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成像技术是质谱法与成像技术的结合,一种将质谱信号通过成像软件转化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可视化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质谱成像技术广泛用于植物组织代谢物分析,为中药药用植物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3个部分进行综述,首先对基质...质谱成像技术是质谱法与成像技术的结合,一种将质谱信号通过成像软件转化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可视化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质谱成像技术广泛用于植物组织代谢物分析,为中药药用植物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3个部分进行综述,首先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ADLI)技术、二次离子质谱成像(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SIMS)技术、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DESI)技术和纳米结构引发质谱成像(Nanostructure-initiator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NIMS)技术原理进行概述;其次,综述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药用植物代谢物可视化分析、鉴定及有效成分生物合成路径等方面应用实例;最后,总结质谱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并进一步展望质谱成像技术在药用植物方面的应用。展开更多
【意义】大环烷烃是一类具有单环结构而环碳数较大(n>10)的饱和脂肪烃类化合物,在油页岩、原油、土壤及高等植物中均有检出,其具有确切的生物母源信息,可以清晰地指示样品的原始沉积环境。大环烷烃碳数范围不固定,与长链烷基烯烃、...【意义】大环烷烃是一类具有单环结构而环碳数较大(n>10)的饱和脂肪烃类化合物,在油页岩、原油、土壤及高等植物中均有检出,其具有确切的生物母源信息,可以清晰地指示样品的原始沉积环境。大环烷烃碳数范围不固定,与长链烷基烯烃、烷基环己烷等化合物相比,不仅在色谱上具有相同的等间距流出特征,而且它们的质谱分子离子(C_(n)H_(2n))和特征碎片离子(m/z 97、111、125)也一模一样,极易造成误判,亟须对其结构特征进行精准厘定。【进展】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并以澳大利亚悉尼盆地藻烛煤(torbanite)为对象,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后完成核磁(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结构解析;类比环己烷断裂模式,提出三条质谱裂解途径,完整阐释了其特征碎片的生成机制;进一步归纳了大环烷烃可能的生物合成路线。【结论与展望】NMR结构鉴定表示大环烷烃具有特殊的单体饱和环烷烃结构。Torbanite中丛粒藻来源的大环烷烃类化合物最初的生物前体可能是长链的油酸,经长链不饱和聚醛中间体最终环化而成。未来可以逐步完善高等植物来源的大环烷烃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其相关比值参数进行归纳总结以应用于实际地质样品中。展开更多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起源于非洲的热带多年生灌木,属大戟科的一种油料植物,在世界上热带及亚热带区域种植。现在蓖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在大戟科成员中尚属首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蓖麻醇酸酯合成代...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起源于非洲的热带多年生灌木,属大戟科的一种油料植物,在世界上热带及亚热带区域种植。现在蓖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在大戟科成员中尚属首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蓖麻醇酸酯合成代谢途径基本确定,研究主要对蓖麻醇酸酯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关键酶———脂酰-ACP硫酯酶、油酰-12羟化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胆碱磷酸转移酶等几个关键酶进行综述,对蓖麻醇酸酯代谢遗传工程应用研究有较大的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质谱成像技术是质谱法与成像技术的结合,一种将质谱信号通过成像软件转化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可视化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质谱成像技术广泛用于植物组织代谢物分析,为中药药用植物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3个部分进行综述,首先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ADLI)技术、二次离子质谱成像(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SIMS)技术、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DESI)技术和纳米结构引发质谱成像(Nanostructure-initiator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NIMS)技术原理进行概述;其次,综述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药用植物代谢物可视化分析、鉴定及有效成分生物合成路径等方面应用实例;最后,总结质谱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并进一步展望质谱成像技术在药用植物方面的应用。
文摘【意义】大环烷烃是一类具有单环结构而环碳数较大(n>10)的饱和脂肪烃类化合物,在油页岩、原油、土壤及高等植物中均有检出,其具有确切的生物母源信息,可以清晰地指示样品的原始沉积环境。大环烷烃碳数范围不固定,与长链烷基烯烃、烷基环己烷等化合物相比,不仅在色谱上具有相同的等间距流出特征,而且它们的质谱分子离子(C_(n)H_(2n))和特征碎片离子(m/z 97、111、125)也一模一样,极易造成误判,亟须对其结构特征进行精准厘定。【进展】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并以澳大利亚悉尼盆地藻烛煤(torbanite)为对象,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后完成核磁(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结构解析;类比环己烷断裂模式,提出三条质谱裂解途径,完整阐释了其特征碎片的生成机制;进一步归纳了大环烷烃可能的生物合成路线。【结论与展望】NMR结构鉴定表示大环烷烃具有特殊的单体饱和环烷烃结构。Torbanite中丛粒藻来源的大环烷烃类化合物最初的生物前体可能是长链的油酸,经长链不饱和聚醛中间体最终环化而成。未来可以逐步完善高等植物来源的大环烷烃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其相关比值参数进行归纳总结以应用于实际地质样品中。
文摘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起源于非洲的热带多年生灌木,属大戟科的一种油料植物,在世界上热带及亚热带区域种植。现在蓖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在大戟科成员中尚属首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蓖麻醇酸酯合成代谢途径基本确定,研究主要对蓖麻醇酸酯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关键酶———脂酰-ACP硫酯酶、油酰-12羟化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胆碱磷酸转移酶等几个关键酶进行综述,对蓖麻醇酸酯代谢遗传工程应用研究有较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