 血液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强制换羽的应用及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宗亮 虞德兵 +2 位作者 贾晓旭 林飞 杜文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共3页
禽类经过一段时间的产蛋后,卵巢机能衰退以及相应的激素分泌的改变,导致自然性的食欲减退,引起抱窝和休产等一些生理学效应导致自然换羽生理现象的发生,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因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先后不一,换羽期长短也不... 禽类经过一段时间的产蛋后,卵巢机能衰退以及相应的激素分泌的改变,导致自然性的食欲减退,引起抱窝和休产等一些生理学效应导致自然换羽生理现象的发生,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因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先后不一,换羽期长短也不尽一致,所以恢复产蛋也有快慢,致使整个群体难以出现产蛋高峰,这对集约化饲养和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家禽一个产蛋年结束后,以前国内一般整群淘汰,而美国30%的蛋鸡、日本40%的蛋鸡实施强制换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效应 强制换羽 家禽 产蛋高峰 应用 自然换羽 集约化饲养 激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烟水的生理学效应及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琳 周洁 +2 位作者 边丽华 张永清 王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719-722,共4页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烟水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烟水在中药材中的应用,以期为烟水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烟水 中药材 生理学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在动物中的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梅 易宗容 曾饶琼 《四川畜牧兽医》 2008年第11期25-26,29,共3页
动物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适量的维生素A以供给机体生理需要,维生素A与动物的生长发育、视力、繁殖性能、免疫力等息息相关。只有了解维生素A,才能在动物饲料的供给中正确使用。本文就维生素A的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等进行论述。
关键词 维生素A 生理学效应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形成过程稻桩的形态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蔡亚港 黄育民 李义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为揭示籼型杂交稻稻桩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形态生理学效应,探讨了稻桩优势芽位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籼型杂交稻蓄养再生稻,依赖稻桩上倒2至倒5腋芽的萌发成穗,其中倒2芽形成的穗数及产量占总穗数及总产的30%~50%,在无... 为揭示籼型杂交稻稻桩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形态生理学效应,探讨了稻桩优势芽位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籼型杂交稻蓄养再生稻,依赖稻桩上倒2至倒5腋芽的萌发成穗,其中倒2芽形成的穗数及产量占总穗数及总产的30%~50%,在无N区竟占50%~80%,表现出明显的上位芽生理优势。前季收割后,稻桩中贮藏性干物质源源转运到再生分蘖,其中后10d内转运量最多,占再生稻同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80%,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初期生长起了重大作用。适当高留稻桩,以保留倒2芽和较多份额的贮藏性干物质,是取得再生稻高产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稻桩 籼稻 形态生理学效应
全文增补中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娅茜 唐朝枢 +1 位作者 杜军保 金红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1,共8页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和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过去被认为是废气,但是研究先后发现这两种含硫气体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通过含硫氨基酸代谢内源性生成。心血管系统存在H2S和SO2的生成体系,并且H2S和SO2具有...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和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过去被认为是废气,但是研究先后发现这两种含硫气体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通过含硫氨基酸代谢内源性生成。心血管系统存在H2S和SO2的生成体系,并且H2S和SO2具有重要的心血管生理学效应,包括舒张血管和心肌负性肌力作用。H2S和SO2的心血管病理生理学效应也逐渐被认识,如缓解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异丙肾诱导的心肌损伤。ATP敏感性钾通道、L型钙通道、c GMP、NF-κB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都参与H2S和SO2的生物学效应。以上发现表明H2S和SO2是重要的心血管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为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二氧化硫 心血管生理学效应 心血管病理生理血管效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运动与免疫机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恬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1,共4页
关键词 运动项目 低氧环境 免疫机能 高原训练 生理学效应 越野滑雪 运动训练 高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辉 李昭萍 +2 位作者 许青云 张帆 李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结构和功能 高血压病患者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抗高血压药物 AngⅡ介导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治疗 生理学效应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小动物用药浅谈
9
作者 龙亚明 许新国 张建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用药 老年病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治疗 生理学效应 发生变化 机体组成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