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生物重建中的生物措施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宏章
刘永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本文结合河田生物重建的实践,对乡土灌木与外来品种的选用、不同流失程度配套相应的生物措施和持续施肥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重建
生物
措施
河田
生物
乡土灌木
外来品种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家豪
牛星跃
+2 位作者
邵嘉艺
胡晓青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评估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骨道孔径、定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止点重...
目的:评估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骨道孔径、定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患者30例,利用CT对骨道长短径进行测量,评估其是否与理论值匹配,并对骨道中心点进行定位分析,评估是否满足解剖定位,对术前及术后2年左右随访的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主观功能评分,KT-2000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CT显示胫骨端和股骨端长径测量值和理论值基本匹配,而短径测量值和理论值相比偏大。胫骨骨道中心点位于胫骨长度的前38.8%和宽度的内43.4%,定位偏内侧;股骨骨道中心点位于Blumensaat’s线水平的股骨外侧髁长度的后24.8%和高度的上33.2%,满足解剖定位。术后临床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前后向稳定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ACL生物力学止点重建可以使骨道长短径与理论值良好匹配,满足解剖定位,并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生物
力学止点
重建
CT
骨道定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黄越
闻丞
+2 位作者
陈炜
李雪珊
谭羚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9,共6页
城市中的景观水体是一种人工湿地,不仅是城市园林不可或缺的造景要素,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还具有净化城市中水的潜力,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以物质流、食物网和"种-面积&qu...
城市中的景观水体是一种人工湿地,不仅是城市园林不可或缺的造景要素,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还具有净化城市中水的潜力,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以物质流、食物网和"种-面积"关系等作为理论依据,以历史生物和景观数据作为修复依据,以"人为设计"和"自然发展"作为基本思路,重建完整食物网,使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顺畅流动并最终能被生物消解。以小毛驴市民农园景观水体为例,阐述重建生物群落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修复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恢复监测和管理维护4个步骤及以下8种方法:历史生物数据/自然地理文献查阅,场地踏勘,生物本底调查,水底地形设计,景观工程施工,物种重引入,生物监测和水质监测。经修复的景观水体水质在当年生长季末期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量标准,并为28种动物提供栖息地。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管理各环节,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居环境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
群落
重建
生态修复
食物网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彦平
赵卫东
+4 位作者
李义凯
吴宇峰
姜雪梅
林斯萍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分别包埋。在膝关节标本上打上不共线的“立方体”形标志物,将实际膝关节、股骨、胫腓骨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标志点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膝关节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构,通过该模型可直接观察到膝关节内外结构的运动信息,能够进行力学分析和测量,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重建人体膝关节的三维空间几何模型,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膝关节内部的运动信息,可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膝关节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为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三维扫描
生物
力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生物重建中的生物措施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宏章
刘永泉
机构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站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局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本文结合河田生物重建的实践,对乡土灌木与外来品种的选用、不同流失程度配套相应的生物措施和持续施肥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重建
生物
措施
河田
生物
乡土灌木
外来品种
水土流失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72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家豪
牛星跃
邵嘉艺
胡晓青
敖英芳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4-599,共6页
基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临床重点项目(BYSY2018005)。
文摘
目的:评估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骨道孔径、定位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患者30例,利用CT对骨道长短径进行测量,评估其是否与理论值匹配,并对骨道中心点进行定位分析,评估是否满足解剖定位,对术前及术后2年左右随访的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主观功能评分,KT-2000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CT显示胫骨端和股骨端长径测量值和理论值基本匹配,而短径测量值和理论值相比偏大。胫骨骨道中心点位于胫骨长度的前38.8%和宽度的内43.4%,定位偏内侧;股骨骨道中心点位于Blumensaat’s线水平的股骨外侧髁长度的后24.8%和高度的上33.2%,满足解剖定位。术后临床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前后向稳定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ACL生物力学止点重建可以使骨道长短径与理论值良好匹配,满足解剖定位,并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生物
力学止点
重建
CT
骨道定位
临床效果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biomechanical insertion
CT
tunnel location
clinical outcome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黄越
闻丞
陈炜
李雪珊
谭羚迪
机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9,共6页
基金
汇丰银行资助该项目
文摘
城市中的景观水体是一种人工湿地,不仅是城市园林不可或缺的造景要素,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还具有净化城市中水的潜力,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以物质流、食物网和"种-面积"关系等作为理论依据,以历史生物和景观数据作为修复依据,以"人为设计"和"自然发展"作为基本思路,重建完整食物网,使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顺畅流动并最终能被生物消解。以小毛驴市民农园景观水体为例,阐述重建生物群落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修复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恢复监测和管理维护4个步骤及以下8种方法:历史生物数据/自然地理文献查阅,场地踏勘,生物本底调查,水底地形设计,景观工程施工,物种重引入,生物监测和水质监测。经修复的景观水体水质在当年生长季末期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量标准,并为28种动物提供栖息地。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管理各环节,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居环境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
群落
重建
生态修复
食物网
人工湿地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iological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od web
constructed wetland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彦平
赵卫东
李义凯
吴宇峰
姜雪梅
林斯萍
钟世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市中医医院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针灸科
出处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49)~~
文摘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分别包埋。在膝关节标本上打上不共线的“立方体”形标志物,将实际膝关节、股骨、胫腓骨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标志点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膝关节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构,通过该模型可直接观察到膝关节内外结构的运动信息,能够进行力学分析和测量,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重建人体膝关节的三维空间几何模型,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膝关节内部的运动信息,可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膝关节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为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膝关节
三维扫描
生物
力学
重建
Keywords
knee joint
three-dimensional scan
biomechanics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生物重建中的生物措施
涂宏章
刘永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病例系列研究
张家豪
牛星跃
邵嘉艺
胡晓青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物群落重建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研究
黄越
闻丞
陈炜
李雪珊
谭羚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高彦平
赵卫东
李义凯
吴宇峰
姜雪梅
林斯萍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