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造粒流化床微生物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宏林
刘永军
王晓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分别从生物造粒流化床10、60、110cm处取颗粒污泥,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颗粒污泥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和古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530F/1490R,对活性污...
为了研究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分别从生物造粒流化床10、60、110cm处取颗粒污泥,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颗粒污泥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和古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530F/1490R,对活性污泥中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长约1kb的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非常丰富,在10cm处微生物的种属达到23种,60cm处为21种,110cm处为20种;生物造粒流化床不同高度都有一些各自的特有种属和共有种属,反应器不同高度的微生物群落演替不明显,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为83.1%,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生物造粒流化床
反应器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永军
袁宏林
+2 位作者
王晓昌
左丽丽
马美铃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10cm、60cm、110cm处好氧细菌总数以及反硝化菌、反硫化菌分别进行计数,同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石蜡切片技术对粒状污泥中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化床中好氧细菌非常丰富,...
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10cm、60cm、110cm处好氧细菌总数以及反硝化菌、反硫化菌分别进行计数,同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石蜡切片技术对粒状污泥中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化床中好氧细菌非常丰富,在反应器10cm处,每克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可达1.6×108个,说明好氧细菌在生物造粒流化床有机物生物降解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流化床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兼性厌氧菌存在,并且随着流化床床体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这与溶解氧(DO)随流化床床体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有关;随着回流比的增加,溶解氧增高,相应的好氧细菌有所增加而兼性厌氧菌减少;对于颗粒污泥,其表面和内部微生物分布数量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反应器(FPB)
好氧细菌
兼性厌氧细菌
微
生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殷震育
杨文焕
杨英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1,共2页
利用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脱氮、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出水中TN、TP、NH3-N、NO3--N、NO 2--N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流化柱内能形成球状颗粒污泥,底部污泥颗粒的粒径比上部的大;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
利用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脱氮、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出水中TN、TP、NH3-N、NO3--N、NO 2--N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流化柱内能形成球状颗粒污泥,底部污泥颗粒的粒径比上部的大;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5%、35.0%和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脱氮
除磷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宏林
王欢
+1 位作者
李成成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5,共5页
针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将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并利用溶气泵对处理水进行回流溶氧方式向流化床内提供溶解氧,使其具有好氧生物处理能力,从而构成了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表明,生物造粒流化...
针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将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并利用溶气泵对处理水进行回流溶氧方式向流化床内提供溶解氧,使其具有好氧生物处理能力,从而构成了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能在一个单元内同时完成混凝造粒、生物降解、高效固液分离等多个水处理过程,对SS、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4%、45%以上,大幅度缩短了流程而且达到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当的二级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生物
降解
固液分离
生物造粒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凝剂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泥中微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侃
王晓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0,共5页
为了系统研究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生理生态的影响,对投加PAC或PAM后活性污泥的特性和硝化菌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考察了投加混凝剂后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投加混凝剂相比,...
为了系统研究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生理生态的影响,对投加PAC或PAM后活性污泥的特性和硝化菌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考察了投加混凝剂后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投加混凝剂相比,投加PAC后,运行60d时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分别提高了73%、29%;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结果可知,未投加混凝剂、投加PAC、投加PAM的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增长是非常稳定的,投加PAC或PAM都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荧光原位杂交鉴定结果表明,各个反应器中亚硝化菌(AOB)或硝化菌(NOB)所占比例均基本相当,且AOB数量均略高于NOB数量;投加PAC或PAM都能够提高COD的去除率;投加PAC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3个反应器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果非常接近,脱氮主要靠硝化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投加PAC或PAM对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没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
PAM
生物造粒流化床
微
生物
群落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占天刚
王晓昌
+1 位作者
袁宏林
金鹏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1,24,共3页
进行了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53.5%、41.6%和95.1%。氮的去除可以用微环境理论来解释,而除磷主要通过化学作用。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脱氮除磷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造粒流化床微生物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宏林
刘永军
王晓昌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138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32)
文摘
为了研究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分别从生物造粒流化床10、60、110cm处取颗粒污泥,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颗粒污泥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和古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530F/1490R,对活性污泥中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长约1kb的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非常丰富,在10cm处微生物的种属达到23种,60cm处为21种,110cm处为20种;生物造粒流化床不同高度都有一些各自的特有种属和共有种属,反应器不同高度的微生物群落演替不明显,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为83.1%,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生物造粒流化床
反应器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Keywords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fluidized-pellet-be (FPB) bioreactor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 change
分类号
X70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永军
袁宏林
王晓昌
左丽丽
马美铃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062114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32)资助。
文摘
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10cm、60cm、110cm处好氧细菌总数以及反硝化菌、反硫化菌分别进行计数,同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石蜡切片技术对粒状污泥中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化床中好氧细菌非常丰富,在反应器10cm处,每克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可达1.6×108个,说明好氧细菌在生物造粒流化床有机物生物降解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流化床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兼性厌氧菌存在,并且随着流化床床体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这与溶解氧(DO)随流化床床体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有关;随着回流比的增加,溶解氧增高,相应的好氧细菌有所增加而兼性厌氧菌减少;对于颗粒污泥,其表面和内部微生物分布数量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反应器(FPB)
好氧细菌
兼性厌氧细菌
微
生物
分布
Keywords
Fluidized-pellet-bed bioreactor
Aerobic
Anaerobic
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殷震育
杨文焕
杨英静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1,共2页
文摘
利用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脱氮、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出水中TN、TP、NH3-N、NO3--N、NO 2--N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流化柱内能形成球状颗粒污泥,底部污泥颗粒的粒径比上部的大;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5%、35.0%和93.9%。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脱氮
除磷
颗粒污泥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宏林
王欢
李成成
王晓昌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132)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6JK265)
文摘
针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将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并利用溶气泵对处理水进行回流溶氧方式向流化床内提供溶解氧,使其具有好氧生物处理能力,从而构成了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能在一个单元内同时完成混凝造粒、生物降解、高效固液分离等多个水处理过程,对SS、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4%、45%以上,大幅度缩短了流程而且达到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当的二级处理效果.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生物
降解
固液分离
生物造粒流化床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degradation
solid/liquid separation
fluidized-pellet-bed bioreactor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剂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泥中微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侃
王晓昌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778148)
文摘
为了系统研究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生理生态的影响,对投加PAC或PAM后活性污泥的特性和硝化菌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考察了投加混凝剂后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投加混凝剂相比,投加PAC后,运行60d时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分别提高了73%、29%;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结果可知,未投加混凝剂、投加PAC、投加PAM的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增长是非常稳定的,投加PAC或PAM都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荧光原位杂交鉴定结果表明,各个反应器中亚硝化菌(AOB)或硝化菌(NOB)所占比例均基本相当,且AOB数量均略高于NOB数量;投加PAC或PAM都能够提高COD的去除率;投加PAC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3个反应器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果非常接近,脱氮主要靠硝化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投加PAC或PAM对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没有抑制。
关键词
PAC
PAM
生物造粒流化床
微
生物
群落
荧光原位杂交
Keywords
PAC
PAM
fluidized-pellet-bed bioreactor
microbial community
FISH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占天刚
王晓昌
袁宏林
金鹏康
机构
佛山市禅城区环境保护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1,2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138020)
文摘
进行了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53.5%、41.6%和95.1%。氮的去除可以用微环境理论来解释,而除磷主要通过化学作用。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
脱氮除磷
微环境
Keywords
biological pellet fluidized bed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yl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造粒流化床微生物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袁宏林
刘永军
王晓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刘永军
袁宏林
王晓昌
左丽丽
马美铃
《生态科学》
CSCD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殷震育
杨文焕
杨英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研究
袁宏林
王欢
李成成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混凝剂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泥中微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
李侃
王晓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除磷研究
占天刚
王晓昌
袁宏林
金鹏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