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植入生物材料表面生物化修饰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贵才 杨苹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520-3525,3533,共7页
表面修饰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物材料表面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生物材料表面修饰的方法。根据生物材料应用领域的不同以及面临问题的差异,其所采取的表面修饰方法也各有区... 表面修饰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物材料表面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生物材料表面修饰的方法。根据生物材料应用领域的不同以及面临问题的差异,其所采取的表面修饰方法也各有区别,或减少蛋白吸附和凝血,或控制细胞粘附、生长和分化,或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心血管生物材料领域的表面修饰技术主要针对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内皮细胞相容性等方面,进一步可以拓展到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就心血管植入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表面生物化修饰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目的的表面改性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为设计和开发新一代心血管植入医疗装置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植入生物材料 表面修饰 血液相容性 内皮化 复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血管异种移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武欣 谷涌泉 +8 位作者 张建 陈兵 齐立行 郭连瑞 李建新 李学锋 罗涛 崔世军 汪忠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方法为右侧股动静脉瘘。术后通过超声和血管造影方法来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性,并在术后3月将移植物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第一周、二周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动静脉瘘均通畅,2周内血管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动脉造影检查后,生物血管组(PG)通畅5只,通畅率62.5%,e-PTFE组通畅4只,通畅率66.7%。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对移植物取材,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病理学检查,通畅的生物血管吻合口无狭窄,吻合部位有新的内膜覆盖,周围组织无钙化,有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的血管移植物(PG)生物血管作为异种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生物血管材料 小口径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