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有势 马满英 施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3,共5页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Bs的总洗脱率与RL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洗脱液中加入2 000 mg.L-1的RL,在3次批洗脱后,人工污染土样和陈化土样的PCBs总洗脱率分别达到了90.1%和47.1%。PCBs降解菌P.LB400在以RL或联苯为碳源的驯化培养基中均能够快速生长。当土壤洗脱液中的PCBs被P.LB400的生长细胞菌液降解时,RL对PCBs的生物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P.LB400的休眠细胞降解体系中,RL对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对土壤洗脱液中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和生物降解的耦合有利于提高PCBs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 多氯联苯 土壤修复 洗脱 光降解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白腐真菌降解DDTs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肖鹏飞 尤铁学 +1 位作者 宋玉珍 王剑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DDTs在水相中的增溶作用,对白腐真菌PhlebialindtneriGBl027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该菌株降解DDT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鼠李糖脂可明显增加各DDTs的表观溶解度,其中对4,4’一DDD的...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DDTs在水相中的增溶作用,对白腐真菌PhlebialindtneriGBl027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该菌株降解DDT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鼠李糖脂可明显增加各DDTs的表观溶解度,其中对4,4’一DDD的增溶效果最好。低浓度(〈O.05g/L)的鼠李糖脂会促进白腐真菌在PDB培养基中的生长,而高于0.1g/L浓度的鼠李糖脂则对菌株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可达到42%。在0.02~0.5g/L浓度范围内,鼠李糖脂可促进白腐真菌对DDTs的降解效果,且降解率随着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5g/L的鼠李糖脂添加体系培养14d后,白腐真菌对4,4'-DDT、2,4’-DDT、4,4’-DDD和2,4’一DD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4.0%,22.8%,25.06%和22.0%。而鼠李糖脂浓度进一步升高至1.0g/L时,由于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对DDTs降解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 白腐真菌 生物降解 DD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志刚 杨欢 齐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探究鼠李糖脂用作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潜力,以铜绿假单胞菌1.10452发酵生产的鼠李糖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进行成分鉴定,并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起泡性及抗菌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鼠李糖... 为探究鼠李糖脂用作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潜力,以铜绿假单胞菌1.10452发酵生产的鼠李糖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进行成分鉴定,并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起泡性及抗菌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鼠李糖脂主要由9种同系物组成,且以双鼠李糖脂为主要成分。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0 mg/L,其表面活性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脂对大豆油(乳化指数为63.75%,余同)、液体石蜡(65.69%)和正己烷(52.54%)均表现出较好的乳化性。鼠李糖脂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纯水中与SDS接近,且在硬水中显著优于SDS。此外,鼠李糖脂在不同温度(-20~121℃)、氯化钠质量浓度(0~25 g/L)及pH值(6~13)条件下均能够保持较好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 临界胶束浓度 乳化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6-69,共4页
应用反离子协同效应原理,用0.2%-1.0%鼠李糖脂配制成功两种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配方1使用鼠李糖脂原样,配方2使用部分转化为离子型的鼠李糖脂,油水界面张力均降至2×10(-2)mN/m,耐温15... 应用反离子协同效应原理,用0.2%-1.0%鼠李糖脂配制成功两种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配方1使用鼠李糖脂原样,配方2使用部分转化为离子型的鼠李糖脂,油水界面张力均降至2×10(-2)mN/m,耐温15-80℃。配方2的室内驱油率比水驱高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鼠李糖 生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纯化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洋 钟华 +5 位作者 刘智峰 蒋勇兵 谈菲 曾光明 赖明勇 何益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5,共8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分子具有极性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结构,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表面活性和界面优先分配能力。可靠的分离提纯方法和成分鉴定手段是鼠李糖脂生产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实...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分子具有极性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结构,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表面活性和界面优先分配能力。可靠的分离提纯方法和成分鉴定手段是鼠李糖脂生产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通过好氧发酵培养铜绿假单胞菌CCTCC AB93066、酸沉降分离得到鼠李糖脂后,利用柱色谱提纯技术得到纯化的鼠李糖脂的单糖脂和二糖脂,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这两种鼠李糖脂均含有3种主要成分,其中单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C10C10、RhaC10C12-H2、RhaC10C12,二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2C10C10、Rha2C10C12-H2、Rha2C10C12。该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CCTCC AB93066是一种良好的鼠李糖脂产生菌;酸沉降-柱色谱技术可以用于鼠李糖脂的深度提纯,且有较好的效果;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鼠李糖脂成分鉴定具有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柱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鼠李糖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表面活性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制备微乳状液 被引量:2
6
作者 谢颖玮 李翌 +1 位作者 王世慧 叶汝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111,共5页
测定了298.15 K下鼠李糖脂羧基完全电离所需的N aOH量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 C),探索了用鼠李糖脂制备微乳状液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得到了鼠李糖脂-正庚烷-正丁醇-水微乳体系的相图,研究了N aOH对体系相态、界面张力和最佳盐度的影响。结... 测定了298.15 K下鼠李糖脂羧基完全电离所需的N aOH量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 C),探索了用鼠李糖脂制备微乳状液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得到了鼠李糖脂-正庚烷-正丁醇-水微乳体系的相图,研究了N aOH对体系相态、界面张力和最佳盐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够形成微乳状液;体系中N aOH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促进羧酸根电离,又起到了电解质的作用,并且在完全电离时体系的最佳盐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 微乳液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兰健 臧颖 +2 位作者 林潼 谢懿雯 王红蕾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7-944,共8页
为降低生物表面活性剂使用成本且缓解厨余油带来的环境压力,从实验室前期原油污染土壤筛选保存的菌株出发,通过原油培养基初筛和乳化指数、表面张力测定等复筛,筛选具有较高表面活性的菌株。同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生物表面活性剂A产量... 为降低生物表面活性剂使用成本且缓解厨余油带来的环境压力,从实验室前期原油污染土壤筛选保存的菌株出发,通过原油培养基初筛和乳化指数、表面张力测定等复筛,筛选具有较高表面活性的菌株。同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生物表面活性剂A产量,并对其理化性质、乳化性和增溶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高表面活性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Y-1(Pseudomonas aeruginosa AY-1)。该菌株在35℃、pH 8.0、摇床转速180 r/min、厨余油50 g/L、硝酸钠2 g/L发酵96 h产生5.86 g/L鼠李糖脂,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200 mg/L,且在温度4~120℃、pH2~12和NaCl含量0~20%(w/%)等条件下均具有较高表面张力稳定性。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产生的鼠李糖脂对不同疏水化合物(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庚烷和十六烷)的乳化性能和多环芳烃(菲和芘)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鼠李糖脂对十六烷的乳化效果最好且对多环芳烃中的菲和芘具有明显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Y-1 厨余油 鼠李糖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赢创兴建全球首座工业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生产工厂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惠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56,共1页
赢创兴建全球首座工业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生产工厂赢创计划斥资上亿欧元,在斯洛伐克SlovenskáL'upˇca基地建造全新工厂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基鼠李糖脂。新工厂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正式投产。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 赢创兴建全球首座工业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生产工厂赢创计划斥资上亿欧元,在斯洛伐克SlovenskáL'upˇca基地建造全新工厂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基鼠李糖脂。新工厂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正式投产。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用作沐浴露、洗涤剂中的活性成分。目前,全球市场对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在迅速上升。赢创首席创新官Harald Schwager表示:“赢创一年的研发投入超过4亿欧元。从最初构想到最终成品,鼠李糖脂的开发流程十分漫长,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此次与联合利华的合作印证了我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联合利华中欧执行副总裁Peter Dekkers表示:“联合利华‘洁净未来’计划致力到2030年淘汰清洁产品中源自化石原料的碳。鼠李糖脂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与赢创的合作有助于我们开发经济实惠的产品,在淘汰相关产品中的化石原料的同时,一如既往地提供卓越清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领域 研发投入 生物表面活性 联合利华 沐浴露 鼠李糖 欧元 完全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化学改性修饰进展
9
作者 江建林 张超 +3 位作者 秦冰 乔富林 肖宇 周林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翻转性能等的多方面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修饰。基于此,以槐糖脂为典型代表,详细归纳了修饰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阴离子型亲水基的改性产物及槐糖脂多聚物的合成进展。其中,非离子型改性槐糖脂的改性合成以酯交换和环氧加成反应为主,改性产物的界面活性、乳化、增溶、发泡能力相比槐糖脂均有所提升。阳离子型改性槐糖脂则通过先在分子中引入叔胺基团制得中间体,随后利用中间体与卤代烃之间的季铵化反应制备得到;若将中间体的叔胺基团进行氧化,即可制备得到氧化胺类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阳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作为杀菌剂有应用前景。阴离子型改性产物通过糖环伯羟基的磺化反应制备得到,产物洗油效率相比改性前明显提升。通过槐糖脂之间的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可制备得到槐糖脂多聚物。多聚物可作为高效药物递送载体使用,亦有望作为活性聚合物应用于原油开发领域。最后,对不同类型改性槐糖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特点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槐糖 化学改性修饰 油-水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循环井修复地下水正十六烷污染
10
作者 石佳月 朱柏伟 +1 位作者 李博文 刘世宾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2-2253,共12页
目前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严重,且其轻质疏水性导致其修复困难.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二维模拟槽实验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对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修复正十六烷的强化效果.通过选取环境修复中4种常用的生... 目前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严重,且其轻质疏水性导致其修复困难.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二维模拟槽实验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对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修复正十六烷的强化效果.通过选取环境修复中4种常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茶皂素、皂素、鼠李糖脂、槐糖脂,对比所选表面活性剂增溶正十六烷的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构建GCW模型,开展砂箱模拟实验,探究GCW耦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正十六烷的性能.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中,鼠李糖脂对正十六烷的增溶效果最佳,增溶24 h后正十六烷溶解度可达237.35 mg·L^(−1);鼠李糖脂注入地下水后,GCW能够对鼠李糖脂进行有效的水力控制,将其控制在循环井周围;启动循环井修复后,模拟槽内正十六烷的浓度普遍下降,增溶至水中的正十六烷在水流作用下不断迁移流向循环井,并通过抽注水去除.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组相比,鼠李糖脂的注入显著提升了GCW的修复效果,42—54 h内,中砂和细砂中对正十六烷的强化降解效果分别提升了170%和147%.本研究可为表面活性剂强化循环井修复地下水污染在实际场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循环井 正十六烷 鼠李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炜欣 闻宇晨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强,乳化性能好,抗菌抗氧化活性强,稳定性高,且生物选择性好,环境友好性强。其中,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突出,是三次采油中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良好替代品。根据肽链氨基酸是否连接成环,可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强,乳化性能好,抗菌抗氧化活性强,稳定性高,且生物选择性好,环境友好性强。其中,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突出,是三次采油中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良好替代品。根据肽链氨基酸是否连接成环,可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分为环状脂肽和线形脂肽。亲水肽链不同种类氨基酸与排列顺序、疏水碳链长度及其支链位置不同,形成的脂肽结构与生物活性不同。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为:高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乳化形成大尺寸胶束,改变储层岩石润湿性、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等。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原油开采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脂肽类生物驱油体系在获得与化学驱相当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驱油剂成本,证实了其适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但脂肽在上游合成高产途径、下游低成本提纯工艺以及实际油藏中的地层适应性尚不明确,限制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的商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原油开采 提高采收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郭利果 苏荣国 +1 位作者 梁生康 赵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0-514,共5页
考察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和芘)的增溶特性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增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 考察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和芘)的增溶特性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增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摩尔增溶比(MSR)随被增溶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即萘>菲>芘;胶束/水分配系数(Km)随被增溶物疏水性增大而增大,即芘>菲>萘;lgKm与lgKow之间呈良好线性正相关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大,而随所添加NaCl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在pH值为5.5时达到最大,然后随pH值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在pH值达7.5后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 多环芳烃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包木太 崔东阳 +2 位作者 梁生康 曹秋芳 孙克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8-140,共3页
对从胜利油田分离到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代谢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包括CMC值、乳化活性、对温度、矿化度的稳定性、降低油水表面张力能力等以及其对原油的降黏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高温和高浓度... 对从胜利油田分离到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代谢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包括CMC值、乳化活性、对温度、矿化度的稳定性、降低油水表面张力能力等以及其对原油的降黏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高温和高浓度盐,pH应用范围广,对原油具有较强的乳化、增溶、脱附和降黏作用,体积含量为40%的发酵液能与陈庄稠油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使原油黏度由2577 mPa.s降低到927 mPa.s,降黏率为6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 降黏 表面张力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杜瑾 郝建安 +2 位作者 张晓青 王静 张雨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11,共7页
微生物合成的鼠李糖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易被生物降解、表面活性良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用于发酵合成鼠李糖脂的菌株主要为假单胞菌属。综述了产鼠李糖脂菌株的发现与筛选、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与代谢调控关系... 微生物合成的鼠李糖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易被生物降解、表面活性良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用于发酵合成鼠李糖脂的菌株主要为假单胞菌属。综述了产鼠李糖脂菌株的发现与筛选、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与代谢调控关系、鼠李糖脂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高产鼠李糖脂工程菌株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 生物表面活性 假单胞菌 生物发酵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发酵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式及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巩志金 车程川 +4 位作者 杨革 刘金锋 梁光杰 梁鑫鑫 刘胜格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该文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成鼠李糖脂的相关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包括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重点介绍了影响液态发酵的相关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消泡方法及分批补料发酵等的研究... 该文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成鼠李糖脂的相关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包括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重点介绍了影响液态发酵的相关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消泡方法及分批补料发酵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鼠李糖 发酵 生物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静 王靖 +1 位作者 冀光 李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生产成本是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综述了鼠李糖脂的常用纯化方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鼠李糖 生物表面活性 纯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原油的作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翠竹 梁凤来 +2 位作者 张心平 刁虎欣 刘如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从大港炼油厂污水中筛选到一株地衣芽孢杆菌NK X3,在含糖培养基中培养可产生一种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在 pH 4— 1 2的范围内和 40 0 0mg/L的高钙离子浓度及 1 5%的高盐浓度下仍维持原有表面活性。更为显著的特点是在... 从大港炼油厂污水中筛选到一株地衣芽孢杆菌NK X3,在含糖培养基中培养可产生一种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在 pH 4— 1 2的范围内和 40 0 0mg/L的高钙离子浓度及 1 5%的高盐浓度下仍维持原有表面活性。更为显著的特点是在 1 2 0℃的高温下不失活。该产物可将水的表面张力由 76.6降至 35.5mN/m。其乳化活性值为 1 .50 ,临界胶束浓度 (CMC值 )为 30 .0mg/L。对高含胶质沥青质油的降粘率高达 50 %以上 ,增溶与脱附作用显著 ,可使油水互溶而形成水包油型乳化小滴。可使高含蜡油有效地乳化分散。这些特点有利于原油的增采和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生物 原油 生物采油 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蔚 刘如林 +3 位作者 刘春林 梁凤来 张心平 刁虎欣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0-352,380,共4页
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种发酵液具有高表面活性,经分离提取获得浅黄色固体产物,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30 0mg/L,该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IR)、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纸层析(PC... 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种发酵液具有高表面活性,经分离提取获得浅黄色固体产物,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30 0mg/L,该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IR)、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纸层析(PC)分析表明:其疏水基半分子为β-甲基十四碳脂肪酸及β-羟基十八碳脂肪酸;亲水基半分子含Asp、Glu、Ile、Val、Lys等氨基酸,为一种由脂肪酸和肽组成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分析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可耐高温和高浓度盐,pH适应范围较广,对原油具有较强的乳化、增溶、脱附和降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特性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其潜在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何海洋 陆利霞 +1 位作者 姚丽丽 熊晓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7-611,615,共6页
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良好的抑菌作用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的性质。其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其高产量和多功能生化特性,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本文综述了糖脂类... 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良好的抑菌作用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的性质。其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其高产量和多功能生化特性,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本文综述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发酵液与OP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童正新 王芳 +2 位作者 吴庆红 黄立信 李祖义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2期16-20,共5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化学方法难以生成的化学基团,性能良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鼠李糖脂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等效烷烃扫描研究表明,对于高石蜡基特征的大庆脱气脱水原油,鼠李糖脂发酵液界面活性虽然...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化学方法难以生成的化学基团,性能良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鼠李糖脂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等效烷烃扫描研究表明,对于高石蜡基特征的大庆脱气脱水原油,鼠李糖脂发酵液界面活性虽然较高,但单独使用时难以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驱油体系。根据HLB值的可加合性和分子结构匹配性原理,将鼠李糖脂发酵液与OP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筛选出具有较低油水界面张力的驱油体系:0.6%(wt)发酵液+0.4%(v)OP5+1.0%(wt)NaOH,该体系45℃恒温下与大庆脱气原油的界面张力小于5×10-2mN/m。模拟驱油实验表明,在水驱原油效率58.65%的基础上可再提高驱油效率15.75%(OO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驱油 OP类 鼠李糖发酵液 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