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经济环境效益评估 被引量:14
1
作者 云慧敏 代建军 +1 位作者 李辉 毕晓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11-6327,共17页
建立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及煤电的经济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比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量化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供应链成本,不同发电策略的度电成本,电力碳排放强度,边际减排成本,以及考虑碳交易情况下的电厂成本收... 建立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及煤电的经济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比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量化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供应链成本,不同发电策略的度电成本,电力碳排放强度,边际减排成本,以及考虑碳交易情况下的电厂成本收益率。研究发现,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较生物质直燃发电是更为低碳的生物质利用路径,且可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即随着规模增大度电成本降低,成本利润率上升,而直燃发电相反。与煤电相比,耦合发电的度电成本更低,且可受益于碳交易,成本利润率更高。因此,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是具有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煤电淘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 生物质预处理方案对比 经济环境影响评估 煤电淘汰方案 碳排放 边际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郑丁乾 田善君 +1 位作者 马思宁 常世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3,共9页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数据,采用空间匹配方法对燃煤耦合发电的可能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约89%的可收集秸秆位于燃煤电厂半径100 km以内。燃煤电厂可掺混秸秆量受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和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影响。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越高且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越高时,燃煤电厂可掺混的秸秆量越多。在秸秆高能源化利用率与30%掺混比例的情景下,1066个电厂可以在半径100 km以内找到可掺混的秸秆资源,其中约52.6%电厂可满足30%掺混比例。该情景下,电厂可消纳秸秆3.84亿t,减排CO_(2)约5.11亿t。相关结论可为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支持政策以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可能源化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冷机组余热干燥生物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义达 李官鹏 +1 位作者 祁金胜 杜文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2,共6页
流化床气化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生物质原料水分应低于一定值。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既可以达到利用余热进行干燥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生物质可燃成分热值的浪费。本文对基于空冷装置的热电耦合式能量综合利用... 流化床气化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生物质原料水分应低于一定值。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既可以达到利用余热进行干燥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生物质可燃成分热值的浪费。本文对基于空冷装置的热电耦合式能量综合利用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分析,并与传统蒸汽供能的多层带式干燥器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进一步从多能流可靠性、能源梯度对口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探讨新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耦合发电生物质干燥剂的能量裕量充足,说明该技术方案可行;相比传统多层带式干燥器,本系统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550万元;利用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是一项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余热 干燥器 总能系统理论 空冷凝汽器 技术成熟度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