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艳红 周卫健 谢树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通过对正构烷烃分布特点的系统分析,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以来泥炭的生物记录。正构烷烃nC25和nC31相对含量在泥炭序列中呈现的规律性变化揭示出,在全新世期间因气候的变化幅度不同而引起了生物形态种或化学种的取代,即当气候变... 通过对正构烷烃分布特点的系统分析,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以来泥炭的生物记录。正构烷烃nC25和nC31相对含量在泥炭序列中呈现的规律性变化揭示出,在全新世期间因气候的变化幅度不同而引起了生物形态种或化学种的取代,即当气候变化幅度大时,沼泽地可能出现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演替;当气候波动小时,则出现了分子(化学)种之间的相互取代。将这一研究结果与同一地区的孢粉资料对比、验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类脂分子化石可作为恢复植被的有效工具,与孢粉相结合,可获取更为全面的植被演化历史。这一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有关生物学信息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全新世泥炭 正构烷烃 生物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今1600年来南通如东国清寺遗址地层微体古生物记录的海岸带变化特征
2
作者 朱诚 田晓四 +2 位作者 姚志强 郭天虹 贺云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6-254,共9页
对如东国清寺遗址地层微体古生物的鉴定发现,该剖面的底栖有孔虫大致可以划分出半咸水、广盐滨岸和盐度要求较高(多盐-真盐)的近岸浅海属种等三类,再加上浮游有孔虫共计可分为四大类.其中半咸水类在我国东、黄海沿岸主要见于盐度低于20... 对如东国清寺遗址地层微体古生物的鉴定发现,该剖面的底栖有孔虫大致可以划分出半咸水、广盐滨岸和盐度要求较高(多盐-真盐)的近岸浅海属种等三类,再加上浮游有孔虫共计可分为四大类.其中半咸水类在我国东、黄海沿岸主要见于盐度低于20‰的潮上带、潮间带和河口等少盐至中盐的半咸水环境.广盐类是我国东海和黄海沿岸广布的底栖有孔虫,广见于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潟湖和河口的少盐(1‰~5‰)至真盐(30‰~35‰)内陆架海水中.近岸浅海类在现代主要分布于水深小于100 m的内-中陆架和河口地区的前三角洲正常盐度的海水中.自110 cm以后,直至5 cm,发现较多的陆相介形虫:Ilyocypris bradyi,Candoniella albicans,Candona sp..这是首次在全新世海侵的末期发现如此多的陆相介形虫.这一发现表明当时本区有淡水流入,也表明海湾相从此进入消亡期,由海湾相逐渐变成淡水湖泊相,海水慢慢地退出本区.分析了遗址剖面有孔虫和介形虫剖面数量变化特征,重建了当地海岸线在全新世海侵末期后的变化规律,对深入认识我国东部海岸线在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东国清寺 遗址地层 微体古生物记录 海岸带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达布逊湖地区3万年来气候演化的微古生物记录
3
作者 景民昌 孙镇城 +2 位作者 杨革联 李东明 孙乃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富含各种生物化石 ,尤以介形类最为丰富。以盆地东部达布逊湖东南岸的达参 1井浅部的介形类特征为基础 ,划分出了 3万 a来的 9个古气候演化阶段 ,其中 1 - 5 对应于冰后期 , 1 - 4对应于末次冰期的晚冰期。这 9个...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富含各种生物化石 ,尤以介形类最为丰富。以盆地东部达布逊湖东南岸的达参 1井浅部的介形类特征为基础 ,划分出了 3万 a来的 9个古气候演化阶段 ,其中 1 - 5 对应于冰后期 , 1 - 4对应于末次冰期的晚冰期。这 9个阶段中 ,2 6 .3~ 2 0 .0、12 .2~ 10 .1、8.0~ 4.5、3.8~ 2 .5 ka BP 4个阶段生物丰度和分异度都较高 ,反映了当时气候温暖湿润 ,适于生物生长。 2 0 .3和 2 .8ka BP是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气候极适宜时段 ,生物丰度和分异度都达到了最高 ,而 30 ka BP左右的生物突然大量灭绝和盐层开始析出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以及青藏高原的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古气候 第四系 柴达木盆地 微古生物记录 生物丰度 分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世民 高凌峰 +3 位作者 莫燕娜 欧守珍 王世雄 吉丽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38-138,141,共2页
关键词 机能学 实验教学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教学 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微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干电极的常用材料概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冬玉 刘莉 刘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0-868,共9页
可穿健康监控系统是降低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表面生物电极是可穿健康监控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它实现了生物电采集系统中人体离子导电到电子导电的转换。本文介绍了干电极的接触模式:表面接触,穿透... 可穿健康监控系统是降低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表面生物电极是可穿健康监控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它实现了生物电采集系统中人体离子导电到电子导电的转换。本文介绍了干电极的接触模式:表面接触,穿透接触和电容接触,并从基底材料和界面材料两方面综述了生物电干电极的常用材料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系统 干电极 生物电势记录 基底材料 界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4
6
作者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肥大 压力超负荷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细胞内生物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7
作者 王敏 高广恒 +1 位作者 吕常智 郑娟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7-30,36,共5页
将现代虚拟仪器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结合设计了一种脑电活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自制金属电极和微驱动器、信号采集模拟前端、数字示波器,并以LabVIEW作为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信号处理与显示界面。结果显示,系统能记录和分析鼠在清醒、... 将现代虚拟仪器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结合设计了一种脑电活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自制金属电极和微驱动器、信号采集模拟前端、数字示波器,并以LabVIEW作为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信号处理与显示界面。结果显示,系统能记录和分析鼠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运动时的脑电活动信号,从而提供脑电活动和行为的关联性。这对于神经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交叉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电极 模拟前端 生物电信号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候鸟的迁徙距离取决于其体重与飞行方式
8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I0028-I0029,共2页
世界上大量的鸟类,每年根据季节的变化在地球上迁徙,而迁徙距离因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北极燕鸥在南极北极往返飞行,有一种鹤仅在中国南方迁徙。为什么存在这样大的变化,其原因几乎不太清楚。近年来,已普遍采用安装小... 世界上大量的鸟类,每年根据季节的变化在地球上迁徙,而迁徙距离因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北极燕鸥在南极北极往返飞行,有一种鹤仅在中国南方迁徙。为什么存在这样大的变化,其原因几乎不太清楚。近年来,已普遍采用安装小型记录仪和发信器来跟踪生物记录的手法,各种各样的候鸟的移动轨迹逐渐清晰。但是,对这些信息的整合与常见(迁徙)模式研究有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方式 日本科学家 迁徙 距离 候鸟 体重 中国南方 生物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