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靶标光敏剂对鸭乙肝病毒的特异结合及杀灭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飞 熊鸿燕 陈惠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利用生物靶标效应的原理 ,探索一种特异灭活病毒的光化学方法。方法 :将针对鸭乙肝病毒 (DHBV)设计并人工合成的两条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 (TFO)分别标记 8-甲氧基补骨脂素 (8-MOP) ,并将这种复合物 (TFO -P)与长波紫外线 (UVA)共... 目的 :利用生物靶标效应的原理 ,探索一种特异灭活病毒的光化学方法。方法 :将针对鸭乙肝病毒 (DHBV)设计并人工合成的两条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 (TFO)分别标记 8-甲氧基补骨脂素 (8-MOP) ,并将这种复合物 (TFO -P)与长波紫外线 (UVA)共同作用于血液中的DHBV ,通过原代细胞感染、酶联免疫测定、DNA斑点杂交等试验 ,观察在一定作用条件下 ,TFO -P对DHBV-DNA的特异结合及其所产生的特异光敏效应对DHBV的灭活程度。结果 :DHBV -DNA样品斑点印迹随TFO -P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强 ,而同时处理的血液中的白细胞DNA样品斑点印迹无明显增强 ;在TFO -P的加入量为 0 1nmol/ml,UVA照射强度为180 0 μW /cm2 时 ,5~ 2 0min的UV照射可灭活DHBV 1 90~ 6 4个对数级 ,灭活病毒的效率显著高于UVA和 8-MOP的单独作用时的效果。结论 :TFO -P与血液中DHBV -DNA能特异结合 ,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 ,所产生的光敏效应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的DHBV ,灭活滴度可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靶标 光敏剂 鸭乙肝病素 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 8-甲氧基补骨脂素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和啶虫脒及代谢物在水稻及非靶标水生生物中的痕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常金鹤 李如男 +3 位作者 董丰收 郑永权 张清明 李远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5,共13页
为了阐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稻和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建立了水稻、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水体中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及其7种代谢物的痕量检测分析方法。采用QuEC... 为了阐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稻和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建立了水稻、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水体中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及其7种代谢物的痕量检测分析方法。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目标化合物均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的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为0.991~0.999;10种目标化合物在6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6%~118.57%,相对标准偏差为0.54%~18.04%,水稻、斑马鱼、营养液和水中1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为10μg/kg(大型溞中的定量限为50μg/kg),满足残留分析方法的要求。运用所建立的方法探究了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水稻及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和大型溞)中的吸收累积和代谢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农药在水稻中的转运系数均大于7,极易向地上部分迁移;在非靶标水生生物中的富集系数均小于2 mL/g,为低富集性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代谢物 水稻 靶标水生生物 残留检测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林涛 游泳 +6 位作者 郑丽祯 魏辉 林荣华 王长方 傅建炜 李建宇 史梦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2,共6页
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 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_(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 mg/L,均为剧毒;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_(50)值和接触LD_(50)值分别为2.90 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 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恭银 陈洋 +1 位作者 田俊策 彭于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共10页
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抗虫转Bt基因作物。尽管这些作物中表达的Bt蛋白只是针对靶标害虫起到杀虫效果,但是抗虫转Bt基因作物是否会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抗虫转Bt基因作物对节肢动物群落、非靶标植食性昆虫、天... 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抗虫转Bt基因作物。尽管这些作物中表达的Bt蛋白只是针对靶标害虫起到杀虫效果,但是抗虫转Bt基因作物是否会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抗虫转Bt基因作物对节肢动物群落、非靶标植食性昆虫、天敌和有益昆虫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综合评价认为,现有的抗虫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Bt基因作物 靶标效应 靶标生物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对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石有 董师旭 +4 位作者 史儒松 蒲金基 董金皋 刘颖超 张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5-1003,共9页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雷帕霉素在不同pH值、温度、初始浓度及光源中的水解特性,同时测定了其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碱性环境、紫外光照及高温有利于雷帕霉素的水解。当其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66.63、38.93及77.00 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144.38、105.00及165.00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386.46和3.50 mg/L(有效成分,下同);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48 h-LD50值为8.95μg/bee,急性接触毒性48 h-LD50值为16.79μg/bee;对赤子爱胜蚯蚓的14 d-LC_(50)值为223.81 mg/kg。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GB/T 31270—2014)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雷帕霉素对家蚕、斑马鱼、赤子爱胜蚯蚓的急性毒性分别为“低毒”、“中毒”和“低毒”,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中毒”,急性接触毒性为“低毒”。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属于易降解性药剂,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生物源农药 水解行为 半衰期 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李桥 徐静 +2 位作者 张绍勇 张旭 陈安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486-11488,11513,共4页
[目的]为开发以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为有效成分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杨梅素和杨梅叶粗提物对蚯... [目的]为开发以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为有效成分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杨梅素和杨梅叶粗提物对蚯蚓、家蚕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杨梅素对蝌蚪表现为低毒,杨梅叶粗提物则表现为中毒,高浓度的杨梅叶粗提物对家蚕有一定拒食作用。[结论]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杨梅叶粗提物 靶标生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李斌 李婷 +3 位作者 何军 冯俊涛 马志卿 张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0-1076,共7页
安全性评价是新农药开发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95%雷公藤总生物碱、1.0%雷公藤生物碱微乳剂、雷公藤乙醇浸膏和助剂系统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安全性评价是新农药开发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95%雷公藤总生物碱、1.0%雷公藤生物碱微乳剂、雷公藤乙醇浸膏和助剂系统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95%雷公藤总生物碱对鹌鹑为高毒,对蜜蜂、家蚕为中毒,对鲤鱼、蚯蚓、蝌蚪均为低毒;1.0%雷公藤生物碱微乳剂对蝌蚪为高毒,对鹌鹑和家蚕为中毒,对鲤鱼、蜜蜂和蚯蚓均为低毒;雷公藤乙醇浸膏对鹌鹑为中毒,对蜜蜂、家蚕、鲤鱼、蚯蚓和蝌蚪均为低毒;助剂系统对供试生物均为低毒。由此可见,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环境生物较为安全,但在桑园和水田附近慎用,并应注意对鸟类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生物 靶标生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在农药生物测定中对靶标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严铁 马建义 王品维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水不溶性农药的毒性测定和新农药的生物筛选研究。溶剂与被测化合物存在着相加作用、协同效应或拮抗效应使毒性(或活性)数据偏高或偏低而影响生物测定结果。综述了常用农药溶剂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和溶剂—农药的联合作... 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水不溶性农药的毒性测定和新农药的生物筛选研究。溶剂与被测化合物存在着相加作用、协同效应或拮抗效应使毒性(或活性)数据偏高或偏低而影响生物测定结果。综述了常用农药溶剂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和溶剂—农药的联合作用对生物测定数据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克服上述问题获得较为准确的生物测定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农药 生物测定 靶标生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苦参碱制品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豆敏详 史晓玲 +2 位作者 马志卿 张兴 吴志凤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7,共9页
非靶标生物毒性评价是新农药开发应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推进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的科学合理使用,本研究评价并比较了苦参碱、苦参总生物碱、苦参乙醇浸膏和0.3%苦参碱水剂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鹌鹑、家蚕、蜜蜂、蚯蚓、蝌蚪、斑马鱼... 非靶标生物毒性评价是新农药开发应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推进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的科学合理使用,本研究评价并比较了苦参碱、苦参总生物碱、苦参乙醇浸膏和0.3%苦参碱水剂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鹌鹑、家蚕、蜜蜂、蚯蚓、蝌蚪、斑马鱼)的毒性及农作物(豇豆)对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苦参碱、苦参总生物碱、苦参乙醇浸膏和0.3%苦参碱水剂对鹌鹑、家蚕、蜜蜂、蚯蚓、蝌蚪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对豇豆属于低风险性,且0.3%苦参碱水剂对家蚕无慢性毒性;但不同苦参碱制品对同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存在较大差异,苦参碱、苦参总生物碱、苦参乙醇浸膏和0.3%苦参碱水剂对鹌鹑的7 d-LD50值(均为有效成分,下同)分别为512、504、〉1 000和〉3 000 mg/kg_(鹌鹑_;对家蚕的96 h-LC_(50)值分别为〉3 000、1 300、〉5 000和821 mg/L;对蜜蜂的48 h-LC_(50)值分别为1 145、1 361、〉3 000和337 mg/L;对蚯蚓的14 d-LC_(50)值分别为549、428、564和〉1 000 mg/kg_(土壤);对蝌蚪的48 h-LC_(50)值分别为〉100、〉100、263和15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_(50)分别为85、65、193和20 mg/L;其中苦参乙醇浸膏的毒性最低。可见,苦参碱制品对环境生物较为安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靶标生物 植物源农药 毒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草胺对非靶标生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康 冯唐奇 +3 位作者 明坤 方国斌 许凌风 马洪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8-635,共8页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在20世纪末期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大豆、花生、水稻田等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目前,甲草胺由于其致畸性及内分泌干扰活性已被多国禁用。文章综述了甲草胺进入环境后对非靶标生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主要包...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在20世纪末期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大豆、花生、水稻田等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目前,甲草胺由于其致畸性及内分泌干扰活性已被多国禁用。文章综述了甲草胺进入环境后对非靶标生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氧化应激效应等,旨在为甲草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提供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草胺 靶标生物 毒性 生态风险 毒理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奥霉素母药对5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艳 孙如意 +5 位作者 李蕾 李沛明 周凤艳 高同春 王梅 张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539,共5页
测定了新奥霉素(xinaomycin)母药对5种非靶标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羊角月芽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意大利工蜂Apis mellifera L.和家蚕Bombyx mor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新... 测定了新奥霉素(xinaomycin)母药对5种非靶标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羊角月芽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意大利工蜂Apis mellifera L.和家蚕Bombyx mor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新奥霉素母药对斑马鱼96 h-LC_(50)值大于100 mg/L;对大型溞48 h-EC_(50)值为1.48 mg/L;对羊角月芽藻72 h-EyC_(50)值为8.74 mg/L,72 h ErC_(50)值为29.2 mg/L;对意大利工蜂急性经口96 h-LD_(50)值为31.3μg/蜂,急性接触96 h LD_(50)值为39.9μg/蜂;对家蚕96 h-LC_(50)值大于2.00×10~3 mg/L。研究表明,新奥霉素母药对斑马鱼、羊角月芽藻、蜜蜂、家蚕均为低毒,对大型溞是中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霉素 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志超 王娟 《山西果树》 2006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农药 交叉抗药性 技术 果树 生理活性物质 自然生态系统 绿色食品生产 靶标生物 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甲草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中校 张华威 +2 位作者 黄会 宫向红 张秀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4期62-68,共7页
异丙甲草胺是目前农业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除草剂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大量使用而在土壤和水体中残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本研究综述了水体环境中,异丙甲草胺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应,主要包... 异丙甲草胺是目前农业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除草剂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大量使用而在土壤和水体中残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本研究综述了水体环境中,异丙甲草胺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生长发育毒性及生理毒性等,揭示异丙甲草胺污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对异丙甲草胺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靶标生物 毒性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容量喷雾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世华 唐学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1期72-73,共2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喷雾技术的发展动向,论述了低容量喷雾的优越性及其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实验证明,与常规高容量喷雾相比,低容量喷雾省药、省工、防效好、对环境污染小、天敌伤害少,值得推广使用.提倡低容量小喷片,从老械新用到逐步... 本文综合分析了喷雾技术的发展动向,论述了低容量喷雾的优越性及其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实验证明,与常规高容量喷雾相比,低容量喷雾省药、省工、防效好、对环境污染小、天敌伤害少,值得推广使用.提倡低容量小喷片,从老械新用到逐步更新换代,发展机动弥雾.同时加速油剂和超微可应性粉剂农药研制开发,革新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容量喷雾技术 生物靶标 雾滴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工作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淑晶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6,共2页
在我们进行田间诊病和接受电话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菜农最关心的是什么病虫用什么药防治最合适。这个看似最简单的问题,要给予科学的回答并不容易。合理的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农药的效果评价,更要考虑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 在我们进行田间诊病和接受电话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菜农最关心的是什么病虫用什么药防治最合适。这个看似最简单的问题,要给予科学的回答并不容易。合理的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农药的效果评价,更要考虑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安全风险,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绿色、无公害食品要求愈来愈强,辣椒病虫害防治中的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安全用药 辣椒 工作表 博士 食品安全意识 靶标生物 无公害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对映体毒性选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莹 王芳 +1 位作者 颜冬云 秦文秀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易降解而被广泛使用。其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中心,含有多个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不同对映体的杀虫活性及生物毒性存在差异。目前对手性污染物的认识相对零散、不系统,对对映体选择性毒理研...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易降解而被广泛使用。其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中心,含有多个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不同对映体的杀虫活性及生物毒性存在差异。目前对手性污染物的认识相对零散、不系统,对对映体选择性毒理研究还很少。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对靶标生物、非靶标生物急性毒性及慢性毒性的对映体选择性,重点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对映体的慢性毒性,包括神经毒性、内分泌毒性、免疫毒性、发育及行为毒性、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并对拟除虫菊酯毒性选择性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对映体选择性 生物毒性 靶标生物 慢性毒性 对映异构体 手性污染物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桶混助剂的毒理学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思蒙 李敏洁 +4 位作者 王琦 邵华 郑鹭飞 王静 金芬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536,共12页
有机硅桶混助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助剂,具备润湿、延展和渗透等特性,与农药混合喷施可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硅桶混助剂对蜜蜂、天敌昆虫和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 有机硅桶混助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助剂,具备润湿、延展和渗透等特性,与农药混合喷施可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硅桶混助剂对蜜蜂、天敌昆虫和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学风险;此外,甲氧基封端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还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介绍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应用,重点讨论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毒理学风险、其典型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分析方法及残留浓度水平,总结了国内外桶混助剂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桶混助剂的环境风险,以期为我国开展及完善桶混助剂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桶混助剂 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 靶标生物 毒理学风险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棉对斑痣悬茧蜂寄主选择及其子代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王锦达 王以一 +2 位作者 刘沛菡 王康 李保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棉通过非靶标寄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对寄生蜂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方法,观察斑痣悬茧蜂对取食Bt棉叶和常规棉叶的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产卵选择偏好,并观察子代蜂在不同处理幼虫体内...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棉通过非靶标寄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对寄生蜂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方法,观察斑痣悬茧蜂对取食Bt棉叶和常规棉叶的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产卵选择偏好,并观察子代蜂在不同处理幼虫体内的发育表现。[结果]取食Bt棉叶的斜纹夜蛾幼虫体重与取食常规棉叶的没有显著差异,而取食Bt棉叶的甜菜夜蛾幼虫体重显著小于取食常规棉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未表现出对取食Bt棉寄主幼虫的偏好。[结论]斑痣悬茧蜂子代的历期、存活以及羽化成蜂的体型大小等发育适应度特征,不受寄主幼虫所取食的食料植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风险评估 天敌 寄生蜂 靶标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唏啶虫胺水剂防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艳 陈玮 《植物医生》 2015年第1期30-31,共2页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铜仁市水稻生产上的常见虫害,为了评价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10%唏啶虫胺水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观察该药剂对水稻和田间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为农药登记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6月用该药...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铜仁市水稻生产上的常见虫害,为了评价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10%唏啶虫胺水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观察该药剂对水稻和田间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为农药登记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6月用该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药效试验 金凤凰 农药登记 靶标生物 田间防治 低龄若虫 虫口减退率 德江县 虫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超 《植物医生》 2009年第4期4-6,共3页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以上。而化学防治在减少虫害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等。抗虫基因工程以其育种期限...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以上。而化学防治在减少虫害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等。抗虫基因工程以其育种期限短、目的性强、具有连续性保护、控制任何时期害虫、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无环境污染等优势,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基因工程 害虫治理 应用 植物 靶标生物 化学防治 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