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视角下泌乳启动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灿 赵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0期5-7,共3页
泌乳启动是新生儿获取乳汁的关键时期。泌乳启动失败是导致产妇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泌乳启动的定义,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对泌乳启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引... 泌乳启动是新生儿获取乳汁的关键时期。泌乳启动失败是导致产妇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泌乳启动的定义,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对泌乳启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对泌乳启动的关注,进而促进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启动 母乳喂养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症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蒲佳佳 Todd Jackson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3-1881,共9页
厌食症作为一种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已有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型角度对厌食症进行了研究。厌食行为受到遗传基因易感性、中枢神经递质活性改变、人格特质、肥胖恐惧感、应激因素、"瘦"文化背景... 厌食症作为一种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已有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型角度对厌食症进行了研究。厌食行为受到遗传基因易感性、中枢神经递质活性改变、人格特质、肥胖恐惧感、应激因素、"瘦"文化背景、家庭关系紊乱等的影响。未来应着力探讨神经内分泌与厌食症的因果关系并加强厌食症的预防、干预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症 个体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生物打印机产物均一性评估
3
作者 曹铭 段武峰 +2 位作者 马梦骁 艾凡荣 周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7-1283,共7页
目前生物打印机依赖电子显微镜观测打印结果,并通过三点画圆法计算面积评价产物均一性,耗时久、主观性强、与真实情况差异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打印产物轮廓识别.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并调节原YOLOv8-Seg模型的训练参数,... 目前生物打印机依赖电子显微镜观测打印结果,并通过三点画圆法计算面积评价产物均一性,耗时久、主观性强、与真实情况差异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打印产物轮廓识别.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并调节原YOLOv8-Seg模型的训练参数,确保模型对打印产物识别的置信度水平大多高于0.94.训练得到的mAP50达到99.5%,mAP50-90达到98.4%.采集数据图片中事先放置的500μm的标度尺,实现对所识别轮廓面积的直接计算,同时结合识别轮廓与圆形相似度的算法,优化打印产物均一性的评估指标.优化后的算法所识别的轮廓与真实轮廓的差异性小于0.25%.对不同方法所获得的打印结果的轮廓面积进行变异系数CV处理与圆度分析,结果表明,当CV小于20%,圆度大于0.65时,可认为打印产物均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机 三点画圆法 均一性 YOLOv8-Seg模型 mAP50 mAP50-90 变异系数 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孟瑾瑾 姚宁 +1 位作者 杨红梅 刘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各5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接纳问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能改善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接受度及自我效能感,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化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住院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5
作者 徐峰 杨子潼 夏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为适应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填补既有评价体系在指导健康住院环境建设上的不足,文章在解析环境元素、总结健康作用路径和辨析主体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以健康干预为线索、医... 为适应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填补既有评价体系在指导健康住院环境建设上的不足,文章在解析环境元素、总结健康作用路径和辨析主体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以健康干预为线索、医护及患者双视角下的住院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结果显示,生理健康是患者评价中最重要的一级指标,而医护视角中社会健康的权重最高。此外,基于对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指标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各健康目标下的关键要素。研究为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院住院环境健康评估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住院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产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预测产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6
作者 尹航 刘清 +1 位作者 付冰 雷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405-409,共5页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长远的消极影响。于孕期筛查产后抑郁易感人群,及时对高危孕妇实施治疗干预,将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产前影响产后抑...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长远的消极影响。于孕期筛查产后抑郁易感人群,及时对高危孕妇实施治疗干预,将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产前影响产后抑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做一简要阐述,以期为产后抑郁的产前预测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产前 生物-心理-社会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58
7
作者 张锋 沈模卫 +2 位作者 徐梅 朱海燕 周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初级因素;互联网相关社会-心理健康包括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初级因素,并进一步概括为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有助于相关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更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且信息获取性动机对社会健康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对对心理健康具有更大的消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动机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社会-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00
8
作者 刘树娟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4年第2期48-54,共7页
对于网络成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断量表,相应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有关的理论解释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以众多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理”整合模型也许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活动... 对于网络成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断量表,相应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有关的理论解释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以众多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理”整合模型也许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活动变化规律,网络虚拟情境的特征及其与上网行为、个性特征等的交互影响,以及网络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识别等问题,将是今后网络成瘾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病理性网络使用 社会-心理-生理模型 生理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新视角——基于心理社会安全氛围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帆 刘大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9-547,共9页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简称PSC)指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员工工作过程中与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政策、规程和行为实践的共同感知和看法。回顾相关研究,对PSC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法、效度验证及PSC在工作要求-资源模...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简称PSC)指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员工工作过程中与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政策、规程和行为实践的共同感知和看法。回顾相关研究,对PSC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法、效度验证及PSC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Demand-Resource Model,简称JD-R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JD-R模型完善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并提出PSC理论与测量工具完善、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层次匹配、考虑组织外及个人因素、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固化过程多孔介质孔隙率-渗透率演化规律数值研究
10
作者 楚亚杰 荆留杰 冯殿垒 《建筑施工》 2025年第5期657-661,共5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作为生物固化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已在土壤加固、文物修复、CO_(2)存储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MICP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由沉淀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固化强度不均匀问题...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作为生物固化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已在土壤加固、文物修复、CO_(2)存储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MICP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由沉淀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固化强度不均匀问题尤为突出。已有研究表明,沉淀分布与孔隙结构、多孔介质孔隙率-渗透率演化之间存在关联性,但对于不同孔隙结构下,沉淀积聚如何影响孔隙率-渗透率演化,以及孔隙率与渗透率如何反映沉淀分布特征的数值研究仍面临挑战。为此,研究构建了高性能二维孔隙尺度MICP数值模型,以探究孔隙结构如何影响沉淀分布和孔隙率-渗透率演化的关系。模型中以周期排列的固体障碍物代表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决定了MICP过程孔隙率与渗透率的时间演化特征,并且孔隙率-渗透率演化曲线能够反映沉淀分布特征。通常,沉淀的形成使得孔隙率和渗透率随时间下降;对于包含不同尺寸且固体障碍物呈现三角形排列的孔隙结构,因沉淀导致的孔隙率下降幅度较小,沉淀分布均匀性较差,呈现局部分布特征。研究为深入理解MICP过程中沉淀分布及其与孔隙率-渗透率演化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实时监控沉淀分布与固化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加固 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沉淀分布 孔隙率-渗透率演化 孔隙尺度MICP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加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83-385,共3页
迄今,国内精神卫生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90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经达到1600多万人... 迄今,国内精神卫生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90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经达到1600多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半数左右。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治疗 心理治疗 社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青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小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经...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经进行单孔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术后进行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良好,可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单孔宫腔镜手术 穴位敷贴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高珊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2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护理的5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 目的:分析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护理的5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抑郁量表)、FAM(家庭功能量表)、FIM(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前两组的HAMD、FAM、FIM、NHIS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FAM、FIM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 脑卒中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吴可可 郭林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817-3821,共5页
目的 分析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给予常规组60例常规护理模式,给... 目的 分析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给予常规组60例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试验组60例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干预后,对比两组不良情绪、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结果 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采取的积极行动、看待现实及未来的态度、同他人维度的亲密关系分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自我决策、自我减压、正性态度分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位一体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不良情绪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陆芸 施华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消极情感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 目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消极情感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层面的整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于入院治疗24小时内、手术前24小时以及手术结束后36小时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组患者入院治疗24小时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小时和手术结束后36小时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束后36小时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生物-心理-社会 整体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探析针灸“调神”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锂 裴丽霞 +3 位作者 卡丽比努尔·依马木 陈璐 陈昊 孙建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5-17,共3页
人体内在细胞、组织、器官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了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灸作为一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着悠久的理论支撑。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分析针灸“调神”发现,二者在内在... 人体内在细胞、组织、器官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了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灸作为一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着悠久的理论支撑。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分析针灸“调神”发现,二者在内在核心和基本特征方面存在着相关性,在分析过程中明确针灸调神的重要性,呼吁针灸医生在诊疗中应当重视“调神”的精神内核,并且号召社会和医生共同构筑良好的医学秩序,为针灸“调神”的实现提供适宜的外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调神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关性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18
作者 高建敏 王谢堂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1,共15页
针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与人体之间动力耦合振动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刚柔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动车组柔性车体与座椅及坐姿人体耦合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随机轨道不平... 针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与人体之间动力耦合振动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刚柔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动车组柔性车体与座椅及坐姿人体耦合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随机轨道不平顺激励下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车体柔性振动作用下不同座位处人体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人体生物力学特性会增大车体某些柔性模态频率;满座工况下,基于人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出的5 Hz频率以上的共振峰频率和横向共振峰幅值较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大,而垂向共振峰幅值则较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小;车体振动响应的1阶峰值频率明显降低,而幅值则略有增加;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尼吸振的作用,在300 km·h^(-1)行车速度和满座工况下,人体可明显抑制车体5 Hz频率以上的高频垂向振动,而弹性车体的振动则会激发人体垂向5.25 Hz和横向2.13 Hz频率左右的固有模态,使人体在该频域下的振动能量有所增加。因此,若以车体地板振动加速度代替人体响应评估高速动车组的振动舒适性,会与真实的人体振动程度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座椅-人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耦合振动特性 轻量化车体 坐姿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性膝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90例KOA患者,依据建档时间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性膝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90例KOA患者,依据建档时间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从健康行为、用药、日常生活、遵医行为4个方面评估自我效能感,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心理状态,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高,ISOA评分较干预前低(P<0.05);干预3个月,研究组GSES评分较常规组高,ISOA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干预3个月,两组HAMD评分与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低,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42/45)]较常规组[71.11%(32/45)]高(P<0.05)。结论将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接受保守治疗的KOA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膝关节炎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 保守治疗 自我效能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林蓉 何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接受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接受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发展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及睡眠效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出院时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负面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评分、睡眠效率及生活自理能力,对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活自理能力 负面情绪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