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大棚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影响
1
作者
潘涛
王振学
高会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
为进一步验证不同浓度的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早春马铃薯抗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处理,以喷施清水作空白对照,比较不同浓度的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对马铃薯抗冻、抗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
为进一步验证不同浓度的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早春马铃薯抗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处理,以喷施清水作空白对照,比较不同浓度的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对马铃薯抗冻、抗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抗冻及抗病性;以叶面喷施红糖90倍及生物发酵菌液60倍混合液的抗冻、抗病、增产等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拱棚
马铃薯
红糖
生物
发酵
菌
液
冻害
抗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及蘑菇渣对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严兴
侯毛宇
+2 位作者
李碧清
王双
梁毅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为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难题,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污泥中添加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等辅料,进行共堆肥试验,设置T1(不添加辅料)、T2(添加30%的园林枯枝)、T3(添加20%的园林枯枝、9.9%的蘑菇渣和0.1%的微生物发酵菌...
为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难题,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污泥中添加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等辅料,进行共堆肥试验,设置T1(不添加辅料)、T2(添加30%的园林枯枝)、T3(添加20%的园林枯枝、9.9%的蘑菇渣和0.1%的微生物发酵菌)、T4(添加20%的园林枯枝和10%的生物质炭),以及T5(添加20%的园林枯枝、4.9%的蘑菇渣、0.1%的微生物发酵菌和5%的酸化生物质炭)5个好氧堆肥处理,考察各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肥料的理化特性以及GI(发芽指数).结果显示:(1)T5处理的效果最好,堆肥至第3天,堆体温度达到70.5℃,并且温度不低于50℃的时间达到19 d.(2)T5处理肥料的w(TKN)(TKN为总凯氏氮)、w(TP)和w(TK)均最高,分别达到3.88、0.64和1.10 g/kg,远高于其他4个处理;产品的GI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长,达到183%.(3)T5处理的NH3排放最少,氮元素流失最低,能最大程度的转化成固化无机氮;残渣态重金属含量最高,不易浸出到环境中进入生态系统,生物毒性低.研究显示,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能够促进污泥的腐熟,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产品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微
生物
发酵
菌
生物
质炭
蘑菇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牲畜粪便发酵罐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吴永志
王宇清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54-54,共1页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高压高氧高热发酵技术,它可以对动物粪便进行高温加热,达到动物粪便发酵所需的高温条件,同时,克服了普通粪便发酵技术的生物菌和氧气不足使动物粪便发酵不彻底。通过高温高氧发酵使生物菌得到全面活化,从而全面使...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高压高氧高热发酵技术,它可以对动物粪便进行高温加热,达到动物粪便发酵所需的高温条件,同时,克服了普通粪便发酵技术的生物菌和氧气不足使动物粪便发酵不彻底。通过高温高氧发酵使生物菌得到全面活化,从而全面使动物粪便彻底发酵成生物菌型有机肥的目的,既能克服了动物粪便恶化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粪便
高温高氧
生物菌发酵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泥好氧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和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消解效果
被引量:
10
4
作者
孙伟
匡科
+4 位作者
严兴
李碧清
雷芳
王双
肖先念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7-1763,共7页
为探讨污泥共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以及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变化情况,试验设置添加辅料木屑、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酸化生物质炭进行好氧共堆肥处理.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PAHs的去除率基本都在50%以上,特别是芴、菲和蒽的去...
为探讨污泥共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以及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变化情况,试验设置添加辅料木屑、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酸化生物质炭进行好氧共堆肥处理.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PAHs的去除率基本都在50%以上,特别是芴、菲和蒽的去除率超过了80%.∑_(16) PAHs(16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达到78.7%,∑PAHs-cancer(具有致癌活性的4~6环PAHs总量)去除率达到74.1%,∑PAHs-ppc(被我国列入环境“优先污染物”的PAHs总量)去除率达到68.6%.136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减,其中,BL2a_1(青霉素)、catB5(氯霉素)和tetPA(四环素)等11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完全消减,消减率达到100%,BL1_asba(头孢霉菌素)、EreA(红霉素)、QnrB(氟喹诺酮)和cmL_e8(氯霉素)等19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消减率均超过85%,堆肥过程能有效消减该类抗性基因.研究显示,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影响了微生物群落属水平,分枝杆菌属和鞘氨醇杆菌属变化明显,污泥堆肥产品施用过程中抗性基因出现水平迁移,不宜直接农业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微
生物
发酵
菌
PAHS
抗性基因
消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大棚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影响
1
作者
潘涛
王振学
高会
机构
邹城市大束镇农业服务中心
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
文摘
为进一步验证不同浓度的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早春马铃薯抗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处理,以喷施清水作空白对照,比较不同浓度的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对马铃薯抗冻、抗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抗冻及抗病性;以叶面喷施红糖90倍及生物发酵菌液60倍混合液的抗冻、抗病、增产等综合效果最好。
关键词
大拱棚
马铃薯
红糖
生物
发酵
菌
液
冻害
抗病
产量
Keywords
Greenhouse
Potato
Brown sugar
Bio-fermented bacterial liquid
Frost damage
Disease resistance
Yield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及蘑菇渣对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严兴
侯毛宇
李碧清
王双
梁毅成
机构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71001000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Y2-00174)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1-k6-10)~~
文摘
为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难题,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污泥中添加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等辅料,进行共堆肥试验,设置T1(不添加辅料)、T2(添加30%的园林枯枝)、T3(添加20%的园林枯枝、9.9%的蘑菇渣和0.1%的微生物发酵菌)、T4(添加20%的园林枯枝和10%的生物质炭),以及T5(添加20%的园林枯枝、4.9%的蘑菇渣、0.1%的微生物发酵菌和5%的酸化生物质炭)5个好氧堆肥处理,考察各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肥料的理化特性以及GI(发芽指数).结果显示:(1)T5处理的效果最好,堆肥至第3天,堆体温度达到70.5℃,并且温度不低于50℃的时间达到19 d.(2)T5处理肥料的w(TKN)(TKN为总凯氏氮)、w(TP)和w(TK)均最高,分别达到3.88、0.64和1.10 g/kg,远高于其他4个处理;产品的GI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长,达到183%.(3)T5处理的NH3排放最少,氮元素流失最低,能最大程度的转化成固化无机氮;残渣态重金属含量最高,不易浸出到环境中进入生态系统,生物毒性低.研究显示,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能够促进污泥的腐熟,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产品质量较好.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微
生物
发酵
菌
生物
质炭
蘑菇渣
Keywords
sludge composting
microbial inoculant
biomass charcoal
mushroom residu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牲畜粪便发酵罐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吴永志
王宇清
机构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齐齐哈尔大学
出处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54-54,共1页
文摘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高压高氧高热发酵技术,它可以对动物粪便进行高温加热,达到动物粪便发酵所需的高温条件,同时,克服了普通粪便发酵技术的生物菌和氧气不足使动物粪便发酵不彻底。通过高温高氧发酵使生物菌得到全面活化,从而全面使动物粪便彻底发酵成生物菌型有机肥的目的,既能克服了动物粪便恶化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
关键词
动物粪便
高温高氧
生物菌发酵
有机肥
Keywords
animal wast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oxygen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organic fertilizer
分类号
S858.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好氧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和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消解效果
被引量:
10
4
作者
孙伟
匡科
严兴
李碧清
雷芳
王双
肖先念
机构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7-1763,共7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No.201710010007)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19B110209002)
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人才计划(No.穗人社函【2019】928号)。
文摘
为探讨污泥共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以及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变化情况,试验设置添加辅料木屑、蘑菇渣、微生物发酵菌和酸化生物质炭进行好氧共堆肥处理.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PAHs的去除率基本都在50%以上,特别是芴、菲和蒽的去除率超过了80%.∑_(16) PAHs(16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达到78.7%,∑PAHs-cancer(具有致癌活性的4~6环PAHs总量)去除率达到74.1%,∑PAHs-ppc(被我国列入环境“优先污染物”的PAHs总量)去除率达到68.6%.136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减,其中,BL2a_1(青霉素)、catB5(氯霉素)和tetPA(四环素)等11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完全消减,消减率达到100%,BL1_asba(头孢霉菌素)、EreA(红霉素)、QnrB(氟喹诺酮)和cmL_e8(氯霉素)等19种抗性基因在堆肥过程中消减率均超过85%,堆肥过程能有效消减该类抗性基因.研究显示,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影响了微生物群落属水平,分枝杆菌属和鞘氨醇杆菌属变化明显,污泥堆肥产品施用过程中抗性基因出现水平迁移,不宜直接农业施用.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微
生物
发酵
菌
PAHS
抗性基因
消减率
Keywords
sludge compost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bacteria
PAHs
resistance gene
reduction rat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叶面喷施红糖及生物发酵菌液对大棚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影响
潘涛
王振学
高会
《长江蔬菜》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生物发酵菌和生物质炭及蘑菇渣对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
严兴
侯毛宇
李碧清
王双
梁毅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牲畜粪便发酵罐技术的研究
吴永志
王宇清
《现代农业研究》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污泥好氧堆肥对PAHs的处理效果和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消解效果
孙伟
匡科
严兴
李碧清
雷芳
王双
肖先念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