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物垃圾的生物质利用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文科军 吴丽萍 尹建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生物质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长期以来,城市生物垃圾都被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管理的清除对象,这不仅增加了市容环境管理的压力,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我国环境和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处理日益增多的... 生物质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长期以来,城市生物垃圾都被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管理的清除对象,这不仅增加了市容环境管理的压力,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我国环境和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处理日益增多的城市生物垃圾,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从多元化利用角度阐述了生物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化学转化过程、生物转化工艺、生产可降解材料和农业、园林利用等技术,以期实现这一"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垃圾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生物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物质利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邦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65,共9页
介绍了国外生物质利用的若干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些生物质利用技术包括木粒生产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电能生产技术和生物质燃油生产技术。同时,笔者对我国制浆造纸行业是否开展生物质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利用 林业生物质精炼 木粒 生物质气化 生物质 生物质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与利用 被引量:88
3
作者 赵军 王述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产量巨大,20014年我国生物质能合计总量为306.48M_(?)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通过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可生产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环境保...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产量巨大,20014年我国生物质能合计总量为306.48M_(?)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通过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可生产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 生物质利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军 王述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1-23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的需求量近30年间翻了两番,各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产量巨大,为生物质能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的需求量近30年间翻了两番,各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产量巨大,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是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分布和农林生物质资源总量、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可利用量的统计与实际利用量有较大的差距。为此,通过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潜力,为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资源 综述 生物质利用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产业化趋势 被引量:29
5
作者 蒋剑春 应浩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B10期5-9,共5页
生物质能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生物质能源是研究和工业化利 用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林业生物质资源状况,目前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的技术研究 和产业化现状,以及今后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和近期国家可能大力支持发... 生物质能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生物质能源是研究和工业化利 用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林业生物质资源状况,目前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的技术研究 和产业化现状,以及今后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和近期国家可能大力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化方 向。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生物质气化(供气、供热、发 电)、生物质乙醇、生物柴油、高效燃烧(热效率达60%)等方面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能源转化 生物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在能源资源替代中的途径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2
6
作者 方向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33-2339,共7页
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促使人们不断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目前的化石能源。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在能源和化工领域替代石油资源的各种可能途径,分析了这些途径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各种生物质资源不但能够成为石油资源的直接... 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促使人们不断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目前的化石能源。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在能源和化工领域替代石油资源的各种可能途径,分析了这些途径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各种生物质资源不但能够成为石油资源的直接替代,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而且能够成为开发各种化工产品的资源平台,形成对石油化工产品的产业竞争,实现对石油资源的间接替代,如各种生物基基本有机化学品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开发生物质转化制液体燃料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将对石化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工 生物燃料 生物资源 生物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俊 孙璐姗 +1 位作者 王钱钱 孙建中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3期68-81,共14页
3D打印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必将深刻影响和变革社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技术的出现为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是生物质材料产业化发展与可再生利用的又... 3D打印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必将深刻影响和变革社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技术的出现为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是生物质材料产业化发展与可再生利用的又一全新途径。3D打印材料的开发与3D打印智能制造技术密切相关,是该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之一。文章综述了开发生物质基材料用于3D打印的发展,着重介绍了木质纤维素材料在不同3D打印技术中的研究现状,并对3D打印生物质基材料的开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利用 生物质基复合材料 3D打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秸秆的改性及其发泡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鲍园园 庞少峰 +4 位作者 赵向飞 孙万虹 孙初锋 苏琼 王彦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1-4082,共12页
近年来合成类发泡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不可降解和易燃性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基于植物纤维的发泡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回收性和丰富性,有潜力替代传统的塑料类似物。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 近年来合成类发泡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不可降解和易燃性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基于植物纤维的发泡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回收性和丰富性,有潜力替代传统的塑料类似物。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资源的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质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生物质纤维素和木质素不同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材料的应用,并对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材料 秸秆 生物质利用 改性研究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物质废物分类处理的微能源网运行优化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滕云 孙鹏 +1 位作者 回茜 陈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5-63,共9页
针对“无废城市”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不断提高的微能源网自治能力和多运行模式调节需求,建立含生物质废物处理设施的电-热-氢-气微能源网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不同生物质废物分类处理方法,针对干垃圾建立热解气化发电模型,针对湿垃圾和... 针对“无废城市”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不断提高的微能源网自治能力和多运行模式调节需求,建立含生物质废物处理设施的电-热-氢-气微能源网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不同生物质废物分类处理方法,针对干垃圾建立热解气化发电模型,针对湿垃圾和粪污建立发酵制气模型。其次,建立以微能源网运行成本最低和生态效益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考虑到微能源网的多能源源荷不确定性以及废物产生量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微能源网鲁棒多目标优化算法。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考虑生物质废物处理设备供能的微能源网优化运行模型在提高多能源微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能够提升城市的废物处理能力,实现能源消费与环境治理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多源储能 垃圾分类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刘洋 丁舒心 +4 位作者 张琪 姜显豪 王奥琪 王杰 宋文路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农业废弃物有效地利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农业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展望,旨在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生物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固定CO_(2)耦合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壮洪 朱俊英 +1 位作者 李煦 荣峻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0-1445,共16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是传统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愈加重要。微藻光合作用能固定CO_(2),还可利用废气及废水等作为营养源生长,减排污染物的同时实现生物质增值,是有望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新型生... “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是传统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愈加重要。微藻光合作用能固定CO_(2),还可利用废气及废水等作为营养源生长,减排污染物的同时实现生物质增值,是有望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新型生物技术路线。基于微藻固碳减排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微藻光合作用固定CO_(2)的机理;综述了影响微藻固碳效率的无机碳源、传质、光源、温度及pH值等关键因素及强化策略;深入分析NO_(x)、SO_(x)等在微藻培养体系中的溶解、传输、吸收利用及转化机理;系统探讨了微藻减排烟气污染物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归纳了在污水处理以及重金属处理方面的作用机理和潜力;围绕微藻生物质的高价值转化以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综述。最后讨论了微藻生物技术当前实践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为“碳中和”探索协同减污降碳的技术方法、开发应用及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CO_(2) 固定 污染物减排 生物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李婧佳 陈衡 +3 位作者 李童宇 李金航 王新菊 刘可文 《动力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1442-1452,共11页
为解决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生物质气化与热解产生的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将给水加热为高温蒸汽,驱动蒸汽循环中高压与低压汽轮机... 为解决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生物质气化与热解产生的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将给水加热为高温蒸汽,驱动蒸汽循环中高压与低压汽轮机进行发电。采用热力学仿真软件Aspen Plus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热力学分析、经济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净功率为8061.07 kW,发电效率为49.27%,总效率达到45.98%;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4.80 a,净现值预计达63055.5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利用 气化 热解 系统集成 氢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多能互补系统储能协同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福贵 孟子航 +1 位作者 郗来昊 王小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6,共14页
位于配电网薄弱区域的农村常常存在供能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接入大规模光伏的多能互补系统难以在此类地区广泛开展。储能系统作为新型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能够有效提升此类地区的供能可靠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 位于配电网薄弱区域的农村常常存在供能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接入大规模光伏的多能互补系统难以在此类地区广泛开展。储能系统作为新型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能够有效提升此类地区的供能可靠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多能互补系统(rural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system,RMES)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策略。首先,明确包含生物质废弃物能源转化系统的RMES架构。然后,以系统缺供损失成本作为评判依据,提出一种储能配置评价准则。最后,建立计及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的RMES多元储能协同优化配置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性,将其解耦转化为包含规划-运行两阶段的双层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和Gurobi求解器相结合的混合策略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储能配置评价准则有效激发了RMES配置储能的积极性。此外,构建的多元储能协同配置模型使得RMES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在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多能互补系统(RMES) 薄弱配电网 储能配置 生物质利用 系统可靠性 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综合利用是个大课题
14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0年第2期47-47,共1页
秸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而秸秆利用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之所以"大",一则是秸秆数量巨大;二则是秸秆处理的后果影响大,处理不当,机场、高速公路封闭,影响社会生活;三则是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机学会 农机化管理 生物质利用 河北省农科院 社会生活 对我说 循环链 专栏作者 山西忻州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氧化解聚衍生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磊 黄煜琪 +4 位作者 胡军 王召霞 戴全胜 李冬娜 马晓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由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顽固的抗性,难以高值化利用。全球约有90%的工业木质素被直接用于燃烧发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木质素氧化解聚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是对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手...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由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顽固的抗性,难以高值化利用。全球约有90%的工业木质素被直接用于燃烧发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木质素氧化解聚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是对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木质素结构和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木质素氧化解聚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化学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生物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的方法和氧化解聚产物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氧化解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不同氧化解聚方法对木质素衍生产物的选择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氧化解聚 芳香族化合物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本纤维素类能源作物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建雄 孙建中 +2 位作者 李霞 高璐 耿小燕 《生物产业技术》 2015年第2期22-31,共10页
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挑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宜能边际性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草本纤维素类能源作物种植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发展草本纤维素类能源作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挑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宜能边际性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草本纤维素类能源作物种植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发展草本纤维素类能源作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纤维素类 能源供应 土地资源 边际性 种植产业 生物质原料 能源消费 生物质利用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热解制油技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韶珂 师勇强 +6 位作者 马小艳 张杰 王文魁 杨敬贺 程思贤 王岩 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2期42-49,共8页
新疆是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随之产生的秸秆废弃物处置问题,成为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的巨大经济问题。生物质的热解是生物质开发利用最有前景的产业,其产物生物油具有易储存、污染小且易运输等优点。因此,将棉秆作为生物质热解的原... 新疆是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随之产生的秸秆废弃物处置问题,成为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的巨大经济问题。生物质的热解是生物质开发利用最有前景的产业,其产物生物油具有易储存、污染小且易运输等优点。因此,将棉秆作为生物质热解的原材料,可为棉秆处置问题提供新思路。对目前农作物秸秆热解的方法进行综述;针对热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物油生产的影响机理进行归纳分析,并对秸秆热解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新疆棉秆及其他秸秆废弃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棉秆 热解 生物质利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damental study on iron ore sintering new process of flue gas recirculation together with using biochar as fuel 被引量:4
18
作者 甘敏 范晓慧 +3 位作者 姜涛 陈许玲 余志元 季志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09-4114,共6页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eaner production to substitute bio-energy for fossil fuels in iron ore sintering. However, with the replacement ratio increasing, the consistency of heat front and flame front is brok...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eaner production to substitute bio-energy for fossil fuels in iron ore sintering. However, with the replacement ratio increasing, the consistency of heat front and flame front is broken, and the thermal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fuel is reduced,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yield and tumble index of sinter. Circulating flue gas to sintering bed as biochar replacing 40% coke, CO in flue gas can be reused so as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fuels,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wo fronts is recovered for the circulating flue gas containing certain CO2, H2 O and lower O2, which contributes to increasing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extend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duration time of sintering bed, and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sinter. In the condition of circulating 40% flue gas, the sintering with biomass fuels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sintering indexes with biomass fuel replacing 40% coke breeze are comparative to those of using coke breeze comple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re sintering biomass fuel flue gas recir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