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奇
卢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和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进行叶内生物量的分配,这种分配并不是柄叶之间生物量发生等比例变化,而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柄叶之间出现异速生长关系,即柄叶权...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和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进行叶内生物量的分配,这种分配并不是柄叶之间生物量发生等比例变化,而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柄叶之间出现异速生长关系,即柄叶权衡。目前未发现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的评述,研究主要对叶内生物量分配对不同生活型、叶型、叶大小、叶形状和叶含水量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几方面:(1)探索全部或者部分支持构件与叶内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占比的支持结构是如何影响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各个支持结构在叶内生物量分配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探索叶序与生物量分配的关系,揭示光合构件在不同排列方式下进行碳收益过程中叶内生物量如何分配,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叶片水分养分输导过程对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又是如何;(3)探索叶柄及其他支撑结构与叶性状的作用关系;(4)探索叶经济谱(LES)作用范围,揭示LES是否包括叶片和叶柄的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内
生物量分配策略
生活型
叶性状
响应机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绿阔叶林两种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关于生长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汤爱仪
陶建平
+2 位作者
刘欣
严超龙
梁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在旷地(相对光强100%)、林窗(18%~23%)、林下(3%~7%)3种自然光环境下,通过比较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种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和顶级种薄果猴欢喜(Sloanea leptocarpa)的幼苗生长、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
在旷地(相对光强100%)、林窗(18%~23%)、林下(3%~7%)3种自然光环境下,通过比较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种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和顶级种薄果猴欢喜(Sloanea leptocarpa)的幼苗生长、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探讨不同生态习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1)在旷地环境,两种幼苗具有低的比茎长(SSL)、单位鲜重叶绿素(ChlM)、单位面积叶绿素(ChlA)、单位鲜重类胡萝卜素(CarM)和高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以适应高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高的茎生物量比(SMR)、Car/Chl和低的SSL、叶生物量比LMR(p〈0.05);2)在林下环境,两种幼苗具有高的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ChlM、ChlA、CarM和低的Chl a/b以适应低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更大的SLA,LAR,ChlM,ChlA,CarM和更低的Chl a/b(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种四川大头茶适应旷地光环境的能力略强于顶级种薄果猴欢喜,但适应林下的能力较差.两种幼苗对光适应能力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它们在常绿阔叶林中不同的演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光环境
生长特征
生物量分配策略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奇
卢杰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自治区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生态系统)运行补助项目(2021-2025)
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自主研究项目(XZ2022JR0007G)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XZA-JYBSYS-2023-19)。
文摘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和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进行叶内生物量的分配,这种分配并不是柄叶之间生物量发生等比例变化,而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柄叶之间出现异速生长关系,即柄叶权衡。目前未发现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的评述,研究主要对叶内生物量分配对不同生活型、叶型、叶大小、叶形状和叶含水量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几方面:(1)探索全部或者部分支持构件与叶内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占比的支持结构是如何影响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各个支持结构在叶内生物量分配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探索叶序与生物量分配的关系,揭示光合构件在不同排列方式下进行碳收益过程中叶内生物量如何分配,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叶片水分养分输导过程对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又是如何;(3)探索叶柄及其他支撑结构与叶性状的作用关系;(4)探索叶经济谱(LES)作用范围,揭示LES是否包括叶片和叶柄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
叶内
生物量分配策略
生活型
叶性状
响应机制
展望
Keywords
leaf biomass allocation strategy
life form
leaf traits
response mechanism
prospect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绿阔叶林两种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关于生长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汤爱仪
陶建平
刘欣
严超龙
梁琴
机构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141)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文摘
在旷地(相对光强100%)、林窗(18%~23%)、林下(3%~7%)3种自然光环境下,通过比较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种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和顶级种薄果猴欢喜(Sloanea leptocarpa)的幼苗生长、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探讨不同生态习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1)在旷地环境,两种幼苗具有低的比茎长(SSL)、单位鲜重叶绿素(ChlM)、单位面积叶绿素(ChlA)、单位鲜重类胡萝卜素(CarM)和高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以适应高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高的茎生物量比(SMR)、Car/Chl和低的SSL、叶生物量比LMR(p〈0.05);2)在林下环境,两种幼苗具有高的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ChlM、ChlA、CarM和低的Chl a/b以适应低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更大的SLA,LAR,ChlM,ChlA,CarM和更低的Chl a/b(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种四川大头茶适应旷地光环境的能力略强于顶级种薄果猴欢喜,但适应林下的能力较差.两种幼苗对光适应能力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它们在常绿阔叶林中不同的演替地位.
关键词
幼苗
光环境
生长特征
生物量分配策略
光合色素
Keywords
seedling
light regim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allocation
pigment content
分类号
Q914.2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研究进展
施奇
卢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绿阔叶林两种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关于生长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的研究
汤爱仪
陶建平
刘欣
严超龙
梁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