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谐振规律对步行效率影响的前驱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许光旭
顾绍钦
孟殿怀
王红星
励建安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2-1094,共3页
-
文摘
目的:通过下肢软瘫模型研究生物谐振对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下肢软瘫并导致步行障碍的男性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2名(17±1岁,身高1.68±4.6m,体重52.5±5.4kg)与同龄健康青年12名匹配对照。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取步态参数,采用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测定氧价,作为能量效率的指标。评测状态为自然步行、80%自然步频以及120%自然步频,即100%、80%、120%自然步频。结果:儿麻患者在100%、80%、120%自然步频的条件下步速分别为(65.45±8.71、53.04±5.92、74.47±9.49)m/s,步速和步频密切相关(r=0.96,P<0.01);耗氧量分别为(15.17±3.56、20.76±4.31、21.48±6.16)ml/min/kg,慢速与快速步频的耗氧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步频(P<0.01);氧价分别为(0.231±0.043、0.294±0.061、0.288±0.072)ml/m/kg,和同龄正常人比较自然、慢速与快速步频下的氧价均明显增加(P<0.01)。慢速与快速步频的氧价亦显著高于自然步频(P<0.05)。结论:儿麻患者自然步频的能量效率最高,步频加速或者减慢均降低此效率,提示肌肉固有谐振规律的作用。
-
关键词
生物谐振
步态分析
氧价
小儿麻痹后遗症
-
Keywords
bio-resonance
gait analysis
oxygen cost
poliomyelitis sequela
-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
-
题名新型检测癌细胞的谐振式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卢蔚君
惠春
徐爱兰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经费资助项目(0452nm024)
-
文摘
研究了一种新型利用磁微球的间接检测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利用磁微球分离细胞,将分离细胞过程和检测过程分开,避免了现有方法制作敏感膜的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明显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
关键词
压电
谐振式生物传感器
磁微球
-
Keywords
piezoelectric
resonant biosensor
magnetic beads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730.4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SPR传感器分析人血清白蛋白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 3
-
-
作者
李辉
蔡浩原
陈兴
孙建海
张璐璐
崔大付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284-28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27001
60976088
+1 种基金
60701019)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200807)
-
文摘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光学原理的生化分析系统,可以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进行实时分析,并且无须对分子进行标记。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对特定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与其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血清蛋白与固相抗体之间结合速率常数为0.538 M^(-1)s^(-1),解离速率常数为7.37×10^(-3)s^(-1).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为发展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
人血清白蛋白
抗体
动力学
-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human serum albumin
antibody
kinetics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