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吴桂平
叶春
刘元波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1-369,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战略发展规划项目(NIGLAS201213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506)
-
文摘
探明区域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更好地保护候鸟生境、制定合理的湿地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1年研究区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同期的植被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保护区近10年来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的乘幂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鲜重,拟合模型总体精度达到91.7%。(2)多年平均生物量呈现"岛屿型"空间分布模式:各子湖泊及洼地中心处,表现为水生植被群落为主的低生物量区(<285 g/m2);湖心水体外围14—15m的高程区域,分布着以苔草群落为主的中生物量区(285—830 g/m2);高程位于16—18m的河口三角洲及天然堤坝区域,表现为以蒿、荻和芦苇群落为主的高生物量区。(3)保护区植被群落分布具有特定的季相变化特征,高、中、低生物量区在不同的月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生消和演进规律,鄱阳湖水位的周期性涨落是影响其变化的一个重要扰动因子。
-
关键词
湿地植被
MODIS
生物量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规律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wetland vegetation
MODIS
biomass time series
spatial pattern
the Poyang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