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军 赵庆祥 +1 位作者 孙贤波 徐美燕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表明 ,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 Smin)。本文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 ,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 ,通过测定动力学参数 Ks,μmax,qmax,Y等 ,计算了其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为 0 .0 2 2 mg/L,并通过间歇试验...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表明 ,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 Smin)。本文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 ,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 ,通过测定动力学参数 Ks,μmax,qmax,Y等 ,计算了其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为 0 .0 2 2 mg/L,并通过间歇试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间歇试验 活性污染泥 污水处理 苯酚 生物降解动力学 极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为军 周集体 +2 位作者 项学敏 王竞 张爱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用生化耗氧量测试法,利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及海水物理化学组成条件,研究苯酚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苯酚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Yt=L0(1-ek(tt0),得出单位质量苯酚... 用生化耗氧量测试法,利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及海水物理化学组成条件,研究苯酚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苯酚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Yt=L0(1-ek(tt0),得出单位质量苯酚的完全生化需氧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为一固定常数;天然海水温度升高,苯酚的生物降解速率相应增大,滞后期和半衰期相应缩短;苯酚浓度在本实验条件下对生物降解滞后期和半衰期的影响,在低温时表现较显著,随温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近海 海水 大连 生物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甄丽莎 谷洁 +3 位作者 胡婷 刘晨 贾凤安 吕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1-238,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初始浓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机制,以石油降解菌剂和腐熟鸡粪为调理剂,研究了初始浓度分别为5 000(T1)、10 000(T2)和50 000 mg/kg(T3)的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为了探讨不同初始浓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机制,以石油降解菌剂和腐熟鸡粪为调理剂,研究了初始浓度分别为5 000(T1)、10 000(T2)和50 000 mg/kg(T3)的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常数分别为0.012、0.094和0.050 d-1,半衰期分别为6.79、7.37和13.86 d。整个堆腐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112.08、230.05和887.93 mg/(kg·d)。3个处理的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和碳源利用率(除芳香烃类化合物外)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在堆腐中、后期达到最大,T3处理显著高于T1、T2处理。多聚物类和糖类代谢群是堆腐体系中的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除第9天外),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羧酸类。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均一度指数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并在堆腐后期达到最大,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分别高了0.21%和17.6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在中期达到最大,T1处理分别比T2、T3处理高2.12%和9.44%,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seed germination index,SGI)分别比堆腐初期提高了18.26%、20.42%和36.41%。该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土壤 堆腐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降解动力学 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歧藻富集和降解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丽 刘征涛 +3 位作者 冯流 阎海 李霁 孔志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选择单歧藻(Tolypothrix)研究其对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和4-辛基酚的生物富集过程及生物降解动力学。5d内单歧藻的生长经历了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3个阶段;苯酚、邻甲酚、间甲酚、4-辛基酚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平均值为4 59,3 87,5 82,... 选择单歧藻(Tolypothrix)研究其对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和4-辛基酚的生物富集过程及生物降解动力学。5d内单歧藻的生长经历了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3个阶段;苯酚、邻甲酚、间甲酚、4-辛基酚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平均值为4 59,3 87,5 82,292 48,与KOW值线性相关;单歧藻平均每天降解苯酚、邻甲酚、间甲酚、4-辛基酚分别为2 54,3 17,1 84,0 16mg L;用新近提出的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其降解过程,得到它们的生物降解二次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0 386,0 500,0 254,0 023,K值由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决定并与分子量(M)线性相关,K=-0 003M+0 69,R=0 87,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歧藻(Tolypothrix) 苯酚 邻甲酚 间甲酚 4-辛基酚 生物富集 生物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歧藻降解4-乙基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丽 刘征涛 +3 位作者 冯流 方征 李霁 孔志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以4-乙基酚为研究对象,分4个系列浓度组研究其在单歧藻作用下的可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最近提出的生物降解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其降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歧藻可降解4-乙基酚,其降解速率与藻细胞浓度和有机物初始浓度有关。... 以4-乙基酚为研究对象,分4个系列浓度组研究其在单歧藻作用下的可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最近提出的生物降解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其降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歧藻可降解4-乙基酚,其降解速率与藻细胞浓度和有机物初始浓度有关。在较低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范围内,动力学常数K主要由藻细胞活性即藻生长速率r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歧藻 4-乙基酚 生物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脱墨废水动力学特性初步研究
6
作者 管秀琼 周健 +1 位作者 陈元彩 陈中豪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脱墨废水用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时的生物降解和生物增长动力学特征,求出了脱墨废水经两种不同预处理后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及稳态条件下活性污泥的产率系数.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其污泥的产率系数只有1/3~1/2.
关键词 脱墨废水 生物降解动力学 生物增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生物降解极限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军 赵庆祥 金雪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1-403,414,共4页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理论 ,推导得到了极限浓度的计算公式。以苯胺为目标有机物 ,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 ,通过测定其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值 Ks、μmax、qmax、Ymax等计算得到了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 0 .0 2 5 m g/L ,...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理论 ,推导得到了极限浓度的计算公式。以苯胺为目标有机物 ,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 ,通过测定其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值 Ks、μmax、qmax、Ymax等计算得到了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 0 .0 2 5 m g/L ,并通过摇床试验对极限浓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 ,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 ,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动力学 极限浓度 有机物 活性污泥 苯胺 质量浓度 生物生长 对极 唯一 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的好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4
8
作者 汪玉 刘子琦 +3 位作者 姜雪恺 周宇飞 沙龙坤 杨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1-65,共5页
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滤池活性污泥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污泥驯化、划线分离及纯化,筛选出一株能够以2,4-D为唯一碳源的好氧降解菌。根据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2,4-D初始浓度、温度、初始pH、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模... 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滤池活性污泥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污泥驯化、划线分离及纯化,筛选出一株能够以2,4-D为唯一碳源的好氧降解菌。根据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2,4-D初始浓度、温度、初始pH、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模拟了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4-D的初始浓度为100μg/L,温度为30℃,pH值为7.0,接种量为4%时,反应72 h后2,4-D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8.77%。菌株对2,4-D的降解符合二级降解动力学,以期为2,4-D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BR法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章胜红 陈季华 刘振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废水中的COD、SS显著减少,且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污泥产生量少、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繁殖。当进水COD浓度为582.2~1665.7mg/L、进水SS浓度为106~915mg/L时,COD去除率...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废水中的COD、SS显著减少,且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污泥产生量少、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繁殖。当进水COD浓度为582.2~1665.7mg/L、进水SS浓度为106~915mg/L时,COD去除率为 62.8%~86.9%,SS去除率为61.3%~88.6%。研究表明,进水[COD]在1000mg/L以下,宜采用限制性曝气;[COD]在1000mg/L以上,宜采用非限制性曝气。研究了一级生物降解反应动力学,得到了动力学常数K1和不可降解有机物浓度,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胶废水 生物降解 SBR法特性 生物降解动力学 麻纺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化学
1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1998年第5期7-11,共5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 生物降解动力学 形态分布 中科院 降解速率常数 有机化合物 光化学反应 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organic pollutants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for A-step of adsorption-biodegradation process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健 吴志高 姜文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29-233,共5页
The featur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bio-flocculation for step-A of adsorption-biodegredation(AB) process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 The featur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bio-flocculation for step-A of adsorption-biodegredation(AB) process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with bioflocculation and introducing kinetic model of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into EPS, the kinetic model of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for step-A hioflocculation was deducted. An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kinetic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as follows: k1 =0. 005 3; kc1 =1 710.7 and vmax1=10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process organic pollutants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